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一 竞争机制与“马歇尔冲突”
(一)产业组织的内涵
“组织”通常包括三层含义:首先,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规则联结组成的结合体。管理学家巴纳德认为,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而有意识地形成的一种责权角色结构,例如:机关、商店、党团组织和家庭等;其次,是指联结、组合、安排人或事的行为。一方面通过组织手段,将各种资源合理利用,使其组织活动按照既定目标协调发展,另一方面根据管理对象、任务和目标的复杂化程度,将管理系统按照分工协作关系划分为若干个单位或层次,每个单位都相应的配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明确其分工和相互沟通的方式;最后,是指事物组成的形式和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市场专业化和分工组织。
经济学中组织的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来的,他在《经济学原理》中指出,组织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他把组织看做是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要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
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市场形成和体现的利益关系,具体而言就是市场交换关系、竞争和垄断关系、市场占有关系、资源占用关系等。产业组织所要研究的企业是指生产同类或者具有较高替代性产品的企业的集合,或是以在同一商品市场上从事经营活动为标准划分的狭义的产业。对产业组织的研究是以垄断和竞争以及规模经济的关系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分析。
(二)竞争机制
产业组织理论的渊源要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从初创走向鼎盛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的国外市场迅速扩大,对商品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从16世纪开始出现的以手工业为主的劳动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但是,资本主义的初期发展受到封建势力和重商主义的限制,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平等的贸易权利,要求解除束缚,实行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资本主义的市场活动进行细致的研究,提出最早的产业组织理论,即:市场自发调节自由竞争市场机制以及这一条件下厂商的市场行为。他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下,竞争的结果总是促使市场价格和生产者的成本趋于一致,这一理论提出后的一个多世纪从未受到有力挑战。同时,亚当·斯密还举例说明劳动分工及由此而产生的专业化协作等原理,最早较为全面地阐明了合理的生产组织能带来的社会资源的节约;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这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量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由于这只无形的“手”,人、财、物等资源会自动地从资源分配过多、价格下跌的产业向资源分配不足、价格上涨的产业转移,同时又不断从经营不善、效率低下的生产者向效率更高的生产者转移。这样,就能自发地达到资源在产业间和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分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因此很长时间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大多认为,不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政府的作用及政策的制定,应该是以如何维护正常的竞争秩序以保证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只要市场接近完全竞争状态,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完全竞争指的是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状况要满足下列条件:
1.市场上存在大量具有合理的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
2.产品是同质的,可互相替代而无差别化;
3.生产要素在企业间可自由流动,不存在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
4.买者或卖者对市场都不具有某种支配力或特权;
5.买者和卖者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
6.买者和卖者具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早期的理论对于竞争和市场结构还有很多模糊的认识,对于企业的认识也仅局限于一般意义的分析,但是自由竞争的思想和完全竞争的模型,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起点。
(三)“马歇尔冲突”
随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马歇尔于1890年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该书提出了含义广泛的产业组织的概念,既包括了企业内的组织形态,也包括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组织形态,还包括产业之间的组织形态,甚至包括国家组织。马歇尔是最初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
马歇尔进而提出“组织”是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基础上的第四生产要素,并专门设章分析分工的利益、产业向特定区域集中的利益、大规模生产的利益、经营管理专业化的利益、马歇尔意义上的“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收益递减与收益递增等现代化产业组织的主要概念和内容。他之所以要把“组织”作为生产的第四生产要素,是因为他在研究分工与交易、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形态等问题时,触及“规模经济”问题,而规模经济和“组织”又直接关联。同时,马歇尔也发现了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此外,他还深入分析了市场自由竞争中内含的垄断因素,如由于企业位置优越、商业信誉好、销售费用节省、同类产品的差别化等均构成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面对这一矛盾,他试图用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有“生成—发展—衰退”过程来说明垄断是不会无限蔓延的,规模经济和竞争可以获得某种均衡。马歇尔的理论第一次触及了现代产业组织所关注的一些问题。
1.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垄断问题。大规模的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必然又会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损害资源合理配置,即“马歇尔冲突”。
2.马歇尔的经济理论触及了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和广告费用不同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许多不同型号的产品,或因其适应不同的需求偏好,或有某些独特的功能,或其中某些拥有专利权等因素都可以使它们的生产为特定工厂所垄断。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实际上质量最好的产品的生产者不能有效利用广告和销售商及其代理人来推销自己的商品。不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垄断现象通常是由于厂商追求规模经济及上述多种原因所共同引起的。
后来,马歇尔在《产业和贸易》一书中强调指出,垄断和自由竞争在概念上相差甚远,但在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竞争性产业中都具有垄断性因素,并根据市场的不确定性条件起作用。这一观点为后来张伯伦提出的“垄断性竞争”概念奠定了基础。“马歇尔冲突”在理论上揭示了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使政府制定实施产业政策成为必要的同时,也无疑给这一政策的现实目标的选择带来了困难。马歇尔的产业组织研究被西方学者视为产业组织论的先驱。但是,他使用的“组织”概念相当混乱;把产业内企业间关系结构从马歇尔相当混杂的“组织”概念中分离出来,这是由梅森及其弟子贝恩完成的。
20世纪初开始,随着生产日趋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垄断、寡头垄断的统治已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现象,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和形式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以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斯拉法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以收益递增和完全竞争前提相互矛盾为突破口,对马歇尔的价格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基本前提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垄断条件下的生产和价格决定问题;因此,一时之间,竞争与垄断问题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来源,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于1933年写的《垄断竞争理论》,该书对建立产业组织理论框架作出重要贡献。主要是:
1.从分析纯粹竞争出发,否定了纯粹竞争存在的条件,引出垄断和竞争混合的垄断性竞争的概念;
2.提出通过企业集团的分析来观察垄断性竞争的观点;
3.提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4.以产品差别化为基础,分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张伯伦特别注重分析现实的市场关系,其所提出的一些概念和观点成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来源。张伯伦的产业组织理论,以具体的、现实的企业活动的市场取代理论上抽象的市场概念,以垄断因素的强弱程序为根据,对市场形态作出具体分析,突破了要么竞争要么垄断的框架,将完全竞争与独家垄断之间的各种市场形态作出区分,并分别研究价格机制在其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他的理论为后来的产业组织理论及实证研究指出了方向。
二 产业组织理论的建立
产业组织理论形成的过程,是与实证研究分不开的。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学说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来源,并开创了经济理论研究从规范到实证的转变。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中的一些实证研究方法和判别标准,主要得益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的实证研究的结论。可以总结如下:
(一)伯尔和明斯对经济集中的实证研究
在伯尔和明斯于1933年出版的《近代股份公司和私有财产》一书中,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于使资金集中到大企业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扼杀竞争、价格刚性的问题进行了较具体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为贝恩所借鉴、吸收的启发性成果。
(二)勒纳等对垄断指标的研究
勒纳于1934年在《经济研究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垄断力的测量方法及指标。贝恩正是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利润率测量垄断度,使垄断度成为测量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主要原因。
(三)克拉克和梅森对有效竞争的研究
1940年,克拉克在《以有效竞争为目标》一书中,阐述了有效竞争的概念,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重大的影响。
克拉克继张伯伦之后在大量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来解决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自由竞争的矛盾。他认为,从短期看,完全竞争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根据厂商理论中的均衡原理,需求是恒定的,它不随产量和价格变动;而实际上当经济衰退时,需求必然萎缩,完全竞争的无限制性生产、受需求萎缩影响,必然导致生产者无法弥补平均成本,造成亏损,从而面临破产局面;从长期看,有效竞争才是合适的,因为市场存在潜在竞争者和替代产品竞争。在一个行业中,原有寡头垄断能获得垄断利润,必然要招致新企业的加入,增加商品供给,降低垄断价格;加之生产者对市场的预见性与主动调整产量和价格的应变能力,制约着价格过分抬高。同时垄断组织、生产者的多样化经营,亦使竞争手段多样化。多样化的竞争手段,不仅使竞争有效,而且使成功的厂商不必垄断任何一种产品就能成长起来,从而保证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前提下,使竞争有效。所谓有效竞争,简而言之,是指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多样化竞争手段提出了解决马歇尔冲突的可能性和途径。克拉克还认为,判断一个市场或一种行业是否存在竞争,不能仅从几条理论上的条件来看,而应从具体情况着手分析;即要根据市场或行业的结构及其中各企业的行为和成效来判断,因而他提出了有效竞争的判断准则,即“市场绩效基准”。连同后人提出的“市场结构基准”成为正统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大市场竞争有效性判断准则。但是,克拉克在理论上没有解决有效竞争的评估标准和实现条件的问题。自克拉克之后,许多产业组织论者对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条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自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的概念后,许多产业组织理论学者对什么是有效竞争,怎样才能实现有效竞争,进行了研究。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形成的。1938年,梅森在哈佛大学建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继承张伯伦等人的基础上,梅森提出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于1939年出版《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一书。梅森将以往有关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纳为市场绩效标准。具体而言,他将各种见解归纳为两大类:一种是寻求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形成这种市场结构的条件;另一种见解是从竞争中渴望得到的市场成果出发,寻求竞争的有效性。前一种意见是从市场结构寻求有效竞争,并规定实现有效竞争的条件,这些条件被称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基准”。后一种意见是从市场效果来判断市场竞争是否有效,而不管结构如何,因此,被称为“市场效果基准”。两种基准比较起来,各有利弊。梅森指出,要把握有效竞争比较现实的是将两种基准综合起来加以考虑。
继梅森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进一步扩展为市场结构标准,即:
1.市场结构基准: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等;
2.市场行为标准:价格没有共谋,竞争没有压制政策;
3.市场绩效标准:存在不断改进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企业和产业处于适度规模,销售费用占总费用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的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的生产能力。
虽然关于有效竞争的标准存在不少缺陷,如市场结构标准基本上只是放宽了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不太高”之类的标准尺度也都是一些含糊不清的表达,但是,这些研究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不再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其次,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状况标准,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其三,这一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判断。
(四)贝恩理论
贝恩在1959年出版《产业组织》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先导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贝恩系统地阐述已有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哈佛学派的研究成果,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论述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其有两个主要的标志:①明确地阐述产业组织研究的目的和方法;②提出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把这三个范畴与国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公共政策(即产业组织政策)联系起来,规范产业组织理论的理论体系。同年,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的发展和体系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 哈佛学派与SCP范式
(一)基本观点
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末期,梅森及其弟子贝恩、科斯和威廉·姆森、席勒等,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竞争和垄断关系及市场问题,并将研究重心向行业转移,十分重视市场结构对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的影响。这样,以哈佛大学为主要基地,以梅森、贝恩为主要代表的正统产业组织理论就正式形成了。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被称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前人的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照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具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分析框架,简称SCP范式;并通过对市场关系的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个方面提出政府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哈佛学派提出的SCP范式开创了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第一次研究高潮,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产业组织领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这种理论还是受到许多学者和经济学家的质疑,概括起来,他们对SCP范式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SCP范式是建立在跨部门的实证研究上得出的经验式结论,其核心思想是在根本上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进而对市场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因此,在传统的SCP范式中,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影响主要是单向的因果关系。尽管哈佛学派的学者也认识到市场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反馈作用,但是SCP范式并不存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这三者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所以SCP范式所得出来的结论并不总是令人信服。
其次,SCP范式通过经验性的产业分析,提出“集中度”、“进入壁垒”等概念,他们认为一个产业的集中度越高,厂商之间的合谋可能性就越大,这将提高产业的平均利润;此外,新企业的进入变得越加困难,则产业的平均利润会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芝加哥学派的斯蒂格利茨则对进入壁垒进行重新定义,芝加哥学派认为进入壁垒并不如SCP范式认为的那样重要。
其三,SCP范式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不具有严格的理论演绎逻辑的必然性,它是基于大量观察的经验性描述;SCP范式过于强调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决定作用,并且不能对策略性行为的逻辑作出清楚的解释,因素选择并没有穷举,新的重要因素未被纳入框架之中,如信息、交易费用等;SCP范式存在着来自数据采集和模型设计方面的先天性缺陷;该范式最多只能反映出某一时期既有行业结构下的行为与绩效间的特定联系,并不能说明该结构的形成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尽管SCP范式存在种种缺陷,但是不可否认,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于推动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SCP范式对于特定产业依然还是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二)政策主张
SCP范式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源自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量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经济基本上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1.所谓市场结构,狭义是指买方构成市场,卖方构成行业;广义是指一个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的数量及其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的程度和新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也可以说是某一市场中各种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特征,包括市场供给者之间(包括替代品)、需求者之间、供给和需求者之间以及市场上现有的供给者、需求者与正在进入该市场的供给者、需求者之间的关系。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1)市场集中度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它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市场集中度是决定市场结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集中体现了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经常使用的集中度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率(CRn)、赫尔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I)。此外还有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等。
(2)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产品差别化主要依据的是同一行业市场内各企业提供的产品具有的不完全替代性。或者说,特定企业的产品具有独特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产品区别的特点。
(3)进入壁垒是指产业内既存企业对于潜在进入企业和刚刚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具有的某种优势的程度。换言之,是指潜在进入企业和新企业若与既存企业竞争可能遇到的种种不利因素。进入壁垒具有保护产业内已有企业的作用,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必须首先克服的困难,贝恩认为形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原因是规模经济性、进入时的最低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和绝对费用等。
2.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或者说是企业为实现其既定目标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的调整行为。具体包括营销行为、定价行为、合同行为等。
(1)营销行为是指通过营销策略的确定,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尽快地尽量多地把商品销售出去,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耗费并获得预期的收益的行为,生产经营者的促销行为主要包括人员促销、广告促销和商标促销等行为。这些促销行为主要的出发点都是向用户和广大的消费者宣传自己的商品,增强商品的知名度,扩大行销面。这些营销行为中有符合市场经济秩序规范的积极正当的行为,也有违背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定价行为是指研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制定和变更的策略,以求得营销效果和收益的最佳的行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定价已经极其有限,企业是定价的主体。企业定价要以成本为定价的基础,考虑市场供求、竞争、政策等因素确定合理价格。在其他条件不改变的情况下,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亏盈,因此企业的定价行为应该是既考虑本企业的亏盈,又要考虑消费者的效用,应该使两者都有利,这样才能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维护。
(3)合同,是指合同双方为了各自目的而明确相互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常以经济合同形式来实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目标常以经济合同确定,通过合同约束,规范合同双方当事人的行为,使其履行合同,使产销得到衔接,避免盲目的产销活动。除上述市场行为以外,还有市场经营主体的投资行为、信用行为、质量行为、招工和用工等行为。这些行为与资金市场、劳务市场等有直接关系。
3.市场绩效是指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主要是从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以及产品的质量水平、款式、变换频率和多样性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对市场绩效优劣进行评价。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通常包括利润率、勒纳指数和贝恩指数等。
4.产业组织政策是指同一产业内部各企业间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及其组合形式。因各产业及企业间相互联系机制和形式的不同,对资源利用效率及产出效益都有直接的影响,因而利用经济政策改善产业组织,实现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并借此达到资源有效利用,收益公平分配等经济政策一般目标,便成为产业组织政策的首要任务。产业组织政策通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在大多数竞争性产业中用于保护和鼓励正当竞争、限制市场垄断和其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政策以及中小企业政策等;另一类是适用于那些自然垄断产业的政府直接规制政策。
总体来说,“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是建立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和分析范围,在大量的经验性分析中运用主流微观经济理论的推论并提出问题,从而大大深化了厂商理论的微观经济研究。在SCP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哈佛学派区别于其他学派的两个重要特征。在贝恩等人看来,寡占的市场结构会产生寡占的市场行为,进而导致不良的市场绩效,特别是资源配置的非效率。因此有效的产业组织政策首先是要着眼于形成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产业组织政策都是以维护企业间的竞争活力,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和推动技术进步为目的。为了实现此目的,必须制定严格的反垄断政策,完善和维护公平竞争的法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