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比成绩更重要:一位母亲的高考陪读笔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4)

最初的网络

财务部工作与收付款密不可分。那天,同事在付款时打通记忆,提起20世纪七八十年代供销社里的钢丝网。三四十年前的老场景,被提拎到21世纪网络时代的追忆中,需要机缘巧合、生活积累和灵感碰撞。

这里说的钢丝网,是当年售货员收款结账的辅助工具,规模较大的商店才能看到。只见偌大的店堂,东南西北各个方位,每组柜台顶上各系一条钢丝,通往同一个收银台。钢丝上来回游走着一个夹子,听声响是铁质的。售货的叔叔阿姨将开好的售货单和顾客交上来的钱票一起夹上,使暗劲一送,那夹子“唰”的一声,准确到达收银员头顶。只见收银阿姨(印象中都是阿姨)轻抬玉臂,三下五除二,盖完章的单子和找零的票子一起,很快回到起点。不用顾客来回跑动递来送往,真是高级又贴心。

初见时我年纪小,在县城最大的百货公司。由于各种历史机遇的交会,出生那年我随母亲光荣地扎根在农村的广袤中。一年年过去,我长成根正苗红的贫农小草根,平日里和小猫小狗为伴,串门或玩耍都在田间地头。偶尔随大人到城里逛一回,紧张又新奇,哪儿还敢撒野。瞪着一双小眼打量花花世界,内心充满艳慕。百货公司那么宽敞,物资那么富足,是最繁荣的地方。以我当年的小脚步,在里面逛上一圈可费时间了,况且我总挪不动步,而那钢丝网和穿梭的飞鱼最超乎想象。那里拥挤的人群、鼎沸的喧闹、大人们啧啧的赞叹与渴求的窘态,再加上飞鱼神奇的呼啸,让我诚惶诚恐地迷失在眩晕中。

年纪稍长,见识多了,开始探究人们的形态与话语,并对世态万象有了初步的感知。然而钢丝网仍然神奇,它是经济起步阶段聪慧的人凭借仅有的资源搭建的结算网络,说不定还是如今电子网络的意识发端呢。宽大而幽暗的店堂里,那些线条的辐射状,多少有点阳光照耀的意味,高高在上的收银员,就是太阳。身高刚到柜台的我,常常是仰视太阳阿姨的,内心的崇拜不可名状。而她神气活现的神情,简直要成为我的人生偶像了。我想,长大能像她,该有多神气。虽然只是收银,但在我看来,如今的财务部长远没她那么风光。一个手势,一声吆喝,再加上“唰”的一声,能给人全方位的震撼。如今的电子网络,数据传送瞬时到达,可是静悄悄、冷冰冰,完全没那股子生动。工作交往和酬答对话都换成了QQ私语,办公室一片寂静,让人怀念当年的喧哗。

再大一些,生出另一番况味。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供销系统“有人”成为宝贵的资源。紧俏物资的信息是否灵通关系到一家老小的吃饭穿衣,因此供销系统的职工是那个年代最“高贵”的职业之一。女孩儿一旦在百货公司上班,立刻成为香饽饽,她们工作体面又有社会地位。在那个物资贫乏的时代,前来购物的人,用辛苦劳作攒下的微薄薪资,千方百计算着换取更多的生活必需品,这个过程往往心酸并颇费周折。因而钢丝网上的滑动输送,俨然成了告别仪式。人们看着自己的血汗和国家按计划发放的商品票证,就这样“唰”的一声离自己远去,那种疼痛难舍,仿佛从心尖被割下一块肉。相比之下,咱们这拨小孩是快活的,看着夹子飞来飞去,那份利索,启蒙了购物的快意。

如今大卖场的网络早已化为无形,然而人们的消费付款,冥冥中还能找到当年的影子。趟过苦难的岁月之河,对金钱的不舍已成定势,现今的老人(当初的大人)仍然喜欢数着付钱,动作迟缓而庄重,那份惜福依然如初。而我们(当年的小毛孩)更愿意接受刷卡消费,一来确实便捷,二来仿佛还有那声“唰”的快意的残存。商店里新一代的收银员,操纵着更高端的电子网络,却不知何时,从“神坛”上走了下来。

名校

哥哥考进歙县中学,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事。犹记当年,这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仿佛村里出了秀才一般。当年的农村,人们一心向大地寻找出路,工分至上。父亲身为知识分子,又特别重视学业,是村里罕有的。那时我读小学低年级,尚不明白此事的意义。

也许被光环笼罩又不在意,是非凡的人格表现,以致我漫不经心的态度,赢得了大伙的青眼。作业交得快,考试名次偶尔跻身前列,也成了理所当然又让人称赞的事。老师和伙伴对我的态度,有了一些不同。然而我隐瞒了一件事,就是以我“非凡”的态度,在见到县中的牌坊和老庙时心里的害怕与忐忑。朦胧中感到,这些旧物与早已作古的“先人”有关,而我是听鬼怪故事长大的。又仿佛与大人们常说的“封建”二字牵扯,让对“破四旧”有所耳闻却不明就里的我着实费解。哥哥居住的宿舍区,古意浓郁,因为同样的顾虑,我也从不向伙伴描述。对名校的向往和崇敬被蒙上了阴影。

这些心理,充满无知的可笑与现实的可悲。若不是女儿前来就读,若不是我卑微地顺应潮流陪读,当年这些小心思,断不会沉渣泛起。

不好的联想与学校深远的历史有关。而今是一个好机会,我能够深入地了解她,以拂去往日的阴影与隔膜。

我在校外寄居有一段日子了,每天从“三元坊”下经过,用身体近距离测量,它比当年更显高大了。一个微雨的秋日,我穿过建于乾隆时期的牌坊,谒过康熙朝的刻着满汉两文的下马石,步经泮池之上的聚奎桥,进入学校好好地巡察了一番。

孩子们正在上课,学校显得格外的安静。大部分建筑是近代或近期的,坦率质朴。而此番,我是要寻找校园深处的古学遗迹。要知道,校址承袭了千年县学和紫阳书院,学脉绵延,弦歌不绝。其中县学初建于南唐,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紫阳书院始建于南宋,元朝迁入该处,又于乾隆年间重建。历史上屡遭战乱兵燹,如今遗存无多。

来到教学楼边,拐进它对面的僻静之地。这里被建筑物包围,浓荫蔽日,别有洞天。透过密密的树荫,一座老庙堂出现在前端,藏有康熙、乾隆御书匾额的孔庙“明伦堂”初建于南宋,在两侧大型碑刻及东、西廊庑的陪伴下,在桂香的清幽中,古朴静穆。踏着桂花细密的落英,有米白色花雨飘落。我不禁为这一派静美所打动。此景,或者正是前朝的某个秋日吧?

明伦堂所倚的山坡,密竹掩映,上有问政亭。亭名取于山,却读出了学致仕途的意味。据说当年县学选址于此,就因为问政山不俗的文脉。紫阳书院的遗址在山坡的后方,一座简约的小石坊上书“古紫阳书院”,还有一截断墙和拱形门框。与其说它是古学的纪念,不如理解为崇学的象征。是的,书院顽强地残存,验证了这一方水土兴学的热忱与信念。徽州古有“东南邹鲁”之称,“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读书风气颇盛。书院在层次及办学模式上,正是县学的补充。由于早年就听闻了书院的大名,一直心存崇敬,如今寻获,不禁为残存太少而痛惜。历史的辉煌和残酷总是交织在一起。

雨一直细细地下着,带着一丝清透、一片朦胧,飘落在地面,润物细无声的状态让我忽生感动。这是多么贴切的喻示啊。此时,耳边传来一位老师授课的嗓音,清润又不乏顿挫之力。

学校天然地建在半坡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气派的建筑,也没有漂亮的花园和先进的设施。地势的落差没有得到统一的设计。建筑自然累加,年代交错,古今掺杂,很难赢得初见者的好感。几个简陋的大门,夹杂在居民区中,进校的道路也不曾整饬宽敞。

一派随意天成的粗率,与印象中的“名校”相距甚远。初次来到时女儿的失落和不满,还有被“贬谪”的幽怨,都刻上了青春的脸庞。

然而它的独特却无可比拟。牌坊、泮池、下马石和明伦堂,都是古代学宫标准配置的一部分。从县学图来看,原先的建设,有着考究的格局和复杂的配置。县学存续期间,受到朝代更迭、兵火涂炭和文革浩劫,几经毁坏,又数度崛起,平均22年重修一次。徽州人秉持为学不辍的信念,使古校园顽强地存在。历代的学子,也深深地影响着徽州历史。校史就是文明史,让人不得不感叹古徽州办学、修读之志不移的卓见,和文脉承袭的曲折跌宕。

经历了千载兴废、百代授业,校园在新时代,仍然保持着一派朴素的有生命力的宁静。孩子们有着敏锐的感受力,积年的朴实学风浸染着他们的心灵,学校的荣光亦成为他们的动力。续写新的校史,是他们自觉担起的责任。当内心有所崇敬,我明显地感到,随着了解的深入,女儿态度渐渐转变,对学校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活泼浮躁的她,逐渐沉稳勤勉起来。校庆期间她参与了采访,接触了多位优秀学长之后,更是深深地为学校自豪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一天都朝向未来,每一天又成为历史。一群群朝气蓬勃的孩子,迈着利落的步伐走进学校。一个个优秀的学生,充实自信地从这里去向远方。他们都是校史的续写者。看着他们,你不得不承认,这千年名校还非常年轻。

夜宵

在这千年古学之邻,我借着陪读行着自读之实。每天下班回到宿舍,一头扎进女儿的书堆,看自己的书。忘掉俗务的纷扰,打通思维的脉络,与学贤对接。

问政山的文脉想来确实不俗。进入夜晚的桃源坞,朴素,安静,更安心。

沉醉,再醒来。时间差不多了,我出门给女儿买夜宵。这是我陪读最重要的任务。而好书就是夜宵神品,走在问政山初夏的晚风中,不觉身形轻飘,神清气爽起来。

我越来越满足于现下的日子。虽然它有支离的模样,却不妨碍我们充实。生活安静、简单又快乐。让人不禁怀疑,家里那种丰足、便利又舒适的环境,全然是一个陷阱。物质真是试金石。

谁能说清,生活应以哪种面目呈现?虽有诸多谬误和嘲弄,只要我们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就应该心存感恩吧。

珍藏这份充足又安宁的快乐,感谢这样的生活。

生活的面目

进入五月,江南常常烟雨迷蒙。前几天下了一场暴雨,巷弄就激流四溢了。问政山遭到劫掠,一部分山体化作洪流,涌向人间。

路面汪洋一片,深浅不知。我穿着拖鞋,深一脚浅一脚地试探前行。泥沙毫不客气地钻进脚丫、硌在足底,我站在水中央,进退两难。

第二天洪水消退,巷弄成为泥沙的世界。好心的居民把沙子堆拢起来,形成一排排小小的问政山。水泥路面上残余的散沙,随着小雨的汇集、纵横,开始脉络清晰、泾渭分明,呈现出宛如河流、平原和丘陵的模样来。

这不是广阔世界的精妙缩写吗?

我不禁为这个发现感慨起来。小世界有大乾坤,微观映照宏观。而广大的世界无所不包,正是无数微观构成的。

扒开皮相,都有相同的血肉。我仿佛见到生活的面目,不仅仅有阳光普照,更有阴霾、寒暑、霜雪和雨水,还有雨水过后的狼藉。就像有人说,四十岁的人,该为自己的容貌负责。容貌的样子就是内心的样子,相由心生,它造就生活的面目。表面的狰狞,总由内部的冲突、汹涌或丑恶所造;祥和的景象,多为平静、淡泊和定力投射。

曾经有漫长的冲突期。仿若在这场雨水肆虐之时,洪流莫测,掀起波澜又失去方向,生活的面目晦暗。当神思越来越清晰,有同类靠近,安静地接纳;一些人越走越远,也不再惶恐和遗憾。像雨水过后,水归于海,沙自沉淀。内心的想法让它自然流淌,任它左右人际的遴选,处事更加顺从自然,这是细雨之下的山水分明。

把得失看淡些,把那些不确定汇入生活的潜流,让岁月这个挚友,慢慢地淘。就算淘不出黄金,也能得一个敞亮的结局。

内在的丘壑,映彻生活的山山水水。生活的面目也就随之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