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疍民文化景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 研究概要

1.4.1 资料来源

研究资料来源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中国历史典籍中记录疍民的史料,岭南各省、市、县三级相关行政区的地方志中关于疍民的史料;古代名人传记、古代诗词、古代杂记笔记,如屈大均《广东新语》、辑录苏东坡诗词的《坡门酬唱集》等;以及《梅县麦氏族谱》《廉江麦氏族谱》等族谱资料。二是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等。三是关于疍民文化主题的网络资源。四是田野调查资料。

1.4.2 研究目标

从理论上分析,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疍民“亲水”文化都可以被后代继承、吸收,从而得以延续和发展。事实上,在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受文化趋同性和陆上强势文化的影响,以及对自身文化较轻视,疍民文化正濒临消亡。疍民文化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与陆上族群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矛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内容(见图1-1)。因此,本研究期望达到以下目标。

图1-1 疍民“亲水”文化研究的主线

(1)发挥地理学的区域性和综合性方面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以“疍民—水资源—陆上居民”的关系为研究的逻辑结构,揭示疍民文化景观从“亲水”到“离水”的历史空间过程,探寻疍民文化形成发展的机理。

(2)以文化地理学“先分析,后综合,贯历史,分区域”的研究方法,根据文化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在对疍民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揭示疍民文化形成与环境、陆上居民、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疍民文化空间退缩的原因。

(3)系统探讨历史时期及现代岭南各地疍民群体的文化景观,对各种文化景观,追溯其来源、演变、历史及现状特点和地域分布规律,探求岭南疍民文化地域组合与区域分布规律。

(4)揭示疍民文化“离水”向陆上文化转型的各种表现,引发区域文化地理对族群研究的重视,在疍民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和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