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作为批判学派的重要学者,斯麦兹还对传统理论和批判路径进行比较分析。他挑战了传播研究对科学主义(scientism)和控制实验的依赖,否认观察是唯一可行的研究证据,认为经验主义式的社会科学观察不是传播的法则(Smythe, 1954)。他批判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克拉普等人的经验研究有一定的框架。斯麦兹建议从传播被使用的效果去重新建构大众媒介的效果研究。他强调应该关注历史研究,探讨人类如何进行传播、传播的功能是什么、传播受到什么外力驱动、如何被商业化等。他主张学者自我反省传播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关心传播理论的前提和偏见,确保科学研究的完整性,维护文化遗产的价值(Smythe, 1954)。
斯麦兹毕生的研究都围绕传播结构和政策展开,对传播政策制定和传播技术发展做出了不同于主流学者的判断,并从国际视野探讨国际传播的权力关系,为理解传播结构提供了替代性的视野。虽然当今信息和传播科技迅速发展,传播技术形式不断创新,但是表象背后,传播结构和政策并没有发生本质变化。政治经济权力仍然决定着传播的结构和内容,公众在传播政策制定上仍然无能为力;传播资源仍然被当作权势阶层的私有财产予以控制,知识私有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范围内的媒介融合导致垄断的倾向不断增强,公众只是获得了表面的使用权,传播资源并没有真正为公众所有,没有掌握在公众手中。受众主动性增强的同时,仍然是传播业中被多重出售的商品;在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主导的消费主义浪潮席卷全球,第三世界国家传播业对发达国家的依附不是减轻了,而是加深了,国内和国际范围内的同质化日益明显,创新性在减弱。采用斯麦兹的政治经济学视野来理解纷繁复杂的媒介化世界背后的政治经济权力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斯麦兹的论断在今天看来仍然熠熠生辉,其论证逻辑和结论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掩卷深思。
但是,斯麦兹的研究及其所开创的传播政治经济学路径也有片面之处。在研究主题上,斯麦兹的研究多元庞杂,其中,传播和权力的相互建构关系是斯麦兹的核心议题,但他忽视了对传播文本和内容的分析,这种对眼前文本的“近视”和对国际传播体制的“远视”的相互糅合,使他的部分结论缺乏根基和立足点。在视野上,斯麦兹重视从宏观的角度考察权力的国内和全球流通,缺乏从微观视角对具体文化和个案的研究,说服力稍显不足。在方法上,以质化研究和思辨为主,掺杂了太多的主观判断,思辨色彩过浓,在量化和经验研究占主导地位的北美,他备受攻击。他重视定性的判断,而忽视烦琐的论证过程,这与主流学者形成了显著的区别,也为人所诟病。在结论上,斯麦兹将经济因素视为决定传播的首要因素,认为经济和政治的联姻主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但无法提供更多的案例来论证经济制约与内容变化之间的关系,因此他的结论被广泛批评为“经济决定论”。部分结论显得主观武断,这也是传播政治经济学的一大缺憾。总体来看,斯麦兹的研究和工作未能形成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立体图景,当然,这也为后辈学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斯麦兹开创了第一个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正式课程,为传播政治经济学在传播研究这个初生的领域奠定了一个立足点。他集中批评大众媒介和电子广播的结构和政策,致力于揭示媒介、广告商、受众之间隐藏的三角关系。他探讨了政治和经济权力关系如何被生产和再生产,又如何嵌入技术并体现在传播中。其激进的左翼姿态,使他的工作不受组织青睐。他也不追逐学术界的潮流和时尚。斯麦兹论述严谨,文风平易,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他不用一些艰深的术语和时尚的外语或符号。斯麦兹的一生都在不断挑战现状,作为一个启蒙学者,他挑战了从自由贸易到后现代主义的种种教条。他的研究工作跨越了经济学、传播学和社会科学的界限,推动了对技术、制度、人类需要和公共政策的系统研究,所以,学者麦乐迪评价他一生都处于传播的前沿(Melody, 1992)。斯麦兹尤其强调作为社会科学家要有特别的责任和兴趣去研究影响人类生存的机制,将研究、知识、政策与实践联合起来。他不仅是一位倾向于马克思主义的学者,而且是一位将理论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身体力行的活动家,是一位将学术分析、政策研究和行为参与结合为一体的典范(郭镇之,2001)。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工作阅历,以及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派的批判训练使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在不断回应历史的潮流,做出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培养和影响了一批学生走上政治经济学的道路,他所涉猎的讨论主题,为后来者提供了广泛的研究议题,为后来者开辟了一条宽阔的道路。他的批判精神鼓舞后辈学者在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内努力耕耘,他的理论逻辑推演,最终使传播政治经济学成为传播研究的重要分支和流派。用斯麦兹生前同事,也是将传播政治经济学带入中国的启蒙学者赵月枝的一段话结束本章:
作为文化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多样性正是因为这样的个体努力而得以维持,而这种建立在人类解放性诉求基础上的社会分析正是批评学术研究虽然屡遭曲解和不公正批评,但始终无法被埋没的真正原因(赵月枝,2011a: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