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近年来,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频繁闪现的亮点引起了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建立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在激发科技工作者创造性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功能。国家科技奖励作为政府科技奖励的最高等级,以其颁奖规格高、社会声望大、影响面广等“稀缺性”因素成为我国科技工作者争相追逐的目标。当前,国家科技奖励主要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技合作奖等五大奖项,每年一次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是对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的盛会,由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向上述五大奖项获得者(单位)进行颁奖。经过近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断摸索改进,我国的科技奖励体系日臻完善,并成为国家科技事业和科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1987年,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就提出了“科技奖励是一项国家系统的科技工作”,并建议创立“科技奖励学”。在钱老的倡议下,我国一些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开始关注科技奖励领域的研究,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专门研究科技奖励理论的学者和研究成果。但进入21世纪后,我国学术界对科技奖励领域的研究热情有所下降,关于科技奖励研究方面的著作、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数量等都有所减少,导致“科技奖励学”成为了一门又冷又偏的学科,应该说钱老倡导成立的“科技奖励学”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国家自主创新步伐的加快,如何通过科技奖励这一重要杠杆来提升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成为一项非常重要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继续深化和加强科技奖励领域的研究势在必行。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科技奖励研究的高校之一,集聚了邹珊刚、王炎坤、钟书华、徐顽强、危怀安等一批在科技奖励研究领域积累了丰硕成果的学者,他们撰写的《科技奖励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奖励的社会运行》、《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的非政府奖项研究》等著作及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科技奖励研究的成果宝库。为了继续加强科技奖励领域的研究,培养专门的科技奖励研究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于2008年5月成立了国内首家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由我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该中心成立后,陆续获得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政策研究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并且招收了一批专门从事科技奖励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熊小刚博士是这批博士研究生中的佼佼者,他于2008年9月进入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与科技奖励研究中心,是我指导的博士生中第一个专门研究科技奖励理论的学生。在攻读博士的三年时间里,他默默耕耘在科技奖励这块偏僻的土壤上,熟读国内外各种文献,作为骨干成员参与了我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政策研究课题“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中的非政府奖项研究”(项目编号:2008ZCYJ19)和研究中心廖少纲博士后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奖励运行绩效评价及其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BGL077),并在《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科技论坛》、《软科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关于科技奖励方面的研究论文,迅速成长为国内科技奖励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
传统的科技奖励理论侧重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科技奖励的本质、功能、结构等,但随着科技奖励工作的复杂化,将定量分析技术引入科技奖励领域显得尤其重要。本书对此作了大胆的探索,作者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多元回归法、层次分析法、群组决策法以及数据包络分析法等现代评价方法,深入探究科技奖励激励效应增强或减少的原因,并采用融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AC2R评价模型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进行了精确评价,为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因此,本书可以说是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科技奖励的典范,堪称当前国内第一本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定量评价的专著。当然,既然是探索性研究,难免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有一些错误和纰漏之处,这就需要作者针对这些不足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作为本书作者的博士生导师,我也恳请广大读者对本书不吝指教,多加批评,对作者予以鼓励和鞭策。谨为之序。
徐顽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初夏于喻家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