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民俗艺术审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民俗艺术作为一种根植于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美的形式构成要素,寄寓着下层民众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理念,也是民俗文化、民俗观念、民俗心理的重要载体。与高雅艺术相比,民俗艺术的审美观在审美发生机制以及审美层次、审美特征、审美表现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理解和把握审美视野下的民俗艺术,挖掘民俗艺术之美,对于民俗艺术理论水平的提高和实践影响的扩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民俗学与艺术美学联姻,着重研究艺术创作和欣赏民俗的美学地位、价值与意义,并主要限定在中国和广府的范畴之内。因为民俗艺术审美层次关系涉及内容较多,其中大致包括:一是民俗与艺术的关系。这在过去的文艺民俗学研究中已经有相当的成果。陈勤建说:“文艺民俗学是民俗学和文艺学之间相互联系的边缘交叉学科”,“是以文艺作品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从民俗学独特的知识、理论、方法发展的一些主要侧面进行分析研究,力图通过文艺作品的民俗批评,把文艺学和民俗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揭示文艺创作欣赏、研究过程中的民俗机制和文艺发展中过去所忽视的一些规律”。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第2~3页。二是艺术与美学的关系。涉及美学研究的对象,不仅是文学艺术,而且包括艺术的各个门类。“以美学揭示的一般的美学规律作为自己的基础,去进一步研究文艺的特殊规律”。周来祥:《文艺美学》,人民出版社,2003,第13页。赵德利在《文艺民俗美学》中讨论过文艺民俗发生论、文艺民俗价值论、文艺民俗创作论等问题。赵德利:《文艺民俗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以文艺创作与欣赏为中心和以民俗为中介的关系构成基本框架,与以往的美学框架没有太大差别,它们导论的概念、范畴和体系也是围绕自身的内容建立的。值得民俗艺术审美研究借鉴的新见解、新理念如民俗审美超越的根基、民俗结构与审美认知的建构、人生礼俗与文艺审美的对象化、文艺民俗的创作模式等,对于我们都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美学是静态的,而审美是动态的。近年来的一些文艺学与民俗学、美学等研究成果大多还是概述性的。一些研究锁定在中国文艺民俗审美的研究上,为我们广府民俗艺术审美研究提供了地方化的理论资源。我们的民俗艺术审美是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活态”审视,作为广府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来进行审视的研究基本是空白。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大部分还是民俗文化的收集、保存、传承、阐释等方面的静态研究,对体现广府民俗艺术精华与精粹的民俗资源如何有效地、创新地、有生命力地传承和延续的方式及途径缺乏动态的、前瞻性的研究。

民俗与艺术的审美应该有三个层次:一是艺术直接表现民俗;二是民俗语言、民俗表达或是内容中间涉及艺术;三是艺术间接表现民俗传统和民族精神。各民俗的语言,民间语言,经典语言,生活话语,文雅的、通俗的都可能交错融会在一起。这既是传承,也是延续和创新,是真正的民俗之精魂。因此借鉴文艺民俗学等相近学科的方法和成果,采用专题性研究与归纳性论述方法,从艺术理论和创作、欣赏出发,以民间审美的传统特征,从不同角度分析与剖析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从中梳理出一些带本质性的民俗艺术审美的理念与规律。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广府民俗艺术审美寻求中国本土性的民俗审美特色。但运用上述方法也难免有一些缺憾,如造成体系不完整、不全面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