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家国天下:从风格风范到家风国风
——廖彬宇先生湖北行暨在襄阳市委市政府讲学记
2016年5月14日上午,襄阳市纪委、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妇联联合主办的加强党员领导干部家风建设专题辅导讲座在襄阳大剧院举行。
四观书院创院院长廖彬宇先生作了题为《家国天下——从风格风范到家风国风》的专题讲座。这是襄阳市首次将家风建设课题纳入市委中心组学习。
本次讲座进行了近三个小时,由襄阳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王铭德主持论坛。谢豪斌、李跃华、朱慧、李玉芳、杜军、艾文金、潘巧莲、龚爱华、宋清龙、王万清、武保健、曾玉平、李传寨、林芳立等“四大家”领导及各市直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各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共八百人参加学习。
讲座结束,王铭德书记作了总结,他说:“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是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廖彬宇教授以良好家风对党员领导干部修身齐家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引经据典传播中华文化的家风传统,运用家规家训案例、结合《准则》和《条例》相关要求指导党员领导干部从修身齐家、忠孝传家、教子育家、勤俭持家等方面强化家风建设,主旨鲜明、内涵丰富,学贯古今、汇通百家。”
会上,市委号召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加强家风建设,弘扬清正家风,牢固树立以德立家、以德治家的理念,坚持家风传德、亲情育德、书香润德、节俭养德,切实管好家庭成员,真正把家建成清廉安全的港湾。
各级党委(党组)要结合“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安排,充分发挥家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培树清廉新风,以优良家风推进党风政风民风的持续转变,筑牢反腐倡廉教育的家庭链,建设“清廉襄阳”。
各级妇联组织要大力传播文明家风,着力发现、挖掘、传播蕴藏在普通家庭特别是“最美家庭”中的良好家风,以巡讲交流、故事分享、情景剧展演等形式,讲好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家风家训,更要发挥好家风好家训的道德教化作用,推进“和谐襄阳”的建设。
以下为廖彬宇先生的部分演讲内容整理:
各位同仁,大家好。这是我生平第二次造访襄阳,感谢襄阳市委市政府对我的邀请,使我能够有机会和大家共同探讨家风文化建设以及共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首次谈到家庭建设时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可见家风建设,在国家的总体战略中是多么的重要。在刚过去不久的2016年1月12日,习总书记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再一次重点指出了家风建设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的古训至今为世人所推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有作为的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作为领导干部,要求全体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努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准则》中短短的八条《党员廉洁自律规范》里,有两条重要规范涉及家风:“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在这里,党是一个大家庭,党风就成为了全党的家风。
我在这里谈一个概念——从家族到民族,从民族到全民。
这个概念其实就是儒家思想的八条目,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这八条也可以说是实现儒家内圣外王格局的一个次第。
《吕氏春秋》中有一句话:“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这个思想,就是从修身谈起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再大的事业,都得从修身开始。和我们的八条目一样,要想把身修好,就要注重诚意正心的修养,诚意正心,是修身的根本。只有修好了身,才能做得好事。
其实八条目的思想,不只是儒家所独有,在老子那里,也有类似的论述。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就是说好的修为和修养,说到小处,可以让自己真切受用,这种受用,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其德乃真”;这种修为加强了,一定能影响到家人和家族,也就是身边的人,这个时候,这个德行就比只用在自己身上的德行相对又多了些,这就叫“其德乃余”;这个修为继续加强,就能影响到一个乡野那么大了,这个德行相对地又在增长了,所以叫“其德乃长”;继续加强这样的修为,那你就可以影响一座城邦、一座城市,已经非常地有影响力了,德行非常非常厚重了,这就是“其德乃丰”;到最后,你的修为和影响已经达到圣人、王者那样的境界,那你的一言一行,都令天下人为之景仰,这就是“其德乃普”。
其实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政治理念,你的修为和你的影响以及地位是成正比的。从修身开始,逐步扩大,最后范围天地、波及天下。这是真正的政治哲学——你的修为越好,影响越大,影响越大,地位越高,地位越高,辐射面就越广。如果没有修为而身居高位,就会非常危险,这叫德不配位;如果没有修为而影响极大,也是十分危险,因为名不副实。
其实个人的风格风范,以及家风,还有国风,在我看来,都是一以贯之的,本质上都是一个东西、一个整体。人有了风格风范,就会影响到家人,也会影响到身边人,扩而充之,就会影响到更多人,甚至天下人。这里所说的风格,更多是指人格之风。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大量的圣贤之人,几乎每一个人都是因自己的修身做到了极致从而影响了全天下。同时这种影响,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个人的修为达到极致,从空间上发散出去,影响的是家庭和家族,然后是乡邻和城邦,最后就是国家民族乃至人类;这样的修为从时间上传导出去,影响的就是后世子孙,乃至后世人类。所以这种修为,影响了一个家族,形成了家风,影响了一个民族社稷,也就是国家,就叫作国风,影响了全人类,那就是文化了。《易经》里叫作:“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所以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来说,我们的每一个家庭、家族都有我们家族中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好的家训,好的家风,我们思宗慕祖,通过祖先留下来的遗教,去向祖先学习。他们都是我们的榜样和模范。放到一个国家,我们同样遵循着我们共同祖先的遗教,去向他们学习。
那我们这个伟大国度的共同祖先是谁呢?就是伏羲、神农、黄帝,以及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他们都是。这就是《礼记》里所讲的“三王四代”。
我们家族的祖先留下来的家训,叫作《戒子书》,或者《颜子家训》等等,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家风;而我们民族的祖先留下来的家训,叫作《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这个家训还有个神圣的名称,叫作“中华传统文化”,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的国风、民族风!
我以前常常讲一句话:“经济可以使一个国家壮大,军事可以使一个国家强大,唯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伟大!经济再壮大,没有文化,别人照样瞧不上你;军事再强大,没有文化,别人对你是敬而远之,怕你、躲你,就是不敢接近你;只有从文化上强了,别人自然来尊敬你、亲近你、学习你、追随你。”
如何从个人的修为影响到家族,进而影响到国家与民族的,有许多这方面的历史故事。
去年我在上海参加过一个女性论坛,并受主办方邀请,为该论坛作了一场题为《天地精神与女德修养》的专题讲座。
在这个讲座中,我讲述了“太太”这个词语的来源,是跟周王朝三位王者的夫人有关,这三位夫人分别是周太公的夫人太姜,太公儿子王季的夫人太妊,王季的儿子周文王的夫人太姒,这三位太太都很贤淑,很了不起,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她们,也期许自己的妻子能像这三位夫人一样,于是把妻子亲切地称呼为“太太”。
周太公当时是一个小国家豳国的国君,这个国家总受到周边其他小国家的骚扰,周太公不想打仗,怕死伤百姓,他就说,国家在自己手上和在敌人手上,对百姓来说其实是没有什么分别的,我不能自私地占有一个国家。于是就决定携带家眷离开豳国,把国家让出去,自己不做国君了,准备去做隐士。你看看他的妻子,太姜夫人居然无比支持,要是换成其他女孩,不依不饶,因为不能做国君夫人了啊。
讲到这里,我插一句,今天是四月初八佛诞日,又叫浴佛节。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以前,叫悉达多太子,是当时古印度其中一个国家净饭王的太子,净饭王是为了准备让太子接班当国王的噢,悉达多太子虽然很年轻,却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他看到人们经历生老病死很痛苦,就想要为人们寻找解脱的办法,于是毅然在19岁这一年离家出走,开始了修行证道的生涯。
周太公当年也是为了不让百姓伤亡和痛苦,所以弃天下之位如敝履,和悉达多太子一样,舍帝王之业而不为,他要去做隐士,搞不好也想要修行证道,如果真要这样了,也许历史会改写。可惜历史不能假设。周太公心系百姓,百姓也心系国君。消息走漏了出去,他要离开,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跟着他一起走了。因为百姓舍不得他,舍不得失去这样一位好国君啊。
于是他们迁徙到了岐下这个地方,在周太公的领导下,很快又发展起一个国家起来。这个国家就是后来周王朝的前身。
这个是周太公的修为,从他这里做出了一个好的表率,创造了一个好的家风——为了顾全大局、成全别人,自己选择离开而不占有的家风。
所以你看后面发生的他的子孙的事情,都延续、传承了这样良好的家风。什么家风呢?
周太公有三个儿子,分别叫伯、仲、季,老大叫泰伯,老二叫虞仲,老三叫王季,今天我们把排行中的一二三称为伯、仲、季就是源于这里。
老三王季生了个儿子,聪慧无比,周太公想把王位传给他,但是你要知道,按当时家天下的规矩,按长幼尊卑的规矩,别说他是老三的儿子,连老三自己都排不上,传位首先要传给老大泰伯,如果泰伯有什么意外才会轮到老二,天下没有那么多巧合,使老大老二都发生意外来成全老三,但是老大泰伯孝顺父亲,就主动拉着老二虞仲离家出走,两个人携手隐居去了。这个离家出走,不是负气出走噢,而是为了成全孝道、牺牲小我、顾全大局。他离家不仅仅是离家,也是离开整个国家,让人找不到。这样机会就顺理成章留给了老三王季,王季又顺势传位给了他的儿子,这个孩子果然不负众望,没有辜负这么多给他让路来成全他的人。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大圣人周文王。
这里泰伯、虞仲离家出走是不是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影子?谁的影子?周太公的!当年他们的父亲周太公就是为了国家民族才选择离家出走的,现在他俩又效仿父亲周太公牺牲自我的精神去成全别人,这就是后世儒家所讲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啊,看起来是吃亏了,但是在无形中积了多大的德呢。
然后周文王还有个儿子,叫姬旦,注意噢,是姬姓的姬,复旦大学那个旦,不是鸡蛋鸭蛋那个蛋。周文王姬昌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姬发,就是周武王,周武王在国师姜子牙和弟弟姬旦的帮助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朝。可惜建周两年后,周武王得病死了,王位就自然传给了儿子周成王。
成王当时才13岁,少不更事,所以由姬旦辅政。姬旦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大名鼎鼎的周公,又叫作周公旦。
当时周成王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而周朝才刚刚建国,殷商顽民在灭国后,仍有很大力量,同时各国诸侯也并未完全心服,加上周人内部的矛盾也开始呈现。这些难题都不是还是孩子的周成王所能解决的。
若是不好好解决这些难题,周人的统治就会发生危机。历史需要一位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伟人。
就在这群臣惶恐无主的关键时刻,文王的四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周公旦,这位德高望重的大臣站了出来。
他当仁不让地做上了摄政王,代成王处理一切国政,百官都由他统率。
周公旦确有乃父之风,又精通坟典文史。武王病重时,他曾祷告于神,愿以自己代替武王,可见他的宅心仁厚,这就是周太公传下来的家风。
然而,看到周公做上摄政王,许多人就开始怀疑周公了,各种流言四起:
“周公旦居心不良!”
“周公旦想代替成王做大王!”
一时间,怀疑、诽谤周公的言论,如一支支毒箭从四面八方射向周公。
面对这些流言,周公泰然处之,仍一如既往地行使摄政王的大权,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
周灭殷后,殷曾分为邶、鄘、卫,是为三监,由殷王之后武庚统领。武庚听说周人的矛盾后,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复国。
周公的弟弟管叔、蔡叔,是两个心术不正,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在周公做摄政王时,是他们最先制造各种流言,此时,竟与自己的敌人武庚勾结一起。
于是,一场大风暴来临了。武庚率领三监余民与管叔、蔡叔一道,公开发动了叛变周王朝的战争。
面对这场叛乱,周公毫不手软,立即调集大军,亲自统帅,前往征讨。
经过艰苦的征战,叛变遭到镇压,武庚、管叔被杀掉,蔡叔被流放。周王朝渡过了一场危机,再也没有人敢散布周公的流言了,王室的大权牢牢地控制在周公手中。
在这样的时候,周公完全可以将成王废掉,自己取而代之,但是他没有。等天下初步得了安定,他就又开始制礼作乐,订立制度,为周朝鞠躬尽瘁。周公执政七年,为周朝的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时候,周成王也长大成人了。七年中,周成王在周公教诲下,已是一位贤明的国君了。看到周成王长大成才,周公毫不留恋地将大权交回成王,自己就辞职了。
周公这样的人格和风范,从哪里来?还是从他的先祖周太公那里来。这就是家风的传承。从家风的传承,进一步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建设与国家风气的形成,乃至于对后世人类的影响。
周公也将他的这种情操、情怀与人格,传递给了他的儿子伯禽。
当时周公的封地在鲁国,因为他要留在京城全权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所以他的儿子伯禽长大了,就派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
伯禽临走的时候,问他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就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还是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
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
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
这里提到的周公诫子的故事,就记录在《史记•鲁周公世家》之中。原文是: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这就是从周太公开始,一直传承下来的周氏家风,正是这种家风,造就了周家无数的圣贤,并且影响后世、波及天下。
同时严格地说,《尚书》这部经典就是上古的一本家训集结。其中记载了尧舜禹汤以来的家训,也包括了周王朝的“家训”。譬如尧舜禹之间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要知道尧看中了舜的德行与才能,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舜,辅佐他、成就他,所以这也是一家人。这十六个字,尧传给了舜,就是尧舜的家训。
这十六个字就是说人心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害人,或者想占人便宜,或者如何去利用人、如何满足自己的私欲,等等。这种想法就是在危害社会,同时也是在危害自己。而道心是很微妙的,天地自有运行的法则,这种法则叫作天道。天道极高明、极广大,它具有显微阐幽、彰往察来的功能。极其细微的东西,它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显微;就像太阳一出来,黑暗就被照破,任何阴暗的东西,都无所遁形,这就是阐幽。所以如果明白道心很微妙,人就不会再去做愚蠢的事情,不会去做为非作歹的事情,甚至连一点邪淫的恶念都不敢起。能够这样的话,那么人心就会和道心契合起来,从人心变化成道心。
什么是“唯精唯一”?精一二字,其实就是说如何将一颗人心修炼成道心的具体方法。能做到“唯精唯一”,也就是能够把天下及万事万物牢牢掌握住了。能掌握一切,就叫作“允执厥中”。
精是精神,也是精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就是后来《中庸》里讲的“至诚格天”的意思。
《史记•货殖列传》里有句名言:“富无经业,贵在诚壹。”什么意思呢?所谓“诚”就是精诚,竭尽全力,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壹”就是专注专一,专心致志,坚持不懈。诚壹两个字合起来,就是把所有的能量,所有的力气,所有的资源,所有的精神都调动起来,倾注到一件事情上去。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竭尽全力地做到极致。什么叫极致?就是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和水平,你只要做到这个程度,什么边边角角的小生意,微不足道的小买卖,其实都照样能干成大事业,做出大文章,建成百年老店,实现基业长青。
《史记》里讲的这个诚一,其实就是《尚书》里讲的精一。佛家《华严经》里也有一句相同的表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能把心聚拢到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事情做不到、做不好。
一在我的心目中包含了两层境界,第一个是单一,即纯粹。代表了纯,也代表了诚。以前中佛协有位老会长,叫一诚长老,就是这个含义。我家客厅里挂着一块匾额,叫“天道惟纯”,这四个字来自《尚书》,原文是:“天惟纯佑命,则商实百姓。”
我经常讲六个字——“诚则成,杂则砸。”
《易经》的思想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所以谐音显得很重要,由此发展出了通假字的用法。
这六字真言很简单,就是说一个人心诚,一心一意,全心全意,自然能做到坚信、坚定、坚持、坚强、坚守,最终结果就是成功;如果一个人摇摆不定,忽东忽西,朝秦暮楚,朝三暮四,其最终结果就必然是因内心的复杂而将事情搞砸。
“一”的第二个含义就是统一,把所有的一切都能合二为一,融合为一体。这其实就是和,也是指和谐。后面我们再来具体论述。
这应该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家训了。
我们经常讲家和万事兴,对于一个家庭,和谐和睦比什么都重要。相同的道理,对于一个国家,依然是和谐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和谐是生发一切积极能量的土壤。所以所有的家庭,都需要和谐和睦,和谐的家庭环境,能让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得到愉悦而健康的生活、学习及工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无数的家庭破裂了,就会进一步撕裂社会;如果无数的家庭动荡了,就会进一步让社会动荡。
所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有一个共同的家训,叫作中华文化;还有一个共同的家风,叫作中国风;更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叫作“龙的传人”!
我们把龙视为我们的符号,我们的图腾。龙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如此的神圣,可是在西方的英语系统中,却又与魔鬼等同。我对英语没有研究,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蓄意。但是我知道,在今天有许多西方势力或受到了西方势力影响的中国人都在嘲笑、污蔑、侮辱龙文化。
他们不无揶揄地说龙是中国的先民臆造出来的一种绝不存在的东西,把这种东西臆造出来后还自称是它的传人。中国人难道都是虚幻的产物?
我想说,第一,你没见过的东西,怎么能轻易就否定了它的存在?第二,即便是虚构的,那也是中国智慧先祖的伟大创造与高度提炼。为什么这样说?
龙这个字眼在中国文化中是无比神奇、神秘和神圣的。
在《易经》中,龙与天并举。《周易》以乾坤二卦为易之门户。开篇第一卦就是象征了天的《乾卦》,它就用龙来形容了六种修为状态和修为境界。
乾卦初九爻,叫作“潜龙勿用”,就是说当我们时运没到的时候,就要深深潜藏起来,积学储宝,修学储能,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时机一到,就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我们常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就是这种境界的外化。《黄石公素书》开篇第一章的名句,我背诵给大家听,也就是“潜龙勿用”的意思:“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
乾卦九二爻,叫作“见龙在田”。见龙在田是龙的第二个境界。见龙在田按我的理解,见是现,包含了几个意思,主要有出现、发现和表现几种。就是说人积蓄好了能量以后,就要出来(出现)给社会担当责任,充分表现出你的才干,让人发现你的价值与意义。这就是担当。
乾卦九四爻,叫作“或跃在渊”。这是龙的第三种境界,可以跳到天上,也可以跳进大海深处。能上能下,能隐能显,能屈能伸。这是一种智慧,是做人做事时一种左右逢源的智慧。
乾卦九五爻,叫作“飞龙在天”,这是龙的第四层寓意,就是你有了勤奋(潜龙勿用)、有了责任担当(见龙在田)、有了分寸尺度与智慧(或跃在渊)之后,你就具备了可以引领潮流、引领风骚的条件,这就叫“飞龙在天”,可以身居高位,影响世界。
乾卦上九爻,叫作“亢龙有悔”。就是说当你身居高位以后,很容易自我膨胀,而且这个时候可约束你的越来越少,恭维你的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就要靠自己反思反省、反观自照了。所以这一层境界,是要让我们在顺境时不要飘飘然,不要得意忘形,要随时反思反省自己。
乾卦用九爻,叫作“群龙无首”。这是乾卦的最高境界,也是龙文化的最高境界——和谐。如果说佛家的最高境界是“空”,道家的最高境界是“无”,那么儒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这三者,其实就是一个东西。群龙无首的关键字就在一个“无”字上面。
龙是六种动物组成的。龙的形象,是马脸、鹰爪、鱼鳞、蛇身、鸡尾、鹿角。马脸代表了马,鹰爪代表了鹰,鱼鳞代表了鱼,蛇身代表了蛇、鸡尾代表了鸡、鹿角代表了鹿。就是这六种动物的融合。
为什么龙是这样一种形象呢?这就是中国祖先的智慧。每一种动物,它在自己的领域再厉害,也仅仅就是动物而已。六种动物是毫不相容的,如果你能让所有不能兼容的东西都能融合为一体,那你就了不起了,你就从动物变成了无所不能的龙和无所不能的神。这就是和谐的力量。所以和谐是最强大的力量。
为什么历代的帝王都以真龙天子自居?因为所有的帝王都是靠融合一切力量变成了最伟大的力量。只有一个人真正进入无我和无为的境界时,他才能融合一切力量于一体。
你看刘邦和项羽,项羽力能扛鼎,很厉害。但是他顶多就是一只鹰爪。而刘邦呢?他看起来很柔弱,一无是处。他自己也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这是《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名言,所谓刘邦论得天下之道,浓缩起来,其实就是“和谐”二字。刘邦懂得和谐,于是懂得整合。项羽只知道逞强,而忽略了和谐、整合的意义,你再强,也只不过是一只动物,而刘邦整合起来,则迅速升华成为一条龙了。
龙又是六合,代表了上下四方的和合与和谐。六种动物,又分别代表了六种精神:
第一:智慧与慈悲,源于鹿。
第二:自强不息,源于马。
第三:超强执行力,动手能力,源于鹰爪。
第四:自由,源于无忧无虑的鱼。
第五:优美,源于鸡。
第六:随机应变的能力,源于蛇。
和谐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最高境界和最高表现形式。《易经》里讲“保和泰和乃利贞”,就是最初提出和谐思想的。故宫里的三座大殿——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就是来自《易经》和其他经典。皇帝一看到这三座大殿的名字,就会触动自己去感悟,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社会?
据我的思考,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也是在和与不和上。
中国文化的特点是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
西方人做学问,分科而学,越分越细,泾渭分明,真正是隔行如隔山,到最后很难统一起来;中国人做学问,讲究触类旁通,到最后还要集大成。
西方人吃饭,要分餐而食;中国人吃饭,要吃圆桌餐,要一起共享。吃饭现象,说明西方人讲求独立,互不干涉;而中国人则主张精诚团结。各自为政,不如众志成城,修好善缘。中国人知道,任何事情单打独斗不如通力合作。
西方人拿筷子叫两支,中国人拿筷子叫一双。两支筷子是一分为二,一双筷子是合二为一。
西方人的服饰,分衣和裤,清清楚楚,中间还要系条皮带;中国人的服饰,叫一袭长袍或一袭长衫。代表了天人合一。中国人认识到经络,讲究养生,所以不在腰部系皮带破坏经络。西方人不知道人的腰部有带脉,长期系皮带会淤堵带脉,带脉不通会大肚子,会严重影响身体及寿命。
中国人的祖先有大智慧,他们清楚地看到了分与合两种文化选择的终极结果,于是毫不犹豫为中国人选择了和文化。
分的文化,在中国祖先看来有很大弊端。
分,就会有分别,有分别就会有人我,有人我就会有对立,有对立就会有矛盾,有矛盾就会有争执,有争执就会有战争,有战争就会有毁灭。所以分的结果,最后就是走向战争和毁灭。
和,就是调和一切矛盾,化解一切敌对,使敌人变成朋友,最后与自己化为一个整体。什么叫“仁者无敌”?就是一个真正有爱心、真正仁爱善良的人,在他眼里是没有敌人的,他从不树敌,能包容所有的敌人。没有敌人,就是无敌啊。当敌人都成了朋友,敌人都来帮助你了,那你还有什么事情做不了?所以佛家的思想,叫“菩萨不见众生过”。眼里看不到众生的过失。
北宋的大儒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就是论述和谐的。这个议论很精辟,万事万物的现象,都是对立存在的,也就是阴阳对立又统一的存在。老子明白了《易经》这个道理,称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只要有对立,就会起争执,行为必然与对方相反。只要行为相反,就一定会出现矛盾,会结仇怨,唯有和谐的方式,才能化解一切的仇怨与矛盾。
所以这个“和”字很了不起,和字既是整合融合,合二为一、天人合一、和同天下,同时又能化解一切冤仇怨恨。日本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将自己的民族定名为“大和民族”,将自己的民族服饰,定名为“和服”,也就是为了传承这样的一种精神。
2014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了和谐文化,他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坚定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
和文化,是中华祖先留给我们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法宝。用到哪里哪里成功。
和谐的基础源于交流和沟通,在《易经》里,凡是能阴阳交会的卦象,其状态都呈现好的一面,这就是向心共振;凡是不但不交会,反而各行其道,出现离心的现象,就会呈现出上下不交、违行其道,不够吉祥的状态。所以离心就是离德,同心就是同德。
《易经》里有句话:“上下交而其志同,天地交而万物通。”这就是交通这个词语的来源,交通交通,就是要交流沟通、交流感通。无论是在家庭里,还是在工作中,交流沟通都是化解矛盾、破除隔阂最好的方式。
在工作中,老板如果不和员工沟通,就不知道员工到底在想什么,自己的理想也无法让人领会、执行,最后越走越远;员工不和老板沟通,就不知道老板要做什么,自己想当然去做,往往容易好心办坏事,出现分歧,最后演化成矛盾。
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如果领导者身居高位还高高在上,不下基层,不体恤百姓,那么就会只图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最后离心离德、离经叛道,严重与百姓脱节,在上位的领导使民情不能上达,在下位的百姓使政策不能下达,高的越走越高,低的越来越低,越来越苦,那么国家民族的灾难就会到来。
这就是天地不交而成“否”,否卦的寓意所在。
所以在《易经》里天地交叫泰,日月交叫既济,雷风相交叫恒与益,水山相交叫咸,凡是相交的,你看这名称,寓意多吉祥。
不相交的呢?天地不交是否;日月不交是未济,未济就是无济,无济于事的无济;山水不交叫损,你看这几个名字,是不是感觉很不好?
能做到交通,很快就能做到感通了。《易经》里讲感通——“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是一种空明无为的境界。
咸卦就是讲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就是交流,交流的过程中生起了感应,可以感动、感化人,所以要和谐,交流至关重要。
中国历史上第一首跟家风有关的诗——《家风诗》出自第一美男潘安笔下:“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另外,我在这里给大家再简单介绍十本历史上产生的比较重要的家训,我姑且称为十大家训。
第一本就是周公的《诫伯禽书》,我们前面讲到了周公的诫子故事,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之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这就是周公的《诫伯禽书》。
第二本,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是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叫司马喜,子叫司马迁。汉武帝时他担任太史令。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东巡至泰山,并在山上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史称“封禅大典”。司马谈当时因病留在洛阳,未能从行,深感遗憾,于是抑郁愤恨而死。
司马谈学富五车,因此后来做了汉武帝的太史令,通称太史公,掌管天时星历,还职掌记录,搜集并保存典籍文献。这个职位是武帝新设的官职,可以说是武帝为司马谈“量身定制”的。因此,司马谈对武帝感恩戴德又尽职尽责。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并认为:“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
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他感到自孔子死后的四百多年间,诸侯兼并,史记断绝,当今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等的事迹,作为一名太史而不能尽到写作的职责,内心十分惶恐不安。所以他热切希望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足见家训家风的重要。
第三本,我们襄阳老乡诸葛亮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诸葛亮,我们都熟悉得很,就不去介绍了,经过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关于他的许多传奇故事,比如“借东风”“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等等,都为我们大家所熟知。
诸葛亮46岁才得子诸葛瞻。他很喜欢这个儿子,希望儿子将来成为国家栋梁。诸葛亮有两个姐姐,二姐所生子叫庞涣,深得诸葛亮喜爱。诸葛亮长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诸葛瞻和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诫子书》的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的原文是:“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从两封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儿子和外甥的要求是一致的,教育他们要有远大志向,戒绝欲望,心态平和,珍惜光阴,重视学习。
诸葛亮被后人誉为“智慧之化身”,他的《诫子书》和《诫外甥书》可谓两篇充满智慧之语的家训,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文章短小精悍,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第四本,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颜之推,字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
颜之推“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他本着“务先王之道,绍家业之业”的宗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其中不少见解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如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与瞑目而无见者也。”“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矣。”“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等等。
历代的帝王及圣贤大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
第五本是唐太宗的《诫皇属》。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在历代家训中,帝王家训占有特殊位置,其代表作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诫皇属》。太宗非常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经常告诫后代,应当遵守道德规范,加强道德修养,掌握治国之道。在《诫皇属》中,唐太宗告诫皇属们说:“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己。每着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贞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唐太宗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
第六本是《包拯家训》。
包拯是合肥人,字希仁,大家都知道,名闻天下的包公就是他,北宋名臣。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有“包公”“包青天”的美誉。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包拯的这则家训是他生前对子孙的告诫,并让其子包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照后世。这寥寥三十七字,凝聚着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虽千载之下,亦足以为世人的风范。
第七本是欧阳修的《诲学说》。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后人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母亲还经常用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来启发他。因此,成为文学家后的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于是他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他教诲儿子努力学习,以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第八本是袁采的《袁氏世范》。
袁采曾任乐清县令,为官刚正。著有《政和杂志》《县令小录》和《世范》三书,今只有《世范》传世。
袁采自小受儒家之道影响,为人才德并佳,时人赞称“德足而行成,学博而文富”。为官后,袁采以儒家之道理政,以廉明刚直著称于世,而且很重视教化一方。在任乐清县令时,他感慨当年子思在百姓中宣传中庸之道的做法,于是撰写《袁氏世范》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美化风俗习惯。《四库全书提要》曰:“其书于立身处世之道反复详尽,所以砥砺末俗者极为笃挚,明白切要览者易知易从,固不失为《颜氏家训》之亚也。”《袁氏世范》共三卷,分睦亲、处己、治家三门。这本书的论述不同于一般著述,其语颇有见地,且深入浅出,极具趣味,极易领会和学习,娓娓道来,如话家常,所以又称《俗训》。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袁氏世范》传世之后,很快便成为私塾学校的训蒙课本。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都将它奉为至宝。
《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家训著作,时人评此书“行之一时,垂诸后世也”。时至今日,《袁氏世范》不仅在中国仍受重视,而且在西方汉学界也颇受青睐,并有译本。《袁氏世范》可谓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兼善天下”,成了“世之范模”。
第九本是朱柏庐的《朱子家训》。
朱柏庐名用纯,字致一,明末清初江苏人。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因敬仰晋人王裒“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著有《治家格言》(即《朱子家训》)、《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等。
清顺治二年,朱柏庐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倍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讲述小学、《近思录》等,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
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平生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
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
他的《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清代以后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南怀瑾先生曾经就说《朱子治家格言》对他的影响很大。
其中一些警句,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
对于领导干部,里面也有一句话很值得借鉴,叫作:“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这句话影响了后来林则徐又做出一个翻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第十本是《钱氏家训》。
在中国的江南一带,有一个大家族:钱氏家族,堪称近代望族。钱家后裔在江浙地区分布甚广,我们熟知的三钱:钱学森属杭州钱氏,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建是其堂侄;革命家钱壮飞、科学家钱三强乃湖州钱氏,其父是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钱玄同;钱伟长则是无锡钱氏,与钱钟书同宗,都称国学大师钱穆为叔叔。钱氏家族“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鏐的后嗣。近代以来,钱氏家族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遍布于世界各地,横跨各界各领域。除上述三钱外,诸如钱其琛、钱俊瑞、钱正英、钱复、钱基博等均系钱门。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钱氏家训》是钱家先祖后唐时期吴越国王钱镠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钱氏家族把《钱氏家训》在钱家代代相传,成为人才辈出的不竭动力。《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大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作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后人的行为准则,更是留给每个中国人的宝贵精神遗产,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学习的成长训言。
以下是《钱氏家训》原文: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当然,除了以上十本,还有许许多多的家训,在这里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展开,我整理了部分家训名言名句,附在后面,大家可以留心。
我们中国,流传着一句古话:“以道德传家者,十代以上;以耕读传家次之,以诗书传家又次之,以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注意哦,我们今天喜欢高兴地介绍别人是富二代,这不是一个褒义词哦,富二代是个骂人的话,意思是再有一代,你们家就要没了。
以道德传家的典范很多,最典型的是孔子家族,每一代嫡长子都被国家册封为衍圣公。
历代的大圣大贤都是以道德传家的,在这里我只讲一个范仲淹。范仲淹很小就没了爹,跟随母亲改嫁,从小到大,吃过很多苦。他有很多故事,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他曾苦读于醴泉寺。因家境贫寒,便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为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成年后,范仲淹又到应天书院刻苦攻读,冬天读书疲倦发困时,就用冷水洗脸,没有东西吃时,就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这是他划齑为粥的故事。
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善良、宅心仁厚的人,年轻时就立志高远,将来要为国为民。
范仲淹担任邠州知州时,有一次登楼饮酒,尚未举杯,就看到几个人披麻戴孝地营造葬具。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得知是一名书生客死邠州,准备就近埋葬,但墓穴、棺材和治丧用具尚未制备。范仲淹听后非常悲伤,立即撤去酒席,并赠以钱财,使其得办丧事。
这是一件小事,但是却反映了范仲淹的大修为、大格局与大情怀。恰恰就是这样的小事,往往真实地反映了他是真爱民还是假爱民,是真仁者还是假慈悲。
他的这种宽仁之风,直接影响了他的儿子们。他的儿子个个成器,其中两个儿子做官做到了公卿宰相之位。
范仲淹言传身教,教导子女做人要正心修身、积德行善,范氏家风清廉俭朴、乐善好施。一次,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自苏州运麦至四川。范纯仁回来时碰见熟人石曼卿,得知他逢亲之丧,无钱运柩返乡,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助其还乡。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范仲淹听后,对儿子的做法非常高兴,夸奖他做得对。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范纯仁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后来做官做到了宰相。
范仲淹也有一首著名的《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
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过境。
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
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
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
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
字纸莫乱废,须报五毂恩;
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
处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儿孙坚心守,成家种义根。
范仲淹的百字铭也让我想起了明朝首辅申时行的百字铭,这首百字铭从小我的祖母就教我背诵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欲寡精神爽,思多血气衰。
少杯不乱性,忍气免伤财。
贵自勤中得,富从俭里来。
温柔终有益,强暴必招灾。
善处真君子,刁唆是祸胎。
暗中休使箭,乖里藏些呆。
养性须修善,欺心莫吃斋。
衙门休出入,乡党要和蔼。
安分身无辱,是非口不开。
世人依此语,灾退福星来。
今天很多人家,不注重家风的传承与培育,是很可怕也是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的社会出现了郭美美事件,出现了李天一事件,出现了“我爸是李刚”这样的事件。这就是不知道拿什么传家了,一味地宠溺和骄纵,最后给社会带来了危害,给家庭酿造了悲剧。
孟子给我们早就开好了一剂良方,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良方用在每一个家庭都适合,用在一个国家,就会形成一股浩然正大的国风。
要知道“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知礼仪、重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家风清廉质朴、善良守信、进取有为而赢得赞誉的古今名人不胜枚举。
包拯严厉要求其后代不犯赃滥,不违其志,否则就不是包家子孙,死了也不得葬在包家祖坟。岳母姚氏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岳飞又严格教育参战的儿子,一心报国。
古人对家风非常重视,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承载着一个家族的文化。当然家风的类型有耕读传家、忠孝传家、诗书传家等等。
所以你别净想着给子孙留多少房产,这是富贵传家,在古代是要被人笑话的。
裴氏家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裴氏家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在上下二千年间,豪杰俊迈,名卿贤相,摩肩接踵,辉耀前史,茂郁如林”。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绝无仅有。历代诗文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王维、欧阳修、顾炎武等与裴氏子弟或相互唱和,或诗赋赠答,多以千计。
裴氏家族自魏晋以来辉煌1900多年的史实,给人们提供了一份家族健康发展的标本。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3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驸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崭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之教。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就将他关在书房里,反复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才领悟了父亲的苦心,痛哭着跪在父亲面前请罪。从此,他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敦促自己用功读书。
还有司马光教子的故事。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他小时候砸缸救人的故事我们所熟知。
他虽然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前面我介绍过,他写了篇传诵至今的《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的教训时,他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所以我们今天如果你能自豪地喊出来:“我爸是司马光”,一定比“我爸是李刚”要威武得多!(大笑)
我们通过影视剧,了解到了山西的巨富乔致庸的故事,讲述的是乔家大院的故事。乔家作为富豪之家,他们的家风如何呢?我们看看乔致庸立下的家规:
常思父母恩德不得不尽孝心,
常思求财不易不得不节费用,
常思人生苦短不得不惜精神,
常思学有不足不得不奋志气,
常思法网难漏不得不戒非为,
常思争忿易损不得不忍气性。
一般来说,富贵不过三五代,乔家富裕了近10代,如果不是遇到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可能还会延续几代,这不能不说是其独特的家规和家风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浮躁的社会,浮躁的逐利之客们,从这里是不是能得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启示呢?
一代名臣、民族英雄林则徐有句名言: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所以在这些大人君子的眼中,以道德传家远远胜过以富贵传家。道德礼义,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每一个中国家庭真正的传家宝。
讲座结束后,彬宇先生送给襄阳市委一幅字,这幅字由四观书院导师张肇达先生书写,内容是书院杂志《经世致用》创刊后,彬宇先生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
三王四代师,千秋共一贯。
鸿蒙立传统,造化开本源。
文章经国事,大道峻极天。
执持手中毫,常作降魔剑。
第二天,彬宇先生途经武汉回北京,参访了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偕同武大的多位校董及杰出校友与彬宇先生相聚,离别时,彬宇先生又吟诗一首《珞珈吟》相赠:
夜半孤行杨柳岸,倍觉江风使人寒。
昨日长怀隆中对,今朝复上珞珈山。
抛却尘俗三分累,寻得静里一片闲。
人间芳菲有时尽,唯此身心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