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必读书:创造机遇,把握成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摆脱心灵的枷锁

在一间伸手不见五指的屋子里,放有一个独木桥,桥下什么都没有,然后告诉第一个人,桥下什么都没有,告诉第二个人,桥下有很多毒蛇。结果,第一个人很轻松地走过去了,第二个人却止步不前。很显然,第二个人心灵之门上了枷锁,这就是封闭自我的“心灵的枷锁”。

一对生活拮据的中年夫妇,男的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女的是下岗工人,他们的独生儿子是一名初中生。两口子尽管文化不高,但深知文化的重要性,所以立志培养儿子。他们省吃俭用,将儿子送入郊区的一所寄宿制贵族中学读书。

由于儿子每周末才能回家一次,因此男人周五下午便不再出车拉活,而是专门到学校接儿子,女人在家准备各种好吃的东西,在家静等儿子回家。儿子刚入贵族中学,似乎还知道努力学习。但仅过了一个学期,当他看到自己的同学,多是出生富豪之家,他们的父母要么是董事长、总经理,要么是处长、局长,而只有他自己出身低微。虽然父母给他每月的零用钱已经不少,但在出手大方的同学那里,还不够买他们过生日互相赠送的一件小礼物。于是,儿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大,每次回家,不是嫌自己的衣服太寒酸,就是嫌给自己的零用钱太少,更对父母失去了往昔的尊敬。

最后,父子间的冲突终于爆发了。儿子上初二时的一个周末,父亲照例开着自己的夏利出租车到郊区的学校接宝贝儿子。在离学校大门口很远的地方,他停车等儿子。学校门前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的进口或者国产高级轿车。父亲知道儿子不愿意在门口高级轿车的簇拥下,坐进自己的破旧夏利车,所以每次他都尽量将车停得离校门口远一些。儿子与几个同学说笑着走出来了,到校门口,其他同学分别钻进了各自接自己的高级轿车,只有儿子独自一人继续向前走。父亲看到儿子向自己走来,于是便高兴地迎上去。父亲发现儿子刚才还与同学说笑的脸上,没有了喜悦的表情,尚显幼稚的小脸阴阴的。走到父亲身边,儿子突然冒说了一句:“下次别用这破夏利来接我了,我自己打车回家。你不嫌丢人,我还嫌丢人呢!”父亲被儿子的话气蒙了,积郁在心头许久的怒火终于爆发出来,他抡圆了他长年握方向盘的手照儿子的脸上就是一个大嘴巴,15岁的儿子当场被打倒在地,他从地上爬起来,用手捂着淌血的脸,悲愤地看着父亲,狠狠地说了句:“我今后再也不回家了”,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父亲好长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当人群散去,学校门前重又恢复平静时,父亲发现只有自己和自己的破旧的出租车还在,儿子早已经不知去向了。

一直到现在,那对夫妇的儿子已经离家出走一年多没有音讯。母亲想儿子几乎要进入一种癫狂的状态,父亲也用酒精来麻痹自己,不再用心开出租车。一家人的生活没有了生气,陷入了困境之中。很显然,这个故事,就是由于耻于自己的贫而导致的悲剧。

普通的父母送孩子去贵族学校,本身就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他们在做超过自身能力的事情,注定是不可持续的一种方式。这种做法的背后,仍然是对自己固有身份和价值的怀疑和否定。自己受苦,不能让孩子再受苦;自己穷,不能让孩子再受穷,这是千百万家长的想法。这样的想法我们固然不能认为完全是错误的,但基于这种想法的行为,却往往可能走向反面。比如,这对夫妇不是用自己的清贫激励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教育孩子,而是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本不属于他的环境,在那样的环境中,孩子实际上更容易加深对自己清贫家庭和清贫身份的否定感。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贫困真的是可耻的吗?其实这只是人的一种认识误区。这种错误的认识是人的一种弱点。但现实是,富人往往一样羞于提起自己曾经经历的贫苦岁月,“英雄莫问出处”到像只是一个口号,失去了激励人的意义。

贫穷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敢打破这个套在自己身上的心灵枷锁,努力开创自己的美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