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创新与运动训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

一、美国与中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概况

(一)美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概况

通过查阅、整理、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得知,对于美国高校高校,其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管理模式是俱乐部制度,对于体育运动锻炼项目,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多样化选择,通过对学生需求、兴趣与满意程度的相关调查、了解,教师能够设立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体育运动科目。同时,体育课也具备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例如,有一些高校在必须课程或者是选修课开设的时候,会批准、安排学生开展远足活动、爬山旅行等,相关的一些费用需要学生自理,之后他们会获得学位中的一定学分、体育必修成绩或者选修成绩。

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学生参与其中的一个过程,与此同时,强调的是通过体育相关锻炼活动,学生能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对于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的建设问题学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体育教师的问题上,美国高校采取的措施通常是招聘制度为主,且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讲究教育的实质与学生满意度,在评判教学效果与是否对教师进行聘用的决定性因素就是教师受学生的欢迎程度。

(二)中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概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使用前苏联的规格型教学模式,即每一个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评估要求,甚至有规范的课时“教学日历”,严格规定了教材内容、前后顺序安排、运动时间分配与运动量的控制方法。课程结构主要以“三段式”结构模式为主,分别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与结束部分。注重的是规范、统一,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的连续性与完整性进行强调;体育教师占据教学的主体地位。在安排、具体实施体育教学工作的时候,主要通过人体功能的活动变化规律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规律来确定。

二、体育课程设置体系和模式

(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分析

通过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相关分析可以得知,在课程设置方面,已经形成了主要模式以选项课为主导的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见图1-2)。

图1-2 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体系

(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开展的过程中,对于现代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地贯彻,而我国的各个高校都已经对体育课程模式的改革活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经历了一定阶段的发展、“聚类”和“沉淀”以后,可以将这些模式进行五种典型类别的归纳、总结。

1.体育选项课模式和“校定特色体育必通课”模式相结合

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对与一年级、二年级的体育选项课的主体教学模式进行了建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同时,还对校定特色体育必通课进行了设立,并规定对于校定特色体育必通课课程设置模式的基本考核标准,要求高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要通过。例如,在清华大学中,每一个男生都必须要能够学习、掌握200米游泳技巧;每一个女生都必须要能够对一套健美操进行创编;在我国的浙江工业大学中,要求每一个人都能够达到“十二分钟跑”’测试标淮,同时,还要对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与发展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对于“两条腿走路”的工作路子要进行全面实施。应用体育选项课和“校定特色体育必通课”相结合的模式,首先需要充足的体育师资力量配备,同时还要学校政策的支持与财力支持,保证较好的教师工作待遇,等等,只要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体育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

2.“完全教学俱乐部”模式

关于“完全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应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的深圳大学。这一模式的主要思想是按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爱好,对于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全面进行实施,学生能够对体育运动项目、体育运动实践、体育教师完全自由地进行选择,同时,还把体育课程教学的俱乐部逐渐向外发展,延伸到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形式,通常来讲,在“完全教学俱乐部”模式中,主要对指导制的形式进行了应用。在应用“完全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时候,通常要求条件优良的体育教学场馆设备条件,同时,对于吸引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此种教学模式属于教育制度中的完全学分制,此外,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体育基本素质与较高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体育自我锻炼的意识,且具备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与体育能力,充分保证体育课程教学的时间,在完善的、专业的师资结构下,使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得到充分满足。

3.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和体育选修课模式相结合

我国的部分高校对于网上自由选择体育课程、选择时间和体育教师的完全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进行了建立,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是我国的浙江大学。其中,它们仍旧按照班级授课的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并且通过学期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形式的应用实施体育教学管理。从实质上来讲,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是存在于完全教学俱乐部模式和体育选项课模式之间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使用此教学模式的时候,对于体育师资与项目群的一定储备存在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选择性,同时,还离不开体育教学专门选课系统的有力支持。值得进行说明的是,同完全教学俱乐部模式相比较,此种模式没有那么高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要求,在课程选择的可选择性问题上,学生很难不受到课程设置模块、课程授课时间和师资力量的制约。

4.体育基础课模式和体育选项课模式相结合

我国的部分高校已经对于一年级基础课、二年级选项课,或者是第一学期基础课、第二、三、四学期的体育选项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建立,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浙江中医学院。通常来讲,体育基础课授课形式是行政班级的方式,而体育选项课则是按照实际报名情况或者网上选择的具体情况来对体育班编制的方式开展的。此模式对于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较多地强调,这对于校定特色体育与一些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教学与考核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利的,同时还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全面实施。

5.体育选项课模式和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相结合

我们这里所说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将职业实用性体育内容包含在内。我国的一些高校已经设立了上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高职类院校基于二年级的体育选项课和二年级专业相关的“准职业岗位”特殊的体育能力需求与体育素质要求,其中代表性比较强的是浙江职业金融学院。此种模式对于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功能进行了强调,把就业作为导向,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将“准职业”人员的岗位特殊体育活动能力与体育素质培养作为主要目标。

三、体育课程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我国体育课程发展的外部动力

所有改革的出现都是基于一定动力的推动,同时,也少不了与之相对应的改革、发展动力机制。此种结论也适用于体育教学改革,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进行深入地分析,对于他们之间存在的作用机制与内在联系进行探讨,能够促进我们对体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正确认识,对于相应的程序、方法和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同时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

1.体育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的内涵

动力原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之后被引申为能够对事物的运动与发展起到引发与发展作用的力量。众所周知,能够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起到推动力量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仅仅只有一个,由于多种推动力的合力作用促使了实际改革的发生。我们一般可以将这些能够对高校体育教学起到推动作用的力量当作是一个系统,它们经常会在体育教学的改革活动中同时作用。

机制,这一词汇,是从希腊文“mechane”一次衍生过来的,只有一直在其他的学科与领域中广泛地应用,用来对自身运动的行为机理层次与关系进行说明。关于机制的定义,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中是内在联系和联系方式的一种,存在于事物或者现象的各个部分之间。

所谓的动力机制,只要是指功能型机制的一种。它一般指的是事物之所以发展、运动和变化不同层次的各类推动力量,此外,还包含他们之间互相练习的方式、机制与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指存在于动力和事物运动、事物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其他的事物一样,动力机制的存在也是作为一个系统,同时,这个系统具有层次多、要素多和复杂等特点。动力因素不仅仅存在于事物及其普遍的联系中,同时还存在于食物内部各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之中,从结构的层面上来讲,动力机制存在自己的联系方式。

由上述的认识可以得知,关于体育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的理解,也就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指的是体育教学改革得以发生与发展的各种不同层级的力量,还有它们之间互相关联的方式、过程与机制。

2.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因素

马克思唯物主义学说的观点是,事物之所以出现改变,可能会由于多种因素,根据它的来源,可以将这些动力因素分成两种,即外部动力因素与内部动力因素。据此,我们把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推动或引起作用的动力进行两种类别的划分,即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在本书的此处,对于体育教学改革推动或引起的动力,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1)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因素

高等学校作为系统性的一个存在,还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主体。如果我们把学校作为一个分界线,那么学校内系统存在于边界内,而学校外系统存在与边界外。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也就是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引发或推动作用的高等学校外系统的力量。

1)政治动力:政治力量的“政策牵引”

政治力量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与推动作用,主要方式是政治牵引,即通过对相关政策与法律文件的制定,实现政府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与推动。体育教学的职能、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招生对象与培养目标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改变,

对于国家经济发展所学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进行了大量的培养。

就像是有的研究学者表述的那般:只要一提及我国高校教育领域中的教学改革,最先出现在人们脑海的肯定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一般它的推行都是由中央政府进行主导的,中央政府相应地制订了政策和规定,同时强制性的强调下面的相关教育管理人员与教职人员必须要按章办事。

2)经济动力:推动经济的发展与变革

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而言,经济发展是其比较关键的、外部的一种力量,它能够强烈推动、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所以,为了能够同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从奠定未来经济发展基础出发,高等学校相应的教育教学改革就需要不断地开展。如果高等学校一直保留陈旧的体育教学内容与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那么就不能同经济发展变化相适应,同时,高校体育培养出的人才同社会的需求与经济的发展也很难相适应。,如此一来,不仅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会造成一定制约,同时还会阻碍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结构改革的情况下,从某种程度上也对高校专业结构和学科结构的相应变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科技动力:科技发展进步的驱动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上可以看出,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要变革,都不可避免地会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和生产力改变的重大。尤其是对于科学技术而言,在现代社会已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渗透,作为一种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社会的变革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强烈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强大的动力,能够对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同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相比,高校教育教学是一项传统性很强的事业,表现出了较大的惰性。一旦教育教学形成了某些形态,通常会持续长达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但是,科学技术却最活跃的、革命性的。

在体育教学改革问题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所发挥的推动作用,总结起来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①对于一些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中,呈现的主要趋势是高度综合与高度分化同时存在,同时主流为高度综合。此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给其带来压力,同时,它还能够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传统的思想观念,即专业教育的开展与专业专家的培养,并且,使基础拓宽、通识教育和文理兼通的思想得以逐步树立。

②对于高校课程内容与专业设置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专业设置的基本理论根据就是科学的学科门类。伴随科学技术的综合发展与分化发展,同时,在科技革命导致衍生学科日渐增多的情况下,高校体育也逐渐产生了更多的新专业。尤其是能够将科学发展综合趋势反映出来的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逐渐增加了高校的跨学科专业。高等学校是对知识进行传承、对知识进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高等院校中,科学技术的存在就是充实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所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必定能够促进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

③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而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与手段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被向高等学校引入,使得传统的体育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得到改造,促进全新科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形成,使得全新的体育教学技术手段得到配置。例如,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实习法、比较法等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方法,都是同现代科学方法相适应的。此外,伴随许多科学发明成果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的不断引入,例如,投影仪、幻灯机和计算机,等等,根本性的革新了体育教学手段。

④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与应用,同时,也将一定的可能性提供出来。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推动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逐渐转变成多元化的组织教学形式,例如,计算机网络教学、远距离教学、个别化教学和班级教学,等等,而不再是传统的集中教学形式,即班级授课制。

4)文化动力:思想观念更新的引领

通过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之间的互相比较,可以得知文化和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联系。由于人们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是文化的最直观表现,因此,文化给体育教学带来的影响同政治、经济、科技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相比自然也会显得更加深刻和隐蔽。人们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汇总,对于此种潜在作用也很难进行重视。这就需要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动力通常会在观念和思想的革新能够引领体育教学改革上面体现出来,换句话说,对于体育教学改革来讲,新的思想与新的观念能够对其产生一定的引领作用与促进作用,因此,文化是能够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此外,在这一问题上,对于这些思想的改革和传播实践人们想要完全地进行区别是非常困难的,之所以这样的原因在于这些思潮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指导思想的一种革命、变革,这种成效只有经过了实践,人们才能够普遍地接受。

5)竞争动力:校际之间竞争的压力

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高校办学自主权与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院校间的竞争也逐渐越来越激烈,在竞争的浪潮中不断有更多的大学进入,使得竞争逐渐成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同时,由于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导致我国高校呈现出日渐普遍化的国际竞争参与现象。对于高校而言,不管是国际范围内的竞争,还是国内范围内的竞争,都能够很好地促进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尽管从本质上来讲,高校与高校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一种竞争,主要包含生源竞争、荣誉竞争、经费竞争和就业竞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然而,实际上我们可以归结这些竞争为一点,即都属于教育教学质量竞争的范畴。

在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逐渐激烈发展的过程中,如果高校想要使自身的竞争实力得到提高,就必须要对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树立,并且要在教育教学方面投入更多,对于体育教学或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更加积极展开。

(2)体育教学改革的内部动力因素

我国这里所说的体育教学改革内部动力因素,主要是指高等院校系统内部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与引领作用关键性力量。一般来说,体育教学改革的内部动力因素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直接动力:使高校教育教学弊端得到克服的需要

在20世纪90年代,原华中理工大学进行了数次的调查研究,并得出了结论,即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本校存在的弊端是:轻人文重理工、轻综合素质重专业技能,因此,该校在全国高校中,对以使大学生文化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为目的的教学改革进行率先开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使文化素质教育向多样形式发展,而不再是单一形式,从造势直到自觉,从局部的试点转向全面的展开,一种科学和人文相结合、高雅和通俗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互补、教师和学生友好互动的全新局面被展开,在使本校大学生文化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的同时,还使得全国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得到带动。

②根本动力:使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的需要

对于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与弊端进行克服,仅仅是推动或者是诱发体育教学改革的内部直接动力因素,体育教学改革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内部动力因素,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高校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工作而言也不例外。

所以,对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而言,对其优劣进行社会评价、检验的基本标准就是,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进行判断。而高校为了能够使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高,也少不了要对体育教学思想不断地进行更新,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等等。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考察可以得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开展最终目标是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提升,在现代高等教育业全面发展的我国,这一点也能够得到明显地体现。

③基础动力:改革主体的自我变革推动力

在对体育教学教学的内在动力进行套索的过程中,对于改革活动中的人必须要进行分析,即体育教学改革主体的作用。

首先,对于学校的主要管理者来讲,其承担的角色主要指某一所高校的校长或者是相当级别的学校领导。对于高等院校的发展起源与历史进行考察就能够得知,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校长始终都承担着领导的重任。通常而言,校长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权利、组织权威和个人影响力。对于学校内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机构设置问题上、人事管理、经费使用方面等存在领导权力。所以,校长早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占据着核心位置,不仅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领导者、策划人,还是具体的执行者,可以说如果没有校长的积极配合与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成功变革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从教师的层面来将,尽管在发展变革过程中学校是作为基本单位的存在,但是,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诸多个体的存在。除了之前提到的学校主要管理者以外,这些个体还有始终在教育第一线工作的广大教师。他们作为一种力量能够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通过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的细心考察就能够发现,尤其是那些针对教育真正问题深深触及的改革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从一些教师的自发活动中开始的。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有必要重视教师自我变革所产生的推动作用。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而言,如果没有教师、教授的响应、号召,那么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再次,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常致使被当作改革的协助者或者是参与者,人们往往忽视了学生作为改革主体的力量存在。实际上,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同样能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例如,对于教育教学现状他们表现出的批评和不满,以及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施造成一定的推动作用与影响。就像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关正夫所发表的观点,“一个改革的内在条件就是存在学生群体对于学校的批评,如果没有此种批评的存在,那么学校当局就不会去热衷推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体育教学改革活动中,学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④保障动力: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推动

《高等教育法》中的第31条到38条,对于高等院校作为实体法人应该承担的任务与七个方面的七个方面的自主权有效地进行了明确。伴随我国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渐增强,在这样的推动和保障下,我国高校也提高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可以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推进同高校自主性的有效增强是存在较密切联系的。然而,在我国高校现阶段的办学实践中,在办学自主权的问题上依旧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进而使高校在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在教育教学改革开展的过程中,高校一直缺少一定的动力,这也是需要我们日后全力解决的。

(二)体育教学改革诸动力的内在联系、共同特征和作用机制

1.体育教学改革内外部诸动力的内在联系

(1)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是发挥内部动力作用的选决条件事物的变化、发展离不开外部力量的推动作用。尽管现阶段体育教学自身具备相对的独立性特征,使其具备独有的内在逻辑与演进规律,然而,体育教学作为具体的一种现象,始终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同时,同其他的社会现象间存在的联系也是经常性且十分密切的,此外,对于体育教学而言,外部力量也将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这里所说的外部力量主要是从社会系统中的政治、经济与科技等领域中产生的。

如果不存在外部力量的刺激、诱发与推动,那么由于高校自身“惰性”的存在,想要从自身内部促进产生体育教学改革的意愿与动力明显是很困难的。所以,对于体育教学改革而言,其同外部力量中具有的推动作用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从本质上来讲是其内部的动力使其自身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基础。

(2)体育教学改革内外部动力综合作用于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所有事物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结果。并不是仅仅依靠外因的推动作用,或者是内因的单纯自我运动就能够实现的,从事实上来讲,主要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之间综合在一起的作用结果。

从根本上来讲,体育教学改革是一种外部和内部的动力之间种类不同的做种因素有机结合而促进产生的最终结果,尽管上述的这些因素同力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征存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因素的存在是分散的,会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向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动力与合力来源转化,我们上面所提到的不同形式,主要有:对话、协同、选择、融合、竞争,等等,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来讲,他们能够共同发挥出推动作用。

2.高枝教育教学改革诸动力的共同特征

虽然从形式方面来讲,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主要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特征方面,他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点。在这些特征共同作用下,使他们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进而在动力机制上使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机构成得到促进,对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起到共同推动的作用。这些因素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有:相关性与互补性特征、层次性特征、动态性特征和整体性特征。

3.体育教学改革诸动力同体育教学改革之间的动力机制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自动实现,并不是仅仅拥有能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起到引发或者推动作用的动力就能够做到。体育教学改革的诸动力同体育教学改革之间的练习离不开某一种机制的支持。现阶段,在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能够发挥作用的机制一般来讲有三种,作者对这三种机制的分析具体如下。

(1)行政机制

体育教学改革的行政机制,一般来讲是指国家的行政部门能够主导着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行政部门的作用体现在,一般会对其科层体制进行利用来最后筛选、过滤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各种外部动力因素与内部动力因素。

(2)市场机制

体育教学改革的市场机制,一般来讲是指市场能够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各种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造成一定的影响,决定了它们能否作为动力而对体育教学改革发挥推动作用,并且能够承受得了市场的考验。

(3)志愿机制

体育教学改革的志愿机制,一般而言指的是学校自身能够在体育教学改革开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换句话说,就是在选择体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时候,充分考虑学校自身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的现状与教育教学的发展目标等多种因素。在志愿机制的作用下,学校自身能够综合地分析教育教学改革的内部影响因素与外部影响因素。

在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问题进行探讨时,主要从体育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的内因、作用机制与共同特征、动力因素和动力诸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等几个方面出发,得到了如下的主要观念。

第一,任何一种改革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动力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有与之相对应的动力机制存在。我们这里所说的体育教学改革的动力机制,主要指的是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推动或者引领作用的各种不同层次的力量,以及这些力量之间有机结合的机制、方式与过程。

第二,能够对体育教学改革起到引领与推动作用的动力,主要包含两种,即体育教学改革的内部动力因素、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因素。体育教学改革的内部动力因素,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来源,分别是使学校教育教学弊端得到克服的需要、使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的需要、高校办校自主权的推动作用、改革主体自我改革的推动力;而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因素,主要来源是:社会大体系中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子系统中产生全新动力的需求,不仅如此,教育系统中在学校相关竞争活动中产生的外部压力。

第三,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内部动力因素与外部动力因素之间存在的主要联系是:外部动力是发挥内部动力因素作用的主要基础,同时,外部动力之所以存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内部动力因素使体育教学改革的外部动力因素与内部动力因素之间有机结合得以实现,并且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得到综合性的应用;体育教学改革的诸动力要素之间具有许多的共同特征,即:互补性与相关性特征、层次性特征、整体性特征与动态性特征;体育教学改革和诸动力存在的三种主要作用机制是行政机制、市场机制与志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