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本书对“转型”与“创新发展”的理解
(一)本书中“转型”的内涵
在本书中转型有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历史意义上的传统农区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即传统农区从传统的农耕和以乡村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和社会形态转向以现代工业和城市文明为主体的经济和社会形态。传统农区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的起点和动力是工业化,即随着工业的发展,更多劳动力从农业转向非农产业,非农产业成为主导的经济形态逐步高级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产业空间结构和人口空间结构从分散走向集聚,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和迁徙,其生活方式从传统转向现代。而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业转向现代耕作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所以,本书理解的转型发展就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相应的制度变革,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二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现实。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传统的粗放型、大规模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型的高速增长难以为继,向以提升技术水平、提升质量效益、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主要动力的中高速增加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题,这是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具体发展策略的选择必须主动适应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趋势、大背景。
(二)本书对“创新发展”的理解
本书对创新发展的理解不是狭义的技术创新,而是广义的包括发展战略、发展路径、制度体系等的全方位创新。正如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描述,创新就是要通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实现生产活动优化和经济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创造就在于不拘泥任何发展理论、不拘泥于西方现代化和其他任何国家单一的发展经验,根据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结合自身独特历史文化传统,在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和制度体系方面不断创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过程,就是创新发展的过程。由于幅员辽阔、东中西发展差异巨大,中国内部不同地区的发展同样也要根据国内外宏观环境、自身禀赋,从总体发展战略、工业化路径、城镇化路径、社会制度体系等方面全方位创新。这就是本书对创新发展的理解。
本书将基于河南省的发展现实,研究传统农区如何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大背景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现实的战略和具体策略,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对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和土地制度进行适应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