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需卦《大象传》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饮食”两字又在这里出现了,前面谈过《序卦传》云:“需者,饮食之道也。”焦点很明显,没有比先解决吃饭问题更重要的。
“云上于天,需”,明明是“水天需”,为什么不说“水上于天”呢?其实很简单,水汽上来不就是云吗?屯卦的“云雷屯”也是如此。在屯卦,云还没到下雨的时候,甚至到小畜卦还是“密云不雨”,可是我们非要等雨下来,不然生存发展的问题无法解决。那么尽管“云上于天”吊人胃口,看到云,就天天想它快下雨,一时等不到,但还是得要“有孚”。所以“云上于天”,就是一个焦急等待资源纾困的象。大家都在翘首等待资源时,你在做什么呢?人生有所待,正因为有衣食住行、娱乐种种基本需求;不单需要饮食,还需要宴乐,朋友相聚,年节喜庆等等,这都是宴乐。吃不穷、穿不穷,只要不奢侈浮华,都是合理的。“君子以饮食宴乐”,需卦一方面有这个象,在“云上于天”的时候,我明明好想要,都掉口水了,可是一时无法满足,必须沉得住气、耐心等待;而在漫长难熬的等待时间里,你要如何自处?假定我们人生有一些长远的目标——就像早期台湾地区喊出来的口号“滔滔两岸潮”(透过两岸问题去了解需卦,丝丝入扣,每一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对策,由敌对、对抗到互相往来,慢慢放松敌意,慢慢接近,希望发展出一个资源互补的亲善关系)——在漫长的等待中,也要借“饮食宴乐”来维持平常心。
“宴乐”是在等待的过程中训练自己的沉稳度。不管长期目标是什么,日子还得照样过;目标一时无法达成,难道你就不过日子了?茶不思,饭不想,天天咬牙切齿,就像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花三十年等待复仇那样,多辛苦!人生何必这样长期折腾自己呢?我们常讲,牺牲一代人的幸福,换得下一代的好日子。如果下一代还不好呢?所以《易经》总会指点我们处世的智慧,既然一时等不到,就要想开,日子照样过,至少要满足正常的基本需求,该吃就吃,该喝就喝,该宴乐就宴乐,为了一个长久的目标,天天咬牙切齿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人家看了都胃痛,何必呢?咬牙切齿做不好事,坦白讲,为了一个长久的目标执著放不开,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是最不健康的,也绝不可能“利涉大川”。就算哪一天大仇得报,第一个跟着倒霉的,就是一起奋斗的人,像越国人的幸福在那三十年间就完全被毁了;而勾践复国之后,立刻杀功臣。文种贪恋富贵,终究难逃一死;范蠡就很聪明,在大业成功后,带着西施去国还乡,做一个陶朱公,终得善终。越国虽然大仇得报,但三十年内完全没有国家建设,无怪乎灭吴后从此衰落。可见,饮食宴乐就是提醒我们在“需”的时候仍要维持平常心,天天吃饱喝足,精神正常。说不定这样还更容易达到目标,获得成功。
“君子以饮食宴乐”,这是等待时的智慧,也是一种谈判策略。当我们对一个目标有所需求时,很想干,可是又怕痕迹太露,使对方有所防范。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就会请对方吃饭游玩,缓和对立的气氛。这就是饮食宴乐的作用。生意人常有公关饭局,因为在会议桌上直接谈,很容易翻脸;在饮食宴乐的友好气氛中,双方越走越近,谈判自然变得轻松容易。你看这饭局多重要!吃饭使人放松,饮食宴乐当中有平常心的智慧。
需卦除了包含生存资源,也包括信仰等终极关怀。人们希望“利涉大川”渡彼岸,到达极乐世界,终究还是要“有孚”。信仰彼世完美,相信天国、极乐世界那么好,自然反衬出现实环境的诸般不好。比较极端的人就会说,天国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去到的啊,所以要在现世咬牙苦修,天天在佛前参拜,完全放弃此世的饮食宴乐,甚至不沾荤腥,希望哪一天上帝垂怜、我佛慈悲,看在我信仰坚贞的分上,让我“利涉大川”。可是这种做法对吗?先不管彼世到底存不存在,为了不确定存在的彼世而放弃此世,没吃好,没喝好,万一彼世不存在,或者彼世不如想象那般美好,岂不是两头都落空了?其实平常的饮食宴乐何碍于修行?修行当下即是,这也是《易经》随卦的智慧。所谓的前世来生都不如今生重要,把握当下的饮食宴乐,安安稳稳过日子,这就是需卦要告诉我们的。何必牺牲眼前,寄望于难以确定的未来?政治的、宗教的追求,都要从这里去思考平常心的要义。
再者,需卦既然强调“有孚”,必须以心渡险,心灵能量的发挥很重要;用心去处理需卦,才有圆融的结果,故需卦中有五个心值得注意。首先是“孚”字至少有两个心:一是“爱心”,一是“信心”。然后“饮食宴乐”教我们的是“平常心”。而需卦初爻的“需于郊,利用恒,无咎”,就告诉我们要有“恒心”。一日心为“恒”,因为“需要”一定是长久而稳定的,但必须落实到每一天的生活行为里,所以不能老是只看未来,必须先把眼前当下妥善处理好,不然就是舍近求远了。此外,长久的等待一定要有“耐心”。故而信心、爱心、恒心、平常心,加上耐心,这就是“需卦”需要修炼的五心;在卦辞、爻辞,或者在它的引申意义上都不离这五心。平常心是“道”,砍柴烧水、一饮一食都是“道”,不要偏离现实生活面去想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更不要牺牲饮食宴乐的正常需求,这是需卦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