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常用工具与方法
传统罐具有竹罐、陶瓷罐、玻璃罐、兽角罐、金属罐和木罐。
陶瓷罐
现代医疗结合传统的罐具,又产生了许多新型的罐具,主要有下面几类。
塑料罐
塑料罐
塑料罐是用耐热塑料压制而成。其规格和型号与玻璃罐相似。
适用:抽气排气法。
优点:轻便,携带方便,不易破裂。
缺点:不能观察罐内变化,容易老化。
橡胶罐
橡胶罐
橡胶罐是按照玻璃罐的形状和规格,以具有良好伸缩性的橡胶制造而成。近几年,橡胶产业发展较快,根据治疗要求不同,产生了各种规格和形状的橡胶罐。
橡胶罐的口径小至可用于耳穴。根据治疗的不同需要,有的还将罐内作一个凹斗,放入不同的药物,以增强拔罐治病的效果。
适用:抽气排气法。
优点:结实、不易破摔,不必点火,携带方便,自身便可进行拔罐治疗,适用于耳、鼻、眼、头皮、腕踝部和稍凹凸不平等特殊部位拔罐。
缺点:价格高,负压吸引力不够强,无温热感,只能用于吸拔固定部位,不能用于走罐等其他手法,不能高温消毒,不透明,无法观察罐口皮肤的变化。
有机玻璃罐
有机玻璃罐是用有机玻璃制成的。其规格、型号与玻璃罐相似。
适用:抽气排气法。
优点:轻便,容易携带,不易破裂,透明,易于观察罐口皮肤的变化。
缺点:价格昂贵,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电热罐
罐内安有电热元件称电热罐,有艾灸效应。
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
配红外线、紫外线灯管、激光发生器的罐具分别命名为红外线罐、紫外线罐、激光罐,各具有相应的治疗作用。
刺血罐
将刺血器安置于罐顶中央,称为刺血罐,可在拔罐过程中起刺血作用。
灸罐
罐内可架设艾条,待灸后再排气的罐具称为灸罐。
离子透入罐、磁疗罐
安有离子透入器设备或磁铁的罐具分别称为离子透入罐、磁疗罐。
微罐
用于眼、耳、头皮、腕踝部的口径很小的罐具称为微罐,多由橡胶制成,最小者口径仅1毫米。
鼻罐、耳罐、肛罐
鼻罐、耳罐、肛罐因用于特殊部位而得名,多由橡胶制成,也有以玻璃或有机玻璃制成连接抽气设备的,其形状因部位和临床需要而各异。
随着科学与医术的发展,或许在将来可以实现罐具的自动化控制,根据治病的具体需求制造成合适的罐具。
抽气排气罐
抽气排气罐是指用抽出罐中气体方法排气的罐具,主要有以下4种。
◆ 注射器抽气罐或空气唧筒抽气罐。
◆ 橡皮球排气罐。
◆ 电动吸引器排气罐。
◆ 旋转手轮活塞式负压拔罐。
挤压排气罐
挤压排气罐是指用挤压罐体排气法排气的罐具,一般是指橡胶罐,其外形与玻璃罐相似,优点是结实,不容易摔碎,能够避免烫伤,能轻松掌握,携带方便,患者可自行拔罐或穿着衣服拔罐。缺点是不能看到拔罐部位的变化。
常见的是两类,大部分属于手工起罐类,另一类是带有自动起罐器。后者是在罐具底部正中钻一个直径约0.35厘米的圆孔,在圆孔处安装自行车气门芯一个,其内外侧垫橡皮圈(可用自行车内胎制成),拧紧罐内外的螺丝,使之密闭,起罐时放松螺丝即可,优点是可避免负压大时起罐的紧痛感,也适用于初学拔罐者。
酒精或白酒
火罐是以火热作为排气的手段,因此,在治疗时常选用热能高而又挥发快的酒精作为首选燃料,其浓度为75%~95%。在家庭拔罐如无酒精时,可选用高度数的白酒代用。
酒精作为燃料的特点是热能高、火力旺,燃烧后无油烟,可使罐内保持清洁,能迅速排出罐内空气,负压大,吸拔力强,当盖罐后火便速灭,不易烫伤皮肤。
酒精
油料
在民间有些群众拔罐,常以食用油作为燃料,但它挥发得慢,又易污染皮肤,现在很少使用;若用应采取闪火法,以减少皮肤污染。
纸片
纸片也是拔罐的常用材料,应该选择质薄者,以免造成燃烧不全影响排气,或因纸厚造成火炭坠落而灼伤皮肤,因此不宜选用厚硬及带色的纸张。因纸片燃点低,热力不够,影响排气,还会出现结炭坠落而烫伤皮肤,故一般不宜选用。
消毒清洁用品
酒精脱脂棉球是常用的消毒清洁用品,术前用以清洁皮肤、消毒罐具,拔罐时用以燃火排气。在拔罐过程中,有时可因失误而烫伤皮肤,故在术前还需准备一些纱布敷料、医用胶布、甲紫(龙胆紫)、烫伤药膏之类,以作应急之用。
润滑剂
润滑剂是在治疗前涂在施术部位和罐口的一种油剂,以加强皮肤与罐口的密接度,保持罐具吸力。一般常选用凡士林、液体石蜡油、红花油、按摩乳及家庭用的植物油、水等做润滑剂。有时走罐为提高治疗效果常需润滑剂。
在拔罐治疗时,因常要选用不同的拔罐法,故需准备一些必要的针具类器材,如使用针罐、刺血罐、抽气罐时,需要注射器针头、针灸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针具。
三棱针点刺
常用的拔罐吸附方法有火罐法、水罐法、抽气罐法三种。
火罐法是利用燃烧时火的热力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将罐吸在皮肤上。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闪火法
用镊子夹95%的酒精棉球或用1根长约10厘米的粗铁丝将一段用脱脂棉和纱布包裹成一小鼓槌状,吸取酒精,点燃后在罐内绕1~2圈再抽出,并迅速将罐子扣在应拔的部位上。闪火法比较安全,不受体位限制,是常用的拔罐方法,但须注意的是点燃的酒精棉球切勿将罐口烧热,以免烫伤皮肤。
投火法
将酒精棉球或纸片燃着后投入罐内,趁火最旺的时候将火罐迅速扣在应拔穴位上,这种方法吸附力较强,但由于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落下很容易烫伤皮肤,故宜在侧面横拔。
贴棉法
用直径2厘米左右的棉花片,厚薄适中,略浸酒精,压平,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然后点燃约1秒钟后,将罐子快速扣在选定的部位上,即可拔住。这种方法须注意棉花浸酒精不宜过多,否则燃烧酒精滴下时,容易烫伤皮肤。
架火法
用一不易燃和不易传热的物体,如小瓶盖等(其直径要小于罐口),放在应拔罐的部位上,上面放小团酒精棉球,点燃后迅速将罐子扣上。若施术部位不平,难以安置平稳的时候,可以在底部涂一些凡士林,以利于黏着。这种方法吸附力也较强。
滴酒法
在火罐内滴入95%酒精1~3滴,保持罐口朝上,然后将罐横放,旋转1~3周,使酒精均匀地附于罐内壁上(不要让酒精沾到罐口,以免灼伤皮肤),点燃后手持罐底迅速扣在应拔的部位。注意酒精不要滴得过多,以免火焰随着酒精流溢,灼伤皮肤。
水罐法是利用沸水排出罐内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拔在穴位上的方法。此法一般是先将5~10个完好无损的竹罐放在沸水或者药液中,煮沸1~2分钟,然后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
煮罐时放入适量的祛风活血药物,如羌活、独活、当归、红花、麻黄、艾叶、川椒、木瓜、川乌、草乌等,即称药罐,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等症。
当归
此法是将罐紧扣在穴位上,将注射器从橡皮塞刺入瓶内,抽出空气,使其产生负压,即能吸住。或用抽气筒套在塑料杯罐活塞上,将空气抽出,使之吸拔在选定的部位上。
火罐法属于单纯拔罐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拔罐方法,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火罐法是指各种拔罐的方法,狭义的火罐法专门是指火力排气的拔罐方法,我们说的是专指。凡竹罐、陶瓷罐、玻璃罐等均可用于火力排气法。根据病情和应拔部位不同,可选用不同拔罐操作方法。罐具型号大小,可按病情和部位选用。
术前准备
罐具可选用竹罐、陶瓷罐、玻璃罐等,然后根据拔罐的穴位来选择罐具。还应根据应拔部位的情况,决定选择直接扣法或间接扣法(垫罐法)而准备相应的器具。当拟用闪罐法时,应准备备用罐,以便在罐口烧热时及时更换。
拔罐方法
1. 留罐法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指罐拔在应拔部位后留置一段时间的拔罐方法。留罐法是历史最为久远、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拔罐方法,在医疗和保健中经常使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以寒邪为主的疾患。脏腑病,久病,病位局限、固定、较深者,多选用此方法。如经络受邪(外邪)、气滞血瘀、外感表证、皮痹、麻木、消化不良、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病证,用之均有疗效。
【操作要领】
◆ 凡病变部位较小或压痛点为一点,可用单罐;病变范围广泛,病情复杂者,用多罐。根据罐具多少不同,又分为单罐留罐法和多罐留罐法两种。后者因罐具距离与罐数不同,又分为密排法、疏罐法。
◆ 留罐时间一般为10~25分钟(不宜超过30分钟),小儿和年老体弱者以5~15分钟为宜。用多罐拔罐时,宜采用先上后下和从外向内的顺序;罐具的型号应当是上面小下面大,不可倒置。
◆ 实证多用泻法,单罐用口径大、吸拔力大的;多罐用密排法(吸拔力大),吸气时拔罐,呼气时起罐。虚证多用补法,单罐用口径小、吸拔力小的;多罐用疏罐法(吸拔力小),呼气时拔罐,吸气时起罐。留罐法可与走罐法结合使用,即先用走罐法,后用留罐法。
2. 闪罐法
闪罐法是指将罐吸拔在应拔的部位后随即取下,反复操作至皮肤潮红时为止;若连续吸拔20次左右,又称连续闪罐法。此法作用较为明显,适用于肌肉萎弱、皮肤麻木或者功能减退的虚弱性病症、中风后遗症等。
【适用范围】
凡以风邪为主的疾患,如肌肤麻木、疼痛、病位游走不定、肌肉萎缩、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弱病证及中风后遗症等,多采用此法。此外,由于此法属于充血拔罐法,拔后在皮肤上不留瘀紫斑,故较适合面部拔罐。皮肤不太平整,容易掉罐的部位也多用此法。
【操作要领】
◆ 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蘸有适量酒精的棉球,点燃后迅速送入罐底,立即抽出,将罐拔于施术部位,然后将罐立即取下,按上述方法再次吸拔于施术部位,如此反复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用止血钳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后迅速送入罐底
◆ 操作者应随时掌握罐体温度,如感觉罐体过热,可更换另一罐继续操作。
◆ 通过反复的拔、起,使皮肤反复的松、紧,反复的充血、不充血、再充血形成物理刺激,对神经和血管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增加细胞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供应。
注意事项
拔罐的时候要小心火屑不要落在患者的身上,以免烫伤。在使用闪火法的时候,棉球所含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烧伤皮肤;用贴棉法时,应防止燃着的棉花脱落;用架火法时扣穴要准,不要把燃着的火架撞翻。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拉罐法、行罐法、移罐法、滑罐法等。走罐法是指在罐具被吸住后,再反复推拉移动罐具,以扩大施治面积的拔罐方法。走罐法因为兼具按摩作用,所以在临床中较为常用。
走罐法
术前准备
本法所采用的罐具口径应在3厘米以上,罐口宜边宽且非常光滑,以玻璃罐为宜。润滑剂可依病情需要而选用温水、酒类、油类、乳剂、油膏等。
拔罐方法
【适用范围】
凡某些经络、脏腑功能失调,沉寒痼冷,积聚,经脉、气血阻滞,筋脉失养,外感等疾病,如外感、皮痹、高血压病、胃肠功能紊乱、心悸、失眠、寒湿久痢、坐骨神经痛、痛风、肌肉萎缩等都可选用。
【操作要领】
◆ 拔罐前,先在罐口及应推拔部位涂一些润滑剂,如水、香皂水、酒类、油类、乳剂等。罐具吸住后,用手扶住罐底,用力在应拔部位上下或左右缓慢地来回推拉。
◆ 推拉时,将罐具前进方向的半边略提起,以另半边着力。一般腰背部宜沿身体长轴方向上下推拉;胸胁部宜沿肋骨走向推拉;肩部、腹部宜用罐具在应拔部位旋转移动(故又称旋罐法),四肢部宜沿长轴方向来回推拉。
◆ 需加大刺激时,可以在推拉旋转的过程中对罐具进行提、按,也可稍推拉或旋转即用力将罐取下重拔,反复多次(取罐时常有响声,又称响罐法)。用水、香皂水、酒类等润滑剂时(用香皂水作润滑剂走罐时,又称滑罐法),应随时在罐具移动的前方涂擦润滑剂,以免因润滑不够引起皮肤损伤。
◆ 走罐法操作的关键在于,当罐具吸住之后,要立即进行推拉或旋转移动,不能先试探是否吸住,否则推拉时就难以移动,用大力推拉会造成患者疼痛,甚至皮肤损伤。在推拉、旋转几次之后,才能停歇。
◆ 此外,推拉、旋转的速度宜缓慢,每次推拉移动的距离不宜过长,推拉至皮肤呈潮红、深红或起丹痧点为止。
根据病情不同,宜采用不同的走罐手法。常用走罐操作手法有以下三种。
(1)轻吸快推术
选用小号玻璃火罐,以吸入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在施术皮肤涂以温水,以每秒钟约30厘米的速度走罐。常用于外感表证、肺卫失宣、皮痹麻木等证,疗效甚佳。
此法吸附力较小,刺激力量较轻,主要是影响皮部的功能,故以走罐后施术部位或周身汗出时疗效最佳。其对皮部产生的适宜刺激能够宣行卫气、祛除表邪,因此,应用于外感皮痹麻木等症疗效明显,外感宜3小时施术1次,一般1~3次即愈,而皮痹麻木之症,如末梢神经炎等,则需每日施术1~2次,多在6~10次后收效。
由于足太阳主一身之表阳,结合本术的作用特点,在施术部位上多以足太阳皮部为主,皮痹麻木之症可配合局部施术。
(2)重吸快推术
火罐吸拔后,以吸入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8毫米以上、皮肤紫红为度。施术皮肤涂以蓖麻油。走罐速度每秒钟30厘米左右。一般腹、背部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适宜于治疗某些经脉、脏腑功能失调的疾患,如高血压病、胃肠功能紊乱、心悸、失眠等多种疾病。
此术吸附力强、刺激量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皮部、腧穴影响经脉气血,进而调整脏腑功能。常选用背部腧穴或腹部经脉皮部为主,背部腧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部位,所以,脏腑经脉病变时,背部腧穴是走罐的必选部位。然后依病变脏腑、经脉选用相应的经脉皮部走罐。
如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之证者,于腹部两侧足太阴经之间走罐5遍,患者自觉腹部灼热,并有热流沿大腿内侧向足部传导;脘腹胀满之疾则于腹部足太阴、足阳明经脉所在之部走罐,顿觉腹中搅动,脘腹胀满之症得除。
施术时间以每日1次为好,每次走罐3~5遍,一般在一个疗程之内可收到明显疗效。
(3)重吸缓推术
重吸后,蓖麻油涂于施术皮肤,以每秒钟2~3厘米的速度走罐,使皮肤呈紫红色。背、腹部选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适宜于治疗沉寒痼冷、积聚、经脉气血阻滞、筋肉失于荣养等疾患,如寒湿久痢、坐骨神经痛、痛风及肌肉萎缩等症。
此术刺激量最大,能够吸拔沉滞于脏腑、经脉之阴寒痼冷从皮部、腧穴而出,并对局部筋肉有按摩作用,促进气血对筋肉的荣养。走罐部位以督脉、背部腧穴和足太阳皮部为主,以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驱除痼冷。本术刺激量大,施之太过,易伤皮肉,以每日施术1次为好。
注意事项
罐具口必须十分光滑,防止擦伤皮肤;不能在骨突处推拉,以免损伤皮肤,或火罐漏气脱落;用水及酒类等易挥发的润滑剂时,应随时在前进方向不断涂擦,以免因润滑不够引起皮肤损伤;在施术过程中,推拉、旋转的速度宜缓慢,快则易致疼痛,且每次推拉的距离不宜过长;起罐后擦净润滑剂,如与贮水罐、贮药罐配合应用,应防止药(水)液漏出。
药罐法是指拔罐前后配合外用药物的拔罐方法,随用药途径不同而分为药煮罐、药蒸气罐、药酒火罐、贮药罐、涂敷药罐、药面垫罐及药走罐等。本拔罐方法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排气方法和罐具,也可与针罐法、走罐法、按摩等综合应用。此法适用范围广、疗效高,具有拔罐与药治的双重治疗效果。
术前准备
煮药罐一般选用竹罐或木罐。根据病情准备不同的药液。应用药罐法要根据病情需要选用相应的药物和药方(以辨证处方用药为佳,或常规用药)。
用药最好要随证而定,辨证处方。具体用药可参合使用。锅具以大砂锅、陶瓷锅、搪瓷锅为首选,不宜用铜锅、铁锅。
适用范围
罐具经药液煎煮后,利用高温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竹罐吸附于施术部位,这样既可起到拔罐时的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作用,又可发挥中药的药理作用,提高拔罐的治疗效果。
拔罐方法
1. 药煮罐法
操作步骤如下。
◆ 将选择好的药物放入布袋内,放入锅中加水煮沸一段时间,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来定,如治疗外感的药物可煮沸几分钟,甚至用开水冲一下即可,舒筋活血药煮沸约30分钟等。
◆ 将竹罐放入药液中煮2~3分钟(不宜超过5分钟)。
◆ 用筷子或镊子将竹罐夹出、罐口朝下,甩去药液,迅速用折叠的消毒湿毛巾捂一下罐口,以便吸去药液和降低罐口温度。
◆ 趁罐内充满蒸气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扣罐后,手持竹罐按压约半分钟,使之吸牢。
如系外感病症可选用下列药方。
煮药罐方之一(《针灸学》,江苏省中医学校编):羌活、独活、紫苏、艾叶、菖蒲、白芷、防风、当归、甘草各1.5克,连须大葱头60克。用清水5000毫升,煮数沸后备用。
煮药罐方之二:薄荷、荆芥、桑叶、菊花、连翘、金银花、牛蒡子、陈皮、杏仁、丹参、甘草各9克,用清水5000毫升,煮数沸后备用。
2. 药蒸气罐法
将选好的药物水煮至沸,然后按水蒸气排气法拔罐。随症选用药方,亦可用上述药煮罐方。
3. 药酒火罐法
将药酒滴入罐内,以火力排气法拔罐。可随证选用下列药酒方。
樟脑桂附配方(《外治汇要》):桂枝、附子、吴茱萸、生姜各5克,樟脑、薄荷脑各2克。将上药装入瓶中,加入75%酒精适量(约500毫升)浸泡2周备用。
桂枝
芎白血胡配方(《外治汇要》):川芎、白芷、血竭、小茴香、木鳖子、延胡索(元胡)、当归、乳香、没药、川乌、草乌、独活、羌活、防风、泽兰、红花各等分,冰片少许。用75%酒精适量浸泡2周备用。
川芎
红花
4. 贮药罐法
贮药罐法可以选择使用各种罐具。用火力排气法,或抽气排气法、挤压排气法。先在罐内装入1/3~1/2的药液,将纸或酒精棉球放在近瓶口处点燃,在火焰旺盛时投入罐内,并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用药可用煮药罐方或药酒方,或随证选方用药。
5. 涂敷药罐法
涂敷药罐法是指拔罐前后或拔罐时在应拔部位涂敷药乳、药酒、药糊、药膏等的拔罐方法,用“留罐法”。排气方法可用火力排气法或药煮、药蒸气排气法,亦可用抽气排气法。常用涂敷药方如下。
参龙白芥膏(《中国针灸》1989年):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分,红参1/10量,共研细末,每10克用海龙一条、麝香、冰片各少许。用时以鲜生姜汁适量调成膏糊状,备用。每用少许涂敷应拔部位。
三黄解毒液:黄芩、黄连、生大黄、栀子、蒲公英、蚤休、生甘草各9克,水煎成30%药溶液,再加入樟脑3克和冰片1.5克,溶化后备用。每取此药液涂擦应拔部位或患处,凡热毒诸证均可用之。
正红花油。
6. 药面垫罐
药面垫罐是指将药面放在吸拔部位再拔罐的一种方法。即将选好的药物研磨成细末,取适量的药末用水调匀涂抹,或者在面粉中加药末按比例约为1 : 20制成含药的药面垫,置于应拔部位,用留罐法拔罐。
7. 药走罐法
药走罐与走罐法的不同之处是以药液、药乳、药酒、药油等作为走罐润滑剂的拔罐方法。本法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的排气方法。也可与针罐法、按摩拔罐法等综合运用。
注意事项
◆ 根据病情,选择拔罐部位,摆好患者体位;拔罐位每次都要更换,以免损伤皮肤;注意留罐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 视病情决定应用吸拔力的大小;根据病情,选取吸拔药罐的数目;应用的药物也根据病情决定;不要在血管浅显处、心搏处、鼻、眼、乳头、皮肤细嫩、毛发多或凹凸不平处拔药罐;治疗时要严密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
◆ 注意对所应用药物是否有过敏;发狂、烦躁不安或者全身出现剧烈抽搐者,久病体弱致全身极度消瘦、皮肤失去弹性者,患出血性疾病者,有广泛皮肤病者、皮肤易过敏者,患有心力衰竭或者全身水肿者,不宜使用拔药罐疗法。
针罐法是指拔罐前后配合针刺疗法,本法具有针刺与拔罐的双重治疗作用,使用范围和疗效都远远超过了单独使用一种拔罐方法,对重症或者病情复杂者尤为适用。
针罐法
本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针罐法,包括拔罐配合毫针、电针、指针、梅花针、三棱针、挑治、割治、激光针等针法;狭义则仅指毫针与拔罐配合应用的一种方法。
术前准备
拔罐前应依据病情治疗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针具,如粗毫针、七星针、梅花针、缝衣针、三棱针、注射针头、小眉刀等。亦可因地制宜用竹签、瓷片、碎玻璃片等。
使用的罐具以透明的罐具为佳,也好用来观察拔罐的具体情况。
拔罐方法
1. 毫针罐法
此法是用毫针针刺与拔罐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可增强拔罐的疏通经脉气血、祛除邪气、调理阴阳的作用,两者具有协同治疗的作用,普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病症。其中,对重症及病情复杂的患者尤为适用。
此外,配合指针,多用于小儿疾病;配合火针,多用于痈疽疖肿、甲状腺肿大、淋巴结核等病证;配合电针,可用于一些顽固性疾病。
毫针罐法可分以下两种。
◆ 出针罐法:此法适用于病程短,病情重,病症表现亢奋,属于中医实证类型者,如跌打瘀肿、感冒、感染性热病、风湿痹痛等。首先在有关穴位上针刺“得气”后,再持续快速行针(强刺激)10~20秒钟,然后出针,不需按压针刺点,立即拔罐于其上,可吸拔出少许血液或组织液。
◆ 留针罐法:在相应的穴位上针刺“得气”后,不需持续捻针即可拔罐,用罐把针罩住,起罐后才出针。本法选用的针规格要适度,进针到合适的深度后,留在皮面上的针杆长度要小于罐腔的高度,否则易将针柄压弯及发生疼痛。
一般对胸部、背部、肾区,以及有较大血管、神经分布的四肢穴位,尤其瘦弱者,直刺不宜太深,要比正常人刺入的深度浅,否则拔罐后由于吸力的作用,针尖可能会逆势深入,而超出正常深度,容易造成损伤事故。
2. 刺络拔罐法
刺络拔罐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刺穴位、病灶部表皮显露的小血管,使之出血或出脓,然后立刻拔罐,也有先拔罐而后刺血者。
本法常用于病程短,症状较重,表现亢奋,具有红、热、痛、痒、游走不定等实证者,如感染性热病、内脏急性疾患(支气管炎、急性胃炎、胆囊炎、肠炎等)、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疮痈、急性软组织损伤等。常用刺络拔罐法有以下6种。
◆ 先针后罐法:首先用三棱针在一定的穴位、部位进行针刺,然后用罐吸拔出血。一般吸拔10~15分钟。
◆ 先罐后针法:常用于胸腹部,即先用火罐在一定穴位、部位进行吸拔(一般吸拔10~20分钟),至皮肤发红为度,然后用三棱针轻微点刺,并用两手指拿提针刺部位10余次至微出血即止。此方式多以泄气为主。
◆ 针罐行针法:首先在一定部位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接着用火罐吸拔针刺部位,使之再次出血,然后再用三棱针在针刺部位做循经轻轻点刺。此法多用于重病患者或急救使用。
◆ 行罐针罐法:此法常用于四肢肌肉丰满处或腰部,在选定穴位、部位进行循经上下行罐(走罐),一般行罐3次,以肤红为度,并在选定穴位、部位进行点刺,然后再用火罐吸拔2~3分钟,使之出血。此法多用于以泄热为主者。
◆ 浅刺留罐法:先用两手拿提针刺部位、穴位,然后以三棱针轻微点刺,以患者感到疼痛为度。再用火罐吸拔,留罐15~20分钟。此法多用于对针刺恐惧的患者。
◆ 深针走罐法:首先用三棱针采取重手法针刺,出血片刻后,用酒精棉球压住针刺部,然后以放血部位为中心向四周走罐,以行气活血为主。此法常用于治疗外伤瘀血、红肿不退等(新伤要隔日治疗)。
一般经常用三棱针将应拔部位刺破出血,也可用小眉刀、注射头、竹签等刺划,经常使用的刺法有下面几种。
◆ 缓刺:适用于肘窝、腋窝等部位放血。
◆ 速刺:适用于四肢末端十宣等穴位放血。
◆ 挑刺:用三棱针刺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1~3滴),适用于背部和耳后等处。
◆ 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四周点刺放血。
◆ 丛刺: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部位,多次点刺,使之微出血。
◆ 散刺(又称豹文针):用于面积较宽的部位,进行循环点刺,刺至皮肤发红充血为度。
通过上述某一种刺法后,立即进行拔罐。一般采用火罐或药罐,酌情留罐或闪罐(以玻璃罐为宜)。
3. 挑刺罐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注射针头挑断穴位上或病理反应点(如结节、变色点、怒张小血管等)上的皮内、皮下纤维,然后立刻拔罐。
用三棱针挑断病理反应点
本法适应范围较广,对体质虚实的各种类型急慢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胃肠炎、风寒湿所致腰腿痛、皮肤病、痔等均可采用。
4. 皮肤针罐法
此法是用皮肤针(梅花针或七星针)在需治疗的部位、穴位进行叩击,局部皮肤出现潮红或渗血即止,立刻用火罐吸拔。
此法取穴面积较大(如肩背腰腹部)或取穴较集中,适用范围较广,具有拔罐和梅花针叩刺的双重治疗作用,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5. 火针罐法
此法是用烧红的火针(钨钢制的粗针)先速刺穴位或病灶,然后立刻拔罐的方法。施术时要避开大血管、神经。为了使刺入准确,术前可在局部涂以碘酒或红药水作标记,然后将在酒精灯上烧红的针尖快速刺入至预定的深度后立即拔出,再用火罐吸拔5~10分钟。
本法有温经散寒、软坚散结的作用,适用于寒湿性关节痛、良性结节肿块、冷性脓肿等病症。
注意事项
◆ 术前对针具及施术部位要严格消毒,以免发生感染;留针拔罐时,进针后留在皮面上的针柄长度要小于罐腔的高度,以免扣罐后压弯针柄而出现疼痛等不适。
◆ 还应防止因肌肉收缩发生弯针、折针现象。避免将针撞到深处造成损伤。所以对胸部、背部、胁腹部、肾区等,以及有大血管、神经分布的穴位,尤其是对于瘦弱者,直刺不宜过深;在利用三棱针等进行刺血时,要防止截断皮下的重要组织。如主要的血管、神经等。
◆ 只要在皮下浅在部有重要组织的部位处(如颈侧、腹股沟或上臂内侧等处),应特别谨慎;拔罐后皮肤被吸入罐内,因此散刺或叩刺面积须较选定的火罐口径略大,这样拔罐后,该面积可以恰巧在火罐口径以内。
◆ 当在相接连的两个以上部位进行刺络拔罐时,散刺或叩刺部间距要适当增宽,因为拔罐后,皮肤被吸入罐内,间距缩短,以致再往下拔时,火罐不能准确地拔到散刺或叩刺的中心,或因皮肤被向两端过度牵拉产生撕裂样疼痛。
◆ 拔罐放血时,达到治疗所需的出血量即应起罐(一般不管针刺面积大小或拔罐数量多少,每次出血总量以不超过10毫升为宜,丹毒时可适当增加出血量)。为了便于观察,宜选用透明罐具,出血量过多时,应立即起罐,并按压止血;拔瘀血或脓肿时,若出血缓慢,皮肤有皱缩凹陷,说明瘀血或脓液基本拔出,当及时起罐;治疗前必须向患者说明治疗情况,以免其产生恐惧心理。
卧位是一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拔罐体位,具体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对初诊、年老体弱,小儿和有过敏史、晕针史的患者,均宜采用卧位。
常用卧位有以下3种。
◆ 仰卧位:取头面、胸腹、上肢掌侧、下肢前侧及手、足部的穴位时均可取用此体位。患者平卧于床上,颈部及膝部膝弯处用枕或棉被垫起。
◆ 俯卧位:取头项、肩背、腰臀及下肢后侧诸穴时可采用此体位。患者双手屈曲,面向下,下肢平放,俯卧于治疗床上。
俯卧位
◆ 侧卧位:周身(除接触床的部位外)各个部位诸穴拔罐时均可用此体位。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下肢可呈屈曲状。
通常来说,如果可以采用卧位就不会选择坐位,防止罐具忽然滑落、损坏或者患者有晕罐的反应,常用的坐位体位有6种。
◆ 正伏坐位:适用于头部、颈项及肩背部。腰髋部取穴时也可用此体位。患者端坐于一方凳上,两腿自然下垂,双手屈曲,头向前倾靠于桌面上。
◆ 仰靠坐位:适用于前头部、颜面部、胸腹、腿部前侧等穴位。患者正坐,仰靠坐在椅子上,下肢落地。
◆ 侧伏坐位:侧头部、肩背部诸穴拔罐时可用此体位。患者坐在凳或椅子上,双手侧屈,头侧向一边伏于桌面上。
◆ 屈肘仰掌坐位:头部、肩背部、胸部及上肢手掌侧部诸穴拔罐时可用此体位。患者正坐在凳子上,双手微屈平伸伏于桌面上。
◆ 屈肘俯掌坐位:头部、肩背部、胸部及上肢手背部诸穴拔罐时可用此体位。患者正坐,双手掌面伏于桌面上。
◆ 屈肘拱手坐位:头部、肩背部、胸部及上肢外侧面诸穴拔罐时可用此体位。患者正坐,双掌弯曲置于桌面。
如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变换体位,术者应扶稳罐具,并协助缓慢变动体位。但如果是在施留罐术时,不应变动体位,以免发生意外和产生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