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

“如果我们真想了解一个文化,我们需要深深探索这个文化精神,深深认识驾驭这个文化中的个人及团体行为的态度。”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15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对于把握大学生文化发展方向,推进先进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格局和历史秩序中,面对多元和多样的文化环境,他们的文化认同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先锋色彩,从而展示出文化认同独特的发展演进历程。

(一)从中西文化的单向疏离转向综合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对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选择态度是大学生文化认同中贯穿始终的一个矛盾。在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所选择的历史因子主要是对近代的文化批判历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积淀,以及“文革”中对民族文化的简单否定和80年代文化讨论中的反传统倾向,使大学生对民族文化形成了一种情绪化的排拒态度,造成了与民族文化的表象性隔离。把民族文化中的儒学作为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是落伍、保守和封闭的象征。《河殇》和《丑陋的中国人》曾经一度成为80年代大学生的热门读物,典型地反映了大学生的意欲背离传统文化的倾向。与此相共生的是,文化认同中出现了盲目西化倾向。尼采、萨特、弗洛伊德是80年代大学生的“宠儿”。可以说,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对外来文化的推崇挤对着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优秀文化推到了文化心理的边缘,如同“洗澡水”一般泼掉了。

在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经历了曲折的“文化苦旅”历程,峰回路转,文化亲缘性的杠杆作用日益显现,他们在对文化的反省和自觉中重新站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之上,立足于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之中,面向未来,面向世界,汲取着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审视、比较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思考逐步趋于理性。可以说,在现代化过程的文化变动和震荡中,大学生文化认同也进行着分化离析和新的整合。他们在文化变动的困惑中反省,通过反省而达到了新的、更高层次的文化自觉,从而走向文化认同的综合创新,“使文化建设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影响不断扩大”。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文化思潮》(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第160页。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探讨和解决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少数大学生和大学生知识分子重新开始研究《毛泽东文选》和评价毛泽东的理论著作,在他们当中对毛泽东人格的敬意已经深化到理论上的 ‘寻找毛泽东’ 了。”吴方泽等:《寻找毛泽东》(第一版),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第178页。这反映了文化价值取向上一种积极意义的转变,构成20世纪9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新起点。此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评价日趋冷静、理性和公允。在评价文化多样性中,文化认同的语境不再是对西方中心的倾慕、拜服和反观自省,而是试图重置中心与边缘。他们并不会简单地把“不同”等同于“不好”,以民族的、发展的标准来评价和审视这个“不同”,对文化的认同从中西文化的单向疏离走向以综合创新为核心的价值选择。

(二)从对传统文化的简单批判走向理性公允

从20世纪80年代的情况看,无论从“伤痕文学”、人生意义的大讨论,还是到西方的文化热;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疏远,还是对西方文化的浓厚兴趣,都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文化认同中的批判性特征。这种批判性涵盖着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自我的端正,尤其主要集中在前两者上。反思与批判的精神特质成为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特征。

进入90年代,大学生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逻辑倾向上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剖析和批判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对立的一面变为重点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融合的一面。“国学热”始终贯穿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文化认同中,他们摆脱了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否定性价值判断,由重“破”到重“立”,从对文化的浮泛而进入较深的理论学术层面,开始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挖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1992~1993年所做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代际关系调查”表明,在回答“对传统文化在总体上应保持何种态度”时,主张“吸收多于批判”的占60.4%,认为“批判多于吸收”的占7.9%,选择“全盘吸收”的仅占2.7%,选择“全盘否定”的仅占0.6%。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文化思潮》(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第173页。充分反映了9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重吸收的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注重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的理性自觉。当历史的车轮迈进21世纪时,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愈加理性和务实,他们的文化认同已经摈弃了简单的直线思维,在综合创新的逻辑思维下展现了大学生创新文化的能力和自觉。尽管有时还面对着转型时期的种种“阵痛”和冲突,但已经造就了当代大学生新的文化品质。

(三)从政治需求转向对社会人文价值的追求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价值取向中具有十分鲜明的政治特征。大学生对文化的思考实际上包含着对中国政治出路的思考,面对横向比较中我国经济的落后,面对变革经济体制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大学生追求变革的目光以文化出路的形式指向了政治体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的多次学潮,可以说是大学生由文化认同的激进主张而导致的政治激进行为,甚至出现了政治行为失范和失控的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文化氛围的变化和对80年代文化认同的得失反思,大学生文化认同中减少了情绪化和盲目性,文化认同与解决社会政治问题的联系度有所下降,文化行为中出现明显的社会生活化倾向,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世俗化趋向不断加强。这是大学生文化认同中的一个反思阶段,是大学生文化认同走向清晰的反省过程。《中国大学生》开辟“人文精神的讨论”专栏时提出:“一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中有没有某种终极的永恒的东西?这里指的是理想、信仰、道德感、正义感、崇高感等。如果有的话,今天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这是一个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直接相关的问题。”中国大学生杂志社:《中国大学生》1995年第11期。遗憾的是,这个讨论当时并没有引起大学生的响应和共鸣。今天的大学生文化认同,他们更多地采用生产力标准看待文化发展,更多地采用市场标准去评价文化行为,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去审视文化事件,在社会结构中去寻找和体验文化认同的意义与价值。

(四)从此起彼伏的“热点”走向平静吸收

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文化认同表现出活跃发展的外在形态,“热点”不断,“读书成才热”“伤痕—反思文学热”“人生意义讨论热”“西方文化热”等此起彼伏,校园内的讲座、沙龙、学术讨论目不暇接,大学生对文化讨论的关注和参与程度相当高,呼应方式十分强烈。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生文化在新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背景下承续了“综合创新”,在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平静的形式下发生和发展的,平静成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阶段性外显特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重要窗口,网上文化热点的形成都闪现着大学生的身影,有时还会聚积成具有大学生特质的“热点”。可见,大学生文化认同以更加开阔的视野走向成熟。

(五)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从偏离走向同向

20世纪80年代,部分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背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优秀传统精神,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表示怀疑。“马克思主义只是诸种学说中的一种,不能居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欧洲大陆的一种思想体系,不能解决今天中国的现实问题。”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文化思潮》(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第100页。进入90年代以来,大部分大学生的文化价值取向有了初步的理性自觉,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严肃审视和反思“全盘西化”和彻底否定传统的激进文化观,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在不断反思、矫正的曲折历程中逐步走向了自觉和理性。赞同“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比例,1989年底为53.35%, 1991年提高到70%;认为“中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比例,从1989年的35.46%提高到1991年的81%。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大学生文化思潮》(第一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第188页。

总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局限性,但在历史的大转折和现代化事业大发展中,他们在中国文化舞台上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主流始终是进步的,总体上是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沿着大学生运动正确的精神方向,继承了五四运动以来的光荣革命传统,紧扣时代主题,具有追求进步潮流、开启风气之先的价值取向,成为促进文化现代化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

二 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发展演进的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文化价值观念的日趋成熟

文化认同的关键,在于人与文化之间的特定社会关系和社会要求,以及作为文化主体——人的主观认知结构所达到的文化自觉程度。大学生文化认同发展的深层主观原因是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发展和成熟。当代大学生赶上了改革开放,生活在一个日益崛起的大国中,享受着大国崛起的种种发展成果,获得了优越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他们毫无疑问是改革最大的受益者。基于这种共同的利益感受,他们内心对国家和民族利益有一种发自肺腑的认同——这种认同和自豪感,使大学生与整个国家包括民族文化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推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自觉转向。与此同时,当代大学生大多受过较高层次的教育,较多地受到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公民思想的启蒙,年轻人身上的公民精神不断成熟,他们意识到自己将成为这个社会的主人,具有主人的担当和情怀,从而形成文化认同时的冷静和理性,他们敢于亮出自己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在一个信息和资讯自由流通的传播语境中,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在多元的信息中,作出甄别并选择自己的文化立场。

(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发展是在不断审察自己和投身于改革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成熟程度决定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发展和成熟水平。在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历史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明显互动,大学生选择文化的角度和视野受到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在社会动荡、发展滞后时期,大学生往往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入手来求解现实答案;在社会发展状况良好时,他们则更倾向于享受既有的现实文化产品,满足物质文化需求。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当代大学生文化选择之间具有较明显的“联动效应”。尽管文化认同是以人的观念形态存在价值目标引导的,可能存在“超前”或“滞后”现象,但其发展的主流和方向是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同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不仅为大学生文化认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现实依据,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变化,在翔实的数字中见证变迁,在感受成就中树立民族的自信,在民族自尊中深深认同当代中国文化。这些活生生的现实感受让大学生增强了文化认同的自觉性和深刻性,把自己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紧密相连,无论在现实行为中,还是在文化选择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中的价值标准。

(三)传媒导向作用的有效发挥

在大学生文化认同中,传媒的影响不仅是广泛的,而且是巨大的。“他们实际上是在控制我们的整个文化,给它过筛子,把个别成分从整体文化现象中分离出来,使之具有特殊的分量,他们提升某种思想的价值,贬低另一种思想,使整个文化人为地两极分化。”〔俄〕谢·卡拉-穆尔扎:《论意识操纵》,徐昌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30页。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体系而言,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体系的一致性和标准化,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淡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换句话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每一次起落无不与传媒的导向密切相关。在挑战面前,大众传媒尤其是主流新闻传媒机构积极拓展主流媒体的影响与优势,丰富栏目形式,提高信源质量,使之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大学生,增强吸引力,形成舆论强势,让大学生获得准确的社会主流信息,在优化大学生文化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发展和成熟。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引领

邓小平同志在谈到1989年的政治风波时指出:“10年来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教育最大的失误是德育。”江泽民:《在纪念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在大学生选择现实文化中,不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深刻领会文化的内涵,全面体验现存文化的魅力,丰富和提升文化生活水平,而且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调整大学生与文化的冲突。尤其是在大学生的愿望与行动偏离社会现实幅度较大时,在大学生受各种思潮的影响而失去理智判断时,更是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和帮助。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加强,成效不断提升,连续17年的滚动调查表明,正是长期不断强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文化选择机制和价值判断标准,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健康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文化打破了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社会结构,使得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从容地登台亮相,西方政治势力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精妙的包装手段不遗余力地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发展中国家的大学生在文化认同中迷失传统文化的危险不断扩大。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文化寻根、文化守护和文化传播还将是几代中国人所必须担当的历史责任。

三 着力引导大学生的文化认同转变为发展先进文化的现实推动力

(一)准确制定大学生政策,为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提供导向和制度保证

大学生政策是大学生发展原则和目标的体现,也是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导向和制度保证。大学生政策合理可行,才能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健康发展,让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发展同步,使大学生在投身实践中形成强烈的文化归属意识,从而保持健康的文化心理。

首先,大学生政策应该激发一切有志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以此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以此为自己的人生理想,以此为自己的最大光荣。引导大学生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建树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其次,大学生政策要着眼于引导大学生对世界大局和历史发展大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和宏观把握,自觉地观察、了解和把握世界上所发生的各种热点问题和发展态势以及它们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在世界变化中审时度势,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形成新的民族精神。“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野,以赶超先进的雄心壮志,以中华民族自尊自强的豪迈气概,昂首阔步地走向世界。”江泽民:《在纪念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最后,大学生政策必须反映大学生的愿望,适度满足大学生的物质、文化需求,尤其要着眼于促进大学生的发展,给大学生以社会的归属感。不仅要让大学生看到实现价值的希望,而且要使大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努力中体验人生目标实现的满足,从而转化为新的发展动力,实现大学生社会作用和社会认同的不断飞跃。

以上三个方面是当代大学生政策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大学生政策的导向作用,在开放世界中优化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环境,塑造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始终保持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形成动态的、民族的、世界的合理结构,使大学生成为文化创新的生力军和推动力。

(二)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树立文化认同的价值标准

面对多元、复杂、开放和多变的文化环境,要紧紧抓住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分析和判断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自觉以扬弃的观点来对待历史的、外来的文化,学习和掌握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为形成健康的文化认同提供理论支持和理性思考。“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大学生要形成正确的文化判断离不开对历史的学习和理解。“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才能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江泽民:《在纪念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2年5月15日)。通过对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鉴古知今,准确定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世界地位、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不断增强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在多元文化和多样表达中始终掌握主动,形成正确的文化内化机制,应对纷繁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而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

(三)坚持文化创新,增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文化是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直接对象,文化自身的魅力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影响力。如果文化故步自封,就会窒息文化的生命。就像我们拥有四大发明并不意味着能永远引领世界科技的步伐一样,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并不意味着古老的东方文化就会踏着丝绸之路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只有根据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对文化进行创新和整合,以创新的意识推动文化成果的推陈出新,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增强文化的时代感,重新构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统一的文化整体,以及丰富的文化成果和活泼的文化形式吸引人和感召人,才会在大学生文化心理的动态选择中保持应有的位置。

(四)加强大众传媒管理,为大学生文化认同建立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它,就会把理论、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当前的文化生态环境十分复杂,一些传媒在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时难以把握原则,迎合了大学生单纯热衷于快餐式的文化消费需求,大众流行艺术以“娱乐”的方式承担了精神宣泄与慰藉的功能,从而陷入媚俗的境地,严肃高雅文化受到冷落,导致受众整体品位和思维能力的下降。一些关于艺人与大众文化的炒作趋于低俗化,对人类共享的公共伦理与审美空间造成毁坏,不利于大学生正确文化价值标准的确立,也违背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强文化环境中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对终极关怀的提升,创造一个健康社会的文化生态环境,做到时尚而不媚俗,博闻而不泛取,开放而有维度,广撷而有择漉,写实而有提炼,迎合而有魂灵,使一切文化产品积极而有效地铸入文化的力量,从而成为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文化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