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通过对集体协商制度实施、评价及创新的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掌握该制度实施及变迁的内在机理,认识影响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及其作用强度和内在联系,为集体协商制度的创新及系统性政策措施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最终达到促进企业利益分配合理化、劳动关系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目的。
第一,试图探究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深层次、系统性动因,为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变迁明确其源头性的动力依据。结合新的思想理论视角提出适合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特征的动因模型,以改变已有研究中不成体系、零散式开展相关动力因素研究的现状;特别是,试图进一步明确政府因素在整个动力系统中所处的位置,以便揭示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显著特征。
第二,试图揭示我国集体协商制度历史性变迁阶段及其特征,并认知其有序变迁、良性发展所应当具备的条件。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能够站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正确地推动该制度在未来的创新。从管理熵角度对集体协商制度体系进而对整个劳动关系系统有序变迁应当具备的条件进行探讨,以便为劳动关系相关主体改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第三,试图评价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效果,以便劳动关系主体准确掌握制度推行的实效性程度。试图进一步验证影响实施效果的若干关键性因素及其影响强度,以便为政府、企业、工会各方明确各层次因素对制度实施所产生的作用、进而有针对性采取相关改善措施提供可信度高的实证结果支持。
第四,试图为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创新及改进提出整体性、系统性的策略改善框架。集体协商相关理论与实证工作的开展,最终的目的都应当落脚到优化实践行为上来,从劳资政及外部环境几个角度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策略建议,以便为集体协商制度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借鉴。
1.2.2 研究意义
本书在遵循“理论—动机—行为—绩效—改善”的逻辑思路上对旨在协调劳动关系的集体协商制度所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
劳动关系是劳资政各方都给予高度关注的社会关系。从系统论的视角考察,劳动关系的各方主体及其之间存在的复杂非线性相互关系便构成了劳动关系系统。它属于一种社会系统,而集体协商制度体系则构成了支撑这一关系系统的骨架。在研究集体协商制度体系及以此为支撑的劳动关系系统的变迁过程中,引进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相应数理方法,旨在为促进系统和谐有序变迁提供研究方法的支撑。这对于弥补已有研究中对劳动关系系统或集体协商制度体系分析时仅局限于定性描述而言是一种突破,它有助于丰富劳动关系系统的研究方法,也拓展了耗散结构理论及其方法的应用范围,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另外,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影响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因素展开实证研究,这种数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增强研究方法的严谨性、科学性,同时也使得研究结论具有更高的可信度。该方法的采用深化了对劳动关系系统内部相关影响机理的探讨,也拓展了结构方程模型法在劳动关系系统研究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2)实践意义
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工作,对于我国而言,集体协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当然其中已涵盖了劳资双方各自利益的平衡。本书关于集体协商动因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劳资政各方系统掌握推动集体协商制度实施的各类各层次动力因素及其强弱程度,这有利于采取针对性措施对相关因素进行催化,使之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最大化的合力。这对于推动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本书对影响集体协商制度实施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及其影响强度进行验证,所得结论有利于更好地为制定旨在提高集体协商协议签订效率、切实促成集体协商预期效果实现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供依据,这对于实践领域集体协商制度的推行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尤其是本书基于实证和国外经验基础之上的政策框架体系的设计对于政府部门的政策改善更是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在集体谈判制度实践中所体现出的特征和成功经验的总结,对切实解决我国该项制度实施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借鉴。总之,本书的研究对于微观层面的劳资双方决策以及对于宏观层面的政府决策都具有指导意义,最终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