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专业建设与传统文化关系
首先,我感谢各级领导以及舞蹈学院历届的各位领导,尤其要感谢舞蹈系的两位主任对我的关心帮助!
我是一个戏曲出身的舞蹈演员,刚开始是搞戏曲,因为家里比较贫寒,就考取了戏校,学武生。我的两个老师是杨派武生,等一下要谈到的三个流派就是盖派、尚派和杨派。首先,我的成长离不开舞蹈学校的关心和培养,我最近看了一台晚会以后很有感触,觉得我们戏曲在传承关系上非常明确,在舞蹈界,就是我们的身韵,因为我们的身韵发源地是北京舞蹈学院。我跟舞蹈学院的缘分有50年,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牵引人是郜大琨老师。原来郜大琨也和我们是一个单位,我之前跟熊家泰老师、李慧敏老师、马力学老师等,也都是很好的老朋友,李正一老师还是我的老师。
我首先要说的是继承的问题,要把老一辈留给舞蹈界的,包括基本功的训练和身韵继承下来。现在唐老师、二冬老师回来了,我觉得他们谈得很好,跳舞有一定的天赋,就跟学技巧一样,天生善于跳,韵和律,在我们戏曲界就叫“劲头的运用”,劲头运用是很重要的。唐满城老师、李正一老师,以及熊家泰老师、王佩英老师、郜大琨老师都是向戏曲学习的,。你们知道李老师的戏曲老师是谁吗?是马祥林老师。我就觉得首先要继承,一定要继承。而昨天胡二冬老师的发言我认为也是在说这个道理,形、神、劲、律,它的核心仍然是从戏曲中过渡来的。我说的东西是大家公认的,这当然离不开我的老师李正一的帮助。所以我谈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舞蹈界如果身韵不传下去的话,女的就不大气、不大方、不端庄,这个理念应该有。
我下面要谈到刀马旦。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舞蹈学院一定要把两位老先生从传统里面提炼出来的东西发扬光大。因为我问我们青年教师,你们喜不喜欢看戏?不喜欢看戏,张老爷子提出来教我们,来好几次了,也是学习交流的机会,再加上2013年满老师帮我定了一个格——传统古典舞组合,我非常高兴,我在身韵这一块领域上有一席之地了,就想大胆地干,我目前正在研究其与武术的关系,这是第一点。
再谈到舞蹈流派的关系,它是怎么提炼的。唐老师是我大哥,也是我老师,他对我也不错,我来分析他的教材。我不知道你们青年教员有没有做这些?《身韵十年观》这本书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我有,舞蹈学院的身韵方面的书我都有。因为《身韵十年观》现在已经绝版了,它对古典舞特性的认识,它的劲道,形、神、劲、律,我觉得是一个关键的东西,因为我一辈子研究这个东西,要继承下来。在这方面,二冬老师很像唐满城老师。
我再谈戏曲武生的三大流派。在浩瀚的戏曲当中我们需要什么——唱、念、做、打,我再加一个舞。具体地说,《挑滑车》里的《石榴花》曲牌,自1790年以来,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石榴花》没有人改过,这段是它的精华,还有其他的一些片段,它有它的身段和技巧,技法是连接的。李老师有时跟我说:“张宗英,你给我做东西不要加你现在的东西”。所以在身段当中,有的说戏曲就是戏曲舞蹈,我认为戏曲当中保留了一部分古典舞的东西,我现在一直是这种观点,比如《天女散花》的绸舞,还有《霸王别姬》的剑舞,就是保留原来古典舞的东西。再一个戏曲舞蹈里不光是舞蹈,它还吸收了很多武术的东西,像盖老先生,他的动律是什么呢?他这个流派有几句话,侧于左,反于右,动律是屈身拧放顺转逆反,他是从气象、佛龛及武术当中提炼的拧麻花。盖老先生是李春来老先生的学生,他在武汉的时候,我跟他学过。他跟我师父不一样,我师父是杨派武生,等下我谈杨派的身段,唐老师提了盖派和小生的身段,小生我不行,唐老师提得很好。因为唐老师过世了,就没有继续提炼了,包括熊老师,还有很多老师,我刚才已经说了一大串了。盖派当中,他的幅度大,他的起承转合比较适合于我们舞蹈,我觉得应该大量提盖派。我的老师高盛麟先生也学盖派身段艺术。他说自己不光是杨派,也有盖派的传承。他是杨老先生的外孙女婿,茹富兰老师也和杨老先生有亲戚关系,所以盖派身段的特点主要是拧倾,它是这样一种动律,云手也是这样,叫肩、肘、腕、胯、膝,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地运行,最后亮相。
再就是谈杨派,我师父这个派别,他的身段审美归结为柔、稳、雅,就是说在一投足、一抬手都有严格的规范,那么他在动作上面就显得气度潇洒,这个我一说就谈口诀了:“领神走形,形未走神先行。形断劲不断而神不止。”我师父很秀气,不像我,熊老师把我小名叫出来了(小胖),老的舞蹈演员都知道我的小名。你的腰劲要好,我说的腰劲就是劲道的运用,做身段要有紧有松。我师父身段很漂亮,他说:我们要太极的劲,不要太极的形。要吸收太极的划圈,大圈套小圈。“一个云手五个圈”是茹老先生亲授的。上次给满老师和庞丹老师汇报过,也教给了学校里的青年教员和研究生。下面,我做一下“一个云手五个圈”的身段。它是以腰为轴,腰里大圈套小圈,再走第三个圈,劈掌软亮相,最后再走两个圈。长身亮相,有张有弛。传统的东西我就觉得应该要很好地保留下来,因为这是传统舞蹈文化的血脉,是它的精华。供各位老师参考,多提意见。
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