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增广贤文》)
汉字身世小档案
■“老”是一个象形字,整个甲骨文字形就是一位长发飘飘、弯腰驼背、手持拐杖行走的老人的模样。
■古人称六十岁以上为老人,有所谓上寿、中寿、下寿之分。
■周代时,乡、县、郡先后设置了“三老”这一职位,职责是掌教化。后来又完善为“三老五更”制度。
从明代开始编撰并不断增补的蒙学读物《增广贤文》一书中记录了一则谚语:“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很多人不明白这句谚语的意思,原因在于不懂得古时的“三老”制度。我们先从“老”这个有趣的字讲起。
老,甲骨文字形A,这是一个象形字,像一位老人的样子:最上面是老人的长发,往下是老人的面部,面部中间的一点代表眼睛,下部是老人驼背之形,左边和手相连的一竖代表拐杖。整个字形就是一位长发飘飘、弯腰驼背、手持拐杖行走的老人的模样。甲骨文字形B,驼背和手持拐杖的样子更明显。甲骨文字形C,老人转了个方向,面朝左。金文字形D,上面的长发扎了起来,成了一个发髻,下面还是驼背之形,但是左下角的拐杖变形得很厉害,看起来就像一个“匕”字,这就为小篆字形E正式讹变为“匕”打下了基础。
《说文解字》:“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这是就小篆字形所作的解释,其实并不从“匕”。“考”和“老”是同源字,都是年老之意,因此许慎用来互训。
古人称六十岁以上为老人,有所谓上寿、中寿、下寿之分,上寿和中寿自不必说,连下寿都以六十岁为底线。六十岁以上还有详细的区分:六十曰耆(qí),七十曰老,八十、九十都叫耄(mào),八十曰耋(dié),九十曰耈(gǒu)。
周代时,乡、县、郡先后设置了“三老”这一职位,职责是掌教化。“三老”不是三位老人,而是一位老人,每个乡设一位“三老”,各乡中再选拔出来一人,担任县里的“三老”,县令、县丞、县尉有了什么疑难问题都要向他请教。后来又完善为“三老五更”制度:三老和五更各由一人担任,是周天子亲自从年老的退休官员中选拔出来的,天子以对待父亲的礼节尊三老,以对待兄长的礼节尊五更,这是给天下人作孝悌的榜样。《礼记·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历朝历代都把三老和五更养在太学里。
三老和五更各自都是一位老人,为什么分别叫三老、五更呢?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而且有趣的是,这两种说法都出自郑玄一人之口。在为《礼记·文王世子》作的注中,郑玄说之所以以“三”和“五”来命名,是“取象三辰五星,天所因以照明天下者”。三辰指日、月、星,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三老取三辰之义,五更取五星之义,象征着三老和五更的德行可以照耀天下,作天下人的楷模。不过在为《礼记·乐记》作的注中,郑玄又推翻了自己这个说法:“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三德指正直、刚、柔三种德行,五事指貌、言、视、听、思五种体态,三老取三德之义,五更取五事之义,意思是三老和五更完美地实践了三种德行,同时也向世人作出示范,什么样的体态和身体语言才是君子应该正确遵循的。
按照周礼,天子向三老五更表示敬意时,不仅要向三老和五更行跪拜之礼,而且还要亲自执行一系列的礼仪,这些礼仪的先后顺序是:拿着刀,袒露右臂,割肉,把肉放进竹制和木制的礼器里,呈献给三老和五更,然后回头去拿酒具,斟满酒,再呈献给三老和五更。到了宋代,这一系列礼节大大简化,元明清时期干脆废弃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