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陪孩子走过高中三年(9)
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很久没有这样的邂逅了。
拐进小北街,几个中年男人站在店铺前,手持话筒在唱:“所有的故事,只能有一首主题歌……所有的爱情……”二十年前的歌曲《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嘶哑的声线,在这条不宽的巷子里碰撞。夜幕下,幢幢的身影围着一个大音箱的情景,在智能时代土气得很倔强。
刹那间时光交错。
20世纪90年代,这情景司空见惯。那时内地歌坛刚刚起步,港台歌曲风生水起。店家把最先进的设备贡献出来,用VCD和电视机播放流行歌曲。新中国“第二代”歌迷们(80年代手提录音机上街的,应该是第一代歌迷吧),手抓麦克风,把身体里所有的躁动嘶吼出来。那时KTV还不普遍,音乐会更是少之又少。人们对音乐潮流的狂热,就用这种朴素的方式来宣泄。
那几个男人显然是我的同龄人,只是设备更加先进。他们用手提电脑取代了当年的电视机和VCD,歌曲从网络免费下载。这童心未泯的一群!我心头一热,然而假装不为所动,继续赶路。其实在歌声中,当年那些场景在我的脑海中闪电一样回放。
当年的我得天独厚,在国营商场上班,又住在商场楼上。市场经济刚刚影响商业模式,我们单位首开先河,成为市里第一家开夜市的卖场。当卡拉OK流行,商场每到黄昏就把播放器搬到大门外,吸引得顾客里三层外三层。年轻人当仁不让,抢到麦克风就吼,模仿电视里的港台明星。特别潮的,还来上一段迪斯科或者太空舞步。
我当然不会错过,总能挤进最里层,唱最喜欢的孟庭苇。羞涩胆怯就是那时放下的。潮流汹涌,后来在大街上,卡拉OK随处可见了。
我们很幸运,那时年轻人追逐潮流的风气刚刚被社会广泛接受。那个蓬勃又青涩的时代,人们还容易激情澎湃,满足于简单的陈设,不在意环境的粗陋。歌者的心思只在唱歌,听众只被歌曲吸引。再后来,卡拉OK进入寻常家庭,更先进的设备进入歌厅,街头OK慢慢就“卡拉”掉了。从此,众乐乐变成了独乐乐,人与人之间也开始慢慢疏远。
如今,KTV环境越来越豪华,唱歌人的心却总在歌外,滋生了腐朽和庸俗。而真正的歌迷,口袋里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或者微型电脑,世界上最新的歌曲,都能随时随地播放,音质完美。当年不修边幅的草莽时髦,是那样粗糙和纯朴。童安格、钟镇涛、伊能静、齐秦、孟庭苇、张学友……当红的艺人虽然不少,但仍然数得过来,使我们有能力持久地崇拜。翻唱他们的歌曲,是最前沿的时尚。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那些遗失的青春岁月,让一首老歌牵引了回来。这长久不说爱的一群,用歌声回答那个问题:“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是的,爱,爱得思绪翻飞——怀旧是一种严重的青春之爱。
当我从超市返回,已是一小时之后。那几个同好依旧在唱,这回是一首更古老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你的大眼睛明亮又闪烁,仿佛天上星那最亮的一颗……”萧瑟的冬季,几个男人用粗犷的嗓音,点燃一把熊熊的心火。可惜街面依然冷清,人们早没了路边听歌的雅兴。
我不自觉放弃路人的身份,站在那里。他们很快发现了唯一的驻足者,有些兴奋,递过话筒:“来,来,唱一首!千万别客气。”我久不开嗓,怕吓着来来往往的年轻人——他们不懂我们的时尚。内心其实恨不得撕下中年女性愚蠢的端庄,痛快淋漓地吼上几句。
不好意思唱,也没了当年的自来熟,围观就没有底气。羞赧又不舍地离开。身后响起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过得比我好,什么事都难不倒……”这一群怀旧的男人,动用最强大的力量,想要拉回那些青春。
运动会
学校要开运动会了。
这是展示实力的机会,也是诞生明星的时刻,更是师生集体联欢的节日。运动会,不仅有赛事的跌宕、运动员的生龙活虎、拉拉队热烈的奔忙,还有激情洋溢的每一个人,和比赛间隙宝贵的自由度。对要参加高考的孩子来说,这是释放压力的好时机。
早在一个月前,女儿就开始期待,但不幸崴伤了脚,让参与运动会变得遥远起来。在日复一日迫近运动会的日子,她对着伤脚长吁短叹,恨铁不成钢。
然而运动会无可阻挡,各年级同学的备战一浪盖过一浪。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操场上奔跑的身影,而是教学楼前的跳绳场面。
那天傍晚,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校门,眼前赫然出现庞大的跳绳队伍。好多小分队,规格不一,纵横交错,占据了偌大的广场。抡绳的同学使劲甩,跳的队友轻盈地蹦。不仅磨耐力,技巧与合作都在升华。我像走八卦阵,左躲右闪避开绳子,机警地穿过。
临近比赛那几天,广场不够用了,花坛的间隙、广场延向各方的道路,都布满了跳绳的纵队。
一天从校外返回,远远看见女儿拄着拐杖立于阳台,望着坡下出神。那里也有一群孩子在跳绳,绳子拍击地面,发出响亮的啪啪声。我一时兴起,叫唤她几句,她没有反应。我灵机一动,模仿同学用外号叫她,她才转过身来。我取笑,原来在学校得叫外号,看来我也要入乡随俗。她没有搭理,只幽幽地说:“看他们跳绳,真眼馋啊。”
校园充斥着劲脆的啪啪声,我们进入了一个跳绳的世界。
我很奇怪为什么跳绳队伍这样庞大。女儿说,其他运动要么个别锻炼,时间可以错开,要么需专用场地,得上运动场;只有跳绳,有空地就成,参与的人又最多,才在课后集中进行。
原来如此,我又长了知识。
运动会如期举行。同学们都上了战场,我是无法说服她在家养伤的。她每天由同学搀着去运动会,晚上到家就兴奋地播报战况,看着她全身心投入的兴奋样子,我却总是心不在焉。显然我更在意她受伤的右脚,更关心她劳累的左脚——它承担着平衡与移动的双重责任。在喧闹的人群中,女儿是否太孤立无援?
同学是给力的,不仅取得不俗的战绩,还保障了她的安全。等我再去教室,墙上多出了一排明晃晃的奖状,那是文科班级名列前茅的荣誉。这时女儿才告诉我:“这次月考我们班成绩不佳,大家都觉得没有面子。这下好了,终于把丢掉的面子从赛场上找了回来。”
原来是憋着一口气呢。
流量生活
手机被停了,我必须马上交费。通话流量超过预付,运营商昨天已经发短信通知我,我知道欠费近百,对后半段的停机预告却没在意。数据生活使我失去看完短信的耐心。发不出信息,便怀疑手机出了故障(我们一直活在电子产品的便利及故障里),直到拨不通电话,才在语音提示里恍然明白——停机了。
流量为零是多么寒碜的事,我赶到营业厅,递上数张百元大钞。在数据时代我仍拒绝网络交费,没有确定的原因,也并非顽固不化。嫌网银密码太考验记性,说不喜欢啥事都足不出户,其实是隐隐抗拒这种快速进化。
不知何时开始,我们被各种流量绑定。数据使节奏快到超出预想,也改变了生活的面目。以前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争看电视剧。现在好了,大家互不相干,各自摆弄电脑或手机。数据流量像血液在血管里悄悄流淌,不知不觉,让人与人的干系越来越少,家也越来越安静。
很长一段时间,办公室的电脑卡得不行。但凡正常业务,都可以配合网速缓缓进行,遇着特急的事,就该跺脚了。查查网络连接,数据包的收到数量远远低于发送,流量可望而不可即,我火冒三丈:“成天与山寨电脑、盗版软件做斗争,算什么科技时代?”轻松的时候,因为网页链接不畅,正好避开数据世界的诱惑,耐心做一些网下事务,甚至可以看看书。没有流量又成了好事。
自从用上智能手机,新闻随身阅读,好友随时在线,生活的新局面一下子打开了。身上没有网络和当初没有电话一样让人恐慌。然而流量费太昂贵了,我一边心疼钱,一边一步一步实现了网络全天候连接。上网闲逛时,我这网购菜鸟发现了货到付款,学着用手机下单,居然成了网购高手。流量终于改变了我的购买习惯,流量费用也随之上升。进入4G时代,我突然警觉,打算严防死守了。
很久以前,我们关注物资流量,它是否充足关系到生活保障。后来关心腰包里资金的流量,它关系到生活改善。不论生活保障或生活改善,都不阻挡我们思维的流量,甚至还刺激脑力活动。自从电脑和手机普及,网络流量捆住了我们的手脚,还取代了部分人脑,它带来足够的精彩和知识,我们手指动一动就知天下事,思维的流量倒节约下来。
网络的如影随形,由量变到质变,使我们麻痹地活在数据中!流量,成了仅次于食物的必需品。我们可以在吃饭时,利用它与远方的亲友闲聊;可以在被窝里下单,买下梦想已久的商品。它填补了精神和时间的所有空白。
可是声色犬马让人疲倦,使我们对身边事物失去了兴趣。偶尔警觉弃网而去,聚会、健身或者游玩,末了还不忘在QQ、博客或朋友圈发几张照片,显摆和分享都仰赖这个流量。
使人烦又让人爱的流量,我一直下不了决心,该如何对待它。
事实上疏远是不可能了,我们已经陷得太深,须臾不可离开网络。我对那个流量的费用也逐渐麻木,看到营业厅大幅的4G广告,想起女儿多次的敦促,意识到我的坚守越来越迂腐。我交完话费,顺便把手机卡从3G换成4G。升级的意义尚不明确,投降的意味却十分浓厚,我向数据深渊又挺进了一步。
生活在数据里似乎很不正常,而假如切断网络,我却无所适从了。流量这个紧箍咒,它蔑视一切对抗,把我们越箍越紧。
水杉之冬
连续几天的雨水,冬更寒了。窗外的路面上,一夜之间铺满了水杉精灵般的翅膀。茂密的铁锈红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树梢,又悄悄地回归大地。说过要用心生活,仍然没把秋天守住。须臾之间,冬天也像要溜走。
校园有很多水杉树,它们像一排排卫士,用高拔的身姿守护校园。此时它们是一片片火烧云,高耸而上,一直举过楼顶。细细的羽叶从高空悠然而下,道路和草坪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绒毡,还有一些绽放在碧绿的海桐上。
水杉红了,使校园对我而言,更加亲近。
小时候在农村,父亲在房前屋后种满树木。大门前的重要位置就种着水杉,刚直不阿的父亲,喜欢它的劲直。水杉主干强健,枝蔓纤细,生长起来直往云天里蹿。没过两年,那几棵幼苗,就长得令我仰望了。水杉不管这些,一直蹿,蹿过了屋顶,蹿过了那些生长多年的松树。每逢入冬,它们高高举着那一树尖尖的红叶,在松树绿海的衬托下,格外醒目。
条件好些了,父亲把家建在了城郊。照例一番种植,这回全是水杉,还是较大的苗木,使大路边的家,掩映在水杉林中。每年春雷过后,枝干上绿色的小粒挣脱红色的芽苞,清润翡翠一般的叶子开始生长。那一扇扇小翅膀在整个春天都翠绿翠绿的,由稀到密,直到把浓荫投放到路面和阳台上,形成一道严实的屏障。这时夏天就来了。
我们正是夏天搬进校园的。那时的校园蓊郁幽静,其中就有水杉带来的许多阴凉。成长迅速又枝叶严密,使它不可或缺。然而它并不招摇,默默地为我们遮挡炎日。行走在树荫下,淡淡的馨香如微风般似有若无。只有寒冬来临之前,它当仁不让,要进行一场隆重的谢幕。水杉的红,使校园的初冬更加绚丽。
雨水的光临使叶子落得很快。水杉之舞或者水杉之雨,把冬季送进深寒。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往年母亲种在门前的青菜和芫荽,此时都会撒满红红的羽毛。我替母亲担忧,芫荽夹着针叶会很难清洗。母亲淡定地说不难,拎着菜根一抖它就掉了。母亲惯于和树木相处。
水杉与人亲近,它总是不声不响地跟着我们的脚步走向各方的路,甚至跟进家门。那几天,我们的家里总有水杉细细的叶子。女儿问,家里怎么突然脏了起来。我告诉她,是水杉树叶,粘着鞋底跟进家的,并不脏。言语之间,我仿佛有母亲当年的淡定。
雨后天晴的早晨,我穿行在校园。空气湿润,轻雾氤氲,落叶纷飞,铁锈红铺满大地。这水杉的世界!踏着松软的落叶,在老师清晰的授课声和孩子琅琅的读书声里,闻着水杉特有的清香,不由精神一振。
新的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