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企业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钢铁企业的发展足迹

德国钢铁制造业历史悠久,早在1815~1820年就引入了英国的“搅拌法”冶炼技术,19世纪30年代又开始大规模引进英国的先进冶铁技术,4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建设对铁轨、机车和车皮制造等需求的刺激,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1840年关税同盟地区和德意志境内生铁产量约19万吨,1850年为21万多吨,1860年约53万吨,1870年则上升到139万多吨。莱茵河流域的鲁尔地区成为欧洲最大的重工业集中地和工业人口稠密地区之一。铁路建设的展开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德国钢铁制造业的发展。

从行业发展来看,德国钢铁业的发展同美国的情况比较相似,不同的是,在德国没有类似安德鲁·卡内基那样的先行者。

由于19世纪50年代铁路建设的热潮,一代老钢铁企业如克虏伯、哈尼尔和施图姆联合企业得到了新的发展。他们采用新的技术,提高了生产能力。一些新的企业,包括凤凰公司、赫德联合企业、波鸿联合公司、卡托维兹,以及柯尼希与劳拉联合冶炼厂等纷纷建立起来。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形成了三大钢铁企业,即蒂森公司、莱茵钢铁公司和多特蒙德联合采矿公司。在这一时期,德国开始引进批量生产钢的新技术,1868~1872年,建成了德国第一座酸性转炉钢厂;1869年,建成了德国第一座西门子-马丁平炉炼钢厂。在19世纪70年代的经济萧条期间,德国钢铁业的发展轨迹发生了较大变化。

由于德国缺少优质和廉价的矿砂,本国的大部分矿砂以及瑞典附近和洛林的矿砂含磷量太高,因此,德国钢铁企业既不能使用酸性转炉技术,又不能使用西门子-马丁平炉技术,只能使用经过改进的托马斯-吉尔克里斯特碱性贝西默转炉,有些公司则在原有转炉和平炉内换砌内衬,以达到脱磷的效果。到1890年,现有企业都为这两种技术进行了大量投资,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基本完成技术改造。从那以后,钢铁业新建的企业几乎没有,企业家和企业要涉足这一生产领域,不是依靠具备新设施了,而主要依靠收购原有企业设施的手段了。

在钢铁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银行所起的作用比它对其他大型工业企业所起的作用要大得多。在19世纪50年代以及后来的70年代,科隆的沙夫豪森联合银行和柏林贸易公司是鲁尔几个大钢铁厂的资金监护者,柏林的贴现公司和柏林贸易公司在鲁尔地区也很活跃,它们还为在西伯利亚、洛林和德国其他地方的钢铁企业提供资金。在经济萧条时期,银行的资金支持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1879年以后,银行还在资金上帮助钢铁企业安装新的托马斯-吉尔克里斯特碱性贝西默转炉和平炉,银行业因此可以派代表进入钢铁企业的监事会。19世纪80年代,钢铁企业赢利后,可以用内部盈余作为资金来源,银行的影响有所减弱,但还得依靠银行发行和承销企业证券来获得短期流动资金。

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德国钢铁企业开始聘请受薪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不仅负责经营管理,而且还逐步进入企业高层决策层。虽然家族企业主和实业家如蒂森、克虏伯、克勒克纳和胡戈·施迁内斯还在领导管理层,但是受薪董事长的权力还是相当大的。总的来说,德国钢铁企业的业务大权都稳定地集中在久经考验而且对业务非常熟稔的管理人员手中。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德国钢铁企业开始建设大规模的营销机构。1914年之前,蒂森钢铁企业就在柏林、杜伊斯堡、路德维希港、科伦斯堡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设有销售办事处和销售设施。格尔森基兴矿业公司是一个庞大的采矿和产钢联合企业,在德国的十几个城市都有它的办事处和分公司,在很多其他城市有它自己的独家代理机构,甚至在几乎所有的欧洲大城市,以及中国、埃及、摩洛哥、锡兰(斯里兰卡)、南非、巴西、乌拉圭和智利等国都有其分支机构和代理机构。

德国钢铁业的发展成绩是显著的。19世纪80年代时,德国钢铁企业就夺取了欧洲的铁轨市场,快速抢占了建筑构架和钢丝市场。在20世纪的头10年,德国钢铁企业开始挺进英国市场。1913年,英国进口的钢产品占世界出口量的15%,其中58.4%来自德国,其余则来自美国和比利时〔美〕 A. D.钱德勒:《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张逸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第565页。

虽然德国和美国的钢铁产业和企业都有相同的发展起点,同时也很快地成为世界上的领先者,但是二者之间还是存在差别的。其中包括:德国钢铁产业不像美国那样集中;德国钢铁企业更倾向于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更多地参与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各个生产阶段;德国钢铁企业不仅依赖银行提供初始资金,而且也依靠企业间的合作来解决市场份额问题,具体表现为纵向一体化的产品结构和卡特尔化的企业间合作。

在德国,钢铁需求相对较小,企业只能采取多样化生产和经营,最大的企业如同美国的二流企业一样,不仅生产初级产品,还生产诸如钢丝、钢板、钢条、钢管、管材,以及铸件和锻件等二级产品。有不少企业还生产最终产品。如克虏伯公司,在19世纪80年代之前就铸造武器、酸性转炉和平炉。所有的主要的德国钢铁企业都是既生产初级产品,又生产二级和最终产品。1900年时,鲁尔地区最大的钢铁厂所生产的通用钢没有一家超过德国全国产量的10%,要知道同期的卡内基钢铁公司所生产的通用钢产量占美国全国产量的35%。1912年,德国当时最大的钢铁企业克虏伯和德卢(森堡)公司一起分配到通用钢产量的18.5%。13家最大的制造厂分到总产量的4% ~9%不等。

1893年,德国有几家钢铁企业参加过当时比较成功的卡特尔组织——莱茵-威斯特法利亚煤炭辛迪加。1904年组成的钢铁联合公司包括29家公司,控制了该行业74.5%的产量,这一卡特尔组织是涉及钢铁工业全部产品的第一个全国性卡特尔,是按照产量分配销售比例的销售辛迪加,几乎所有成员都有卡特尔经验,存在时间也不长。1905年,奥古斯特·蒂森坚持要对钢铁业进行合并,组成钢铁托拉斯,但是多数钢铁企业不愿做出如此激进的组织变革。即使是钢铁联合公司这样的辛迪加组织,成员企业认为也只适合于半成品和初级产品,不适合于二级产品。

卡特尔组织的作用是有限的,但它对德国钢铁业的结构和发展却有着深远的影响,约束了横向兼并,也限制了全行业的合理化,却促进了产业进行纵向一体化的积极性。为了避开卡特尔的规定,钢铁企业可以向前或向后进行收购和兼并,而采煤和采矿企业也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进入到钢铁行业。其典型例子就是1925年和1926年钢铁业的大规模合并和合理化,最终建立了联合炼钢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稳定和合理化之后,德国钢铁企业又开始利用卡特尔来控制价格和国内产量,并成为1926年建立的国际钢铁卡特尔的主要参与者。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经济的恢复和调整,德国钢铁企业基本上还是战前就已经存在的企业,产业和企业格局的变化不是很大。目前,德国钢铁产业中具有较大规模的钢铁企业,包括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德国联合炼钢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库丁贺钢铁公司、克洛、勒克纳钢铁有限公司、德国巴登钢铁公司、克虏伯·曼内斯曼钢铁公司、德国盖发钢铁有限公司和德国布德鲁斯钢铁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