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理论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研究(二)

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不能不涉及作为理论前提的人性假设。本节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仅可辨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学科范式上的这一重大区别,还可以解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当中的“人”这个中心词。

一 对西方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分析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发端于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观点。这一经济范畴为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使经济学在研究经济问题时抽象掉了对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分析。该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是: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在“看不见的手”(即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产生利他的结果,由此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

这种假设把丰富的人性只概括为自利的精明计算,实际上脱离了现实的社会经济。人性有多种,仅仅概括出自利、自营为人性的本质特点去建立经济理论大厦,显然是片面的。这样建立起来的理论不可能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实质上,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利益关系的人格化,这里的“人”实质上不是现实的社会人,而是“物”,即资本主义商品的符号。

在西方经济学阵营中,斯密这一观点为新古典经济学完全继承。由于其完全理性、完全自利等假设与现实不相符合而不断受到质疑,斯密之后,新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博弈论等诸多经济学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修正。

1.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建立在关于经济人行为两大基本假定的基础之上的,即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人具有充分的理性。新古典模型假设个体的决策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约束的条件下最大化自身的效用。个体的效用函数只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最优选择只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人与人之间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但对个体来说,所有其他人的行为被事先融入作为参数的价格当中。

2.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分析的人性假设过于理想化,因而放弃了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完全理性、充分信息和确定性的基本假设,提出了更为现实的经济分析假设,即有限理性、目标函数最大化和机会主义。它借助交易费用概念论证了在存在交易费用的现实世界里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经济人活动其中的市场制度有改进必要的结论。古典假设中经济人的无限理性被修正为有限理性,比无限理性假设更接近现实。但是,其学说仍然是建立在斯密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经验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新制度经济学最终仍然以理性人为基本假设,因此,个人主义原则是其研究方法中所追求的基本原则,它强调个体的理性行为对集体行动的影响,对个人理性的重视贯穿于它对企业、利益集团、国家等组织的分析和研究中。修正后的经济人假设被安装到每一个经济单位和组织身上。

3.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行为的相互作用以及其决策的均衡问题。它所阐述的决策主体的行为机制与相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有区别。相对于忽视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片面强调完全竞争的传统经济学而言,博弈论更注重经济生活中各个方面决策主体的相互影响、作用、依赖和制约,从而也更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在博弈论的理论中,个体的理性实际上是一种合作理性,即个体要真正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须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及其他博弈参与者的行为方式,并与对方进行适当的合作。博弈论中个体受到的动态交互影响限制在与其他博弈参与者之间,而没有涉及其他的重要约束条件。实际上,作为博弈论的个体理性所依托的约束条件:社会制度、生产技术水平等,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说的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运动中不断变迁的社会制度,而是固定不变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现实,参见马艳《基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的相对理性经济人假设》,《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在这个现实舞台上,个体决策者与所有博弈参与者都在互相按照各自的经济理性来上演,以构成一台戏剧。

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

作为理论前提的“人性假设”,不是西方经济学独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样有,而且属于它的重要的哲学基础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具有关键的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其理论覆盖面远比西方经济学更宽。要全面理解这个学说,至少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分析。

1. “人性假设”的真实内涵是人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从来不用抽象的人作为理论前提。所谓抽象的人,就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思想性格是与生俱来、不受外界影响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只能为错误的社会学说作论证工具。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矛盾的复合体。作为经济学研究出发点的人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现实中的社会的人,是受一定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制约、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学说是:人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主体,又是其社会关系形成与更新的主体。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18页。。一方面,每一个人都受到其生活中现实存在的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其思想、行为和能力都受到其所处条件及社会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每一个人又都在其社会约束条件下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推动着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的演变。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创造历史,在一定的条件制约中进行选择,在改造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在“人性假设”中的应用。

2.人的属性是由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

西方经济学提出“经济人假设”,但不说明其社会基础是什么,似乎这是一个与生俱来、永恒存在的东西,这就缺乏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历史的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更导致人的社会关系随之发生变化,相应的人性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没有与史俱来永不变动的人性。马克思在有关人的发展阶段的学说中,论证了人的属性是由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决定的。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鼓励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第104页。当人类社会处于“人的依赖关系”这个阶段时,社会成员中只有极少数成为市场主体的人才能成为“经济人”,大多数社会成员只能处于人身依附关系当中,根本不可能按照利己心和经济理性来追求经济利益。“经济人”的普遍化只能发生在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阶段、人的独立性普遍存在的条件下。而到了“自由人联合体”的阶段,社会成员追求自由个性,以劳动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社会以按需分配为原则,就无须成为“经济人”了。

3. “经济人”只是“人性”诸属性当中的一种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野中,“经济人”实际是经济关系人。每个人都不能脱离自己的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不能脱离自己的阶级关系。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经济关系人的根本特征是资本关系人,例如,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相应的,作为雇佣工人,就是劳动力的人格载体。经济关系首先赋予每个人具有社会理性。

经济关系人都是在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相互矛盾运动中存在着。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企业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正是资本主义利益矛盾运动的表现,并且这些利益矛盾的发展与激化,最终将导致资本主义制度整体利益的丧失。可见,经济人以及经济人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运动,正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有关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全过程进行剖析的一条主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经济人理性变化运动规律反映利益矛盾的存在、发展与演化,这一分析逻辑只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独有的方法论体系才能完成。

既然存在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人的经济行为就无法脱离必然于道德体系。站在社会理性的角度,“经济人”就转化成为“社会人”。“社会人”不是“经济人”的对立概念,毋宁说前者是后者的集中表现,就像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样。从这个角度看,斯密的“利己心”不能说明一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本阶级的成员完全可以出现依据经济理性而牺牲眼前的、个人的私利,追求长远的、群体(如家庭、团队、以至阶级)的最大利益的行为,尤其是在无产阶级这个社会群体。

4.人的“利己心和完全理性”的具体内容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发展所赋予的

不同的社会条件赋予的经济理性是完全不同的。在阶级社会中,被压迫、被剥削阶级成员终生都在温饱线上挣扎,他们的经济理性与追求最大限度发财的富豪权贵的经济理性有天壤之别。社会制度的变革直接是为人的解放,但首先是为被压迫、被剥削阶级的解放,在此当中也就改变着人的经济理性的内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必定伴随人性的变化:消灭阶级差别,正确处理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的矛盾,根据生产力与社会发展水平来追求人的利益。因此,人的发展包括人性的更新,这是一个融入社会发展的原则,是社会关系的变革与社会文明发展的双重结果。

5.人性问题的历史观与社会观

马克思主义对人与人性,应当从两条线来认识。从历史观来看,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离开对社会关系的分析、离开对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历史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不以人道主义为中心。从社会学来看,人是自然生命与社会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尊重人的生命与认识人成长的社会环境,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提倡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此作为文明的代表与先进文化的代表。为此,在社会主义运动中,解放人、改造人、发展人,都是站在我们事业的立场上善意对待一切人的体现。革命胜利,不仅解放了深受压迫剥削的劳苦大众,也使受到社会束缚的人走上正常生活的道路,使剥削阶级的人走上自食其力的新路,使放下武器的敌人走上改恶从善的自新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代表着社会学意义上的最高人道主义,对全人类有着最大的感召力。

三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性假设”

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性假设”,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性假设”的具体应用。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其本义归结为这样一个命题: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GDP的增大,而是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完全正确的命题,隐含着丰富的前提,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一些理论不到位的人将科学发展观的“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人”混为一谈,误解为这是以抽象的“人”的概念来替代“人民”这个概念,提出所谓“以人民为本”来替代“以人为本”。这种说法,首先在语义上是错的,他们不懂得:“人民”是政治概念,与之对立的或者是“敌人”一类概念,或者是“领导者”一类概念;而“以人为本”是与“以物为本”相对立的概念,两者完全是不同类型的问题。拿“以人民为本”来替代“以人为本”,要犯形式逻辑错误。其次,这种提法暴露出他们以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没有“人性假设”,所以不承认“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提法。前面已经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五个方面的“人性假设”学说,在此,我们将进一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性假设”。

1. “以人为本”与“以物为本”的对立,不是人与物的对立,而是以人民利益为发展目的的科学发展与追逐GDP增大为发展目的的非科学发展的对立,在这个对立背后是人的社会关系

科学发展的受益者必然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以物为本”的非科学发展则有利于背离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少数人。理顺社会经济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人的本质,以劳动为人本质的核心要素,并由此规定人性、人的价值和人权,明确自由和解放的人类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最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实现人生价值、公平地参与社会分工、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就是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人性得到解放、受到尊重,人权得以实现的体现。

2.中国社会经济运行的理论指导不能按照西方经济学错误的“经济人”理解来塑造,发展中的行为方式是现实的人性的表现,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关系

商品、货币、资本都是社会基本交往关系,它们不能说明、也不能决定全部社会关系。以为交往关系能够决定一切,鼓吹市场至上,奉行拜物教、拜金主义是根本违背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

3.科学发展观在理论上坚持人的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不仅要在制度上、路线上、发展方式上符合人民的整体利益,也要在具体政策法规、具体工作上尽可能兼顾人民群众中每个人的合理利益诉求。人性是二重的,是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只讲个体性不讲集体性,是对人性概念的片面理解,反之也是。社会成员的分化使人的集体性突出出来。为此我们可以理解,在阶级斗争激烈、劳工与资方严重对立的时期,强调人的集体性即阶级性,对人的个体性有所忽略,在现实生活中容易出现只要事业不要个人生活的倾向。在革命战争年代,这一倾向有它的正面作用,但也是一种代价。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这是要改进的。如果仍然在人的集体性与个体性问题上有偏差,造成为人民的利益只是一句口号,最多也只是在计划、政策的总体安排上考虑人民的利益,却未必在实施细节上考虑人民当中有差异性的各个个人的利益。这一倾向不予纠正,就会导致对于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化,对于领导工作就会造成官僚主义,对于整体事业安排,就会造成重大的失误。上述二重性分析表明,不能以国家、阶级、集体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来否认个人的合理诉求与合理的利益需求。但反过来,认为人的个体性是实的,人的集体性是空的,那就又走进另一个错误极端了。

4.科学发展观倡导的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其内涵正是针对正确处理人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

社会不同阶级、阶层、群体的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矛盾性质不同,处理的性质也不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共产党,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来处理各类个体理性与社会理性矛盾,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制定方针、政策、行政法规,在政治上是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法律上是坚持依法治国。

5.经济社会发展在带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同时,也改变着现实社会中的人性,这就是“人的发展”的深层含义

环顾我们的现实生活,在发展市场经济和推进工业文明,在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释放和发展出来的同时,也把人的利欲、物欲、贪欲和自我膨胀欲释放出来了;在促进人的独立人格和个性解放的同时,也把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给诱发出来了;在丰富人的需要、扩大人的交往与相互学习的同时,也把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给滋生出来了。科学发展就是要面对这样的矛盾现实,积极创造社会条件,通过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手段,扬善惩恶的社会手段,引导人性的变化,抑制人性的负面变化,促进人性的良性变化。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马克思经济学与经济思维方法——与张五常先生商榷之四》,《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

[2] 程恩富:《新“经济人”论: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3] 许卓云:《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比较》,《学术研究》2006年第5期。

[4] 贾后明:《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命运及与西方经济学的分歧》,《前沿》2007年第4期。

[5] 崔向阳:《马克思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之比较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6] 索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当代经济》2008年第3期。

[7] 邱海平:《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当代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8] 洪远朋:《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8期。

[9] 孟捷:《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0] 李炳炎、江皓:《“科学经济人”:现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

[11] 郑贵廷、庄慧彬:《在制度框架下研究经济人假设》,《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6期。

[12] 张艳红:《马克思经济学关于人性假设的现实意义》,《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3] 黄信:《经济人假设与人的发展在经济学中的位置思考》,《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