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和现状
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军事领域建立相互信任、达到初步的安全之后,合作领域进一步扩大到经济领域,并且经济合作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市场经济秩序不断扩展的过程,即经济一体化过程。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和现状表明,该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活动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通过回顾上合组织机制建设、发展战略的规划、项目合作和合作规模等方面,对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可以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
一 逐步完善区域经济合作的运行机制
从“上海五国”机制到上合组织,最高领导人定期会议机制一直沿用至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经贸合作早在“上海五国”机制时,就开始成为各国领导人讨论的议题,但讨论的范围限制在元首层面上。上合组织于2001年宣布成立后,成员国政府总理会晤机制于同年9月正式启动,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议题就主要由政府总理进行讨论。2002年,上合组织先后启动经贸部长会议机制和交通部长会议机制。2003 ~2005年,上合组织相继成立经贸高官委员会和7个专业工作组。上合组织为解决融资困难及民间参与不足的问题,先后于2005年10月和2006年4月成立了上合组织银行间联合体与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
二 确定上海合作组织的经济职能、经济合作的原则和发展目标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正式通过,根据宣言第8、9、10条中的内容,上合组织具有三项重要职能,具体为:一是加强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二是加强经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三是在地区与国际事务中,加强磋商和协调行动,在重大问题上互相支持和密切合作。2002年6月7日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第1条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表述的该组织宗旨与职能进一步深化。归纳起来,上合组织开展经济合作的宗旨为:(1)推进区域经济共同及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上合组织各国人民生活水平;(2)通过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发展上合组织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关系;(3)推动公正与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图1-1 上海合作组织结构
资料来源: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网,http://www.sco-ec.gov.cn/crweb/scoc/info/Article.jsp?ano=54947&colno=291,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5月9日。
2001年9月,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总理首次会晤在阿拉木图举行,会议讨论了加强各国间区域经济合作和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议题,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基本目标与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备忘录》(以下简称《贸易投资便利化备忘录》)。《贸易投资便利化备忘录》规定了该组织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的途径以及合作的重点领域。
2003年9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以下简称《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在北京签署。根据《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的规定,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为:首先进行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建设,为经济合作清除障碍;在此基础上,深化成员国间经贸领域的合作,共同受益;在适当的时间最终实现货物、服务、资本与技术的自由流通。上合组织《多边经贸合作纲要》为成员国在经济合作方面提供了指导性文件。在合作重点领域方面,《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对《贸易投资便利化备忘录》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细化。
成员国总理会议于2004年9月23日批准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的落实措施计划》(以下简称《〈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涉及6国经贸、科技、人文合作等领域127个具体项目与课题等,并确定了相应的落实机制。为保证落实措施得到切实贯彻执行,成员国总理第四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6日签署了《〈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落实措施计划〉实施机制》。
通过上述相关文件,上合组织确定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优先方向及首要任务,提出20年内实现货物、资本、服务与技术的自由流动的目标。
三 通过项目合作、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合作,提高合作水平
2006年6月,在上合组织成员国第六次元首会晤期间,上合组织各国企业以及银行间签订了一批商务合同与贷款协议,主要为大中型合作项目,总额近20亿美元。同年9月,成员国政府总理会议在杜尚别举行,明确了上合组织近期优先合作领域为能源、交通与电信,并确定了第一批示范项目。
中国政府重视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为推动合作,中国积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研究、创建区域经济合作网站、实施对其他成员国为期3年共计1500人的培训计划等。在2004年6月17日在塔什干举行的成员国元首会议上,中方表示,为使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取得实质性成果,中国将向其他成员国提供9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形式的优惠贷款。2009年6月举行的叶卡捷琳堡元首峰会上,中国宣布提供100亿美元的信贷帮助上合组织成员国克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其他成员国包括国力较强的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基本上没有类似大手笔的资金投入。
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俄之间的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俄银行业开始推出人民币储蓄业务,开设人民币往来账户和人民币结算业务。中国目前已同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实现了货币互换。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为上合组织一系列能源、电力与交通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截至2010年5月,在成员国的贷款余额共计314.42亿美元。当前,除了矿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成员国之间相互投资的领域还延伸到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
四 区域内贸易、投资快速增长,合作规模日益扩大
中亚国家作为发展中国家,它们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有助于加快其工业化和结构改革的步伐,缓解其融入全球经济的压力。目前,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方式包括双边和多边合作,合作形式包括贸易、投资、能源、交通、金融、经济技术合作等。
中亚国家与外部世界的经济联系近年来不断扩大,在各国外贸总额中,与欧美、东亚国家的贸易额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与独联体国家贸易额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与中亚国家具有地缘便利的条件,应该是中亚国家开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选择。在中亚地区内部发展一体化的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哈、乌、吉、塔更关心区域以外的经济合作,但又面临许多困难。与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或南亚、西亚国家加强合作,基础设施条件方面虽然具备一定条件,但这些周边国家的经济并不发达、投资能力弱;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虽然有经济实力,但与这些国家拓宽合作,距离太远,运输成本高。
自上合组织成立以来,中国与其他5个成员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2006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比2001年组织成立时增长273%,达452亿美元;2008年贸易额为2001年的7.2倍,达到86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06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中国与成员国的贸易额到2010年达到800亿~1000亿美元的目标,下限目标在2008年已经实现。近年来,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占本国对外贸易额已有相当的比重,以2008年为例,俄、哈、乌、吉、塔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贸易额占该国对外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11.22%、32.01%、38.66%、61.27%和36.7%。2011年,中国同俄罗斯的贸易额近793亿美元,中哈贸易额为249.52亿美元,中国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吉尔吉斯、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投资逐渐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区域包括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国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比2003年增长26.3倍,达9.6亿美元。2010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第5大投资来源国,投资额达76.3亿美元。截至2010年3月,中国占俄累计吸收外资总额第6位,对俄投资累计达103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94亿美元;俄对华投资3500万美元。截至2010年底,中国对哈萨克斯坦累计直接投资排名第7位,直接投资达50.3亿美元,其中2010年直接投资同比增长72.4%,达12.22亿美元。2010年中国对乌协议直接投资规模累计近40亿美元,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大投资伙伴。
上合组织的发展依托于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以及国际与地区事务的合作这三个“轮子”。安全合作为经济合作提供良好的环境,经济合作为安全合作以及国际与地区事务的合作打好基础和创造条件。上合组织成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表示有意加入该组织,可以说,上合组织潜力巨大的经济职能无疑是吸引这些国家加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的经济与安全形势下,对于上合组织成员国来讲,加强本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日趋重要,其中也包括加强与观察员国和伙伴国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