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展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国家对科技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199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等五个国家级科技奖项。同年,科技部令第1号、第2号和第3号颁布实施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2004年和2008年又分别以科技部令第9号和第13号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两次修订。随着我国科技奖励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设奖、社会团体设奖、学术团体设奖、企业设奖、基金会设奖、用人单位设奖和个人设奖等科技奖励形式相继出现,已形成了“政府科技奖励为主导、社会力量和用人单位科技奖励为主体”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经过近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摸索改进,我国的科技奖励体系日臻完善,已经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发展轨道,并成为国家科技事业和科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有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从2000~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民口)获奖前和获奖后经济效益统计数据来看,在同时提供奖前和奖后经济效益统计数据的364项获奖成果中,有8个评审专业的157项(占43.13%)获奖成果是获奖前经济效益大于获奖后经济效益,且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获奖成果没有进行经济效益的统计或经济效益统计不准确。这反映了我国部分科技工作者对获奖成果的后续管理不善、科技人员的价值观和国家科技奖励的导向作用的偏差以及科技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存在问题。更饱受世人诟病的是三鹿集团“新一代婴幼儿配方奶粉研究及其配套技术的创新与集成”项目曾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但随后相关产品却被查出含有过量三聚氰胺。这一现象不仅损害了国家科技奖励的尊严,更暴露出当前科技奖励制度的弊端。因此,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和优化有利于从整体上提升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科学化水平。
为体现国家科技奖励的至高荣誉,国家每年都会召开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为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科技工作者颁奖,同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科技界的先进成果进行奖励。据公开数据统计,仅从2000年到2012年,国家级科技奖励仅奖金投入就高达45241万元(根据2001年至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告数据统计而来),加上人力和物力等其他有形和无形的投入,更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然而与数额巨大的投入相比,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产出却显得不尽如人意,带来的科技效应、经济效应和文化效应也很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部分获奖成果只重视奖前效益,获奖之后很大一部分成果却被束之高阁,在转化应用、成果推广、人才培养、社会效益等奖后效益上没有进一步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获奖成果过于重视奖前效益而忽视奖后效益。因此,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跟踪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对于优化和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具有重大意义。遗憾的是,当前国家尚未进行获奖项目的跟踪评价工作,也就难以衡量科技奖励运行的绩效。因此,如何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科技奖励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激励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科技奖励朝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的方向发展,是摆在科技管理和研究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二 研究意义
本书拟选取改革开放后1979~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投入产出状况为研究样本,采集翔实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法、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绩效评价方法,充分论证科技奖励运行绩效评价的可行性及其相关理论和现实依据;深入探究科技奖励激励效应增强或减少的原因,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和诊断诱发运行绩效变化的影响因子;采用融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AC2R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从“产出”到“投入”的反因果路径进行运行绩效的诊断和评价;针对科技奖励运行的层次差异和科学共同体获奖能力的不同强弱特征,通过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优化路径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本书的研究,旨在建立科学的、动态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指标计算模型和测度体系,丰富和发展科技奖励的定量评价理论和方法,为国家科技奖励工作的完善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因此,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理论价值
从理论价值来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和优化还是一个新的课题,学术界尚没有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理论基础较为薄弱。本书的研究将改变过去以定性研究为主的模式,重点采取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法、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绩效评价的定量研究方法,运用融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AC2R评价模型构建一个能够反映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的变迁、发展和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要提出较为科学可行的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丰富和完善科技奖励运行的绩效评价和优化理论。
(2)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优化我国科技奖励的结构体系,提高奖项的综合竞争力,增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政策导向功能。
第二,通过分析科技奖励活动的投入产出状况,可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的绩效评价信息,从而及时调整设奖策略,确定具有不同奖励作用的奖励对象。
第三,建立科学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对奖项的投入产出给出量化的评价,还可分析所实施的奖励计划是否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借此提高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管理水平。
第四,改进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有利于更好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潜力,提高研究与发展活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研发体系与国际接轨,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