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产业转移与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关于产业转移理论,国外学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产业转移机制进行了分析。其中宏观层面是从产业层面进行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关于产业转移纵向状态的研究,主要研究产业转移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趋势,包括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赤松要的“雁行模式”、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等;第二类是关于产业转移横向状态的研究,主要研究产业区域转移过程中的具体形态,包括对外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和技术转移,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等。产业转移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角度展开,包括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和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等。

本书主要介绍区域产业转移宏观层面一些比较经典的理论研究,包括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赤松要的“雁行模式”、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劳尔·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及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微观层面主要介绍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一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最早探讨了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因问题。他在《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一书中,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问题。刘易斯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下降,于是不得不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他还认为,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有助于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发展,而且有利于发达国家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二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

刘易斯的观点是建立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的,他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产业转移的主体并且把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揭示了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的历史必然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表明,由于欠发达地区拥有大量成本低廉的劳动力要素,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对承接地如何结合当地要素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挥本地经济特色,在产业转移和吸收的过程中明确方向,避免“跟风”、盲目引进外部产业等大有裨益。由于历史局限性,刘易斯只是针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原因进行了探讨,没有触及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问题,从而没有建立起关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整理论,但他把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的思想有助于经济学家更深入地分析探讨国际产业转移问题。

二 “雁行模式”理论

现代产业转移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Akamatsu Kaname)的“雁行模式”(Flying Geese Model)理论,该理论主要用于描述后起国家某一特定产业(如19世纪日本棉纺工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该学说认为,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落后,不得不向发达国家开放某些工业产品的市场。当这种工业产品的国内需求达到一定数量时,就为本国生产该种产品准备了基本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国内逐步掌握了该行业的生产技术,并以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占领市场,最终实现该产品的出口,达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由于这一行业产品的成长经历了进口→国内生产→出口三个阶段,如果以横轴为年代、纵轴为市场,在坐标图上把这一过程用曲线绘成图形,形状恰如三只大雁在飞翔,故命名为“雁行模式”。该理论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战后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现象,解释了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变换发展和产业在国家之间转移的过程。

“雁行模式”成为20世纪70年代日本向ANIES(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和ASEAN(东盟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有了新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产业转移理论与国际经济学及国际经营学理论的联系日趋紧密。

赤松要的“雁行模式”理论表明,产业具有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迁往较低的地区的特征,其转移方式都是把整个产业移出;在新型国家分工格局下,价值链环节的转移在国家产业转移中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落后的低梯度地区也可以直接引进世界最新技术,发展自己的高技术,实行超越发展进行反推移。这种理论对承接产业转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既要有选择地承接若干产业的整体转移,又要有选择地承接价值链环节转移,并以此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既要承接制造业转移,又要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既要注重吸纳传统制造业领域的转移,又要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吸引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

三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R. Vernon)于1966年首次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该理论认为,第一,一切技术和产品皆有一个从创新、成长、成熟到衰亡的生命周期,对于产品则是从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到标准化阶段的过程。第二,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不一样,表现为不同国家在产品技术上的差距和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差异。第三,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存在不同的要求,因而会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新技术和新产品刚出现的创新阶段,对创新的需求比较高,且新技术和新产品拥有垄断优势,此时不会出现产业和技术的转移;当技术与产品进入成熟期后,生产技术和产品实现完全的标准化,产品对于创新和人力资本的需求降低,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且此时国内市场基本饱和,出于对产品新市场的拓展和对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追逐,技术发明国将进行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技术)生命周期角度解释地区贸易分工的形成及某产业如何由发达国家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弗农的理论从技术方面解释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即由于区域间存在技术差异,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会在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工和贸易,不同的地区就形成不同的专业化生产基地,由于产品生命周期(技术差距)不同,技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扩散转移,产业在技术不同的地区间进行转移。

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产业承接过程中,要分析判断所承接重点支柱产业在国际、国内的生命周期,尤其是要认真分析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生命周期。这对承接地如何重点承接在国内市场正处于成长期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的产业,同时加大力度吸纳新兴战略性产业等具有重要的启示。

四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是基于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展而来的,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区域经济学中,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便由此产生。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尤其是主导产业在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创新阶段的企业构成了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则该地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具有发展潜力,称为产业发展的高梯度区域;相反,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衰退阶段的企业构成了这一地区的主导产业,那么这个地区就被称为产业发展的低梯度区域。决定区域产业发展梯度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活动包括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以及生产管理和营销策略等,并且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演进,区域的创新活动会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

产业的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扩展来的。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张主要有局部范围的扩散和大范围的扩散两种形式。局部范围的扩散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大致按照距离远近、向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邻近城市转移。大范围的扩散则是指创新活动由发源地按照全国或区域城市系统的等级顺序,蛙跳式地向其他地区扩展。前者决定转移去向的是距离,而后者则是接受新事物能力的差距,而梯度划分正是这种能力差距的体现。只有第二阶段的城市才有能力接受和消化来自第一阶段城市的创新,并且有能力把这些创新更广泛、更深入地传播到它们所控制的区域中。同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发展演化,这些创新又会从第二阶段向第三、第四阶段的城市转移,甚至向城镇、乡村转移。

这种有序的梯度转移是由种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与生产布局的内在因素决定的。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而言,转移之所以是必要的,是因为随着技术的转让和同种工厂的数量增加,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时工厂已经不能主要靠垄断价格来获利而不计成本,所以在决定新工厂的布局时,就不得不考虑与原材料或市场的距离、地租和其他生产费用。转移之所以是有序的,即产品必须从第一阶段城市转移到第二阶段城市,而不是转移到其他阶段的地区,这是由低梯度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差异所决定的。在第一阶段地区生产的产品,一般都需要较高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对于处于产业梯度第二阶梯的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强大的金融后盾,这些比较优势使其能够优先承接来自第一阶段城市的创新产品。而处于产业梯度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地区一般不具备这样的产业转移承接能力。

区域经济学家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学发展梯度论结合起来,说明世界和国家范围内工业布局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和推移样式。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和产业发展水平不同,存在产业梯度上的差异,使得产业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成为可能。当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行业出现时,随着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行业会逐渐衰退,便会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转移。但一个区域究竟是处于阶梯的顶端、中层还是底层,并不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创新能力决定的。产业转移的实质是高新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该理论的局限性主要是难以科学地划分梯度,人为地限定产业的梯度转移,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五 “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是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式,在传统的国际劳动分工下,世界经济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大的工业中心”,另一个部分则是“为大的工业中心生产粮食和原材料”的“外围”。在这种“中心-外围”的关系中,“工业品”与“初级产品”之间的分工并不像古典或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互利的,恰恰相反,由于技术进步及其传播机制在“中心”和“外围”之间的不同表现和不同影响,这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的。对此,普雷维什进一步指出:从历史上说,技术进步的传播一直是不平等的,这有助于使世界经济因为收入增长的不同而划分成从事工业品生产的中心和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外围。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实际上就是“中心-外围”体系的3个基本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和不平等性。“中心-外围”体系是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体系,具有整体性;“中心-外围”之间在生产结构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中心-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

对于所谓的整体性,普雷维什强调的是,无论是“中心”还是“外围”,它们都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两个不同的经济体系。普雷维什认为,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是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和生产关系在整个世界的传播而形成的,维系这一体系运转的是在19世纪获得极大认可的国际分工。根据这种国际分工,首先技术进步的国家就成了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而处于落后地位的国家则沦落为这一体系的“外围”。“中心”和“外围”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是技术进步及其成果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发生和传播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对于“中心-外围”体系的差异性,普雷维什的侧重点在于强调二者在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他认为,技术进步首先发生在“中心”,并且迅速而均衡地传播到它的整个经济体系,因而“中心”的经济结构具有同质性和多样性。所谓的“同质性”,是指现代化的生产技术贯穿于“中心”国家的整个经济;而其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表明,“中心”国家的生产覆盖了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在内的、相对广泛的领域。“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则完全不同。一方面,“外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专业化的,绝大部分的生产资源被用来不断地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而对工业制成品和服务的需求大多依靠进口来满足;另一方面,“外围”部分的经济结构还是异质性的,即生产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极低的经济部门(如生计型农业)与使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部门同时存在。

“中心-外围”体系的不平等性,是普雷维什这一理论的第三个主要方面,也是该理论的关键和最终落脚点。普雷维什认为,从资本主义“中心-外围”体系的起源、运转和发展趋势上看,“中心”与“外围”之间的关系是不对称和不平等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中心-外围”体系,从一开始就决定“中心”和“外围”分别处在发展进程的不同起点上,“外围”地区从一开始就落后了;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长期恶化趋势加剧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动力中心”从英国向美国的转移,进一步加剧了“中心”与“外围”之间的不平等。

六 边际产业扩张论

边际产业扩张论是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ojima)1978年在分析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有关资料后提出的。小岛清认为,按照比较成本论,一国应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吸引外资国则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发挥或增强其比较优势。相对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首先进入边际产业的行列。他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重要概念,建议在投资国与接受国之间从“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移植”,同时“由技术差距较小的投资国的中小企业作为这种移植的担当者”。小岛清所说的“产业移植”实际上就是产业转移,其提出的产业转移应按技术差距“依次进行移植”,真正触及了产业梯度转移的实质。

边际产业扩张的产业转移理论表明,如果技术差异过大,承接地技术水平跟不上,当地缺乏配套产品和服务,则难以有效承接。但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从承接地角度讲,如果技术差异过小,承接地就无法从中获益,则难以在承接中实现产业升级。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具有适度技术差异的产业是承接地选择产业的基本要求,对于技术工艺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项目,不能因为片面追求产值规模和就业岗位,而不惜成本和代价无选择地进行承接。

七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20世纪8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 H. Dunning)从企业的微观层面对产业跨国转移进行了研究。邓宁用O-L-I(所有权-区位-内部化)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他认为一国企业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同时具备三种特定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所谓所有权优势就是企业由于掌握某种专有技术、专利、管理技能或拥有规模经济、价格垄断、各种有形或无形资产等所具有的优势;区位优势指跨国公司在投资的区位选择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包括市场、贸易壁垒、生产成本、投资气候、总体条件等因素;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将所有权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通过自己使用而不是出让给其他企业来获取收益的能力。邓宁认为三种特定优势在企业跨国直接投资或进行产业转移中是缺一不可的。如果缺少区位特定优势,一国企业就会选择货物出口的国际经营方式;如果缺少内部化特定优势与区位特定优势,一国企业就会选择无形资产转让即技术出口的国际经营方式。因此,O-L-I模型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理论,它解释了一国企业产品出口、技术出口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企业跨国投资的研究揭示出,在经济发展初期,一国基本上处于国际产业单向移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层次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该国逐渐走上国际化道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改变原先产业的单向移入,真正加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列中。这对承接地如何引进跨国公司或大企业、大集团价值链高端产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