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权与话语权:“颜色革命”与文化霸权(中国话语权研究之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在“新思想、新判断、新观点”方面的理论建设,表达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这在国家安全观方面表现尤为突出。2014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马占魁、孙存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解放军报》2014年7月30日。

一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的背景

1.当前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正不断丰富

中国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最早仅局限在传统安全领域,即主要着眼于政治和军事安全领域,是一种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在1983年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安全”一词首次在中国官方文件中出现,而在1986年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则是“国家安全”一词首次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出现。刘跃进:《非传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第6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安全的范围开始扩大。1997年,江泽民在俄罗斯演讲时提出了“新安全观”,核心为“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但内涵仍有局限性,仅涉及对外安全和国际安全问题,而不是整体的国家安全问题。高强:《江泽民“新安全观”的创新成就和历史贡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到21世纪,非传统安全则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官方文件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专门论述了非传统安全的问题,指出“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而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不仅提到“多种安全威胁”,而且还强调“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中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刘跃进:《非传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第6期。由此可见,国家安全所涵盖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政治、军事领域逐渐延伸到经济、文化、社会、信息、生态、资源等诸多领域,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

2.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当今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涵盖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诸多领域。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格局和形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乏力,仍处于复苏之中;新兴国家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国际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赵耀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唯实》2014年第6期。各方力量分化整合,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斗争与合作,引发动荡和冲突。

3.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

第一,与大国关系的变化。中国已成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最大的竞争对手,美国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因此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增大了中国巩固周边战略依托的难度。赵耀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唯实》2014年第6期。俄罗斯是中国的重要邻国,与中国在地缘上十分接近,两国互为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增强战略互补,有利于两国各自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欧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方关系健康、稳定地发展,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追求。第二,面临着主权、安全等领域的许多挑战。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地区最热点的问题,出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仍处于对立状态,威胁着本地区的安全。台湾妄图脱离中国大陆而“独立”,钓鱼岛争端和东海、南海油气资源争端也时时刻刻牵制着中国的发展。“疆独”、“藏独”等民族分裂势力通过宗教宣传和恐怖袭击等方式进行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活动,也成为中国内部的一大威胁。

二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断发展完善而形成的理论。从1997年的新安全观,一直到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这一过程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实践。

1. 1997年新安全观的提出

1995年10月24日,江泽民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特别纪念会议上作了《让我们共同缔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演讲,第一次全面而具体地阐述了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其中就包含新安全观的最初构想。1997年4月23日,江泽民在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发表了题为《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共同努力》的演讲,正式提出了创立“新的安全观和模式”。新安全观正式提出后,也在不断地发展,主要体现在1999年3月江泽民在参加日内瓦世界裁军谈判大会期间发表的两次讲话中,即《推动裁军进程维护国际安全》和《发展中欧友好合作 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2001年到2002年,是新安全观体系从理论到实践的完善确立阶段,其中2001年6月签署的《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和2001年7月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国际社会树立了建立新型国家关系和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的良好典范。高强:《江泽民“新安全观”的创新成就和历史贡献》,《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 2014年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在会上进行了重要讲话。会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2014年5月20日在上海召开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习近平提出亚洲安全观,积极倡导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

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中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实践》(党的教育版)2014年第6期。总体国家安全观包含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11个方面,既包含传统安全,又包含非传统安全,具有十分广泛的适应性。

三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中国特色

总体国家安全这一概念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而在这一概念的指导下,总体安全的结构和内涵也处处体现出中国特色。

1.总体安全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维的体现

总体安全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维中的忧患意识、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忧患意识,要求国家在和平与发展环境中也要做到居安思危,防止国内危机和国外的威胁,以实现国家安全;整体意识,体现在国家安全不仅包含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的领域,还包含经济、文化、医疗等诸多非传统安全的领域;全局意识,体现在不仅要把安全与发展联系起来,也要把本国安全与他国安全、地区安全甚至国际安全联系起来。刘跃进:《大安全时代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第6期。

2.把政治安全作为中国总体安全的根本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政治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和保证。在保证政治安全的前提下,其他安全问题也能够因此得到更好更快的解决。把政治安全作为总体安全的基础与核心内容,反映出维护政治安定有序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任务。叶自成:《习近平总体安全观的中国意蕴》,《人民论坛》2014年第16期。

3.把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宗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任何不安全最终都是由广大人民群众承受,因此,安全问题最终也是由人民群众来评判的。中国传统的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理念要求把人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宗旨。

4.以共同安全为目标的安全共同体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指出,中国的安全必须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周方银:《命运共同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元素》,《人民论坛》2014年第16期。安全共同体既是对过去共同安全理论的发展,也是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安全领域的应用。

四 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切实有效地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为实现中国的发展和复兴提供坚实保障。

1.制定一个能明确反映中国安全形势特点、任务、宗旨、目标的国家安全战略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即既要重视内部安全,又要重视外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要重视国土安全,又要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既要重视发展问题,又要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要重视自身安全,又要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赵耀辉:《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唯实》2014年第6期。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总体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叶自成:《习近平总体安全观的中国意蕴》,《人民论坛》2014年第16期。

2.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界定国家安全职能,这是建立国家安全机构和配置国家安全工作人员的基础和依据,是国家安全体制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发挥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家安全领导机关、咨询机关、协调机关的作用。再次,要颁布一套国家安全相关法律,从总体上概括国家安全的内容。最后,要组建国家安全工作队伍,打造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的队伍,为国家安全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李文良:《中国国家安全体制研究》,《国际安全研究》2014年第5期。

3.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总体安全体现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思维,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目前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要求我们必须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第一,要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确保政治安全;第二,要坚持科学发展,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经济安全;第三,要深化军队改革,实现国防现代化,注重人才培养,确保军事安全;第四,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确保文化安全;第五,要统筹兼顾国内外局势,坚持“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走和平发展道路,确保战略安全。孙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4年第4期。

五 小结

我们要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和实质,把握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认清国内国际局势的严峻性,增强忧患意识、整体意识和全局意识,完善国家安全工作体制机制,坚持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谢晓光 赵明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