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
春秋战船复原模型图战船采用木质结构,依靠人工划桨前行
公元前485年,吴、齐两诸侯国在黄海海域发生的海战,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一次海战。
春秋末期,随着造船业技术的发展,出于争霸斗争的需要,舟师(即水军)开始出现。南方的吴国、楚国和临近黄海的齐国实力日渐强大,舟师势力最强。吴国的舟师按陆军车战方式设置,战船分为小翼、大翼、突冒、楼船和桥船。越国的舟师配有戈船和楼船,前者善于接舷格杀,楼船可居高临下攻击。这一时期的战船都无帆无舵,完全靠人工划船、操控。舟师所使用的武器和陆战差别不大,主要是戈、戟、矛、弓、矢、盾,卫体短剑等,也有专门用于水战的长钩矛、长斧等兵器。随着国力的增强,吴国在击败楚国、越国等南方强国后,把征伐的矛头指向了北方的齐国。吴王夫差为了北伐齐国、争霸中原,先后开凿了古江南运河和邗沟,以使吴国舟师顺水北上、运输军队、军粮辎重。公元前485年,齐景公被人害死,齐国出现混乱。吴王夫差联合鲁、邾、郯三国共同出兵攻打齐国。吴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大夫徐乘率舟师从海上北伐齐国。“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左传·哀公十年》),是中国历史有关海军的最早记载。一路由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循新开的运河北入淮河,由淮河支流进入齐国境内,会合鲁、邾、郯三国进攻南部城市。齐国闻听吴国舟师前来进犯,立刻集结舟师沿着海岸南下迎战。两国水师在黄海海面上相遇,展开海战,结果是“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史记·吴世家》)。由于有关历史记载甚略,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战况:双方战船上“櫂手”拼命划船,战士互射箭矢,操长钩、矛、长斧等互相刺砍,杀得难解难分。据记载,齐国还用两艘船头包有铁皮的快船撞击吴国战船,使吴国两艘战船受损沉没。由于远征舟师劳顿,吴国舟师渐渐招架不住,只好挥旗击鼓收兵,齐国取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的胜利。
春秋末期,吴国与齐国之间的黄海海战标志着水战战场已由江河湖泊拓展海到洋
发生在冷兵器时代的黄海海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水战战场已由江河湖泊拓展到海洋,丰富了水战的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