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 新中国成立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状况(1949年以前)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大学生成长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为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前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中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当时革命先驱李大钊、邓中夏和恽代英等人已强烈地意识到,依靠中国的封建伦常和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然行不通,而只有依靠马克思主义才能向青年学生进行更先进、更彻底的思想政治教育。1920年3月,在李大钊等人的具体指导、帮助下,北京大学学生邓中夏、罗章龙、刘仁静等19人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提出研究会的宗旨是“以研究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并在大学生中公开招收会员。研究会的主要工作有:①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党党言》(陈望道译)、《阶级斗争》(恽代英译)、《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马克思经济学说》(李达译)。②组织会员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组成英文、德文和法文三个翻译组,其中德文组翻译了《资本论》第一卷。③组织马克思主义演讲活动,每月一次,同时开展相关问题的专题研究,比如“劳动运动研究”“《共产党宣言》研究”“远东问题研究”等。在李大钊、邓中夏等人的推动下,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员逐年增加,3年后已扩大到300多人,并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李大钊先后在北京大学史学系、经济系、法律系、政治系,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朝阳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设《唯物史观研究》《工人的国际运动》《女权运动史》《现代政治》《史学思想史》等10余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或讲座,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
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的许多高等学校纷纷成立研究会,出版马克思主义的期刊,形成了一股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热潮,许多大学生先后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迅速完成了向马克思主义的转变,成为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组织准备。
2.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及改组后的国民党,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创办的军校。其办校宗旨是为北伐战争培养骨干力量。黄埔军校前四期毕业学生5000余人,学生中有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有20余位著名的共产党员分别担任过政治部、党的秘密支部的负责人和政治教官。中国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校内建立党的特别支部,用革命的理论来武装师生。第二,以共产党员为核心建立学生组织,团结革命军人,宣传党的主张,成为党联系群众的纽带。第三,开展日常性政治训练,传授革命的基本理论,培植革命思想。第四,注重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强调要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中。
黄埔军校教学内容丰富,形成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当时青年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培养出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
(二)革命根据地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创办新型的高等学校,并针对当时实际斗争的需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时期。党在创建人民军队、开辟革命根据地和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根据地创办的江西苏维埃大学和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等高等学校中,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江西苏维埃大学和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开设了以彻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二,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比如,学生入学资格规定必须有半年以上的到地方和前线去锻炼的革命工作经验。第三,建立学生自我管理组织,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比如,在校长和学校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设“学生公社”。第四,在主要培养政治干部的高级学校,强调主要课程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党的建设、工人运动等理论。第五,在大学生中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制度。每周有小组会、支部会,定期思想小结。
2.抗日根据地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党继承和发扬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复杂环境下,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经验,使抗日根据地内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了系统化和理论化。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创建了广大的抗日根据地,如陕甘宁边区、晋察冀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苏皖根据地等。根据地的发展壮大,极大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从沦陷区、国民党统治区奔向延安及其他抗日根据地。根据地是我军作战的依托,也是培养青年干部的好地方,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党和军队的生存、发展和夺取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地军民克服了各种困难,建立了各类高等学校,为培养党的军政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以延安为代表的抗日根据地内,主要建立了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院,鲁迅艺术学院、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女子中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大学等。在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也创办了各种干部学校和训练班,较著名的有抗大分校等,上述学校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军政大学。有抗日军政大学等,主要以短训班为主。二是综合性大学。以陕北公学院和延安大学为代表,主要以培养综合性的军政人才为主。三是专业性大学。有鲁迅艺术学校等,主要以培养文学艺术人才为主。上述三种高等学校与现在规范的高等学校相比,可能硬件设施条件差一些,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抗日军政大学是党培养军政干部的重要基地,其前身是“抗日红军大学”, 1937年从瓦窑堡迁到延安后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日军政大学或抗大。毛泽东曾担任这个学校的教务委员会主席,并把抗大的教育方针概括为“竖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939年7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整顿抗大问题的指示》规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目不宜过多,但阶级教育、党的教育与工作必须大大加强。
抗大在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一贯坚持如下四大原则。第一,学生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及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第二,学生要有纪律性、组织性,反对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第三,学生必须下定决心深入基层,做好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际,轻视经验;第四,学生要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第五,学生要注意品德锻炼和道德教育,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提倡并实行艰苦奋斗、政治操守、刻苦奉公、廉洁守法、不怕牺牲的精神,反对贪生怕死、自私自利、腐化堕落、口是心非和政治上的变节行为。
陕北学校是1937年7月为适应大批来延安求学的青年的学习需要和形势发展的需要而创办的。教学计划的安排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毛泽东为该校的题词,实际上是对根据地所有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毛泽东强调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的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与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关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地解决。”
延安马列学院建校于1938年5月,1941年5月改组为延安马列研究院。该校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和生源方面在延安都是第一流的。它代表了延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干部理论教育的最高水平。主要学习政治经济学、哲学、马列主义基本问题、党的建设、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西洋革命史等六门课程。各门课程的讲授分别由王学文、艾思奇、吴亮平等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担任。学员成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参加革命多年的老干部,另一部分是“一二·九”以后入党的知识青年,这部分学员大多先经过抗大、陕北公学院、中央党校的短期学习,经过考试才被录取,入学资格审查相当严格。
鲁迅艺术学院(以下简称鲁艺)是延安解放区为培养革命文艺干部而开办的高等学校,其教育方针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立场,在中国新文艺运动的历史基础上,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的文艺理论与实际,训练适合今天抗战需要的大批艺术干部,团结与培养新时代的艺术人才,使鲁艺成为实现中共文艺政策的堡垒与核心。”鲁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目标是要改造学生的思想感情,把屁股坐到工农兵这边来,使自身成为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抗日根据地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各个学校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许多共同点,其表现在:
第一,开设各种理论课,注重理论的学习。以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基础教育内容,努力与抗日战争的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具备用马列主义理论去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实际的能力。明确学习马列主义的最终目的是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第二,注重引导学员深入社会实践中进行锻炼,提高社会活动能力。比如陕北大学规定每星期三为救亡日,必须走出学校到地方政府和民众组织中去做政权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和群众工作。鲁艺则以深入部队、农村的文艺宣传活动为重点,创作了《白毛女》《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等深受根据地人民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第三,强调学生在校内要养成自由思想、实事求是、埋头苦干、遵守纪律、自动自治、团结互助的学风,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好高骛远、武断盲从、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及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恶习。
第四,根据抗日形势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新的教育方针及暂行方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中国历史和现状、人生观与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革命立场和求实的工作作风,理论与实践统一,学与用一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发扬教学民主,提倡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独立思想与批判的能力。
第五,创造成功的经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针对学生思想,分析革命形势,讲述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革命人生观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加强艰苦奋斗和革命纪律的教育,培养“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在教学方法上,拓展课堂以外的教学途径,组织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以陶冶情操,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党团组织建设上,在学生中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组织,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在延安的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文学院等院校迁到东北。抗大改名为东北军政大学。1946年在张家口建立华北联合大学(前身为原陕公军校), 1948年华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华中的江海大学和苏北公学合并成立华中大学。同时,在解放区又接管和改造了一批高等学校。针对这一新变化,中国共产党在高等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了苏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办学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注重发扬教学民主和管理民主。专业学习提倡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允许大胆怀疑和自由辩论。重视发挥学生会的自治作用。
第二,高层领导始终重视对新解放区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共西北局、华北局、东北局根据当时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了诸多决定,指出要派得力干部掌管学校,遵循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调整课程和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贯彻“大量招收与严肃改造知识分子的方针”,必须整顿各大学,并加以适当扩充,而且要用经常的教育方法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针对招生对象的变化,采取不同方法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949年华北大学迁入北京,招生对象是城市青年知识分子,对这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高,主要是有重点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结合学习和劳动进行思想改造,帮助他们培养工农感情,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四,在民主政府接管的高等学校中,提出改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立即停止使用反动的封建法西斯主义的教材,彻底改革教学内容,一切按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进行。确立高校大学生必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加强国际主义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启发觉悟、分清是非,纠正错误思想,树立正确思想,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不断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国民党统治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在国民党统治区,我们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不仅没有削弱,而且采取许多途径和措施,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把对国民党统治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整个革命事业有机地联系起来
针对国民党统治区的特殊环境,主要做了如下工作:一是确立了国民党统治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任务。主要是为推进革命事业的发展,培养大批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阶级立场、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革命不怕牺牲的优秀品质和工作能力的大学生。二是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即重视阶级斗争、社会发展规律、群众运动和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教育。在国民党统治区,党对高等学校学生开展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揭露国民党的反动腐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宣传党的革命主张和革命理论,团结并发动广大学生投入到革命洪流中,逐步形成第二条战线,造就一批革命的骨干力量。这些丰硕成果,成了革命事业取得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
2.重视引导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学生运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中国的革命事业离不开革命的知识分子和学生运动。无论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还是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1947年的“五二〇运动”,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都起着先锋和桥梁的作用。没有革命知识分子的参加,革命就不会胜利。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许多都是出身于小资产阶级以至地主、资产阶级家庭,受的主要是资本主义以至帝国主义所办学校的教育,受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较深。因此,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当时革命形势的需要和他们的思想特点,在国民党统治区,我们党把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为主要任务,着重进行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理论,参加实践,特别要求对照思想,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和耐心细致的启发帮助,克服思想行为中的缺点错误,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走上革命斗争的前线。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从建党一开始,党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对国民党统治区高等学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不仅引导学生在反帝反封建,反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不断提高革命觉悟,而且重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使思想觉悟从理论上得到升华,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革命信念成为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
4.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革命实践,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在国民党统治区,党重视在高等学校中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投入到革命洪流中,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锻炼提高从事革命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革命实践,了解国情,了解阶级关系,了解工农和自己,从而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加强民族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与工农群众共呼吸、同命运的革命干部。这是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根本途径。
5.把争取学生的切身利益同革命任务相结合,引导青年知识分子走一条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的成长道路
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等学校中,党正是从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求学、就业、生活困难等问题)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使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周围,正是将争取学生切身利益的斗争,与揭露国民党统治的反动本质,与反帝、反封建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结合起来,逐步引导青年学生从为自身的解放逐步上升到为全民族的解放、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当时的许多青年学生是在斗争中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并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他们中间的一批先进分子,后来发展成共产主义的战士。
6.根据国民党统治区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高等学校里,一是通过经常地组织读书会、歌咏队、舞蹈队、演剧队、各种球队,开展晚会、纪念会、座谈会等各种为青年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最大限度地把各层次的学生团结起来。二是从学生最关心、最易接受的问题出发,提出能够争取最大多数学生的口号,组织他们参加同反动派的各种斗争,在斗争中进一步锻炼一部分先进学生,争取一批中间学生,不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并把其中符合条件的吸收入党,不断壮大党的力量。三是党组织要求党员以刻苦学习、忘我工作、为群众谋福利的先进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以身作则,教育和影响群众,同时要善于团结进步教授,组成统一战线,一起做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与反动派做斗争。这些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使党在尚未执政的情况下,不是依靠权力,而是依靠真理,赢得了人心,赢得了胜利。
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步确立(1949年10月~1956年12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围绕着新中国成立时期的中心工作,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时期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我国高等学校顺利地完成了改造旧教育制度的任务,实现由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的过程中进行的。其特点是既承担着改造后教育的任务,又肩负着创造新教育的重任。
(一)开展新民主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
1.根据《共同纲领》的要求,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1949年9月21~3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规定,这个时期文化教育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给青年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普及。根据《共同纲领》提出的这一基本指导方针,要求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民族性,彻底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张民族尊严、独立和解放,肃清殖民地买办奴化思想和民族投降主义思想,树立爱国主义思想。第二,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重点宣传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唯心论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与实践一致。努力发展自然科学,普及科学知识,树立“爱科学”的国民公德。第三,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众性。教育要坚持面向工农大众,为广大民众服务,为占全国人口90%的工农服务,切实为工农谋利益。反对为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与官僚资产阶级服务的反动教育,树立热爱人民大众,全心全意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
2.设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首要目标
1950年7月28日政务院批准《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政策的决定》,各高等学校先后废除了国民党实行的反动训导制度和限制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的反动课程,在高校开设革命的政治课,这是我国改造旧大学、建设新大学的重要标志。
1949年11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华北地区及京津19所高等院校负责人会议,会议讨论高等教育改造的方针,指出“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加强政治课学习”,开始确立了政治理论课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950年7月24日~8月25日,教育部在北京专门召开了有100余人参加的“全国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并于同年10月就此次会议的精神发出了通报,同时附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
通报规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重点”和“三项规定”。“三个重点”是:(1)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肃清对美帝国主义的幻想的教育,培养并发扬与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新爱国主义精神。(2)解决反对土地改革的思想,重点说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3)进行“五爱”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三项规定”是:(1)不采取思想总结、思想检查、整风、坦白反省及斗争大会方式,必须着重用系统的理论知识联系思想实际,系统地和实事求是地正确解决问题,借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2)欢迎教职员自愿参加政治课学习,不要规定或勉强,并不要对他们像学生一样评定成绩。(3)在教会学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注意不要刺激宗教感情等。
《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规定了六项原则:(1)在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觉悟程度,逐步提高,克服有意拖延,不要改造的思想;同时要着重防止用粗暴方法,急于求成的偏向。(2)根据各校情况,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教学研究指导组)”,作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机构,由政治课教师及学生代表组成。(3)应在政治课教学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全体学生按班级和小组灵活地组织学习。(4)根据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法,针对自身的主要问题,联系实际重点地加以解决。(5)在教师的领导下,多用自学和集体讨论的方法。(6)参加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使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印证,提高学习效果。
上述“三个重点”“三项规定”和“六项原则”,对当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方针、任务、内容、方法作了较为系统的正确的规定,初步形成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引导学生参加各项运动和社会实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这个时期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围绕正在全国范围开展的各项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1)参加土改实践。一方面宣传土改政策,帮助农民翻身解放;另一方面从中了解中国农民和农村实际,划清了敌我界限,劳动与剥削的界限,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阶级观点和为工农服务的思想。(2)参加镇压反革命运动实践。接受阶级观点教育,分清敌我,提高了政治觉悟。(3)参加抗美援朝的实践活动。控诉美帝国主义侵略罪行,肃清亲美、崇美、恐美思想,提高觉悟,树立“三视”思想,即仇视、鄙视、蔑视美帝国主义的思想。高校大学生通过上述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锻炼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明显的提高,初步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始确立了“为祖国而学习”的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4.开展思想改造学习运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自1951年秋至1952年秋的一年时间内,在全国高校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思想改造学习运动。1951年9月29日周恩来在京、津大学教师学习报告会上作了题为《关于知识分子改造问题》的报告,就知识分子如何取得革命立场、观点、方法,以及有关知识、实行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问题,畅谈了自身体会,号召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文化战场的革命战士,10月23日,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同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学校中进行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在学校教职工和高中以上学生中普遍开展这一学习运动。这项学习运动的基本做法是:听报告,读文件,联系本人思想和学校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参加土改、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各项政治运动的实践,以促进学习,加深认识。通过各项学习运动,在高校师生中进一步清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影响,再一次划清了敌我界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资产阶级剥削劳动人民,唯利是图,腐化堕落的思想。初步划清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思想界限,开始树立劳动光荣、为工农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这次学习运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校师生中进行的第一次较为系统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运动,学习目的明确,师生自愿,因而总的说来运动发展是健康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绩是主要的。但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曾经出现过要求过高过急,方法简单粗暴等现象,使一部分师生的感情受到了伤害。
5.建立有效的政治工作机制,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学校实行校长负责领导体制,并先后建立了党委,积极慎重地开展了建党工作,同时,普遍地建立了青年团组织。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政治理论课为主体,青年团、教工会、学生会自上而下分工配合,建立了规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为进一步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打下了高等教育建设的坚实的政治基础,教育部于1952年10月28日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有重点地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指示》,这项重要指示的核心是: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处”,指导全体教职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协助教务处指导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教学等。这一指示的实施,开始形成了这一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制度的基本格局。
(二)学习贯彻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全面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向学生进行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
1953~1954年,我国高等学校按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宪法》要求,实行“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工作方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工作是普遍地开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宪法》的学习宣传活动,使大学生进一步划清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思想界限,从思想上初步适应了整个国家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2.学习苏联教育经验,促进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把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作为一切专业教育的基础
1954年4月12~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大学教学经验讨论会”,总结推广该校学习苏联、进行教学改革的经验,提出了编写教学计划的“三项原则”和“三个特点”。“三项原则”是:(1)政治理论与专业课相结合,专业课与基础课相结合。(2)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与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的能力相结合。“三个特点”是:(1)坚持系统地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使之成为一切专业教育的基础。(2)强调基础课在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性,它可以使专业课教学在比较广博的知识基础上进行。(3)教学计划的基本精神是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以政治理论为基础。根据这个特点,中国人民大学教学计划各类课的大体比重是:政治理论课占18%,基础课占35%,专业课占47%。
3.在确立高校培养目标过程中强调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高教部自1953年9月起至1954年11月期间,先后召开了综合大学、财经、政法、医学、农林等一系列高校专业会议,进一步确定了各类高校的各自培养目标。在各系列高校专业会议确定的培养目标中,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明显特点:第一,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为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由主要是肃清封建思想资产阶级思想、法西斯思想,转到了主要是划清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树立马列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第三,强调教育学生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具备能胜任繁重建设任务的健全体魄。
4.初步形成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在借鉴苏联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实际,初步形成了一个适合我国高校需要的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其特点是:第一,我国政府把设定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程提高到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新教育性质的高度来认识。第二,把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和贯彻各种基础课、专业课一样,统一列入各类高校各种专业的教学计划,并渗透于各个专业之中。第三,把马列主义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形式。第四,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设置政治理论课程,并根据不同课程安排学时。第五,继承和发扬老解放区的优良传统,较好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针和方法。既强调贯彻理论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又十分重视结合各项政治运动和社会实践解决大学生的主要政治思想问题。同时,高等教育部于1956年8月20日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考试评分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应用这种理论去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死记与背诵书本上的各项原则。
(三)开展唯物主义宣传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1954年底~1956年这一时期,党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系统和完善,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积极组织大学生投入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划清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
这个时期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学习中央文件和毛泽东的报告、评语,提高对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划清劳动与剥削、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界限和政治界限,认清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二是利用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动员大学生支持和说服自己的家庭以正确的态度拥护和接受改造。
2.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大力宣传辩证唯物主义
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先后8次提出有关在文化教育界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大力宣传辩证唯物主义的指示,其具体做法是:第一,要求大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提高认识,接受教育,主要利用时事学习时间和结合政治理论课内容及有关的业务课进行学习。第二,运用学术讨论会、批判会、写论文等方式,开展具体的对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第三,在大学生中试开《唯心主义派别学说介绍和批判》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之能正确地认识唯心主义的错误思想,学习唯物主义,克服教条主义。
3.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针对这个时期阶级斗争较为剧烈,少数社会渣滓腐蚀、勾引、教唆青年,致使少数青年道德败坏甚至堕落为罪犯,旧社会遗留的未及改造的低级下流的娱乐场所、反动淫秽荒诞书刊严重毒害青年的情况,1954年11月、1955年1月和1955年5月,中共中央先后批转两个重要文件:《关于加强对青年的道德教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向中央的请示报告》(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加强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总结报告》(共青团中央),在全国高校大学生中普遍开展了“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抵制资产阶级思想侵蚀”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次集中的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曲折过程(1957年1月~1966年4月)
这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动荡,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倾错误,导致这个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曲折的过程。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及具体方针,这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重要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大发展。同时,《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基础。毛泽东在报告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教师更应该管”。“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全靠青年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个富强的国家。”
2.高等学校的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指出:“这次整风运动,应该是一次既严肃认真又和风细雨的思想教育运动,应该是一个恰如其分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运动。”着重检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情况,检查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现象,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当前整风的主题。在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积极参加整风运动,对党的工作提出了批评、意见和建议。但是,在帮助党整风的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散布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极少数青年学生迷失方向,也跟着传播错误的言论,有的同情右派,发生共鸣。一些地方少数人罢工、罢课、闹事,而且有蔓延之势。右派分子虽少,但有一定力量,他们对党的进攻,严重地干扰了整风的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决定对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反击。
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布置了反击右派的步骤和策略。同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是为什么?》的讨论,开始了反右派斗争。对确实存在的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坚决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但是,由于对形势的错误估计,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犯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左”倾错误。由于对阶级斗争估计过于严重,对高校学生思想状况估计过于悲观,高等学校在反右派斗争以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上了以思想改造为主要目的,以参加实际的阶级斗争、生产劳动为主要途径的道路,并提出以“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代替原开设的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把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简单化地变成主要是批判大鸣大放期间和反右派斗争中暴露出来的政治思想问题,否认了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改进和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1958年底开始,中共中央开始着手纠正已经觉察到的“大跃进”中的错误。但由于“反右倾”的干扰,直至1960年底提出和贯彻“八字”方针、1962年在7000人会议上作了全面总结,才统一认识,纠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大跃进”中的错误。
四 “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遭受严重挫折(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966年5月~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毛泽东错误发动的,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造成严重灾难的一次内乱。高等学校是“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行极左路线,祸及全国。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内容、原则方法、领导管理体制等优良传统,彻底被破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遭到严重创伤,教训极其深刻。
1.红卫兵运动兴起,高校陷入无政府状态,思想政治教育陷入瘫痪
中共中央5月16日的全体会议通过了毛泽东支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五一六通知》下达后,“文化大革命”作为群众性的政治运动随即展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高校学生中出现混乱和对立,红卫兵组织的成立和“造反”“串联”,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到几乎无法控制的地步。全国高校掀起了“踢开党委闹革命”的浪潮,党的领导被否定,各级党组织陷入瘫痪,高校的共青团组织被“砸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当作“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的管、卡、压”而被冲掉,全国高校正常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彻底瘫痪。
2.用断章取义的“语录”代替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
在“文化大革命”中,随着林彪“造神运动”的高涨,系统地、完整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制度,从高等学校内被取消了,代之的是用断章取义的“语录”代替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在如何对待革命理论的问题上出现了庸俗化的实用主义学风。否定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否定了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原则和途径。
3.极“左”路线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全面推行
1971年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通过的《纪要》全盘否定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7年教育战线取得的成绩,作出“两个估计”,即17年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两个估计”为基本纲领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给教育战线带来的是一场大灾难,流毒所至,使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直线下降,知识分子遭殃,高校学生的思想被搞乱了,是非混淆,好坏不分,这种文化专制主义和实用主义把学校的德育归结为政治教育——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把一切问题归结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在思想教育方法上,用“大批判开路”,无限上纲,开展“查、批、斗”以至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这些不仅伤害了大批青年,而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五 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976年10月~1982年2月)
1.粉碎“四人帮”以后,高校教学秩序恢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开始整顿恢复
1977年7月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十分重视教育战线拨乱反正和整顿恢复工作,尤其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对又红又专要有正确的理解”, “学生把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是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愈加自觉,愈加刻苦”。这一时期,高校重新恢复马列主义理论课的正常教育,加强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整顿校风校纪,推动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主要抓了如下几项工作:在组织上开始注意完善和重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的作用;在方法上以开展各种专题活动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在内容上开始重视守纪律、讲礼貌、讲文明等基本社会公德教育。
2.解放思想,在拨乱反正中改善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段时期中,在“两个凡是”的影响下,“两个估计”仍然严重阻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和整顿。中央撤销两个文件的决定彻底消除了“两个估计”的禁锢,有力地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改变过去长期以来“以阶级斗争为纲”, “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做法,把教学、科研作为高校工作的中心。第二,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的教育、革命理想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德教育。第三,建立一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政治工作队伍。第四,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改变过去那种“形式主义”“空头政治”,在方法上改变过去那种“立竿见影”和“斗争哲学”“左”的做法,确立了坚持实事求是、循循善诱、正确疏导的方针。
3.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重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一基本点的教育
粉碎“四人帮”以后,社会上极少数人散布怀疑或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反对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针对政治思想领域中这种“左”的错误倾向,教育部强调高等学校必须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理直气壮地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教育。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削弱、摆脱、取消、反对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进行坚持、维护党的领导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工作,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功过。针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中无政府、无纪律的现象,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认清无产阶级民主同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区别,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割的。
4.制定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学大纲,改进和加强马列主义理论课
1980年7月7日教育部正式颁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强调了马列主义课的教学必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全党、全国人民的最大政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981年1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多次听取教育部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汇报以后,进一步提出了中央直接抓学校的政治理论课教材和加强教书育人工作的意见。提出:“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那种认为在高等学校开设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甚至主张取消政治理论课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了改变马列主义教学和教材编写无所依据的状况,1979年教育部和有关省市共同负责,讨论了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的教学大纲和大纲说明。上述大纲经过试用,于1980年重新修订后正式出版发行。大纲的出版发行,对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建设,提高教材质量和教学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5.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人生观和道德观教育
结束了十年内乱,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做法,明确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讲物质建设多了、讲精神建设少了的状况,滋长了“一切向钱看”的思想,丧失人格和国格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上的上述现象也侵袭到高校,部分大学生中也确实产生了政治动摇,出现了不讲革命理想、不注意品德修养的现象。这些情况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层的警觉,认识到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时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第一,开展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活动。第二,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随后,思想品德课在全国高校先后开设,这门课成为高校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教育的重要课程。同时成立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教研室,并按学生人数配备相应的师资。第三,在完善学生管理有关规章制度的同时,试行学生品德操行评定,作为学生品德考核的形式之一。
6.开展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党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但是,由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冲击,我们党在大学生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被破坏殆尽。粉碎“四人帮”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三大问题需要研究:一是如何纠正“左”的错误,恢复和发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二是如何解决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后,在新形势下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三是政工队伍素质的提高,迫切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理论化。因此,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问题被突出地提出来,并要求把它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探索。
198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专门成立了青年研究所,并把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列为重点的研究课题。1981年8月,教育部长蒋南翔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门科学”。之后,部分高校积极酝酿建设这门学科。1981年部分大学建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并组织人员撰写和出版《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论》等教材,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推向前进。
六 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1982年9月至今)
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期的到来。在十二大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高等学校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1.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
十二大之前,由于十年内乱的消极后果还没有完全消除,党内和社会上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有所滋长,有些人在高校公然鼓吹“共产主义渺茫论”,散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共产党领导的不满情绪。针对这种错误倾向,教育部于1982年10月和11月先后召开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和高等学校共产主义教育经验座谈会,交流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经验。各高等学校的做法主要有:(1)进行近现代史教育。(2)开展人生、理想和价值观等问题的讨论。(3)把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4)组织学生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提高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觉悟。这个阶段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振兴中华”的口号成为广大学生的共同心声。1994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爱国主义教育章程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最为完整的文件,是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2.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
从1984年开始至2005年止,中共中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在理论上进行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84~1990年,第二次是1991~2004年,第三次是2005年至今,这三项大改革强调指出:“我国现行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必须进行认真的改革。这已成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人才的迫切任务之一”。同时,还对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中央还决定成立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材编审委员会,并设置相应的办事机构,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及审定、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和进行其他组织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3.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大学生在公民道德教育中应承担的职责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之后,各高校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强调指出:高等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高等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中占首要地位。大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学习才会有强大而持久的动力;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才能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前进;只有具备较强的法纪观念,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失足;只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发挥和贡献个人的聪明才智。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胡锦涛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主要强调了两个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它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极强的现实针对性。第二,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着多层次的思想道德而降低甚至否定先进性的要求,也不能不顾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客观差异,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大学生。那么,用什么来引领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上不断提升和进步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集中回答了这个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先进性要求,又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上的广泛性要求;既坚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又兼顾了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体现了一致的愿望和追求,又涵盖了大学生不同的群体,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是联结各层次大学生的精神纽带。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新的定位,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论断。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到如此重要的地位,并且置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首要位置,表明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高度重视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是全党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进一步汇聚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奏响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强化全民族团结奋进的主心骨,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科学发展,需要在最大的范围内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败的重要依据,引导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规范,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深入人心,人们团结奋斗的目标指向就越清晰,创新创造的活力就越巨大,崇德向善的自我修养就越自觉;同时,在多样化思想文化交流互动、各彰其彩的合奏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也就越强劲。价值观还是生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一种文化的先进性,归根结底是由其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来标示;一种文化的吸引力,最强的磁场就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因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能够更加坚实地确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