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中日韩消费金融比较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消费金融的实体经济基础

消费金融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发展和普遍推广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居民消费意愿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消费金融的增长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强力支撑。

一 产品买方市场逐步形成

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金融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消费金融有效需求的最终形成取决于消费金融使用者能否利用资金购买到合意的商品。纵观各国消费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商品的极大丰富是消费金融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供给角度看,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依赖于宏观经济形势的稳定和个人收入增长的预期,这是从宏观上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保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商品极度匮乏,195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277亿元。1978年,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总方针的确立,促进了国内经济的极大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极大丰富。尤其是轻工业生产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工业结构调整进展顺利,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生产稳步增长,主要工业消费品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提供了丰富的货源,消费金融开始迅速发展。

二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消费金融需求取决于居民的现期收入、资产存量和预期收入水平。由于个人的现期收入和资产存量是形成个人预期收入的重要参量,因此,居民个人消费金融承贷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收入水平和资产存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和人均GDP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我国GDP总额已经达到473104亿元,人均GDP达到35181.24元。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为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相伴随的是居民人均总收入的提高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增加。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是促进消费金融发展最根本、最持久的动力。居民收入增加提高了当期消费水平,可提高其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增加当期和未来的消费金融需求。图1-4和图1-5分别列示了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情况。

图1-4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和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增长情况(1985~2011)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图1-5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人均年消费性支出增长情况(1993~2011)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从城镇居民家庭情况来看,2011年底,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达到23979元,是1985年799元的32倍,年均增速20.7%;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消费性支出达到15161元,是1985年673元的23倍,年均增速18.4%。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和年消费性支出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从农村居民家庭情况来看,2011年底,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收入达到9833元,是1993年1344元的7.4倍,年均增速12.1%;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总支出8642元,是1993年1211元的7.1倍,年均增速12.0%;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221元,是1993年770元的6.8倍,年均增速11.6%。可以看到,与城镇居民家庭相比,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和支出平均增速要低得多,不过都实现了超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三 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收入的增长,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如图1-6所示。

图1-6 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动情况(1978~2011)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从图1-6可以看到,自1978年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值为53.3%)要大大高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值为47.3%)。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1年的3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1年的40.4%。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意味着居民家庭消费中食品支出占比不断下降。表明人们除了对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以外,增加了对其他许多消费品的需求,尤其是一些耐用消费品如汽车、住房及教育的需求。消费需求结构的升级对消费金融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消费金融的供给有利于缓解居民的流动性约束,在不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条件下,居民最终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对未来的预期,包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就业前景和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社会保障的程度是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的两大因素。

在劳动力就业方面,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项措施以增加劳动力就业。首先,结合城市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生活需要,积极发展弹性大、灵活性高和多样化的就业形式,增加就业岗位;其次,完善就业服务,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后,通过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就业形式的好转有利于增加居民的预期收入,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

在社会保障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最大限度地向人民提供各种社会保障。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负责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框架逐步建立,使得居民有可能逐步减少对未来不确定支出的预期。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救助和住房保障等。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政府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政府于1998年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政府努力建立与职工的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2004年1月,国家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后,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迅速扩大。1988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推行生育保险制度改革。

1999年,政府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从国家发展的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对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对受灾群众进行救济,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予以救助,提倡并鼓励开展各种社会互助活动。为解决居民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根据农村人多地广且经济水平不高的发展特点,国家在农村实行与城镇有别的社会保障办法。我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有利于削弱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支出的预期,增强居民消费的信心,为消费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微观经济主体心理预期的平台。

图1-7反映了2005年以来我国主要类型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在总人口中比重的变动情况。

图1-7 我国社会保障变动情况(2005~2012)

资料来源:Wind数据库。

从图1-7可以看到,我国主要类型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13%增加到2012年的22%;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11%增加到2012年的40%,在上述几种社会保险类型中增长最为明显;参加工伤保险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6%增加到2012年的14%;参加生育保险人数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由2005年的4%增加到2012年的11%。比较可以看到,截至2012年底,基本医疗保险在四种社会保险类型中参保比例最高。

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步被释放出来。相应地,人们的消费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