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传统农区的创新发展:基于河南省的分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研究对象界定

传统农区的概念最早源于耿明斋对“平原农业区”的界定,他提出:平原农业区是指我国中部包括黄淮平原、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在内的广大地区,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安徽北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的共同特点是:①土地面积广阔且平坦,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农业生产条件较好;②缺乏矿产资源(极个别地方如安徽的淮南、淮北除外);③农业至今仍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④乡镇企业十分薄弱;⑤地处内陆,距离沿海沿江开放地区和经济高度发达的大城市比较远,相对封闭,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⑥意识落后,小农意识仍是居主导地位的意识。经过多年发展,上述区域的工业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工业经济在整个经济当中已经处于主导地位,但在全国范围内这些区域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现代化的任务仍然较重。

在我国经济总体发展中,传统农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最重要的农产品资源供应地和劳动力供应地,而且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现代化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次第推进的接力点,其现代化的持续推进势必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一区域的现代化,中国整体上的现代化将是无法想象的,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也无法完成。

本书要研究的传统农区,是对上述“传统平原农业区”的进一步扩展,但并不对其空间范围进行界定,而是特指中国中部具有如下经济社会特征的区域。

一是农耕文化深厚。中国中部传统农区“居天下之中”,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由于气候温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先祖们一直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繁衍、耕种,积淀了深厚的农耕文化,成为全国农业与乡村文明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也促成了传统农区在传统农业时代的优势地位,为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上了深深的“农”字烙印。但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传统农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深厚的农耕文化使传统农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农”字方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式与路径依赖,增加了传统农区通过城镇化改造传统农业社会的难度与复杂性,使如何科学、有序地摆脱传统农耕思维的羁绊成为传统农区在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时必须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是人口密度大,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传统农区是人口居住密集的地区,虽然本地工业发展不足,但受工业文明的影响,农业的耕作方式尤其是机械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这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大部分流动到城市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剩下的由于非农就业机会不足仍然滞留在农业生产中。虽然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求状况发生变化,劳动力供给不足成为中国各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但传统农区的劳动力供应状况相对来说是最好的。

三是城镇化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农区人口众多,工业发展不足,本地非农就业机会少,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居住分散,第三产业、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均发展滞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转变消费结构的任务仍然繁重。

中国中西部地区具有以上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区域都属于本书研究的传统农区,因为制约这些地区现代化的很多禀赋条件是相同的,其面临的困难和机会也是比较相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