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地域位置、国家政策导向等因素使得江西省未能有效地发挥其自身拥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进而导致江西省经济发展与我国沿海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基于这种判断,本书一方面在国际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大背景下,深入剖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状况,并结合江西省总体省情得出基本结论。另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江西大力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主动承接国际和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详细调研,以期分析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方兴未艾的条件下,伴随我国承接产业与产业转移并存的产业变革,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及江西省其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研究做基础性铺垫。
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涉及江西省49个地区,包括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各县城以及鹰潭市、上饶市、宜春市、新余市、萍乡市的少数县城。因此,本书重点将赣州市、抚州市、吉安市划为江西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进行研究。此外,为了从全省角度出发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空间布局安排,本书对江西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市的工业行业的37个大类产业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进行测算,得到江西省各地市总体工业发展概况和适合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情况,通过分析江西省总体承接沿海产业选择和行业布局模式,结合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自身切实发展产业特点做出承接沿海产业的选择。
本书基于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研究视角,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产业转移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产业静态和动态指数模型,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工业行业的37个大类产业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进行测算。前者用以测度该区域的优势产业,反映一个地区专业水平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异;后者反映各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根据测算结果,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拟承接的产业进行归类选取重点承接产业,并区分绝对优势的产业选择和相对优势的产业选择。在此基础上,依据Zhang(2005)的模型,从劳动、资源、资本、技术密集型等角度对重点承接的产业进行实证检验,为产业空间布局提供理论支持。
本书在分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产业空间布局历史演变与拟选择产业的基础上,采用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T. L. Saaty教授提出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逻辑推演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未来的产业布局构想。本书根据所要解决的产业布局问题,将能够带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市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主导产业确定为总体目标(模型最高层);根据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市产业基础及拟承接产业转移的状况,并在遵循承接产业转移原则的条件下,把产业增长潜力、产业技术进步、产业关联效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竞争力优势和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等多项指标作为重点产业选取的原则,确定为模型的第一中间层;根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遴选若干产业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市重点产业的备选对象,确定为模型的第二中间层;根据总体目标要求,为探寻最适合上述重点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将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以及江西省其他地市即江西省11地市作为模型的最底层,由此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最后根据《江西统计年鉴》及各地区的相关数据,计算出模型结果,由此推演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总体空间布局战略构想。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书基本勾画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空间布局与产业选择蓝图。在国内外产业转移的浪潮下,为发挥产业转移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应该紧抓历史机遇并结合自身优势,尽快制定包括制度环境、空间结构和产业对接等在内的政策措施,努力为承接产业转移与空间布局做好政策铺垫,促进承接产业与原有传统产业的快速融合。
本书研究报告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即第一章,主要研究文献综述、本书的理论依据以及本书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至第六章,其主要是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产业转移与产业空间布局,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产业集聚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江西省总体拟承接产业和行业的选择;第三部分即第七章和第八章,其主要内容是本书的政策建议与结论总结,基于前文研究结论,提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承接沿海产业的布局与选择的政策建议,并做总结性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