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与后期独家秘籍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追根溯源,厘清唯美人像的历史脉络

1.1.1 “唯美”的起源

要了解唯美人像,首先就要来了解什么是“唯美”。

唯美就是指绝对的美,源于19世纪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奠基人为伊曼努尔·康德(德国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他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超然于生活的纯粹美,追求艺术技巧和形式的极致美。

唯美主义的兴起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功利哲学、市侩习气和庸俗作风的反抗,它受18世纪伊曼努尔·康德的美学影响。康德把美分为自由美和附庸美,强调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无利害感,并力图调和审美标准与道德、功利及愉快之间的矛盾。在后来的唯美主义运动中,法国浪漫主义诗人戈蒂耶、英国作家王尔德及画家比亚兹莱又倡导艺术家不应带有功利的目的,也不应受道德的约束,艺术家的个性不应受到压抑。

唯美主义绘画发展出了一种抽象的形式美,提倡培养精细的艺术敏感性。并且,唯美主义在艺术上开拓了各种美的领域,如从怪诞、颓废、丑恶、乖戾等现象中提取美,从而扩大了艺术表现的范围。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1.2 “唯美”的关键词

从上述对于“唯美”一词的描述来看,有点烦琐难懂,而我们要识清唯美,不需要过多地去理解那些繁复的概念,只需要抓住其中几个关键词即可,分别为“极致的形式美”“脱离于现实”和“不受约束”,下面我们再来分开讲述。

“极致的形式美”在唯美艺术中是指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包括色彩、形状、线条和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调和对比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以下图为例,图中主要表现的是由构图呈现出来的形式美。图中的主体无疑是3个人物(3个人物为宁芙,是希腊神话中“小仙女”的通称),且3个人物的形体与暴风中的船体形成了一条S形线条。此种构图形式本身为曲线构图中非常美的一种构图法,可以从形式上让画面中的人物看起来非常优雅、美丽、可爱、温暖。同时,画面中的人物肤色和环境色都偏黄,都采用了黄色调,使得人物和环境在色彩上取得了温暖感。此外,船体的黄色和山洞中的黄色形成了完美的色彩呼应,使得画面的整体感更为强烈。

《风暴山洞里的宁芙》
Cave of the Storm Nymphs

画家:爱德华·约翰·波因特(Edward John Poynter)

“脱离于现实”在唯美艺术中主要表现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只出现在人们的想象中,或者是神话中描绘的情景与画面。

以下面图为例,宁芙和萨堤尔(半人半兽)都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作品描述的是宁芙们在洗澡时,一个萨堤尔在偷看,在他被发现后,仙女们把他也拖下水去,一起玩耍的情景。很显然,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找到的,一般只会出现在人们的幻想当中,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不大的。

《宁芙与萨堤尔》(Nymphs and Satyr

画家: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

“不受约束”在唯美艺术中往往是追求采用任何方法或方式,来表达出极致的美感及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唤起观者的共鸣,在题材的选择上往往比较闲散与自由。

《戈黛娃夫人》(Lady Godiva

画家:约翰·马勒·科利尔(John Maler Collier)

以上面图为例,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是戈黛娃夫人为了向丈夫争取减免强加于市民的重税而裸体骑马在大街上绕行。

提示

人是肉体与灵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集合物。西方艺术崇尚写实,因而在肉体与精神两方面力求逼真,并且艺术家们也力求借人体的塑造揭示崇高的人性、人情与人爱的本质,传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

《伊甸园之春》

出镜:两条鱼摆摆、小雅小甜甜

快门1/8000s f/1.8 ISO100 焦距35mm

以上图为例,这是一幅典型的唯美人像摄影作品,大气空灵的场景恍若西方神话中的伊甸园一般,模特的服装和动作都充满了西式女神般的大方与优雅,而这种画面又是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去找到的。

1.1.3 唯美人像摄影的血统

随着数码摄影器材的发展和普及,摄影目前几乎成为了最为大众化的艺术,每年产生的摄影作品的数量都成倍递增,并且很多摄影门类都有了长足发展的希望。就此,一些摄影“大咖”们开始琢磨将摄影和唯美绘画结合起来,最终衍生出了一门新兴的摄影门类——唯美人像摄影。虽然唯美人像诞生的具体年月和“出生地”已无从考证,但毫无疑问的是,其理念和技术均来自西方,因此其从酝酿和诞生那一刻起就具有了浓浓的西方血统。

1.1.4 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唯美人像摄影的结合

翻开众多的书卷,关于什么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特性的书籍可谓汗牛充栋,且大多都冗长而乏味,而普通摄影人又有多少时间去逐一翻看并深刻研究呢?

其实从小学开始,老师就给我们骄傲地普及,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也是唯一一个传承至今的文明古国。我们除了内心感到无比骄傲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这是显性的认识,如果想要更深层次地去认识为何我们能成为目前唯一能传承至今的文明古国,就要从中华民族文化最显著的特征——包容性上去理解了。

提示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底尽在儒、释、道,正是这三者的共同作用才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能够如此顽强和持久地发展。儒家讲究“有教无类”,即教化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有享受教化的权利,无论你是王公贵族还是贩夫走卒都可以享受教化,都有资格学习儒家的精髓;释家讲究善良与众生平等,与儒家的学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家则更进一步地讲究天人合一和万物齐一,指人和物都合于道,其本意也都是一样的。

就上述内容而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无一不彰显着包容性。也正因如此,自小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我们,尤其是中国的摄影师们,理所应当以包容的心态不断尝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唯美人像摄影艺术相结合,并用唯美人像摄影的纯美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就此也终于在近年来正式诞生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新兴人像摄影门类——中国风唯美人像摄影。

《一》出镜:两条鱼摆摆

快门1/500s, f/8.0, ISO250,焦距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