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体质辨识及选方用药指导: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体质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章

《黄帝内经》是奠定中医学基础的经典著作,其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可以说,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壤中孕育而诞生的。五运六气学说作为《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自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但是,关于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或是“糟粕”多年来纷争不断,取消中医、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不科学等言论不绝于耳,凸显出世人对中医学的信任危机,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而在中医学理论中,争议最大、起源科学依据不明确的当属五运六气学说,如果说关于中医学科学性的争议有非专业人士的参与,那么关于五运六气学说的争议却是中医学专业人士之间的纷争。可以说从古至今,五运六气学说自诞生以来,中医学界就对其毁誉参半,一直为历代医家、学者聚讼,肯定、怀疑、否定持续不断。或以为天干地支格局推演死板、机械、教条;或视五运六气学说为玄学、糟粕;或视五运六气学说为皇冠上的明珠。崇之者谓五运六气学说“最为补泻之要”“阴阳之精论”,诋之者则云:“五运六气者,虚位也,岁有是气则算,无是气则不算。”[1]金代医学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序》中称“医教要乎五运六气”,明代马莳称《素问》的七篇大论为“医籍中至宝”。明代学术通人宁王朱权在《乾坤生意》中,对五运六气的医学价值做了很精辟的概括,他说:“运气证治者,所以参天地阴阳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机。考气候之寒温,察民病之凶吉,推加临补泻之法,施寒热温凉之剂。古人云:治时病不知运气,如涉海问津,诚哉言也。”[2]中国中医科学院孟庆云教授言:“七篇大论自王冰推出以后,或因非《素问》原文而被视为伪书而不取,或因过于重视格局推演的准确性而争议不休,以致对其构建《内经》理论框架的重要意义反而被忽略了。对于运气的推演,《素问·五运行大论》就说过,应该持‘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的态度。大论本身也没将推演视为第一要义。五运六气的理论框架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孟庆云教授认为五运六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贡献主要有:①扩展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②建立了五运主病和六气为病的流行病学纲要;③提出了气化学说的理论纲领;④论述病机并衍发为病机学说;⑤成为后世养生理论之龟鉴。大力赞扬了五运六气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地位。五运六气学说到底是中医学的精髓还是糟粕,评判的唯一标准,就是五运六气学说到底可不可以有效地指导临床,这是评判五运六气学说存在必要性的唯一标准。

一、五运六气学说的系统记载及其主要内容

五运六气学说的系统记载,首见于唐代王冰补注的《素问》七篇大论。王冰(约710年—805年),别号启玄子、启元子,或称王太仆,唐中期医家。他是公认的第一位将五运六气学说的内容系统奉于世人的医家,其补注《素问》的七篇大论,是中医学五运六气学说的经典源头,书中详论运气之学,首注其经文,又“别撰”《玄珠密语》“以陈其道”。另还有一批最早羽翼七篇大论托名启玄子的《天元玉册》《元和纪用经》传世,奠定了五运六气学说的基础。王冰所补之文是否为《素问》原文,虽尚存疑,并且争论不断,但其对运气七篇的发现和整理,并进行的详细注释,使五运六气学说得以流传至今,功不可没,这是对中医学的一大贡献。

五运六气学说主要记载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六微旨大论》《素问·气交变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五常政大论》,即“七篇大论”,以及《素问》两篇遗篇《刺论法》和《本病论》中。另外,《素问·六节脏象论》《灵枢·九宫八风》等篇也有相关记载。其中七篇大论共计五万二千多字,篇幅约占《素问》的三分之一,内容上及天文,下涉地理,中傍人事,主要论述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每一种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3]。从结构上看,《素问·天元纪大论》《素问·五运行大论》《素问·六微旨大论》三篇简要地阐明了五运六气学说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包括十干统运、六气司天在泉分治以及运气合治等。在其他的四篇中,详细阐述了各种气候、物候、病候现象与五运六气之间的关系,即把五运六气学说应用到各种具体的自然现象中,并加以分析。而后四篇的内容占整个七篇的80%左右,是五运六气学说重点讨论的部分[1]。《刺法论》和《本病论》作为《黄帝内经》的遗篇,主要讲述疫病的病机和治则,亦是五运六气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另有五运六气学说的相关内容散见于《黄帝内经》其他篇章,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脏象论》《素问·宝命全形论》《灵枢·岁露篇》等。自五运六气学说成型标志的七篇大论补入《黄帝内经》以降,一直为历代医家所聚讼,肯定、怀疑、否定持续不断,加之其为知识密集型学术,理论玄奥、验证困难,涉及多种学科,因此,成为中医学体系中最复杂、争论最大的领域,被称为医门之玄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