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的魅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银杏名称的演变

银杏在我国的繁衍和发展,年代久远,名称也因年代的变迁而变更,从名称的变更中可以看到我国银杏栽培历史的悠久。

我国银杏的记载最早见之于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公元前179至公元前118年)的《上林赋》,书中有“沙棠栎槠,华枫枰栌”,对“枰”还描述为“上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峻茂”。

西晋左思(公元205~305年)为江苏苏州而作的《吴都赋》中有“平仲桾梃,松梓古度”,在另一著作《蜀都赋》中也有“平仲果”的记载。东晋训诂学家郭璞为“枰”注释称:“枰,平仲木也。”唐朝学者李善也引用郭璞的注释肯定“枰”就是“平仲木”,并明确注解:“平仲之木,实白如银。”

自晋朝到唐朝,称银杏为“平仲”,唐朝初年诗人沈佺诗中有“芳草平仲绿,清夜子规啼”之句,可见唐代还叫银杏为平仲,唐朝以后也有称银杏为“鸭脚”的,概因银杏的叶子似鸭掌,因名鸭脚。

又据《中国银杏志》编委吴大应考证称:“长兴(浙江)银杏,宋初始入贡,因形似杏,而核色白,皇帝赐名“银杏”,而百姓仍称“平仲”。宋朝《宣和画谱》中有内臣乐士宣所作《银杏白头翁》一画,称“平仲”为银杏,可见宫廷都称银杏,从宋朝以后,才改称“平仲”为“银杏”。

但据日本仁木繁作称,日本所以叫“银杏”是沿用唐朝的叫法,这就是说,从唐朝起,我国已有称“平仲”为银杏了。至于日本称银杏为“鸭脚”或“鸭掌”的叫法,仁木繁作认为是南宋时期日本学问僧从中国传去的。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诗,就有“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浮,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诗中“鸭脚”与“银杏”的称谓同时出现。可见日本仁木繁作的说法不无根据。

元朝李杲(公元1180~1251)所著《食物本草》又称银杏为白果,但多见于事物的论述,而少见于诗词。此后吴瑞(公元1328年前后)在其著作《日用本草》中也称银杏为“白果”。

明朝李时珍(公元1518~1593)在其著作《本草纲目》果部中写道:“白果,鸭脚子,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可见,明朝已有称银杏为“白果”的。

清朝顺治年间山东莒守陈全国对莒县浮来山定林寺古银杏曾赋诗云:“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汉柏秦槐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这说明明、清时期也有“银杏”的叫法,不过民间多称“白果”,并沿用至今。

农村以白果命名的乡村不在少数。以湖北为例,恩施市有白果区;麻城市和鹤峰县有白果镇;利川市、宣恩县有白果乡和白果树村;咸丰县有白果坝乡;巴东县有金果坪乡;谷城县、保康县有白果树村;十堰市有大白果树沟村和白果树村;兴山县有白果园村;竹溪县有白果坪村和银杏寺村;房县有白果坪村等。湖北全省13个市(县)中有7个区、镇、乡和8个村以“白果”命名,仅随州市就有100多个自然村用“白果”命名。自然村、寨、场、坳、湾、冲、坪以“白果”为名的就更不胜枚举了。

银杏的名字不仅因时代变迁而变更,即使同时代各地方的叫法也不尽相同。除了称之为“枰”、“平仲”、“鸭脚”、“鸭掌子”、“白果”之外,也有称之为“公孙树”、“灵眼”、“佛指甲”、“佛手柑”、“凤果”、“飞蛾叶”。日本也有称银杏为“防火木”、“乳银杏”、“白花梅”、“白杏”、“知雪树”、“白果树”、“鸭掌树”等。

银杏的学名是Ginkgo bilobaL.这是拉丁文,英语则念Ginkgo。据说1690年德国学者肯普伊鲁(Kenpueru)来到日本,这个欧洲人第一次见到银杏,于是就把银杏译为Ginkyo,尔后为什么变成Ginkgo,就不得而知。也有一种说法是按中国汉语“金果”的音译而来。

在德国,银杏树没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有“扇叶树”、“象耳树”、“鸭掌树”、“头发树”等几种叫法,又因为德国的银杏是从日本引进的,所以又叫“日本坚果树”。其实银杏的原产地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