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文化文献集(2000~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浅论中医文化的“神、精、魄、魂、意”及中医成才的“三高一低”

李昀泽 李建军李昀泽,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建军,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医医院要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医院事业快速发展,必须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加强中医文化建设,就是要弘扬中医文化的“神、精、魄、魂、意”。加强人才培养就是要培养符合现代要求的精诚大医。

一 中医文化的“神、精、魄、魂、意”

(一)中医文化“神”——大医精成、普救含灵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医术乃仁术,济世活人为医业宗旨。“医以活人为心。故曰,医乃仁术”(明·王绍隆《医灯续焰》)。行医的目的是为“普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学医的人,首先要有仁爱救人的“大慈恻隐”之心,要具备赤诚的好生之德。这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私欲和疏忽,都可能致病人以死地。医者仁心,乃中医文化“神”。

(二)中医文化“精”——精益求精、求真务实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志于医道,要以“严”字开头,“博”字开路。必有精勤不倦,苦心钻研的治学态度。一方面“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明·徐春甫《庸医速报》)。另一方面学医“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大医精诚》)。只有严谨、精细而又学识广泛才能于医道无所滞碍。“为医之才,无学、无识,不可也”(明·龚廷贤)。作为合格的中医人才,在专业技能上必须具备“三能”。其一“能写”,要善于总结临床经验,写出高水平的著作或科研论文;其二“能讲”,在课堂上、学术论坛上,讲出有水平的,有新见解的学术报告;其三“能治”,在临床能治病,即能熟练而正确地运用辨证施治,理法方药治病,能掌握和使用现代诊断技术与抢救技能。“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髓不仅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而且要求具有高超的直觉心悟的能力和取象类比的能力。此为从医先天之本,乃中医文化“精”。

(三)中医文化“魄”——天人相应、科学发展

“天覆地载,人居其中”,人生活在天地之间,自然环境之内,是整个物质世界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以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也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同时,人又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所以,社会的变化必然对人体产生影响。当然,人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社会和人体紧密联系,互相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在整体观念中,中医认为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又如《灵枢·邪客篇》指出:“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篇》)。懂得“天人相应”,我们就该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适应自然,从而避免疾病,延长生命,使我们更好地生存于天地间。懂得“天人相应”,具有了天下观的思想,能够看到事业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规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此为主一身之“气”,乃中医文化“魄”。

(四)中医文化“魂”——中和平衡、团结和谐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认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医用药疗疾的目的是“去其偏胜,得其中和”。“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在人与自然方面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人体自身是阴阳平和的健康观,在执业方法上是调和致中的治疗观,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是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伦理观。加强中医文化建设,通过弘扬中医文化“中和平衡、团结和谐”,为医院营造浓厚的和谐文化氛围,对内发挥积极导向作用,优化职工的素质,力促院内创造一种积极向上氛围,形成一种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提高职工积极性,增强医院凝聚力;对外发挥医院文化的公关作用,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扩大医院的社会影响,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和优质品牌。“和”,它涵盖了核心价值的各个方面,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乃中医文化“魂”。

(五)中医文化“意”——发扬传统、不断创新

古人说:“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多要求,对中医有了新的标准,对中医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对于中医的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借鉴先进的科学思想,做出相应的部署,使中医学“与时俱进”,充满生机。要师古而不泥古,发扬传统、吐故纳新、中西结合、面向当代。要进一步创新中医药理论,提高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中医药临床技术创新,规范常见病的诊疗技术,在治疗重大疾病、疑难杂症上有突破;进一步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理顺中医药行政管理体制,完善中医政策法规制度,创造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的环境。推动中医现代化,真正走向世界。此为中医后天之本,乃中医文化“意”。

二 培养符合现代要求的精诚大医——中医成才的“三高一低”

“精诚大医”出自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传世之作《千金方》孙思邈:《千金方》,刘更生、张瑞贤点校,华夏出版社,1993,第1~5页。,该书对中医学发展有承前启后的贡献,是千百年来经历历代中医大家亲试有效而公认的临床名典,也是当今中医临床必须取法遵循的第一部临床百科全书,其中提出的“大医精诚”,更为中医从业人员必须遵循的医德规范,《千金方》对中医治病,成为大医提出了很好的意见,笔者归纳为“三高一低”,对当今中医医生及中医学生成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精通医道,熟读文史,提高临证水平

俗语称:“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但“不读王叔和,临证无根而又遗恨何其多”。中医成才必须夯实理论基础。故“千金方”《大医习业第一》云:“凡欲为大医,必须诸《素问》、《甲乙》、《黄帝针经》……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周易》六王,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但还不够。“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还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培养,“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从具备全面、精湛的医疗知识和技术等专业素养上进行规范,习医者应“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能“道听途说”。

(二)厚德载物,志存济世,提高道德境界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黄帝内经》)。我们的工作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私欲和疏忽,都可能致病人以死地。行医送药是施行仁爱、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技术手段,是济世利人的“上功”与“大德”。故“千金方”《大医精诚第二》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备急千金要方》从认真负责、高尚情操的医风方面提出要求,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从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医德方面提出要求。因此,道医作为医身自救与救人济世的必要条件,往往会达到“自医又复医人,医医不已;达道堪传妙道,道道皆通”(《医道还原序》)的境界。

(三)因时因地,因人施治,提高应变能力

中医云:“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是气候季节的变化,地理水土的不同,还是人本身体质的差异,都会对疾病的发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千金方·治病略例第三》论病治病重视时间、地域、人体质的不同。“夫天布五行以植万类,人禀五常以为五脏,经络腑输,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不可不知其本末,天有阴阳,人有男女;月有大小,人有长短。所以服食五谷不能将节,冷热咸苦更相抵触,共为攻击,变成疾病。凡医诊候,固是不易,又问而知之,别病深浅,名曰巧医。四季运转,周而复始。下医诊脉,知病源由,流转移动,四时逆顺,相害相生,审知脏腑之微,此乃为妙也”。李时珍在著名的药典《本草纲目》中特撰一篇“四时用药例”,说明他用药讲究季节。

《内经》中还具体指出,在春、夏、长夏、秋、冬季节中用药宜分别加辛温、辛热、甘苦,酸温和苦寒之药,以顺应春升,夏浮,化成,秋降和冬沉之气,做到顺四时气象而养天和之气。蒲辅周老先生其治疗时病“必先岁气,重视天候地气”和“外感热病必须掌握季节性”的学术观点。“因人而异,辨证施治”,医者必细审其人之种种不同,而后轻重缓急、大小先后之法因之而定。

(四)观其生候,知其不胜,降低医疗风险

医生的行医过程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要降低医疗护理风险,医务人员除所有的诊疗活动必须遵守诊疗常规。医务人员应内强素质,提高自身医学水平及应急能力。医务人员要学会掌握沟通艺术。医务人员要发扬团队精神。

医院应多一些人文关怀,进行人性化管理外。还须对病人病情有充分了解,对病情发展有一定的预见性。《千金方·诊候第四》曰:“夫欲理病,先察其源,候其病机。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善诊候者,亦可深思此意,乃尽善尽美矣。”

此外,还须重视病人心理、家庭、背景。《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生候尚存,形色未改,病未入腠理,针药及时,能将节调理,委以良医,病无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