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
在苏格兰,传球的优越性早已不是新鲜事。1884年8月,署名“织工马南”的作者在《苏格兰判官报》的专栏中写道:“看看任何一支脱颖而出的俱乐部吧。迄今为止,进步是源自摈弃混乱无序,采用快速精准的传球,以对皮球的精细掌控,取代寄希望于扰乱对手的堕落念头。”但并非所有人都服气。两个月后,詹姆斯敦竞技在苏格兰杯中1-4负于利文谷。一位署名“奥林匹亚人”的作者在《苏格兰判官报》的“翼展”专栏中批判了他们的配合打法:“‘各个击破’是伟人马基雅维利在教授君主治理之道时最喜欢提到的格言……在我看来,詹姆斯敦试图验证这一格言,我对他们有话要说。他们的前提是对的,但不幸的是结论错了。他们犯下大错,没有割裂对手,却割裂了自己,因此付出代价。多么惨重的代价!不要在迦特报告,不要在亚实基伦街上传扬,那只会让对手欢欣鼓舞。十一名动作敏捷、技艺精湛的球员,谋略永远也无法取代。”
但谋略能够,也的确成了主导力量。随着趋势的发展,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守旧派开始恐惧:在传球打法中,两名前锋往往角色重复,因此在19世纪80年代期间,其中的一名前锋位置回撤,最终成为235即金字塔阵型里的中前卫(centre-half)。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剑桥大学在1883年率先使用了235阵型,匈牙利教练乔纳迪就在他颇具影响力的教练手册《足球》中引述了该看法。不过,有证据显示他们可能六年前便已采用这一体系。同样,19世纪70年代末的诺丁汉森林在试验中得到队长威多森(此人还是护腿板的发明者)的启发,也成了该体系的热心拥趸。
毫无疑问,雷克瑟姆在1878年对阵德鲁伊人的威尔士杯决赛中使用了中前卫;后卫兼队长、当地房产经纪人默莱斯决定从锋线上撤回E·A·克罗斯,原因似乎是他认为,剩下的那名前锋普莱斯足以用速度来弥补锋线兵力消减所带来的影响。比赛争夺激烈,完场前两分钟,队友詹姆斯·戴维斯攻入全场唯一进球,算是印证了默莱斯的决策。
1878年3月30日
阿克顿
威尔士杯决赛
雷克瑟姆 1-0 德鲁伊人
235阵型的逐渐普及意味着中前卫很快成了球队的支柱,与日后无趣的拦截手角色相去甚远,他是多才多艺的全能选手,能攻善守,领导和鼓舞全队,破门得分,也能抢截破坏。正如伟大的奥地利足球作家威利·迈斯尔所说,“中前卫是场上最重要的人”。
有趣的是,《谢菲尔德独立报》在报道史上首场用泛光灯照明的比赛,即1878年10月由“红队”和“蓝队”踢的一场表演赛时,将双方阵型均列为415。不过,鉴于随后三十年里,在任何球队身上都找不出使用过两名以上后卫的证据,因此当时所描述的阵型实际上应当是235,其中设两名盯防对方内锋的边前卫,而《谢菲尔德独立报》将他们列成了后卫而非前卫。
有人只要想到防守就义愤填膺,1882年11月《苏格兰体育报》上的一篇文章便谴责了“某些乡村球队”的习惯:在后场留两个人,离本方球门只有20码。作者尖刻地说,这样不过是为了“有人跟门将聊天”。类似地,埃尔郡的俱乐部卢格博斯维尔蓟,因为只派出九名进攻球员而受到指责。但反动派不过是负隅顽抗,1883年苏格兰杯决赛中,邓巴顿正是以235阵型击败了利文谷。
普林斯顿在19世纪80年代的成功奠定了235阵型的主导地位。他们最初是板球和橄榄球俱乐部,只在1878年用英足总足球规则与伊格利进行了一场比赛。这场比赛的球员位置未有记载,翌年他们与哈利维尔作赛时,据记载排出了经典的226阵型,即两名后卫、两名前卫、两名右边锋、两名左边锋和两名中锋。普雷斯顿于1880-1881赛季加入兰开夏郡足球协会,尽管最初发展不顺,但一批苏格兰球员的到来(他们名义上不是职业球员,但实际上是)改变了俱乐部。1883年,第一次有比赛名单显示普雷斯顿排出235阵型。我们不清楚这是谁的主意,不过根据大卫·亨特为他们写的俱乐部史,来自格拉斯哥的医生兼教师格莱德希尔开了一系列讲座,“通过黑板展示了一支挑选出来的专业队伍可以如何作为”。凭借着这套体系,普雷斯顿赢得了头两届联赛冠军,其中第一届(1877-1878赛季)保持了不败。
1884年对阵苏格兰的比赛中英格兰第一次采用了235阵型,到了当年十月,该体系已经十分普及,以至于诺茨郡队北上迎战伦弗鲁郡队时,《苏格兰判官报》未加注释地按235阵型列出他们的名单。苏格兰国家队1887年首次使用金字塔阵型,引发了不少怨言,批评他们模仿英格兰人原创的战术。不过,1889年《苏格兰裁判报》刊发了凯尔特人球员詹姆斯·凯利的人物报道,语气中透露出争论已经告一段落:“很多人认为,设置中前卫使得苏格兰在足球运动中的势力大打折扣,但我们不赞同。如果苏格兰俱乐部的中前卫都交给凯利这般才干的人,此事便不会出现意见分歧,我们也没有理由后悔效仿英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