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一 创新之处
本书的创新之处有三点:①不确定性语境与视角的提出;②默会知识影响风险投资阶段选择的机制研究;③默会知识影响风险投资阶段选择的实证检验。
(一)不确定性语境与视角的提出
已有研究中关于不确定性的定义、分类和来源有多达十几种说法,以至于虽然大家都认可不确定性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每当涉及该概念的研究时,要么是各说各话,要么是将其当作一个黑箱谈论。
本书认为以上问题的形成在于,当提及不确定性概念时,我们没有明确研究语境与研究视角问题。
尽管在文献综述中所提及的不确定性概念和分类,均是学者们在研究经济学或者管理学问题的情景下提出的,但是他们在阐述不确定性概念及分类时所默认的语境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不以主体为必要条件阐述不确定性的语境,姑且称之为自然语境;另一类属于以主体为必要条件阐述不确定性的语境,暂且称之为决策语境。如果是自然语境下的不确定性,人并非是划分不确定性类型的必备条件,那么不确定性就可分类为:没有人参与的不确定性、人与自然互动产生的不确定性、人与人互动产生的不确定性。而决策语境中不确定性研究必然不能脱离主体的参与,否则对于决策没有意义。因此,决策语境下的不确定性分类标准,以及每一种类型均是与主体有关的。
对于不确定性,学者们是从他们认同的产生不确定性来源的角度来定义的,即存在定义不确定性的不同视角。决策语境下的不确定性,其视角的主体是决策主体,因此自然可将不确定性看作来源于主体外部(外部视角)、主体内部(内部视角),以及主体外部和内部(全面视角)。
由于本书关心的是阶段选择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本质上是与决策相关的,完全没有人参与的不确定性类型对于决策毫无帮助,也没有了解和掌握的意义,因此,笔者只能在决策语境下进一步筛选适合本书的不确定性的唯一分类标准。
由于本书认同主体异质性假设,因此笔者选择的视角是全面视角,即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程度由主体内、外部条件共同决定。
研究语境与视角的提出,明确了已有研究中有关不确定性问题争论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将本书的不确定性概念进行了清晰界定,使得后续研究得以进入一条“确定性”的道路。
(二)默会知识影响阶段选择的机制研究
机制研究的创新之处体现在默会知识度量体系的拓展研究和默会知识影响路径的细化分析。
默会知识度量问题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难点。目前,学者们主要集中在运用多种专业经历实施对默会知识的度量。度量默会知识困难的原因在于,默会知识定义本身还处于较为含糊的状态,它的内部结构不清晰。奈特对不确定性的定义为“基于估计的估计”。波兰尼将默会知识称之为“难以名言”的知识。二者之间的联系可谓呼之欲出,但是目前尚没有学者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予以系统梳理。本书通过将默会知识动态化,即将默会知识与不确定性相连接,通过默会知识识别不确定性的路径分析,将默会知识(尤其是心智模型部分)的内部结构逐渐清晰化,从而厘清度量默会知识的指标体系。
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往往只从单一路径考虑默会知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本书进行了进一步细分:一是直接路径,包括默会知识对风险投资机构首次投资决策的直接影响和默会知识对风险投资整体投资策略的影响;二是间接路径,默会知识通过首次投资对整体投资策略形成的间接影响;三是宏观路径。上述前两条路径都属于微观路径,而区域宏观因素,会通过影响微观主体的默会知识类型,进而影响微观决策行为,最终表现为宏观层面的风险投资现象差异。
(三)默会知识影响阶段选择的实证检验
目前少有基于默会知识视角的阶段选择行为研究,即便有涉及默会知识——例如人力资本的阶段选择研究,也存在诸多的潜在问题。本书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设计在如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首先,降低了此类研究的内生性风险。已有研究往往以一段时期内的决策团队成员特征检验同期内的投资策略。由于在这段待检验时期内,高管团队的成员和发生的投资案例可能存在一个互动过程,因此便导致内生性风险的存在。本书研究设计中,高管团队成员的选取只限于加入风险投资机构的时间早于投资案例发生时间的成员。逻辑上来说,只存在高管团队的默会知识影响投资决策的可能,反之则不成立。
其次,加入了“干中学”对整体投资策略的影响。风险投资整体投资决策,除了受决策团队进入机构之前形成的默会知识的影响,还会受到在投资过程中形成的默会知识的影响,即“干中学”形成的经验影响。因此,已有研究中仅用进入机构之前形成的经验(默会知识),来检验其对风险投资整个投资期间总体投资策略的影响,是不恰当的。本书通过加入首次投资的信息反馈以及投资次数变量,来反映“干中学”所形成的默会知识对整体投资策略的影响,以克服原有研究设计的不足。
最后,在宏观因素研究中加入了产业结构与区域文化因素变量。现有的有关阶段选择宏观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多冲突。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未将影响区域群体默会知识特征的因素纳入模型。本书将可能影响区域群体默会知识的变量:产业结构和文化因素,加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它们的代理变量均呈现显著影响。这一探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宏观因素影响决策的路径:不但影响主体的外在决策条件,而且影响主体的内在决策条件。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拓展了风险投资阶段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
风险投资在投资阶段上的选择行为会不会影响到风险投资的功能发挥,无论是在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都不够充分。尤其是国内学者在检验风险投资对我国企业是否发挥了作用时,很少考虑风险投资进入企业的时间问题(李曜、张子炜,2011;苟燕楠、董静,2013;李玉华、葛翔宇,2013)。本书拓展了此类研究。
2.丰富了风险投资决策理论
尽管学者们一致认同风险投资在投资早期阶段项目时面临的是不确定性,尽管学术界一致认同不确定性与风险存在本质差别,但是由于不确定性决策理论本身的模糊性,使得在其指导下并不能清晰地提出待检验假设,因此很多学者依然将早期阶段项目投资视同面临风险的情况来提出假设。本书通过采用异质性假设来解释有限理性决策模型和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表面差异和本质相似性,来构建不确定性环境下决策的理论基础,丰富了风险投资决策理论研究。
3.探索了默会知识影响阶段选择的机制
本书通过对默会知识定义和运作模式的梳理,明确了默会知识影响不确定性的四条路径:①经历影响对不确定性事件结果的认识;②细节项的寓居影响对概率分布的理性预期;③理解能力影响对不确定性的降解速度;④文化影响对不确定性大小的感知。据此,笔者初步探索了默会知识影响阶段选择的可能机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当风险投资拥有更多特定的默会知识时,它才会通过选择早期阶段项目来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目标;而默会知识越是缺乏的风险投资机构,越是会选择后期阶段项目。
(二)实践意义
1.宏观政策层面,为引导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本研究有助于设计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风险投资阶段前移,更加优化我国风险投资结构,助推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中观行业层面,有助于改善风险投资行业投资效率
本书通过默会知识影响不确定性的机制研究,有助于风险投资家正确识别不确定性的本质来源,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投资策略,提升风险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3.微观企业层面,帮助创业企业更好利用风险资本
通过对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决策机制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创业企业可以更及时、更准确地识别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偏好,选择向适当的风险投资机构提出融资申请,提高融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