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岭米饺与青蒿饺
雾雨罩冬,润物无声。雾雨中的苏仙岭仿佛一幅水墨画。
我们从郴州苏仙岭下来,在马路边遇到一食摊,蒸笼里热气腾腾,一股特殊辛香飘来,走近一看,我才发现是青蒿饺香。正吸引着一对外披绿色外套内穿白衬衣的窈窕少女购买。我在想,这么精致诱人的食物,说不定当年张学良被软禁住在苏仙岭的时候也吃过。
青蒿,一种野生草本植物,气味芬芳。有散寒祛湿之功效,清明前后为最佳饮食季。这青蒿饺,是我平生第一次见识。取青蒿捣汁,有一股香味,和入粳稻米(掺有糯米)磨出的粉团中,把素白的米粉染成嫩绿,揉团,擀皮,包饺,一蒸,旋即清芬翠绿如膏,吃到嘴里,以纯洁的本色原味撞击出丰繁多滋的口感。
千百年来,湖南人拿青蒿来揉入米粉团中做蒿子粑粑。有民谣说:“糯米艾叶细细磨,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用煮,清明共吃艾馍馍。”“清明吃艾饺,勿怕阵雨浇。”说的就是清明时节吃艾粑粑艾饺子的习俗。因为青蒿又称作“艾”,艾饺,就是青蒿饺。
食摊由两位妇人打点着,一位负责蒸和卖,站着,兼迎宾;一位负责包饺子,坐着。只见她出剂子,擀皮,包馅,折挤成皱,又快又麻利,一个个包得弯弓如月齐整有型。以米粉浆团为料做出来称为饺子的,长沙有一种“糖饺子”,名为饺子没包馅,以糯米粉揉条油炸撒白砂糖而成,金黄色的饺子上沾满白色砂糖,甚是雅致,吃起来咯吱咯吱,操作上比做青蒿饺简单。是上了年纪的老长沙最喜欢的食物。
摊上女主人告诉我,他们只卖两种饺,一为米饺,白色。一为青蒿饺,翠绿色。分别有鲜肉馅、酸菜馅、玉米馅、红豆馅4种,一饺一味,共8个花色,5元4个。
我们在凛冽的寒风中爬了一上午的苏仙岭,正饿着,毫不犹豫买了8个花色饺子充饥。
首先遇到的是鲜肉青蒿饺,因为青辛与咸鲜的混合,以素托荤,清芳翠绿,更是润泽出味。
红豆青蒿饺,有那股辛冲的青蒿气在粉团中融化,激发出一种甘滋妙味,翠色膏润,香美妩媚。
而玉米青蒿饺,因为鲜玉米的充实,清辛甜脆素净,翠绿柔嫩。
再尝酸菜米饺,糯润玉白,虽然没有青蒿的冲气,嚼来酸辣咸鲜,深浓馥郁。
红豆米饺,因为红豆的助阵,提味助甘,满口甘甜,又带着清洌的米香,芳醇柔润。
米饺,色白如玉;青蒿饺,清芬玉绿。虽为一小小饺子,却传承着厚重的南方稻作米食文化。百搭随和,可包出香菇饺、海鲜饺、韭菜饺,羊肉饺等,浓淡荤素不拘一格。入口滑润,或柔滑甘鲜甜蜜蜜,或弹柔软糯咸滋滋,余味悠久袅袅不尽,在舌间温润柔厚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