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民健身概述
第一节 全民健身产生的背景
全民健身是我国当下为了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而提出的一项重要工程。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和《全民健身计划》的贯彻实施,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已初见成效,并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本章对我国全民健身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以了解全民健身产生的背景、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对策,从而促进我国全民健身得到更好的普及与开展。
一、全民健身产生的国际大众体育背景
随着现代体育和社会的发展,大众体育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体育发展潮流。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父——顾拜旦于1919年1月首先提出“一切体育为大众”(All sports for all)的理念。顾拜旦在致力于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强调大众体育活动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顾拜旦提出的口号奠定了国际大众体育的理论基础。从最初理念的形成,到逐步成熟,再到当今的快速发展,大众体育已经成为国际体育的发展潮流。
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来,发达国家已相继进入经济稳定增长期,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性提高。同时,由于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大大下降,再加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居民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等原因而直接导致了发达国家“文明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水平已经越来越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1985年,国际奥委会设立了“大众体育委员会”,1986年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组织召开了自此开始每两年举办1次的第1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1989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11届世界健康大会调查表明,世界上有89个国家提出了“大众体育”的目标。1990年5月在芝加哥举行的世界大众体育健康与营养大会进一步显示发展大众体育的国家数已接近100个。1993年6月,国际奥委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在洛桑签订了双方合作备忘录,指出“双方合作的核心,是全民体育和全民健身”。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开始与国际奥委会一起资助和组织“国际大众体育联合会”。1994年在乌拉圭举行的第5届世界大众体育大会的主题是“大众体育与健康”,大会宣言指出:“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和平、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还提出“2000年体育为人人,健康为人人”的口号。自199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体育联合会总会也加入这一行列。“世界大众体育大会”向各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进行大众体育知识传播和经验交流的场所。2002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体育锻炼”,提出的口号是“运动有益健康”,由此可以看出,大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越来越普及。
总的来说,战后世界大众体育的发展表明,国外大众体育的发展绝不仅仅是体育发展过程一种量的变化,它意味着世界体育发展过程中一种质的变化,它意味着整个社会已对体育的功能、价值等方面形成了全新的认识,并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大众体育的发展。不仅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为了在21世纪成为健康国家而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大众体育发展规划,提出长期奋斗目标,相继推出了符合本国实际的健身计划。
二、我国全民健身产生的内在背景与条件
(一)群众体育发展相对滞后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群众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创造了辉煌业绩,所谓相对滞后,是相对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而言的。我们承认,这种相对滞后有其合理的成分,即为了国家利益和地方利益,在力量有限的条件下,采取保全竞技体育政策的结果。但我们同时也要承认,这种牺牲群众体育,保全竞技体育的结果,实际是牺牲群众利益,维护国家利益。因此,这种政策不是长久之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群众利益与国家利益统一起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利益,逐步缩小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发展差距,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我们的人力、物力、财力中的大部分都投向了竞技体育。政府“财政拨款”的50%以上用于包括优秀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竞技体育学校、重点业余体校、体育中学、普通业余体校在内的训练机构。尤其是优秀运动队和体育学校的一级和二级竞技体育队伍,占去了“财政拨款”的大部分。而群众体育获得的“财政拨款”,只占相当少的一部分。公共体育设施的本来含义是政府为公众建设的,满足大众体育活动公共需求的体育设施,但是这些公共体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各级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成为为优秀运动选手服务的设施。正是这种投入结构的结果,使我国竞技体育建设起了一个基础雄厚、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体系,从而保证了我国在奥运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竞技体育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上,还是在一线、二线、三线队伍建设上,无论是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工作大队的基地建设上,还是在教练员队伍、裁判员队伍、中等和高等专业教育、竞技体育科研机构建设上,都具有相当长的历史,形成了可以与发达国家抗衡的竞技体育发展规模和水平。
而我国的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相比较,其建设的系统性和基础性,其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除去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存在很大反差之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高等和中等社会体育专业教育都只是近些年才开始,专门的群众体育科研机构几乎没有。最为突出的是公共体育设施的差距。按照1986年城乡建设部和国家体委共同颁布的《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规定的范围、指标和标准,按照1995年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我们将全国体委系统所有场地都认定为公共体育设施,而我国城镇公共体育设施用地面积,只相当于国家规定高限的10%左右,相当于国家规定的低限25%左右,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二)党和国家对体育工作“重点转移”的要求
1979年,为了迎接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挑战,集中力量将竞技体育搞上去,国家体委确定了“省一级以上体委继续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前提下,侧重抓提高”的方针,从而保证了我国竞技体育的蓬勃发展,成绩卓著。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日益强烈。1993年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的群众舆论调查结果表明,关心身体健康的人比关心其他问题的人都多,占第一位。1995年3月,我国实行了新工时制,工作时间由48小时减少至40小时,每周休息2天,这样也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人民生活富裕了,闲暇时间增多了,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强烈了,这就为群众体育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加快发展群众体育势在必行。
1995年3月,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这表明,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明确要求体育工作以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为重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作为根本目标。”“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胡锦涛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这些都表明,“全民健身”是党和政府对全国体育工作的要求,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