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晚清时期教育对近代化的回应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惨败,大清帝国由此进入晚清时期。晚清时期是中国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也因此不断加入近代化因素进而不断演变。本节侧重从教育对近代化回应的视角,评析晚清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由此可以更深刻地认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而因势利导促进教育的发展。
一 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教育的发展
晚清之前的中国教育,上节已做介绍,完全围绕科举考试进行。这种教育体制起始于隋唐时期,回应的是社会对官员的需求,也回应底层知识分子向上流动的需求。孤立地来看,可以认为较好地回应了所处时代的需求。但放眼当时的世界来看,已是过时落伍的教育体系,因为西方早已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科学民主正成为西方的潮流。
中国教育的封闭是当时清朝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产物。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采取“一口通商”政策,自此,晚清政府开始了长达近百年的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同海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包括中国的教育。
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战败,国门渐开。其实早在1839年,魏源等人受林则徐嘱托著成《四洲志》一书,标志着一些有识之士开始试图了解西方世界。1840年鸦片战争清军战事失利,魏源悲愤填膺,因此著成《海国图志》一书。该书介绍了当时西欧各国的情况,包括教育,比较了西欧教育同清朝不同的教育目的和方法。西欧的“秀才”“举人”并不是仅仅为了当官,为士、为工、为商、为医等均需学习,才可各习其事。这与晚清八股取士有着天壤之别,然而这一问题直到一个甲子之后才得到晚清政府的重视。
《海国图志》首次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同时在书中指出:“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对付外国侵略者只有“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
这时中国的教育面临一次重要调整的机遇,如果及时“师夷”,让当时的国人深刻了解中国正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重臣李鸿章语),中国的历史或许会有完全不同的走向。
然而,晚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使得中国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朝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其结果正如魏源所说:“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
当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海国图志》的人也达三百多万,却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吏的骂声却扑面而来,他们无法接受书中对西方蛮夷的“赞美”之词,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炬。在腐败守旧的晚清政府眼中,《海国图志》无疑是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
由此,中国教育就失去了回应当时近代化的历史契机,继续着已经过时的教育体制,广大读书人仍然沉湎于对早已过时的经典文献的学习和背诵。这个国家和民族仍在继续自负和对世界茫然无知,为以后更惨重的失败准备着。
这一历史假设可通过《海国图志》在日本的境遇证明其合理性。当时日本人读《海国图志》如获至宝,通过不断转译翻刻,使之成为日本朝野上下革新内政的“有用之书”。此书令他们大开眼界,使他们第一次详尽地了解了西洋各国。如此,日本的教育获得了重要的新知识,对以后日本历史道路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半个世纪后,梁启超说,日本明治维新的前辈们,“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中国人不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中认真反思,中国的教育依然故我,我行我素,终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顽固的中国人终于开始了缓慢的变革。
第一,开始引进西式教育,开办新式学堂,改革传统办学模式与教学内容。1862年,恭亲王爱新觉罗·奕訢首次创办京师同文馆,开创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篇章。随后在洋务派的主导下,各式学堂如同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第二,首派学生出国留学。至19世纪70年代,因洋务需求,清政府开始派出留学生前往西欧各国,开创了中国近代官派留学的先例,促进了新式人才的培养,便利了中西文化与教育的交流。但到1881年,在守旧派官僚“适异忘本”“治其恶习”的攻击下,清政府决定裁撤留美,下令留美学生全部撤回。
第三,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增设天文算学,第一次将“西学”与“中学”同考,动摇了传统教育的思想观念。受西方传教士影响,出现了女子学校,这与封建伦理中“女子无才便是德”呈现鲜明的对比。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以引进新式学堂为主,留学教育为辅,并通过改进科举制度为突破口,使中国近代教育在发展历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汲取的西方知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冲击,比十次农民战争更大。这个过程虽没有激昂的呐喊呼叫,但新的观念却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实例改变着人们世代沿袭的成见和信念。
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的发展在社会政治、文化冲突中艰难向前改革,但终是在回应当时近代化对教育的需求,并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成就和洋务运动教育的改革相得益彰。
当然,当时的教育发展的不足也是显然的。教育对近代化的回应是被迫和被动的,兴学堂、派留学,大多出于外交、军事、经济上的直接需要,而非主动自觉的改革,多停留在物质层面引进西方器物,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时的教育有进步,但远远不够。
二 甲午海战之后晚清教育的发展
中国社会及教育终是落后于同时开放的日本。日本脱亚入欧,全盘西化,全盘改造其教育,很快成为世界强国,并在1895年完胜清朝军队,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甲午战争惨败,对中国的改革带来巨大的压力,包括中国教育的改革。迫于洋务运动的失败以及国内舆论压力,光绪帝于1898年颁布《定国是诏》,进行一系列自上而下的改革举措,史称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虽然百日维新很快失败了,所推行的诸多改革措施停止了,但是有一项成果得以延续,这就是创建了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并由梁启超为其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以“培养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为宗旨。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并开设了经济特科,以选拔各类国家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可以这么解读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是晚清时期中国的教育对近代化所做出的重要回应,影响深远。
但中国的保守势力始终是顽强的,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这是一次以传统落后的民粹主义对抗近代文明之举,失败是必然。在八国联军的逼迫下,最终晚清政府求和,签订《辛丑条约》。失败又一次刺激了中国改革的神经,为求自保,最后的清王朝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1905年朝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正式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的脱钩,从此结束了科举取士的传统,为新式教育的发展从制度上清除了障碍。
第二,推广新式学堂和鼓励出洋留学,成立学部以专管全国学堂事务,并要求各省筹集经费选派学生出洋学习,讲求专门学业。对毕业留学生,分别赏给进士、举人等出身,对自备旅费出洋留学的,与派出学生同等对待。
第三,令各省城书院改成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改设中学堂,各县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颁布《重订学堂章程》,详细规定了各级学堂章程及管理体制,以法令形式要求在全国推行,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校制度,从而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学制和教育行政机关。
随着清政府对各地的控制力再次被削弱,地方自主权扩大,各类新式学校兴起,思想教育文化日渐被人们所重视。以废除科举、发展新式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对近代化最重要的回应,深刻地改变了最后的晚清社会,并为推翻清朝政府的辛亥革命进行了准备。晚清新学的兴起也为数年之后彻底改变中国思想文化界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三 基本观察
回顾晚清历史演变以及教育从旧学到新学的发展,我们获得以下基本观察。
第一,晚清之前中国的教育已是落后于世界大时代的教育,没有及时回应当时正在变化中的世界,致使中国人在相当无知从而无畏的状态中被迫带进了一个新时代,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不佳在情理之中。
第二,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仍沉溺于几千年来所形成的自大傲慢中难以自拔,拒绝学习西方,教育仍是旧有体系,不能及时回应时代的需求,也是导致第二次鸦片战争再次失败的原因。
第三,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人的初步觉醒,教育也才开始有所调整。教育变革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只是中国教育对近代化所进行的有限回应,却是重要的回应。
第四,到甲午战败乃至辛丑战败,中国人才有了较高的觉悟,求变革以求自保,教育的发展也进入到近代阶段,是对近代化的一次最重要的回应,也成为清王朝被推翻的重要推动力量。
总之,晚清时期中国发展的历史说明教育必须及时有效地回应时代社会的需求。如果不能很好回应,整个社会国家将因此面临困境;相反,如果很好地回应,社会就能很好地发展。
遗憾的是,比起日本来,清王朝觉悟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