七 涅甫斯基的研究
苏联生理学家涅甫斯基以正常人为被试,进行了催眠状态下大脑生物电活动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催眠状态发生以前,被试者的脑电图为有规则的、低幅高频的α波与频率、波幅均正常的β波;当被试者进入浅度催眠状态并闭上眼睛以后,脑电图上出现了α波的均等状态,低振幅的α波增高,高振幅的则略为降低或不变,但大的波度则变平。这种在催眠时脑电活动的初期变化,我们称之为节律均等相。
随着催眠程度的加深,出现了以α波纺锤相为特点的脑电活动的较大变化。α波和β波的活动性被抑制了,α波成簇地呈纺锤形,开始密而高,然后疏而低。α波呈纺锤形出现持续0.5~1.5秒,并以节律抑制期交替着。这时受术者不能睁开眼睛和进行随意运动。另外,纺锤形α波的压抑和消失同时伴有β律的减弱,这些都表明催眠状态已达到较深的阶段。
由于催眠状态的继续深入,脑电活动愈益降低,α律消失,β律减弱,脑生物电曲线急剧降低,我们称之为最小电活动相。
随着脑电图的α律与β律的消失,在催眠的最深阶段,出现了频率为4~7赫兹的θ波。受术者在最小电活动相或θ波相中所引起的梦行性暗示体验,通常伴有部分的或完全的遗忘症。必须注意,在催眠状态的这一时期,言语暗示和直接刺激物引起了α律的恢复和加强。我们把这一情况估计为催眠的梦行阶段。在暗示和与之有关的梦行性体验消除以后几秒钟至几分钟,脑电图上重新出现脑电活动的降低。
当受术者恢复觉醒状态后,脑电图上原有的电波消失了,出现了和催眠前一样的α律和β律。
总之,通过脑电活动记录可以研究大脑皮质的机能状态。脑电波的变化,成为人是否处于催眠状态及其深度的客观指标。此外,在进入催眠状态时,大脑皮层中抑制的强度和广度反映在电振动频率和波幅的一定变化上,确立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催眠状态中言语暗示的作用和催眠状态本身,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了复杂的电生理的和生物化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