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市场整合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理论基础

(一)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之上发展提出的,因此,在论述比较优势之前,我们先简单阐述一下绝对优势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又被称为绝对成本说或地域分工说,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道,“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并且进一步把分工扩展到了空间层面,从而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他认为,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各个地区都生产本地区生产成本最低的产品,然后与其他地区交换产品,能够使各个地区的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且各地区经济的专业化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和增加国民收入水平。

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之上,一个地区之所以要输入其他地区的产品,是由于该产品在该区的生产成本不具备优势,反而不如购买其他地区生产的该产品。而把自己的资源用在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的产品上,并向其他地区输出自己的这种产品,从而使两个地区的福利达到最大化。

2.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由古典经济学大师李嘉图提出,他认为贸易的基础并不仅仅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只要在劳动生产率上存在相对差异,生产成本和价格就会出现相对差别,从而导致各个地区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地区之间的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个地区都应该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有比较劣势的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任何地区都有其相对有利的条件。如果各个地区都生产和交换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就会使各个地区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保罗·萨缪尔森曾对比较优势理论做出“比较成本说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不可动摇的基础”的评价。马克思对此观点也持有赞同态度,他指出,即便是劳动生产率比较低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或者地区,在与其他国家或者地区交换中所付出的实物形式的物化劳动多于它所得到的,但是它由此得到的商品比它自己所能生产的更便宜。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要两个地区的生产成本存在相对差别,那么就会使各个地区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最后都会导致分工和专业化的形成。

3.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无论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还是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把分工和贸易归结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然而由于劳动生产率反映的只是实物形态的差异,而不能反映价值差异和成本差异。赫克歇尔和俄林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他们认为,比较成本差异的产生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两个国家或者地区的要素禀赋不一样;第二,不同商品的生产技术不同。无论国际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是域际贸易。构成区域间分工的主要原因在于区际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具体来说,要素禀赋差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自然禀赋差异;(2)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区际的不完全流动性。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各个地区或者国家都倾向于发展生产具有要素优势的产品,例如,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偏于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进行扩张,资本密集的国家偏向于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扩张,知识技术密集的国家偏向于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扩张等。总之,各地区都倾向于输出本地区丰富资源密集型产品。

(二)现代贸易理论

以保罗·克鲁格曼为核心人物的现代贸易理论认为,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该种商品的单位平均成本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地扩张和扩大规模来取得规模效应从而最终取得竞争优势。该理论认为是规模效益导致贸易的产生。保罗·克鲁格曼在《报酬递增、差异产品和国际贸易》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企业对规模经济效果的追求,就是对获得超额利润的追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力”。现代贸易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国际贸易产生的解释,根据外部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一个国家有没有贸易优势并不在于其所拥有的要素禀赋,而在于某个产业或者行业在某个时间点上的规模。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国家在某个产业上规模很大,那么就会拥有一个可以供该产业使用的共同的劳动力池,可以调节整个产业内部的劳动力盈缺,同时大的规模还有利于技术进步和成果的迅速扩散,就会形成该产业的规模优势。如果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产规模小,具有“小而全”的特点,将会导致比较高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

(三)区域农业专业化理论

农业是自然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具有特定的地域资源约束性。国际市场上许多有独特竞争力的农产品大都来自大规模的农业专业化地区,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虽然明显地继承了杜能的农业圈层理论,都承认级差地租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它们也都承认最优区位取决于比较利益。但是与杜能的理论不同,农业地区专业化理论不再以城市市场作为决定农业布局的决定性因素,而是综合分析所有影响农业布局的条件进行全国性农业生产地区分工,推进大规模和高效率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各个地区都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空间套利与一价法则

1.空间套利

空间商品套利是指市场参与者出于逐利的原因将商品从价格低的地区运输到价格高的地区以利用两地之间的价格差异获取利润。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套利行为的存在使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差不可能高于两地之间的运输成本,这种观点用空间套利条件可以表示为:

| pi -pj|≤cij

其中,cij是商品在地区ij之间转移所产生的运输和交易成本,需要说明的是空间套利条件只是一个理想的均衡概念。在现实中,地区之间的价格表现可能与上面式子的表示有所不同,但是只要市场运行良好,空间套利者将推动两地之间的价格差异收敛到贸易成本。在经济学家眼中,只要存在空间的价格差异,那么套利行为是理性经济人的必然选择,空间套利条件是任何空间价格行为模型的出发点。

2.一价法则

购买力平价理论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桑顿在1802年提出,之后由瑞典经济学家古斯塔夫-卡塞尔加以补充和发展,并在其《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文中给予了详细论述,是关于汇率决定的一种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根据一价定律的原则,两地区同种商品的价格差别只能是暂时的,由于价格差别而存在的套利机会会使两地价格的差异趋于消失(扣除运输成本后)。购买力定律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存在汇率转换)表现的是一价法则,即如果市场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那么市场之间同种商品的价格应该大致相同。因为,如果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价格差异,那么地区之间将会发生空间价格套利行为,一直到价格差别减小到等于交易成本的时候套利交易停止。这时商品市场在空间上才达到新的均衡。

(五)大市场理论

大市场理论是在共同市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共同市场理论主要分析的是在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对一个共同市场内部各成员生产要素价格以及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米德(Meade)和伍顿(Wooton),他们认为共同市场可以产生净收益,使共同市场成员国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升,并且在一个共同市场内还会伴随着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转移和溢出效应,促使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从而带来经济增长效应。

大市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西托夫斯基(T. Scitovsky)和德钮(J. F. Deniau),他们在共同市场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区域一体化的竞争效应,西托夫斯基认为,在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而制定各种贸易保护政策只会使各国面对狭隘的国内市场,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小市场”的经济会出现恶性循环,而当建成共同市场之后,可以将原本受到地方保护的市场联系和统一起来,为各成员国提供更大的市场,这势必会促进规模经济的产生。另外,共同市场的形成还会使共同市场内部厂商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使得规模较小、竞争力比较弱的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由此整个经济体迈入以规模经济为主导的市场扩大竞争加剧的良性循环。德钮认为,由于大的市场形成,机器获得充分利用,大量生产活动专业化,研发和技术创新活动由于竞争的加剧而加大,这一切都将促使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下降,从而使实际生活水平提高。而这种消费的扩大又会引起投资的扩大,扩大的投资又使价格下降和购买力提高,这样一来经济就开始滚雪球似的扩张。因而,只有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才能促进经济扩张。

大市场理论的核心是通过扩大市场,获得规模经济和良性循环,带动经济蓬勃发展,从而实现宏观效益。另外,关于大市场理论有代表性的说法还有丁伯根所说的“消除障碍最合理运营的各种人为障碍,通过有意识地引入各种有利于调整、统一的最理想因素,创造出最理想的国际经济结构”。

(六)政府竞争理论

在经济学史上,最早对政府竞争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的是亚当·斯密,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私有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移民其他国家,从而促使政府竞争机制的形成。政府竞争这时候主要是政府为了吸引人才、资本和技术等要素而进行的诸如政府行政管理因素之类软制度的竞争,包含政治、法律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史上明确提出政府竞争理论的则是新制度学派,该学派在演化经济学的基础之上,把经济市场中竞争的天然规律运用到了对政府的集体行动的分析上。该学派认为,竞争是制度进步的原动力,国家正是因为竞争的压力,为了维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逐渐改变现有的制度。以上对政府竞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与国之间,对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则以蒂布特在1956年发表的《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为标志,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以脚投票”理论。该理论假设政府活动空间中存在一个与市场机制相似的政治市场,政府是不流动的政府供给品(市场竞争环境)的供给者,企业和居民作为需求者以脚投票的方式来选择和消费政府提供的这些不流动产品,和商品市场一样,市场竞争使最符合消费者偏好的产品脱颖而出,政府竞争也可以遴选出哪些政治规则以及制度更符合企业和民众的偏好。国内最早利用政府竞争理论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的是何梦笔教授。另外,冯兴元教授对政府竞争的研究也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政府间竞争就目的来看是指政府围绕资源的竞争;就竞争模式来看,主要分为横向竞争和纵向竞争以及直接竞争和间接竞争四种类型;就竞争内容来看,主要指的是政府选择规则和规则体系的竞争。不同的规则和体系将会对一个辖区内部的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产生影响,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又会反过来影响规则及其体系,促进规则及其体系的演进。总的来看,所谓政府竞争就是在政府之间,为了吸引经济增长所必需的人才、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法律法规、投资环境、政府效率等多个方面选择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