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理论基础
(一)创业理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研究形成了以领导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社会学理论为基础理论的发展比较完善的学科体系。综述现有关于创业研究的文献来看,创业理论具体可分为风险学派(代表人物有坎蒂隆,1755;奈特,1921)、领导学派(萨伊、马歇尔)、创新学派(熊彼特,1934, 1942)、认知学派(Kirzner, 1973)、社会学派、管理学派(德鲁克,1989)、战略学派(Zahra and Dess, 2001)、机会学派(Shane and Singh, 2007)八大学派。尽管创业研究学派众多,研究视角各异,但其研究的框架基本一致,即对创业主体、过程、组织以及结果的关注。从以往创业理论研究来看,早期的研究偏向于静态分析,而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面临的复杂环境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因此动态化研究创业过程成为后期创业研究发展的重点方向,由此也形成了六种非常典型的创业分析模型,具体包括:蒂蒙斯(Timmons)创业模型、甘特(Gartner)创业模型、威科汉姆(Wickham)创业模型、萨尔曼(Sahlman)创业模型、全球创业观察(GEM)创业模型、刘常勇创业模型(董保宝、葛宝山,2008)。这些经典的理论与创业模型为分析农户创业发生过程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二)创业投资理论
创业投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提出的“纯产品”理论。该理论认为,农业是一国财富的基础,纯产品是财富增加的最重要形式。换言之,投资农业是实现国家财富增加的重要途径。之后,亚当·斯密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数量是财富增加的直接途径。可见,亚当·斯密在当时已意识到了投资与劳动的关系。也正是这些观点奠定了现代投资理论的基础。而随后《经济学原理》《利息理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等一系列著作的问世,其中对投资收益率、最大限制原理、比较利益原理、收获超成本原理、成本—收益分析、加速理论、利润理论等的关注和重视,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投资学理论。投资理论在丰富了人类深入认识自身经济投资活动的同时,也指导了人们的投资创业活动。由此,学者们进一步将“委托代理”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引入并应用于创业研究领域,剖析创业投资(Venture Capital)这种有别于一般投资的高风险经济活动,进而形成了专业化研究创业的理论,即创业投资理论。该理论研究的重点是项目可持续决策、投资与负债结构、激励与约束。尽管创业投资理论形成已久,但其理论仍未完善。而随着创业投资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农业作为传统产业,也逐渐成为新的投资热点。近几年内,对农业投资成为重要的方向,尤其是在当前国内“大众创业”背景下,运用创业投资理论具体研究农民创业具有有效实践性意义。
(三)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结果,已被许多学者广泛运用在各种情境下,作为探讨和诠释个人采取某一特定行为的主要理论基础。TPB分三个阶段来分析行为的形成过程:一是行为意图决定了行为;二是行为意图受到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控制认知三个内生的心理因素共同或部分的作用影响;三是个体特征、对事物的信念和态度、工作特性和情境外生变量决定了其行为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心理因素。具体分析过程如图2-1所示。
图2-1 计划行为模型
资料来源:Ajzen(1991)。
TPB认为,行为意图是预测行为的最好方法(Fishbein and Ajzen, 1975),即意图越强,行为执行的可能性越高,换言之,行为意图与行为之间息息相关(Ajzen, 1991)。因而该理论假定,个体对行为的态度愈正面,即对该行为认识的实际控制愈多,则个体从事该行为的意图越强;当预测的行为不能完全受自己控制时,行为控制认知则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利用TPB可以为深入理解农户创业具体选择行为提供参考。
(四)“有限理性”决策行为理论
自亚里士多德时期开始,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其思想和行为表现为理性化决策;人只有在特殊情形下,如疲劳、醉酒、愤怒时,决策和思维才会受限制(转引自创业者决策风险行为研究)。换言之,人,在正常情况下,具有合理的推理能力,掌握了规范化的理智和决策原则。经济学家从亚当·斯密“看不见”理论到Arrow-Debreu理论,“经济人”假设都是传统经济学的基石,认为人在完全理性下能够实现最大化。直到1947年西蒙提出“有限理性”理论,指出人是有限行为个体,在知识体系不完备情形下,不可能实现事前完美预期,因而也无法在所有可行的备选行为中做出最优选择,个人的种种决策均是在“给定条件”的环境中发生的,因而最终的结果也只是满意选择(有限条件下实现的次优决策解)(西蒙,2004)。换言之,人的行为是有意识的理性,且这种理性是有限的(转引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04),这种有限在于人所处环境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人对环境认识的有限(转引自张义祯,2008)。用诺思教授的话说,人们之所以有不同的选择,是因为有不同的制度框架,“制度框架约束着人们的选择集”(钟涨宝等,2007)。依据该理论,我国农户在当前有限的资源和能力下的创业行为选择,既是对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环境适应的结果,亦是根据环境调整个人行为方式的表现。根据“有限理性”理论,在承认选择行为受条件限制的前提下,依据“满意”替代“效益最大化”原则认识和理解农户当前的创业选择行为,能更深入地透过表象对看似非理性的行为进行合理的诠释。
(五)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 1977)结合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决策管理、人力资源、教育、创业研究等领域,其核心思想是个人、行为以及环境三元交互决定论和自我效能理论。
首先,在三元交互影响的因果模型中,行为是受外部环境和内在意向共同或其中之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计划性活动,同时该活动的发生亦会反向作用于活动的主体(人)和活动条件(活动发生的环境),即行为、人及其认知、环境两两之间相互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并不表示来自不同方向的作用同时具有影响力,亦不表示这两个方向的影响作用将会同时发生(姚涛,2006)。换言之,要产生这些相互间的影响必须通过一定的作用过程(时间的消耗),因而,这种双向作用下,人在该环境中,扮演了产品和生产者两个角色(Bandura, 1986)。三元交互因果关系模型如图2-2所示。其次,自我效能理论(Bandura, 1927)指出个体的行为表现受个人目标及其执行该行为的自我效能影响,如图2-3所示。Bandura(1986)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主观信念,并将其定义为“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换言之,Bandura强调的是个体对自身所拥有能力以完成任务的自我判断,而该自我判断则反映为个体在信息选择、加工及整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说服力(Bandura, 1986)。因此,自我效能感越强,行为表现则会越积极。
图2-2 三元交互因果关系模型
班杜拉认为社会认知理论最适合用于解释动态环境中人的行为,且将认知、自律、自省考虑在因果作用模型内,通过该模型作用于个体去发展,以培养个体获得使用某种能力的自信心,从而透过该目标系统强化个人内在动机,再进一步作用于该行为能力去完成任务。因此,立足于社会认知理论,可以深层次地揭示创业个体认知以及对个体具体选择行为的作用过程。
图2-3 自我效能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