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是地震频发国家之一,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的隆起。同时,导致大量板块滑动与断裂。汶川地震的震中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属于我国的西南地震区,历来地震高发。地震灾区地势起伏较大、高山峡谷纵横交错,地层结构较为疏松;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在此交汇,降雨较多且集中在汛期,并多有暴雨;震后易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1.1.1 地形地貌
地震重灾区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过渡带,自西北向东南从极高山至四川盆地浅丘陵的延伸,地势起伏极大。西北地区以高山峡谷地形为主,东南盆地内地形较为平坦(见图1-1、图1-2)。震中区河谷深切,山体陡峻,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和阻塞河道的堰塞体。地震堰塞湖对下游区域,通常构成溃坝洪水灾害的极大风险。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东北起广元市,西南至泸定县,全长500多km,宽30~70km,长约530km,西北连青藏高原,东南接盆地腹部区域,高山深谷纵横交错。龙门山断裂带山势连绵起伏,坡度多在70°以上,山峰与谷地的切割深度,可以达到1500.00~2500.00m,山峰与谷地高差在1500.00~2500.00m之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在河流上游峡谷之间先后形成105处规模不一的堰塞湖。地震堰塞湖分布在中高山、高山区,地形高差一般在600~2000m左右。而震中区东南的成都市、德阳市、广元市及东北的汉中市部分地区属平原或低山丘陵,地势低平,海拔多在300.00~700.00m。灾区总体上坡度较大,最高海拔6251.00m,最低海拔491.00m,坡度大于25°的地区面积占灾区总面积的70%以上,是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区域;坡度小于5°的平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是受堰塞湖溃坝洪水威胁的区域。
1.1.2 地质特征
中国的地质构造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汇聚挤压控制,形成多条主要大断裂,构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约20多个地震带(见图1-3、图1-4),汶川地震发生的龙门山构造带是其中之一。龙门山构造带属华夏系构造带,灾区范围内分布有茂汶大断裂、映秀大断裂和二王庙大断裂(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三条主要大断裂(见图1-5),呈东北—西南方向,影响深度13~32km,地质构造复杂。因此,地震活动较为频繁。汶川地震震中位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上,南自汶川县映秀镇,北至青川县甚至更远。龙门山主中央断裂带西南始于泸定县附近,向北东延伸经盐井乡、映秀镇、太平镇、北川羌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北川县)、南坝镇、茶坝插入陕西境内与勉县一阳平关断裂相交,斜贯整个龙门山,长达500余km。断裂总体走向北45°东,倾向北西,倾角60°左右,于断裂两侧发育一系列与之平行的次级断层,在剖面上组成叠瓦状构造,显示明显的压性特征。区内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在上升中有短暂间歇。长期地壳运动使龙门山构造带积压了大量能量,终于在地质薄弱区域突然释放,诱发了此次特大地震。
汶川地震震区属下扬子地台地层分区,各时期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出露,受龙门山断裂带切割影响,部分地层有缺失。龙门山断裂带地质结构大多是坚硬的玄武石、石灰石和风化石夹杂在一起,变质岩发育,地质特点是,一旦山体外表的植被被破坏,山体马上就会风化成为泥土夹杂坚硬巨石,是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频繁发生地区(见图1-6)。
图1-1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地形图
图1-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地貌类型分布图
图1-3 中国地质板块构造及主要断裂带分布图
图1-4 中国地震带分布图
图1-5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区地质构造图
图1-6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区地质灾害危险度状况图
1.1.3 河流水系
汶川地震灾区水系众多,有大小河流近300条,大部分属于长江流域的岷江、沱江、涪江、嘉陵江水系,少数河流属于大渡河、渠江、汉水的中上游水系,陕西的部分灾区还属于渭河水系的范围(见图1-7)。
(1)岷江、沱江水系。岷江水系上中游、沱江水系上游地处地震核心区域。岷江水系受龙门山断裂带抬升的影响,干流上游左岸有岷山主脉基本平行流向展延形成分水岭,水系多为羽状分布。干流中游进入成都平原区,经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调节,分支形成水网,由天然河道干支流汇纳关系变为人工河渠的授受关系,水系基本成纺锤状分布,先从都江堰向西南渐转东南辐射,在接近龙泉山脉处又逐渐收拢,汇聚于彭山江口。
沱江水系上游主要有绵远河、石亭江、湔江、青白江、毗河。绵远河为沱江河源,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源分水岭九顶山高程4984.00m,自北向南,穿过中低山区、平原、丘陵三种地貌区。绵竹县汉旺场至彭州市关口一线以上为山区,山高坡陡,沟谷深狭,河谷多成V形;汉旺至关口一线以下的平原水网区,地势平坦,水系纵横,河床由卵石、砾石构成。
(2)涪江水系。涪江是嘉陵江支流,发源于松潘县黄龙乡岷山雪宝顶峰西北。上游段属龙门山断裂褶皱带,变质岩发育,地面起伏大,河道行于高山峡谷中,河谷狭窄,仅平武县南坝镇一带有沿河平坝,河谷宽达300~600m。发源于龙门山脉的主要支流有平通河、盘江、安昌河,其地形、地貌与涪江上游类似,地震发生在该区域,并形成许多堰塞湖。
(3)嘉陵江水系。嘉陵江上游有东、西两源,东支出自陕西省凤县背面秦岭代王山西,为正源,分水岭高程2596.00m,称大南沟,西流纳暗河、小峪河,流经甘肃省两当县、徽县,复入陕西省境内的略阳县称白水江,青泥河、西汉水依次汇入;西支发源于甘肃省天水秦岭山脉的齐寿山,称西汉水,自东向西流经甘肃省天水市、西和县、礼县、成县、康县,至陕西省略阳县汇入嘉陵江,全长212km。嘉陵江流域在本次地震中受灾面积最大。
白龙江是嘉陵江最大的支流水系,发源于甘、川交界的西倾山东段郭尔莽梁,自西向东流经四川省若尔盖县,甘肃省迭部县、舟曲县、宕昌县、武都市、文县等,复入四川省青川县,至昭化镇汇入嘉陵江,全长552.1km。河源高程4072.00m,河口高程465.00m,平均坡降6.47‰。两河口以上属高山峡谷段,坡降较大,水流湍急;两河口至临江段河谷开阔,水流较为平缓,两岸岩质破碎且植被较差,易发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灾害;临江至文县碧口又为高山峡谷区,碧口水电站水库库容5.4亿m3。
(4)其他水系。大渡河流域的小金川中游及上游支流抚边河、沃日河水系,青衣江上游东河水系,以及大渡河干流的石棉、汉源段,干旱河谷的流沙河等水系,属地震灾区的西南区域。青衣江源头宝兴河,发源于宝兴县、小金县、汶川县三县交界处巴朗山蜀西向阳坪,河源蚂蝗沟,汇纳众山溪,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宝兴县、芦山县。地震灾区还包含渠江上游的南江、白水河;勉县、略阳县、宁强县地区的汉水上游水系,宝鸡市陈仓区的渭河水系的部分支流及河段。
图1-7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区河流水系图
1.1.4 气象及水文特征
灾区地形地貌复杂,致使各地的气候差异较大,气温、光照、降水分布极不均衡。重灾区大多为山区,山脚、山腰和山顶不同高程的气候特征极不相同,这对震后次生灾害的发展和抢险救灾产生了一定影响。灾区降雨多集中在汛期,5·12地震后不久即入汛,大量降雨不仅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而且为保证灾区安全度汛,对水利抗震救灾和震损水利工程尽快修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气温、日照。灾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呈降低趋势,每升高100m,温度约降低0.6℃。年温最高的区域汉源县达17.6℃,最低的区域茂县仅为11.0℃(见图1-8)。日照的地域分布也很不均衡。汶川县、茂县、汉源县年日照时数在1400~1632小时,盆地区的都江堰市、北川县、绵竹市等灾区仅为900多小时。
图1-8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区年均温等值线图
(2)降雨。震区东南大部分区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雨量充沛,全年降雨大部分集中在夏季6-8三个月;震区西北的甘南、陇南及西南的阿坝部分地区则降雨较少。龙门山脉全长数百公里,呈弧形延伸,形成的盆地边缘大山体与来自东南方向水汽正交,水汽来源丰富,造成暖湿气流急剧抬升,绝热冷却,致使水汽大量凝结,因此,这个区域降雨特多;气流越过龙门山脉之后,受焚风效应影响降雨减少,形成西北和西南两个低值区。北川县年均降水量达1280mm以上,是四川省的暴雨中心之一,年最多暴雨日数可达10天,都江堰市、广元市及巴中年降雨量也均在1000mm以上;而茂县、汶川县、理县一带的年均降雨量不足高值区的一半;甘肃的甘南部分地区及陕西陇南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下(见图1-9)。
灾区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50%以上。灾区东南的雅安—广元一线低山丘陵,夏季3个月年均降雨量普遍在500mm以上,雅安一带最大可高于600mm。西北高山区夏季降雨量200~500mm不等,向东南呈整体增加的趋势(见图1-10)。
图1-9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区年均降水量分布图
图1-10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区夏季(6-8月)降雨量分布图
(3)河川径流。受地质地貌、下垫面等因素综合影响,震区河川径流与降雨的分布特征有所差异(见图1-11、图1-12)。西部山区的产流能力较强,最高可达0.9%,而北部陇南地区和东南部四川盆地边缘丘陵区的广元市、德阳市则普遍较低,部分区域低至0.3%以下(见图1-11)。从年径流深特征来看,地震核心区的青川县、北川县、汶川县、都江堰市、宝兴县一线为最高(见图1-12),这一带恰恰是龙门山断裂破碎带,因此成为震后山洪、滑坡、泥石流及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集中区域。
图1-11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河川年径流系数分布特征图
图1-12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河川年径流深分布特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