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一 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 劳动力的使用即是劳动本身。某个人要把他的劳动表现为商品,那他首先要在使用价值中去表现它。这种性质,不依据于商品的生产是否被资本家管理。因此,我们要把劳动的过程作为与任何特定的社会形态相独立的东西来考察。
我们来看一下商品的生产过程,它首先是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称之为劳动过程。
劳动过程中,投入生产所需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等,产出作为使用价值的商品。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蕴藏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册,第三篇,第5章,第1节,第207~208页。)
劳动是人类有合理目的的活动。
“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从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一册,第三篇,第5章,第1节,第208页。)
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合理目的的活动或者劳动本身,以及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
比如说包含水及其他物质的土地,就可以作为人类劳动的对象而存在。通过劳动而从土地中直接获取的东西也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劳动对象。这样,劳动对象是指进行劳动的对象,通过变形、变质而变成生产物,经过一次生产行为便消失的东西。
如果劳动对象本身由过去的劳动所获得,则称其为原料或者原材料。所有的原材料都可作为劳动对象,但所有的劳动对象并非都是原材料。因为有的劳动对象经过一次使用就被消耗掉了,也被称为流动资本。
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指,劳动对象和劳动之间的中介,比如机械设备、其他的固定设备、建筑物等都是劳动资料。在一个长期的生产期间使用,而后被报废的东西一般称为固定资本。
“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劳动者直接掌握的东西,不是劳动对象,而是劳动资料。”(《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1节,第209页。)
劳动过程的结果即通过劳动获得的生产物是人们当初计划的结果。但重要的一点是,从所获得的生产物的形态来看,我们不知道到底是由谁付出了怎样的劳动。
“可见,在劳动过程中,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过程消失在产品中。它的产品是使用价值,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合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劳动与劳动对象结合在一起。劳动对象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而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而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劳动者纺纱,产品就是纺成品。”(《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1节,第211页。)
劳动过程的关联 某一劳动过程中,活劳动控制劳动资料,把原材料变为所需的生产物。我们可以认为从中使用的劳动资料是其他劳动过程的结果。对于某一劳动过程来讲,劳动资料一方面是条件,另一方面又是其他劳动过程的结果。而生产劳动资料的劳动过程也需要以为之生产的原材料作为条件。也就是说,生产物既是劳动过程的结果,也是条件。
“当一个使用价值作为产品退出劳动过程的时候,另一些使用价值,以前的劳动过程的产品,则作为生产资料进入劳动过程。同一个使用价值,既是这种劳动的产品,又是那种劳动的生产资料。所以,产品不仅是劳动过程的结果,同时还是劳动过程的条件。”(《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1节,第212页。)
作为劳动过程的结果的生产物,是劳动资料还是原材料,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位。劳动过程的各种要素的定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一个使用价值究竟表现为原料、劳动资料还是产品,完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起的特定的作用,取决于它在劳动过程中所处的地位,随着地位的改变,它的规定也就改变。”(《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1节,第213页。)
劳动资料及劳动对象与活劳动合为一体,变为其他的生产物。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其过程中消耗、磨灭。这是一种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消费。为了与个人进行的消费区别,称之为生产性消费。
二 价值增殖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正如商品本身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一样,商品的生产过程也必须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劳动的二重性规定商品的二重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取决于劳动过程,价值取决于价值形成过程。
图2-1 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凡是商品生产并不是以其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交换价值为物质基础的。资本家决定生产某个商品时,有两件事情比较重要。一是生产具有交换价值的使用价值;二是商品的价值要大于或等于生产前预付的金额。
价值增殖过程 假设货币占有者可购买劳动者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劳动者一天拿到的工资是固定的,比如100元。我们来比较一下让他工作4小时和让他工作8小时的情形。很明显,让他工作8小时的话,他所生产的产品的量应该是让他工作4小时的2倍。因此,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大小也有1倍的差距。
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之一就表现在它的使用价值就是作为新创造价值的源泉的劳动本身这一点上。
图2-2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包含在劳动力中的过去劳动和劳动力所能提供的活劳动,劳动力一天的维持费和劳动力一天的耗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前者决定它的交换价值,后者构成它的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2节,第225页。)
劳动力的价值由其所需的生产时间(投入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另一方面,由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正是由投入的劳动时间本身来衡量。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的功能所创造的价值是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的。然而,劳动力的价值大小和劳动创造的价值的大小是不同的东西。因此,货币占有者让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为购买这个劳动力而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金额相当的劳动时间,那么货币占有者即可获得高于劳动力价值的新创造价值。
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当中,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马克思称之为剩余价值。一方面,在生产价值的过程中,若某个商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更大的价值,那么这个过程就称为价值增殖过程。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即是价值增殖过程。
“如果我们现在把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比较一下,就会知道,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2节,第227页。)
“如果我们把价值形成过程和劳动过程比较一下,就会知道,劳动过程的实质在于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在这里,运动只是从质的方面来考察,从它的特殊的方式和方法,从目的和内容方面来考察。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同一劳动过程只是表现出它的量的方面。所涉及的只是劳动操作所需要的时间,或者说,只是劳动力被有用地消耗的时间长度。在这里,进入劳动过程的商品,已经不再作为在劳动力有目的地发挥作用时执行一定职能的物质因素了。它们只是作为一定量的对象化劳动来计算。无论是包含在生产资料中的劳动,或者是由劳动力加进去的劳动,都只按时间尺度计算。”(《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2节,第227~228页。)
“以前我们分析商品时所得出的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同一个劳动之间的区别,现在表现为生产过程的不同方面的区别了。
作为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过程;作为劳动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第三篇,第5章,第2节,第229~230页。)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把资本作为价值来看的话,可由生产之前和生产之后不改变大小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和生产之前和生产之后改变大小的工资部分构成。生产资料部分称为不变资本,工资部分称为可变资本。表2-1列出了这种分类。
表2-1 资本的分类
马克思所划分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资本分类,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资本分类有所不同。马克思重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是为了明确由劳动力的商品化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由资本带来的剥削问题。这种区分方法本身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