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
君子曰终,小人曰死(《礼记》)
汉字身世小档案
■“死”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右边是一个俯身的人,左边是一具肉已朽尽的残骨,指对拾集的骨殖躬身礼拜悼念之形。
■上古时期采用“复葬”,指一次土葬后,若干年后再将肉已朽尽的残骨捡出,放在棺木或陶器中另行安葬。
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不过既然死亡是人生的终点,那么先民们也一定会非常重视人的死亡,这种重视就体现在“死”的造字思维当中。
死,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会意字,右边是一个俯身的人,左边是一具肉已朽尽的残骨,罗振玉说像生人拜于朽骨之旁,死之谊昭然,因此会意为死亡。这个观点也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甲骨文字形B,右边的人俯身拜祭的样子栩栩如生。甲骨文字形C,这个人半跪在地上,头甚至都俯到了朽骨之上,悲哀之状可掬。金文字形D,大同小异。金文字形E,右边的人还能够清晰地看出来俯身的样子。小篆字形F,紧承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而来。楷书字形误将俯身之人写成“匕”,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匕”乃倒人之形,倒着的人即表示人死了。
《说文解字》:“死,澌也,人所离也。”《释名·释丧制》也说:“人死气绝曰死。死,澌也,就消澌也。”“澌”是水流尽之意,用来比喻人走到了尽头,离世而去。不过奇怪的是,人新死之后,尸体并没有腐烂,为什么先民造“死”字的时候,却偏偏要对着一具残骨拜祭呢?
白川静先生则解释说:“古时,人死后先暂时放置在草丛里,待其风化为残骸后,拾取骨殖埋葬,谓‘葬’。此种方式称为‘复葬’。对拾集的骨殖躬身礼拜悼念之形为‘死’,由此有了死亡、致死之义。”这段话极富启发性。
许慎如此解释“葬”字:“葬,藏也。从死在草中,一其中,所以荐之。”“葬”的小篆字形上下都是草,中间是“死”字,“死”字的下面是一块垫板,荐是草席,整个字形会意为人死后用草席覆盖起来,藏在草丛里。《周易·系辞》中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这是上古时期的薄葬习俗。
不过,要将死去的人放置在草丛里待其风化,花费的时间未免过长,而白川静先生所说的“复葬”也并不符合古时的丧葬习俗。所谓“复葬”,是指一次土葬后,若干年后再将肉已朽尽的残骨捡出,放在棺木或陶器中另行安葬。考古发掘证明这一习俗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出现,又称“捡骨葬”或“拾骨葬”,今天一些少数民族比如壮族、苗族中还有这样的习俗。
《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檀弓上》也说:“君子曰终,小人曰死。”也就是说,平民百姓之死才能称“死”,这恰恰呼应了“捡骨葬”的习俗,平民百姓的子孙发迹后重新安葬父母的遗骨,捡出遗骨后,向遗骨俯身拜祭,正是“死”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的形象写照,因此“死”的本义就是白川静先生所说的“对拾集的骨殖躬身礼拜悼念之形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