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研究(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它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指以马克思的《资本论》为主体、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生前论著中构建的经济学说。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包括列宁创立并为后人所发展的帝国主义经济理论、苏联范式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改革开放后创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发展的理论经济学。本书探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以狭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依据。为了这一探讨,我们需要经常与西方经济学的范式进行对比,作为范式对比的西方经济学,我们主要针对穆勒、马歇尔两次“综合”以来,到目前为止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发展起来的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说,也兼及新制度经济学来进行研究分析。
一 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直接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理论、生产关系原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它的基本原理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个原理强调独立于人们思想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决定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内容及其发展,规定着人类可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限度;但又承认人的思想意识对于客观存在的反作用,认为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根据自己对客观世界必然性的认识能动地推动着客观世界的发展。
应用上述原理于经济学研究中,就是坚持以下几个基本点。
1.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前提
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必须首先研究人类社会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以及由这些条件所决定的人们的相互关系,即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经济活动的实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类社会第一位的、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是人类从事社会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活动以及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2.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就是这一普遍规律作用的具体运用。
根据上述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对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作为社会有机体再现出来。社会有机体就是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有它的产生、发展、衰亡的过程。引起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内在矛盾。
二 方法论
1.本质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以唯物史观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在对社会经济的研究中紧紧抓住历史发展的主线:社会生产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它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对立统一关系来揭示社会形态的物质运行规律即经济规律。为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从现象的形式与数量关系,而是从经济现象背后的社会关系出发,透过现象波动的各种偶然的非本质因素,来考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揭示经济现象的本质联系。马克思坚持用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分析方法,按照由抽象经济范畴到具体经济范畴的思维进程,从理论上再现经济关系的方法。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得出如下结论:各种社会经济都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劳动的现象形态,商品交换不过是人类的劳动交换,商品价值就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尺度。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可称为本质论,基本方法是历史抽象法。该方法要从大量社会经济现象中归纳、分析出本质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先撇开现象后覆盖现象。在理论分析中,坚持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演绎,即研究的顺序是从具体到一般,叙述的顺序是从一般到具体。在理论和史实的分析中,遵循逻辑的发展与历史的发展的一致性。认识的正确与否依靠社会实践的检验。这一方法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即体现理论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具体到科学抽象,再进一步用本质说明现象、重新回到活生生的具体现实中来。
对比之下,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可称为现象主义,以经验、形式逻辑作为理论的评判标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尽管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由于所处的时期、国度不同,各人或各学派受到的具体哲学思想的影响互不相同,但是经验主义基础却是一脉相传的。其方法论包括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逻辑,提出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强调数量和计量表示的思想,经济学中的经验分析将经济预测同经验相比较,判断假设优劣和可接受性。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系统而动态的总体特点
马克思的社会系统观、结构观、发展观、动力观和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化观,为其经济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哲学与方法论工具,使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系统而动态的总体特点,主要体现为:
(1)整体系统的方法。经济制度是社会制度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系统,它以所有制为核心有机地结合着。其表层制度直接体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经由对表层制度的层层抽象,深层制度得以呈现。
(2)动态发展观。社会经济形态的演变首先体现在制度的产生、发展、衰落并逐渐被新制度所代替的进程中。在马克思那里,静态的制度结构分析总是与动态的发展结合在一起。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了全面解剖以后,又把它放在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3)矛盾分析法。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生产力、生产关系、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在它们的内部与相互之间都充满着客观矛盾,经济研究离不开矛盾分析法。任何一个经济制度都客观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最基本的矛盾分别从经济活动的动力与手段、目标与条件等方面展开。矛盾的客观性构成社会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在阶级社会中,最终表现为阶级之间的矛盾。
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有机统一
西方经济学对研究中的实证与规范做了绝对划分,进而在标榜价值判断中立的旗号下,力求其理论对史实的解释力。西方经济学注重经济运行机制一类较低理论层次的实用分析,离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来说明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怎样最有利地生产与使用资源和物品,把在一定生产方式下财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过程,当成抽象的技术安排、社会分工、行为博弈与有关主体合作的过程,企图以所谓纯科学的方式(实际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去研究经济现象。这使西方经济学者大都看不到或不愿看到社会关系的实质。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那种历史的观点、批判的精神。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含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但它们的区分是相对的。其研究既反对离开实证去搞空想式的规范分析,又反对离开任何规范去搞没有人文关怀与历史判断的实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规范分析最终体现它的阶级立场,而实证分析方法体现了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精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阶级性与客观性是高度统一的,不是在一切问题研究中都明显区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仅分析经济运行过程本身,而且对其背后的经济关系与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论证。
4.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二重分析法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紧扣社会经济生活中五光十色财富的根源——劳动,认定社会经济活动以劳动二重性为起点,劳动二重性是全部经济问题的轴心,实质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二重性:物质性与社会性。经济运行过程就是以劳动的物质性为基础,围绕劳动的社会规定性逐步展开的过程。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超越资产阶级经济学“见物不见人”的局限,能够探究物化形式中凝结的人的活动以及物质外壳掩盖的社会关系。从劳动的物质性方面,劳动是物的因素与人的因素的结合。物的因素分为劳动对象、劳动资料与劳动产品;人的因素分为目的与能力。从劳动的社会性方面,劳动出现分工、异化、社会化、自主化的发展进程。所有经济活动、经济成果,都包含着物质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物质基础与社会形式的统一,人对自然的关系与人对人的社会关系的统一。这样的双线结构,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物质基础,人与人的关系为逻辑重心。
三 研究对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这里所说的《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狭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推广到广义政治经济学,就是历史上各个社会经济制度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有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中介环节:生产方式概念,是有争议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属于研究对象。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统称为经济关系,与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有内在联系,因此不是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而是联系生产力发展、联系与经济密切相关的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正如列宁提到的:对社会经济形态的分析是《资本论》研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骨骼”,而探究其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则“使骨骼有血有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的运动中,要考察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以及上层建筑对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产关系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生产关系的客观属性;二是强调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预测现实资本主义经济趋势与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时,必然要分析经济运行。西方经济学侧重对表层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按萨缪尔森的规定,西方经济学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就业、价格等经济现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释。
鉴于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忽略社会经济中的制度问题、权利问题、国家问题甚至意识形态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这一长处。诺斯认为:“在详细描述长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马克思强调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中产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现有的产权制度与新技术的生产潜力之间产生的不适应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贡献。”
但同样是制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大相径庭。首先,双方对“制度”概念的界定不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制度概念是指生产关系的社会形式,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社会条件。经济制度不是法律与国家政治的产物,而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在其形成过程中产生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作为保障。西方经济学的制度概念是指经济人的社会规则的集合,是经济人的一种理性选择,通过约定俗成的系列规则,使人们能够进行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追求自身目标函数的极大化;同时,对人们的主观行为进行约束,使机会主义的行为受到限制,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其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分析以社会生产和经济的利益客观性质为前提,认为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新制度经济学则以人的主观行为为前提,认为研究制度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人的主观行为并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人的主观行为本身存在着缺陷而不能都按照共同利益的要求来进行决策,因此必须建立“制度”这种规则体系。
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是:(1)从权利界定的角度看制度,认为一切制度的核心是界定权利;(2)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制度,认为决定制度选择的条件是交易费用;(3)从合约的角度看制度,认为制度安排即合约选择。总之,新制度经济学家的分析以个人或集体选择的合理性这一基本假设为出发点,从社会的表层现象出发,以新古典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其具体的分析方法是实用的,在解决规则体系的设计上有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的目的和标准在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说明,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样,都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只不过它加上了资源配置目标函数的一组制度约束条件。
从范式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其经济理论天然具有这一终极性价值判断,即关注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不公平状态下的社会群体的命运。其研究宗旨在于:在物质资料生产中,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安排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为标准,判别社会经济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制度、组织、市场、政策等。而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的是一种现世性价值判断方法,即以稀缺资源的配置和物质财富的生产、分配为核心,以“自然形成”的既定制度永恒合理为标准。我们指责西方经济学“见物不见人”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虽然西方福利经济学也研究“人的福利指数”,但它研究的人是抽象的人,是脱离社会关系地位的人。减肥者与饥肠辘辘者在追求福利指数当中只有具体方法的区别。经济运动的中心问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不是单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而是处于社会不同经济地位上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西方福利经济学对人的研究则抹掉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采用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同,才产生了两者的研究宗旨的不同。
四 基本使命
1.揭示社会经济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使命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原理,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部结构,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本人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就明确指出:“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引者所加)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一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目的是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从经济理论中得出:资本主义是一个剥削制度,资本主义是一个产生与无法克服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所有者私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的社会,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中一个过渡形态。由此论证受资本剥削的无产阶级用新的社会制度替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性,从而完成对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自然的、永恒的社会生产方式的理论观点的批判,而不是研究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如果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那么,在广义政治经济学概念之前,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的理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和斯大林及其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使命来说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延伸。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一方面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一定历史阶段具有其合理性,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要形式,这一点,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一切从道德和正义出发而简单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想与观点相区别;另一方面又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经济制度只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绝对方式,它一定会被更高级的社会生产方式所取代,这一点,又使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一切美化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正统意识形态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各种思想与观念相区别或对立。
2.引导制度变迁
各方理论界都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制度变迁”的理论。根据马克思的认识,制度创新并不取决于人的主观偏好和简单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度变迁的界限和范围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由制度再生产或“制度供给”的能力决定的。当社会和制度当事人再也无力承担低效率制度的高昂成本,并已再没有改进余地的时候,它就会被新的制度替代和扬弃。马克思还注重分析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力量对比,揭示其对制度变迁的推动作用,突出社会制度变迁的革命途径。
新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创新的动力归结为人们对最大利益的追求,把制度的变迁视为一种制度的均衡和非均衡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没错。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在这里有重大缺陷:(1)强调了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而避开了制度变迁的突变性。(2)不区分不同的社会人群面对制度变迁的不同立场。(3)制度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只是一种外部动力,揭示这种外部动力背后的根本因素,即制度创新和变迁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新制度经济学就止步了。
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高度是新制度经济学达不到的:看到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更替,认为任何社会制度都会经历从产生、发展、衰弱直至灭亡的历程,任何经济制度都会被更高级的经济制度所代替,所以它是一种历史规律性的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当中看到该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从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矛盾中看到它的替代物新制度的基本特征。其制度分析明确了不同阶级利益的历史地位以及制度变迁的方向道路。
五 理论风格
1.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历史必然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明:资本主义的发生及其被社会主义取代不是政治家主观意志的结果,而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但历史规律不是自发运动的,这跟自然界中的春天取代冬天完全可以脱离人的运动不是一回事。历史规律必然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必将造成广大社会成员无法忍受现存旧制度,通过政治变革来建立新制度以取代之。历史事件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充满着偶然性,历史必然性提供了人的活动舞台,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会强烈地影响历史过程的长期或短期、平坦与曲折。历史必然性不是导致宿命论,而是社会主体——人与社会客观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经济理论分析体现着历史过程的三方面,一是历史发展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过程;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不能随心所欲,而是有规律可循,因而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三是人在创造历史过程中也不断改变着自己。
2.科学性与阶级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都体现出理论分析的科学性,但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无疑具有一定的利益立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它致力于证明社会财富是无产阶级的劳动创造的,被资产阶级占有和享用的财富理应归无产阶级所有,这一阶级立场是公开宣称的。相反,西方经济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除了凯恩斯曾经公开表明站在“有教养的资产者”一边之外,没有哪个学者不是要掩盖其阶级立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并不矛盾,一方面经济学研究的科学结论完全符合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一方面经济学研究并非是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来构造的教义。如果违反客观的科学研究方法,一切从道德和正义出发来观察社会,并不能完全揭示社会的本质与客观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否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永恒性的同时,还论述了其历史阶段上的合理性;在根本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还分析了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可继承的遗产。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终论证无产阶级的最大利益是全人类的解放,这就表明,经济理论的阶级性丝毫不会影响它的科学性。具有充分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同时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3.现实的批判与理想的升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它所研究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包括道德正义性与历史过渡性两方面。道德正义性的批判不是主观的批判,而是以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揭露经济运行在假象掩盖下的真相来开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中最主要的假象是“资本与劳动公平交易”,剩余价值学说剥开了这个交易的各层外衣,反映了阶级剥削的真实,也就实现了道德正义性批判。揭示客观经济规律还完成了历史过渡性的批判。西方经济学或否认或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矛盾,但从不越过该制度历史暂时性的底线。他们可以承认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弊病,但企图证明可以通过国家干预来消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代替那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个理想,是通过严密的历史论证提出来的,是对社会发展规律前景的预期。它的细节有待后人来创造,但大方向可以科学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