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下的新发展理念及其当代价值
【内容提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涉及发展中的许多重大关系、重大方面,贯穿着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规律性认知,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本文从“理念” “发展理念”分析入手,联系我们党唯物史观视野、发展理念不断拓展的历史进程,探讨了新发展理念的深层哲学内涵,阐释了新发展理念对破解发展难题、开辟治国理政新境界、驾驭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时代价值。在此基础上,着眼于价值导向、思维模式到实践举措的相互关联与转化关系,阐发了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向现实转化的实践要求。
【关键词】理念 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 时代要求 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鲜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它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点,以破解问题为理论导向,继科学发展观之后,进一步回答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科学指南。
一 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把握事物,首先要把握事物固有的“理”,理什么样,事物就什么样。从字面看,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概括起来就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怎样把握这个内涵?首先需要从哲学层面入手,理解什么是“理念”。
(一)关于理念
按照理论界通常的说法,理念与观念关联,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叫理念;理念比观念更基本。为什么说理念比观念更基本呢?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许多哲学家,如柏拉图、洛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列宁等都做过研究。通过梳理他们的有关研究,我们得出以下关于“观念”的基本看法。
第一,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观念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有旧观念,也有新观念。
第二,从历史看,有些观念不论正确、错误还是新旧,总会在人们心里沉积下来,成为某种积淀在人们头脑中的习惯性思想意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思维定式”。比如,人们常说“无商不奸”,这种观念不完全正确,但是长期生活积淀在一些人头脑中对商人的偏见,是某种习惯性思想意识。
第三,观念,有的是用来评价别人的,有的是用来引领自己行动的。用来引领自己行动的观念,一旦变成某种习惯性思想意识,实际上就变成了理念。因此,理念,就是在人们日常行为、实践活动背后经常起作用的、内在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比如某位女士有一种“消费理念”,她爱逛商场。这其中蕴含的消费理念,是在生活中积淀形成的,对她自己,有一种自我心理满足感,表现为一种特定的行为模式和行为取向。而对于她的家人来说,她的家人虽然对她的消费行为有一定观念性认识,但如果不爱逛商场,那么,就没有她那种消费理念和满足感。这个例子表明,对某人的行为,我们外人对他的认识只是观念,还不是理念;一个人有观念不一定有行动,因为他的观念有的是对别人的认识,有的是对自己的把握,是一种自我意识。只有这种自我意识才是理念。一个人有理念,一定伴有相应的行为模式。一句话,理念,就是与人的行为取向相联系的习惯性自我意识。我们常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设“服务型机关”“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等,就是从理念层面上讲的。它们只有转化为某种习惯性的自我意识,转化成某种价值取向,转化成某种特定的行为模式,才能转化成相应的理念,才会有自觉的行动。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宗旨理念、服务理念、服从理念,才会自觉践行军人宗旨,自觉贯彻服务型机关要求,展现军人天职。
(二)关于发展理念
把前面关于理念的分析具体到发展理念可以得出:发展理念,是人们长期形成的关于发展的理性观念,是人们在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某种趋向性自我意识,它与人们致力于发展的行为模式相契合,是发展实践的精神导向。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
对我们党来说,管总、管方向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来理解和把握发展理念。从这个高度理解发展理念,实际上就是从唯物史观视野出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两大视角:一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按照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性质,社会发展表现为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二是通过提升生产力水平来推动社会进步。按照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同水平,社会发展表现为不同的“技术社会形态”,包括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表明,前一种视角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改革开放前30年比较明显,后一种视角则在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建设中比较明显。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相当长时期内,更注重从第一种视角,从以生产关系调整为重心的经济社会形态出发看待发展问题,注重通过阶级斗争、变革生产关系来推动社会发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讲:“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把改变生产关系置于优先地位。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注重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同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来看待。更注重发展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调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反对超越生产力发展阶段盲目调整生产关系。这是更加注重从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第二个视角,即“技术社会形态”角度看问题。
从“经济社会形态”到“技术社会形态”视角的转变,是我们党历史唯物主义视野、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拓展。如果说,在前一个视角下,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社会平等,但在发展效率上出现了一系列偏差。那么,在后一个视角下,改革开放以后30多年,中国经济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突飞猛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中国快速发展30多年后,经济发展方式和质量问题,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发展的关联性问题,发展动力问题、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内部和外部联动问题、公平正义问题等,都史无前例地凸显出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理念既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问题,又从生产关系调整角度看问题,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发展,涉及各种经济要素、区域城乡、人与自然、内部外部等关系,特别关注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高度综合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前述两种社会形态历史观发展视角的有机统一。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唯物史观视野、社会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拓展,展现了一种接续创新、全面升华的历史境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自信地、有底气地说,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新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三)关于新发展理念
从哲学层面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涉及发展中的许多重大关系、重大方面,关系着我们发展全局,内涵极其丰富而深刻。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荷马史诗中有个英雄叫阿喀琉斯,传说他母亲忒提斯想让他炼成“金钟罩”,刀枪不入,就用冥河水浸泡他。但遗憾的是,母亲倒提他的脚后跟浸泡时,脚后跟不慎露在水外,成为他全身最脆弱的“死穴”。结果,他后来在战斗中,被太阳神阿波罗箭射脚后跟而死。习近平总书记用“阿喀琉斯之踵”,来比喻创新动力不足已经成为我们推进发展面临的一个致命弱点或要害。他把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视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对创新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新概括,既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要害问题,也指明了推进发展的出路和动力所在。他强调,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落实创新发展,必须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
2.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也就是说,各领域都存在一些明显短板,如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不足、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承载力弱、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等,这些短板都要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情况下,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是要跑得快,但跑过一定路程后,就要注意调整关系,注重发展的整体效能,否则“木桶”效应就会显现,一系列社会矛盾就会加深。管理学上的木桶定律,说的就是一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而协调发展就是要补短板。他要求,用好唯物辩证法,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处理好区域、城乡、部门、行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
3.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绿色,是讲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既涉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又与人们享受美好环境的幸福感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不可否认,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问题十分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近些年由环境问题引起的“邻避效应”屡次出现,既表明人们环保意识增强,也成为影响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从资源、能源状况看,一方面,我们资源占有量极其有限。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另一方面,资源、能源消耗量巨大。产业规模庞大,本来就需要巨量资源投入。加上落后过剩产能占比很高,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从无节制、粗放型向自然单向索取,转向有序有度、高质量利用自然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4.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开放,讲的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的国内外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正在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在深度、广度、节奏上都是过去所不可比拟的,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压力也是过去所不能比拟的。”对于中国来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对外开放,而是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目前,我国对外开放联动性明显不足,不仅影响开放水平和质量,而且还会蒙受巨大损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是在开放中发展的。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他强调,要发展壮大,就要着力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落实开放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台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5.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决好这个问题,全体人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国家发展才能具有最深厚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 ‘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无论是实际情况还是制度设计,都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一座房子不管怎样小,在周围的房屋都是这样小的时候,它是能满足社会对住房的一切要求的。但是,一旦在这座小房子近旁耸立起一座宫殿,这座小房子就缩成茅舍模样了。……不管小房子的规模怎样随着文明的进步而扩大起来,只要近旁的宫殿以同样的或更大的程度扩大起来,那座较小房子的居住者就会在那四壁之内越发觉得不舒适,越发不满意。”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群众就会不满,引发一系列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问题。共享是发展的目的。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增进人民的获得感,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
总之,五大发展理念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们从五个维度揭示了中国发展的多重内在规定性,是多维度发展属性的综合。“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把新发展理念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看成提领全局的总纲,才能真正领会好、领会透新发展理念,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理解新发展理念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把发展作为人类社会整体运动来认识,从中概括出关于发展的全局性认识;它舍弃了偶然的、枝节的、琐碎的历史现象,是对发展内在本质和普遍联系的认识,是关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是对唯物史观发展视野的新拓展。
二 深刻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时代价值
新发展理念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新发展理念立足于中国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外来严峻挑战的规律,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对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发展大局,推进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提供了破解发展难题的科学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发展有不发展的问题,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而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发展奇迹。但同时,也伴随着不少成长的烦恼,积累了大量难题。我国人均GDP已达7800美元左右,处在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历程中。这个进程,面临着经济体制、发展模式、增长动力、产业结构、社会结构等转型升级一系列问题。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经济与社会之间、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众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消除贫困任务艰巨,人口老龄化加快,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消极腐败现象多发,形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关系到发展的层次和质量,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和历史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全面建成小康面临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我们必须完成的任务,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儿。他分别从“转方式,着力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问题”“补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防风险,着力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破解矛盾问题。同时,仅仅讲这些还是不够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破解矛盾问题的根本之道还在于确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为什么?理由有二。
其一,爬坡过坎的引擎。如何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穿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小康,是当前面临的最重大、最紧迫的课题。二战以后,先后有三拨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试图穿越“中等收入陷阱”,但多数不成功。第一拨是拉美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40多年没有穿越,陷入“拉美漩涡”;第二拨是东南亚国家,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20世纪80年代至今30多年穿越不过去,陷入“东南亚泡沫”;第三拨是突尼斯、也门、利比亚、埃及等西亚北非国家,20世纪90年代至今20多年也没过去,陷入“西亚北非危机”。到了爬坡过坎阶段,都没过去。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创新力不够,二是腐败现象严重。战后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功穿越的只有十几个。考察它们的经验,主要是在转型升级的机遇窗口期大力推进科技、制度创新尤其是法治创新,使社会既能激发活力,又能保持稳定秩序;同时从制度法治层面有效遏制腐败,为发展提供了多方面动力源泉。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创新发展,这是我们穿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其二,提升质量的引领。无论从成就与问题看,还是从机遇与挑战看,中国发展都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体量优势”转向“质量优势”的历史关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表面看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是有效供给不足,是发展质量有问题。产能很大,但一部分是无效供给,不单是老百姓需求那一侧的问题,更是生产供给这一侧高质量、高水平有效供给不足。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号称制造大国,但主要是低端产品和技术,科技含量高、质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并不多。所以,既要着力扩大需求,也要注重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和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原因。推进“供给侧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等发展理念,降低成本,降低能耗,淘汰落后产能,提高发展质量。新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为解决突出矛盾问题,提高发展质量,补齐短板、化解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二)开辟了治国理政实践的全新境界
新发展理念建立在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基础上,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放眼国家发展大局,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治国理政要义,开辟了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新境界。
近代史上,有学者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四种类型:大而强,大而弱,小而强,小而弱。一般认为,中国属于第二类,是“大而弱”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中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治理这个国家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持续推动发展理念的突破和进步。从50多年前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实现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再到我们党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展现出一个发展理念不断更新、发展思路不断升级的过程。
发展理念突破和进步铸就了发展实践的辉煌。1978年至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中国发展站到了一个更高起点上。新的起点、新的发展目标对共产党人如何更加卓有成效地治国理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要求发展理念要有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放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继承前人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实现中国梦,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探索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重大观点。这些治国理政新思想、新观点,都与新发展理念形成了内在的逻辑相关性,开辟了我们党发展理念与时俱进、治国理政理念与时俱进的新视野、新境界。为什么?理由有二。
其一,蕴含着治国理政的基本价值指向。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基本价值指向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近代以后,中国之所以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只是追求远期“大同”理想,还有更为切近的现实需要,就是通过革命斗争彻底解决“国权”问题,为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创造根本前提和条件。这个历史选择的价值,至少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国家独立自主,繁荣富强;二是社会告别战乱,有序进步;三是人民幸福,共同富裕。换句话说,体现在经济价值上,是实现各个建设领域全面现代化;体现在政治和社会价值上,是实现社会公正,既有活力,又稳定有序;体现在民生价值上,是人民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不同侧面充分体现了对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基本价值追求,全方位地反映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既注重发展生产力,又兼顾适时调整生产关系,既注重推进经济建设,又兼顾统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建设;既注重发展效率,又高度重视解决发展公平与正义的治国理政新价值、新理念。
其二,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深邃实践智慧。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精神,深刻阐述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理念。一是“摸规律”。“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是对实践出真知的形象概括。二是“鞋子论”。“‘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是对检验真理实践标准的生动阐发。三是知行观。知是前提,行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知行原则。在上述治国理政实践视野之下,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许多富有实践智慧的经典话语:实践的方向性——保持定力、坚定刚毅;实践的务实性——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践的斗争性——敢于亮剑、善于斗争;实践的创造性——勇于创新、主动塑造;实践的坚韧性——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实践的示范性——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等等。这些都不是为了政治而政治的实践,而是为了推动发展的实践,都是充分体现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要求的实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是治国理政实践应当遵循的出发点,又是衡量治国理政实践效果的基本尺度,从理念的高度充分彰显了治国理政、引领和推进发展的深邃实践智慧。
(三)展现了驾驭发展大势的战略视野
从世界历史看,人类发展理念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过程,其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经济增长论。认为经济增长是发展的“第一”标志,GDP增长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尺度。这一理念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伴之而生的,是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第二阶段认为“发展=经济增长 +结构改善”。逐渐将生产结构、产业结构等纳入发展的内容。当然,这一阶段仍然以增长为中心,只是有了一定程度的修正。第三阶段把发展看成“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变革”。这种发展理念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以物为主的发展,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第四阶段把发展看成“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其核心在于阐述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的代际关系,使人们认识到代际公平的重要性。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新时代致力于新发展,许多国家为了赢得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积极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发展战略,力争以新理念、新战略赢得发展主动。可以说,发展战略竞争透射的也是发展理念之争。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汲取人类发展智慧,借鉴、超越各国发展经验教训,放眼时代发展新趋势,明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统摄着人类社会发展五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刷新、升级了传统发展理念。
从国际战略上讲,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蕴含着对外合作、互利共赢的诚意,又蕴含着高超、理性的国际博弈智慧。这对中国在国际上求同存异,扩大交流合作,营造发展机遇,应对外来挑战,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比如,美国对中国崛起、国际地位上升非常敏感。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相较于美国17万亿美元的总量,印度、俄罗斯、意大利、巴西总量都是2万亿,美国增长1%他们得增长8%,才能持平。日本、德国20年前总量(一个4万亿,另一个2万亿)相当于美国的2/3,现在总量有所增加,但相当于美国的1/3~1/4,差距在拉大。只有中国,2001年GDP为1.3万亿,相当于美国10.3万亿的12.6%; 2014年,10.4万亿,达到美国的60.1%,总量日益逼近美国。即便我们年增长5%,也会缩小与它的差距。对此,美国着急、焦虑、恐慌。
对此,我们一方面本着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精神,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空间。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奉行的是合作战略,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新发展理念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充分展现了建设“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提升,中国国际责任意识、“走出去”意识日益增强,外交也从“韬光养晦”,逐渐转向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引导全球经济议程,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与我国能力和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引导”,显示了一种积极作为的姿态。但这种作为,这种“引导”,并不是要像美国那样要“领导世界”。
另一方面,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走出去”战略,理性应对各种外来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引进来、走出去”的深度、广度和节奏,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布局,形成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中国倡导建立亚投行,并加强与英、法、德、意、澳、韩、加等国关系。中国倡导推进“一带一路”,不仅经亚洲到非洲,而且要越过欧洲,就连美国也不得不重视“一带一路”的合作前景。
基辛格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塑造未来才是政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放眼世界,我们只有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开放发展,才能占据时代发展的制高点,赢得更大的发展优势。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信地说,中国正在用积极的合作改变着世界;中国正以扎实稳健的发展影响着世界。
三 深刻把握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
一般地说,人们落实某种理念,使其真正发挥引领功能,就必须形成理念与实践有效互动,使理念转化成价值导向、转化成思维方式、转化成实践举措的动态模式。因此,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实现它与实践的成功对接,要在价值导向、思维模式、实践举措选择等各个层面全面刷新升级、兼容互通,使其真正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
(一)把发展理念转化成引领发展的价值导向
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到世界观、价值观影响。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价值、动机与行动系统》一文,提出了人的“行动系统”的分析框架,把价值导向作为人们行动的一个决定性方面。就落实新发展理念来说,把发展理念转化为价值导向至关重要。(1)价值导向对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起着定向导航作用。在发展实践中,人们的价值评价标准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一个社会,即使提出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如果存在种种相互冲突的价值观念,各种价值观念地位不明确,国家没有给出正确的方向,就会使社会成员在理念选择上呈现无序乱象,面对发展难题就无所适从。就此而言,只要新发展理念成为人们首要的价值选择,即使面对多种观念的冲突,多数人的价值导向也会很明晰,从而引导人们的行为趋向符合正确的发展选择。(2)价值导向为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起着凝心聚力作用。价值导向有助于社会成员形成一致的认识和共同的追求,可以把社会成员有效地团结在发展理念旗帜下,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凝聚力、向心力。(3)价值导向可以评估调适发展理念落实情况,提高理念落实的实效性。某种发展理念一旦成为一种价值导向,就会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种价值参照系,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发展理念的认识产生排斥,从而摒弃违背发展理念的思想和行为。
要使新发展理念成为引领发展的价值导向,必须从一些具体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教育倡导。启动主观世界这个“开关”,使人们把发展理念与自己的价值追求结合起来,使其更加深入人心,对发展理念由知到信、再到行。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深学笃用新发展理念,将其建立在真理性的基础上,使其成为价值追求、自觉行动。二是加强制度规导。加快建立符合新发展理念要求的制度保障体系,使那些嘴上喊新发展理念,行动上仍然因循守旧、急功近利、忽视民生的行为受到有效约束和必要惩戒。三是加强利益引导。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 ‘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新发展理念只有与广大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成为整个社会共同趋赴的价值目标。
(二)把发展理念转化成谋划发展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人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化、程式化的“心理结构”,是认识和实践的精神工具。一个人,一旦形成某种思维方式,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它来思考和行动,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时代或某一历史阶段人们普遍遵循的思想行为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掌握与运用,重视科学思维方式创新,要求党员干部掌握辩证思维、历史思维、系统思维和底线思维等思维方式,用活用足科学方法论和科学思维方式,促进内因发生变化,丰富和改造主观世界、推动理论和实践创新。
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发展内涵、目标、环境、条件的变化,需要思维方式跟着转变。落实新发展理念,要求形成与这种理念相适应的认识和实践工具,也就是思维方式。比尔·盖茨说:“人与人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脖子以上的区别”就是思维品质的区别。新发展理念反映了发展的时代要求,蕴含着推进中国发展的思维方式。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从“脖子以上的”的思维方式和“脖子以下的”工作方式转变入手。能否破除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完成思维方式的升级改造,直接关系到发展的质量和成败。为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锻造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思维品质,确立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立足国内和放眼全球相统筹、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协调、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谋划和推进发展。
(三)把发展理念转化成推进发展的实践举措
价值导向、思维方式是直接引领实践的。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发展理念既蕴含着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也启迪着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发展理念是知行合一的理念,发展实践是言行一致的实践。对于领导者提倡什么、推行什么,中国老百姓早就形成了“听其言、观其行”的习惯。“说得到,做得到”,体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理想与价值追求的真谛。落实新发展理念,必须切实贯彻和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提出发展理念,制定具体措施只是第一步,落实措施最终还要靠人。如果没有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作为,再好的政策措施也只是一句空话。在改革发展的“机遇窗口期”,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关键要看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为官不为”的三种情况:一是能力不足而“不能为”,二是动力不足而“不想为”,三是担当不足而“不敢为”。这个问题现在比较突出的原因:一是贯彻中央精神,实施细则和政策措施不完善;二是政策尺度把握不准,方法简单;三是教育引导不到位;四是干部本身不适应。要推动干部心情舒畅、积极作为、敢于担当,就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未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解决好干部不作为问题,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促进派,才能真正“以新理念把握引领新常态”“拿新状态贯彻落实新理念”。
总之,新发展理念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是对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活生生的实践基础,是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有内在的现实基础,是新常态背景下解决调结构、转方式进程中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发展短板的本质要求;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有牢固的政治基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推进我国发展全局深刻变革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把科学的理念转化成内在的价值导向、全新的思想和工作方式、清晰有力的思路举措,扎扎实实推进发展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