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用户无社交
协作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社交属性是用户的天然属性。
一般意义上的用户既缺乏社交技巧,也缺乏社交内容。在运营工作中,运营人员一定要认识到:用户是社交乏力的。
用户既缺乏社交技巧,也缺乏社交内容。
先说说缺乏社交技巧。2000年的时候,小王开始玩QQ,内向的小王想找个女朋友,然后拼命地加女生聊天,加的女生很多,但是聊天的内容都是差不多的,一般都是查户口式的问题:
你好?
你叫什么?
你多大了?
你是哪个学校的?
你是哪里人?
你是做什么的?
你在做什么?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虽然加了很多女生,但是能聊下去的很少。小王是一个有毅力的人,聊了四五年,终于成功约出来一个女生见面,结果还是见证了“见光死”这一网络词语。
不光小王是这样,周围的很多小伙伴都是这样的。
微信启动页面——一个孤独的小人,用户因为社交乏力而孤独
到了微信时代,互联网已经发展十几年了,大家的沟通技巧进步了吗?没有,我们可以做一个实验,设置一个微信号小号,换上一个女生的头像,打开附近的人试试,加我们好友的人还是重复这些查户口式的聊天内容。
一般用户是缺乏社交技巧的。
正确的方式不是问“你好”之类的话,而是寻找共同的东西,或者激起对方的回应。比如,你可以这么说:“美女,我发现咱俩真有默契,加好友半天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咱俩一定是同一个小学毕业的。你是不是坐在我前面,整天流鼻涕的那个小女孩?”
这种缺乏社交技巧的表现到处都是,例如,写评论时,绝大部分用户的回复都是:顶、说得好、支持。
QQ出了一个“附近人”功能,当你不知道怎么打招呼时,系统会提供一些搭讪语言,例如,“我觉得你头发束起来更好看”;我在做评分理由设计时,理由都帮用户想好了,用户直接选择就行;甚至还有人专门做教用户如何搭讪的业务,几个人的团队一年就能做到千万级别的营收。
一般用户是缺乏社交内容的。
什么是一般用户?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用户,这些用户不是富二代,不是“985”院校毕业,也不是“211”院校毕业,每天就是上班下班很枯燥,世界那么大,很想去看看,但是又不能任性地说走就走。
一句话,一般用户实际上很少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
很多产品能火,是因为它帮助用户解决这个问题。例如,美图秀秀,让大家变美;小咖秀,能让用户通过搞怪获得观看与点赞;直播,能让用户因为很小的特点受到很多关注。在微信朋友圈中,这点表现尤其明显,用户如果有好吃的,要晒出来,偶尔出去一趟旅游,也要晒出来,买个苹果手机,也要不经意间表露出来。
用户不是在晒,他们是在社交。
在运营过程中,针对用户的社交特点,我们要做好对应的运营策略,帮助用户社交。
比如,线下活动见面时,可以设定一个暗号,例如,让用户喊一个暗号“天王盖地虎”,而已经到的用户就喊一个“宝塔镇河妖”,尴尬就没有了,大家一下子就熟络起来;还可以让用户带不同的食物,例如,你带鸡爪,我带苹果,他带矿泉水;提前给大家设置好分工,具体安排到人;游戏的过程也给大家设计好。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找人拍出精美的不同的合影照片,底纹设置我们的水印,用户自己就会转发出去。
级别比较高的运营人员一定要会帮用户设计社交辅助,制造让用户传播的内容,这样运营的效率就会很高。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电商领域,用户的评价非常重要,它能直接促进销售。让用户评价商品的办法有很多,有没有办法让用户产生更多的评价,并传播这些评价的内容呢?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
· 给用户的商品评价设计评分机制,让阅读者给该评价打分,比如,我觉得你这个评价不错,我就给你点个赞,或者踩一下。
· 当该条商品评价的点赞数达到一定数量时,给用户一个通知,比如“你的XX评价受到XX人的认可,他们觉得非常有用!点这里分享给更多人,来帮助他们吧!”分享标题可以是“超有用!我用XX商品的真实感受……”
这个社交辅助设计与“360安全卫士的开机速度打败了多少人”的原理是一样的。这个设计让用户受到了认可,满足了用户的强者心理,用户因此会创造更多的商品评价,并传播这些受到认可的评价。
无论是产品运营,还是活动运营,一定要产生能让用户扩散的内容,用户自己会扩散。在制作这些内容时,需要注意三点:
· 内容要做得精美,比如参加户外活动的照片,每张照片要跟画一样美,用户会自发传播;
· 内容的传播方式要简单,最好用户一点击就能分享,连分享内容都设计好了;
· 内容要具有传播意义,例如,爱心传递活动、参加出国游的直播帖子等。
1.在公众场景下,如何打破用户的社交障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从哪些角度设计社交内容,以便用户自发传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