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思维建海军
中国弯月形的海岸线,既是走向世界的通道,也可成为列强入侵的跳板。海洋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荣辱,中国要强大,必须重视海洋。
1953年,毛泽东在“长江”舰上指出:“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军,把一万多公里的海岸线建成‘海上长城’。”1958年,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强调:“除继续加强陆军和海军的建设外,还需大搞造船工业,大量造船,建设‘海上铁路’,以便在今后若干年内建设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
建设“海上长城”和“海上铁路”,勾画了毛泽东的海洋战略思想:中国不仅要建设能够有效地保卫国家海洋主权完整的和海洋权益不受侵犯的“钢铁长城”,还要建设能够通向世界的“海上铁路”,同世界人民一起共享海洋资源、共建“和平海洋”。
1949年4月23日,就在解放军把红旗插上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的那一天,在毛泽东的亲切关怀下,于江苏泰州市的白马庙诞生了华东军区海军。他又亲自调兵遣将,选调海军司令员,组建海军领导班子和首批海军部队。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访问苏联的百忙之中,一直思考着海军的地位与使命,他认为海军是以海洋为活动舞台,执行国家赋予的多元使命。考虑到海军超越国防的特殊性,他亲自致电聂荣臻:“海军应该是一个战略决策机构,是一个军种,应单独成立司令部,海军领导机关应设在北京。”把海军提升到战略军种的地位,决心改变海军的落后状态。
毛泽东关注海军,重视亲自实践,他是中国海军史上视察海军舰艇最多的一位统帅。1953年2月,毛泽东乘坐“长江”舰,在“洛阳”舰护航下,从武汉到南京进行沿江考察,也是对海军进行一次全面的视察。
在新中国百废待举、经费缺乏的情况下,毛泽东把从苏联取得的3亿美元贷款中的一半批给了海军,用来购买驱逐舰和鱼雷快艇等海军装备,而当时全国国民收入仅有22.27亿美元!足见他对海军建设的高度重视。
航途中,毛泽东站立甲板,远眺浩荡江水,追忆百万雄师下江南的历史巨卷,思考着黄金水道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筹划着人民海军发展的宏伟蓝图,对海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毛泽东分析历史,深切地对大家说:“过去帝国主义欺负我们,大多从海上来的,我们要争气,要认真对付。”干海军就应当“爱舰、爱岛、爱海洋”。
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在陈毅、张爱萍等陪同下,在南京下关码头依次检阅了“南昌”、“广州”护卫舰和第五舰队的“黄河”舰登陆舰及舷号“101”号、“104”号2艘鱼雷快艇。陈毅向毛泽东介绍说:“这是目前海军最大的舰。”毛泽东望着军舰说:“这3艘舰加起来,总吨位也没有‘重庆’舰的吨位大,比起第七舰队的美舰就更小了。”他伸出左手的小指头晃了一晃。
在“南昌”舰甲板上,毛泽东检阅了“101”号、“104”号2艘鱼雷艇高速编队航行和鱼雷攻击操演。张爱萍向毛泽东介绍:“鱼雷艇体积小,航速快,隐蔽性好,攻击力强,是海军的‘拳头’部队。”毛泽东针对当时东南沿海敌强我弱的形势,说:“鱼雷艇要多搞一些,在作战中以小胜大,发挥鱼雷的攻击威力。”
毛泽东在视察期间,谆谆教导指战员:“从鸦片战争至今100多年,中国受尽侵略、掠夺,灾难深重!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八国联军入侵,后来日本侵略,都是从海上来的。现在太平洋不太平,我们必须建设强大的海军!”他分两次为5艘军舰题写了完全相同的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表明了毛泽东对“建设强大海军”的坚定决心,这在世界海军史上也是罕见的。这个题词传播最广、影响最深,万里海疆,无处不在,是指引海军伟大航程的灯塔,指战员心目中的座右铭。
1958年9月20日,毛泽东在罗瑞卿陪同下视察了芜湖造船厂,乘上新造的鱼雷快艇,在长江上高速航行了半个小时,实现了他多年要“乘中国造的军舰航行”的夙愿,也是中国唯一乘坐过鱼雷快艇高速航行的共和国领袖。
毛泽东十分重视潜艇部队的发展,指出:“建设强大的海军,要学会潜艇作战。”曾亲自打电话给斯大林购买2艘潜艇,组建了人民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在陈毅陪同下,专程到江南造船厂视察了第一艘国产的03型“115”号潜艇,望着即将完工的“巨鲸”,饶有兴趣地围绕船台转了整整一圈。他把视野瞄向了深海大洋,思索着潜艇部队的战略运用。海军不仅要保卫领海的安全,而且要维护广袤海洋上的海洋权益不受侵犯。中国不但要有“两弹一星”,而且要有大洋上的运动载体和保障兵力,逐步建立海上威慑力量。
毛泽东晚年依然萦怀着海军,1975年5月2日,82岁高龄的毛泽东主持政治局会议,见到海军政委苏振华便关切海军发展。谈到海军现状时,他伸了小指头;谈到海军发展时,他伸出大拇指:“我们的海军要这样大,海军要搞好,使敌人怕!”
毛泽东为海军的题词
1959年10月,苏联专家突然撤离,要把造了一半的核潜艇“烂在船台上”。毛泽东毅然批示“核潜艇,1万年也要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