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宁夏发展
每个区域的发展都会受到区位、自然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经济文化结构等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在改革开放年代,一些因素的影响可能会更加突出。宁夏作为一个西北的内陆小省区,自有其特定的区位、自然资源、人口结构等自然与社会条件。作为一个省区级民族自治地方,宁夏为求得这一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国家也在不同时代施以各类内容和重点不同的政策推动。历经半个多世纪,宁夏已从一个生产结构单一、经济门类不全、文化教育落后、人民生活普遍贫困的区域,发展成为经济结构不断改善、经济门类齐全、人民生活普遍提高、文化教育日益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不论从本区发展需求,还是从支撑“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而言,宁夏都需不断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机会,整合资源,在开放中寻求发展,获得发展,谋求建设和谐、富裕、美丽、文明、法治的宁夏。
一 发展约束
如何认知经济社会发展约束因素不仅与发展观念密切相关,也与发展技术、发展环境和利用发展环境能力密切相关,换言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劣势并非固定不变,施以一定的条件某些劣势可能会转变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俗语虽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而言,除河套平原一带和六盘山区域自然环境生态条件良好,宁夏大多数地方缺少显著的得天独厚的先天自然环境生态优势,先天劣势则相当突出和明显,这些劣势长期影响宁夏经济社会发展。这些约束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区位和自然环境的约束。从区位方面来看,不论是农业、工业生产活动,还是参与市场竞争,宁夏都存在显著劣势,这些劣势也构成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约束。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条件下,宁夏地处西北内陆,不沿海,不沿边,其西部和南部为甘肃省环绕,北部与内蒙古毗邻,东部与陕西连接。相对而言宁夏离全国中心经济区域、中心市场地理距离都较远,受到交通设施等条件限制,难以形成产业集聚、投资中心或利润最大化。
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来看,宁夏自北向南被川、旱、山三种自然地理环境类型所分割,并构成对不同类型经济活动的约束。比如从农业生产所需求的气候、土壤、地形、交通、市场和劳动力等条件来说,地处宁夏北部的引黄灌溉区,一般称川区有良好的比较优势,在全国农业区域分类中这里则属黄河上游农业区,也是为宁夏赢得“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誉的区域;而中部旱区、南部干旱山区则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不仅气候条件不利于一般农作物生长,水土资源配置也缺少对农业生产的良好保障,中部旱区干旱程度远远超过南部山区,受到风沙天气严重影响,土地沙化严重,而南部山区属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农林牧区,这里无雨干旱,有雨水土流失,以旱作农业为主,旱灾、冰雹、霜冰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问题显著。
第二,自然资源禀赋的约束。宁夏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总量小,尽管煤炭、农业、旅游等资源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水资源短缺及生态脆弱也深深制约着全区的发展。宁夏自然资源的基本状况有以下几方面。
气候资源。宁夏属典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征为:光能资源丰富,利用潜力大,除六盘山区外,绝大部分地区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能资源丰富,热量条件好。从日照时数看,大部分地区为2800~31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9%,是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宁夏也是全国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之一,一般达到12~15℃,这一温度有利于有机物质的积累,为瓜果、蔬菜以及块茎作物的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宁夏整体而言雨量少,蒸发强,风沙大,只有六盘山地区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年均降水可达400~700毫米,属温带半湿润地区。中部的盐池、同心一带年均降水量250~300毫米,北部的引黄灌溉区只有200毫米左右,属中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中北部地区的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降水量的分布与光热资源分布方向相反,自南向北递减,从而形成热量资源较丰富的中北部地区没有足够的降水,降水较多的六盘山地区热量又不足,对农牧业形成制约。降水年际变化和季节分配不均匀,降雨的局限性强,历时短、强度大,使降水利用率大为降低。
水资源。宁夏是全国水资源量最少的省区之一,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都十分贫乏。地表水资源中,宁夏当地地表水资源量9.71亿立方米,扣除矿化度2克/升以上的苦咸水2.394亿立方米及引黄灌溉区地表径流1.5亿立方米,再扣除泥沙0.5亿立方米后,余下可利用的淡清水资源量为5.31亿立方米,占当地地表水资源总量的54.7%。黄河过境水资源量中宁夏可净利用量为40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中,引黄灌区可开采量为13.46亿立方米,山丘区可开采量为3.47亿立方米,全区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47.71亿立方米。宁夏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为228立方米/人,亩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1立方米,人均和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属全国最少的省区之一。宁夏当地水资源量少质差、区域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且年内分配不均、开发利用难度大。中南部行政面积占全区行政面积的65.5%以上,地下水资源仅占全区的15.7%,这一区域地下水资源中还有25%高矿化度的咸水和苦水,高矿化水分布区大面积缺水。
生物、土壤资源。宁夏植被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植被类型为草原、森林、荒漠三种植被,其中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贺兰山、罗山、六盘山的天然林区。野生动物资源种类不多,主要分布于六盘山、贺兰山区,其中主要经济动物108种,属国家二类、三类珍贵动物18种。主要土壤类型有地带性土壤、非地带性土壤、灌淤土,地带性土壤由南向北分布着黑垆土、灰钙土、灰漠土等。黑垆土为南部黄土丘陵的主要土壤,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生产性较好,可发展旱地栽培为主的农业区,以种植小麦为宜;灰钙土广泛分布于宁夏中北部,分布面积最广,腐殖质较少,肥力较低,渗漏性大,保水力差,不灌溉就不能保收,且易遭侵蚀。非地带性土壤分布于地下水位较高,经济条件较差的低洼地、河滩地、湖泊附近,常分布着潮土、沼泽土、盐土、白僵土等。在沙丘边缘普遍分布着风沙土,风沙土中的盐土、白僵土的盐碱度高,需要改造后才可利用。另外还有一种淤灌形成的土壤为灌淤土,这也是中国半干旱地区平原中的主要土壤,一年一熟,以春播作物为主,生长小麦、玉米、糜谷等。宁夏的灌淤土集中分布在北部引黄灌区,在长年累月的灌溉、施肥、耕作条件下,土壤表面增加了一层较厚的灌溉淤积层与土粪覆盖层,养分含量一般要比原始自然土壤高出1倍至数倍,结构良好,蓄水保肥力强,是全区稳定高产的农业土壤。
矿产资源。宁夏境内具有工业价值的金属矿床不多,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主要有煤、石膏、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煤储量居全国第五位,远景储量1714亿吨,煤的品种齐全,在全国煤炭资源10个品种中,宁夏境内有9个。宁夏的煤炭品质优良,储量最大的不粘连煤,最适于液态排渣的造气用煤以及动力与民用燃料;储量丰富的炼焦用煤,使宁夏成为目前西北地区较大的焦煤基地;被称为太西煤的无烟煤,煤质特优,以三低(低灰、低硫、低磷)六高(高发热量、高比电阻、高强度、高精煤回收率、高块煤率、高化学活性)著称,可用于化工、碳素制品、高炉喷粉等方面。
宁夏的石膏探明储量为24.64亿吨,居全国第二位,已探明的储量仅仅是全区石膏蕴藏量中极小的一部分。膏盐地层分布广泛,以同心—海原地区最集中。石膏资源可为建材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裕的原料。宁夏石膏矿以二水石膏为主,品位较高,而且开采条件好,很多地方可进行露天开采。已探明储量的中卫小红山、甘塘、下河沿等矿区,靠近铁路,运输方便。宁夏的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及其他用途的非金属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例如玻璃石英砂岩、水泥石灰石、电石用大理岩、制碱用大理岩、陶瓷黏土、溶剂硅石等,储量大、质优,便于开采。此外,宁夏还有一定量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行政区与人口约束。宁夏行政区域狭小,总计不到6万平方公里,南北长496公里,东西宽50~250公里。
人口分布和人口文化素质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张力显著且困境难解。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宁夏全区常住人口630余万,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06余万,占64.5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3余万,占35.42%,其中回族人口为219万多,占34.77%。在全区5市22个县(市、区)中,31%人口分布于银川市,银川市人口密度全区最高,为208人/平方公里,吴忠、固原两市则集中分布着全区总人口的40%,吴忠的利通区、固原的隆德县和原州区人口密度较高,石嘴山市人口密度仅次于银川,居全区第二位。22个(市、县、区)中,有11个人口密度未超100人/平方公里,最低者为盐池县,仅为17人/平方公里。全区人口密度增加到95人/平方公里,宁夏仍然是全国人口密度较低的省区之一。总体而言,宁夏人口分布疏密差别与特定的区域环境相关:北部川区明显高于南部山区;城市人口高度密集,乡村人口相对稀少;老灌区人口密度高,新灌区人口密度低;灌区与非灌区之间人口密度相对悬殊。
基础教育的发展正在改善宁夏人口文化素质整体状况,调查显示,宁夏全区人口文化程度变化趋势呈四增两减态势,即初中以上各种文化程度人数均有增长、中青年人口接受初中和高中及以上教育的比重增加、接受大学文化教育的人数快速增加、农村女童入学率增加,同时,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减少、青壮年文盲人口继续下降。尽管如此,直到90年代中期,宁夏仍有39万余文盲人口,全区人才队伍结构性失衡显著,特别是经济技术专业高等级人才的短缺成为宁夏发展的一大约束。此外,泾源、同心、海原、西吉、灵武、固原、平罗、彭阳等是回族人口集中分布比重高、贫困人口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这一区域人口文化素质的稳步提升也从根本上改善着这一区域整体发展状况。
现代区位理论的行为学派认为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成为区位分析的决定性因素,运费、生产成本等将退为次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宁夏在自身发展中,还需要高度重视人口素质的提升,这也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并转变劣势的核心因素。
二 战略选择
1980年以来,宁夏一直在寻求跟得上全国步伐且适于本区域实际的发展路径,以期突破一系列劣势的约束,造就一个繁荣、发达的宁夏。基于国家大战略布局的影响,宁夏发展的战略选择分为两个大的时段,即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前与实施后。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为时间点,宁夏在区域发展、行业发展等方面开展了侧重点不同的积极探索,这些探索为宁夏进一步发展,响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并进行新发展探索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
1.“黄河经济”战略选择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河经济”这一概念在内地就已提出,1988年5月,由山东省牵头的黄河经济协作区第一次会议在青岛召开,由此也诞生了当时中国跨度最大的经济协作区。黄河经济协作区成员包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黄河水利委员会等9省区11方。协作区成立后规定,每年轮流召开一次省区负责人会议。黄河经济协作区覆盖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2,涉及的人口则约是全国总人口的1/4,协作区域内机械、化工、冶炼、纺织等产业有相当规模,协作区内石油基础储量占全国的43%,天然气基础储量占全国的6%,煤炭储量占全国的75%。这一区域曾被誉为“装点中国经济体魄的金腰带”。经济协作区成立后,沟通了流域内各省区间的关系,有助于各省区间的合作。同年11月,冀、鲁、豫、苏、皖等省60多位科技工作者聚首开封,提出“开发黄河经济,更新黄河文化”,相应战略设想包括:发展生态农业、黄河经济带农业综合转轨、“跳棋式战略”等,并成立了黄河流域经济技术社会研究会。此后,“黄河经济”协作区各方加强相关协作,推动各省区开放发展,取得良好效果。
“黄河经济”的提出使宁夏充分关注并提升了“黄河经济”地位。1990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黄璜提出“综合开发黄河资源,发展宁夏黄河经济”的战略构想,期待发展“黄河经济”,让宁夏的黄河灌区面积、粮食产量以及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确立再造一个“河套”的远期目标。“黄河经济”战略的核心目标是打造宁夏沿黄的“金走廊”,走廊所指即自石嘴山起,沿黄河干流由北向南,经银川、青铜峡、中宁等地直至中卫,南北长397公里,东西黄河两岸宽各约50公里。1991年4月,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充分体现了这一战略构想的发展思路,主要内容包括:围绕黄河的治理、改善、开发和保护四大环节,消除水害,增强水利功能;发展黄河农业,通过老灌区挖潜改造,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食单产,争取粮食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翻番;建设大柳树水利枢纽,规划川区和山区生态农业;以能源—高耗能工业为主导,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建设宁夏沿黄产业带,实现“以川济山、山川共济”的目标。1994年3月,自治区党委进一步提出“北部重振,南部放开,中部上台阶”的工作思路,以深入推进自治区各地的发展。1995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宁夏确立了更为清晰且具体的工作目标:到世纪末,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半,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将宁夏建设成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业基地、能源基地、高耗能源材料基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大力振兴支柱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山区扶贫开发,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等工作目标业已提出。
2.“西部大开发战略”与“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宁夏”
1999年6月,在西北5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党中央发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同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八届三次全体会议和自治区人大八届三次会议,对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条件下宁夏的发展和路径选择进行了相关研究。时任自治区主席的毛如柏在其所作《宁夏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大有作为》的报告中,提出“西部大开发,宁夏走在前”,构想“以富民强区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坚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环境创新,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生态环境改善,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产品,把资源优势尽快转换为经济优势,把发展潜力尽快转换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新宁夏”。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引领下,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加快人才培养、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成为全区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宁夏发展战略和目标更为明确且具体,各类政策举措也更具针对性并获得更多来自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2000年以后,宁夏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核心,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整体推进山区脱贫致富,同时在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加强了投入。推进产业升级和项目带动的新型工业化,促进全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中心城市带动的城市化,以及信息化、市场化等目标日益清晰。至“十五”规划期结束,宁夏经济发展中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两条国道主干线即丹东至拉萨公路、青岛至银川公路宁夏境内段和西部大通道银川至武汉公路桃山口至固原段全部建成高速公路。通县油路、县际公路、农村公路改造及通达工程等建设,大大改善了县乡公路落后的面貌。此外,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大幅改善。
3.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指导下,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
自“十一五”开始,宁夏发展进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成为各项建设所坚持践行的核心。具体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方面。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力争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10年按2005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5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五年累计3300亿~3500亿元,年均增长14% ~16%。
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明显进展。产业、产品和企业组织结构更趋丰富,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全社会就业人口的比重提高,第一产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降到45%以下。五大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体系。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铁路运输等紧张局面得到缓解。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7%,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
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5年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0万人。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贫困救助制度。城乡居民住房、环境状况明显改善。全区以县为单位全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川区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明显改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社会应急体系健全,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城镇化率达到47%。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9‰以下,全区总人口控制在635万人以内。县域经济有较大发展,涌现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好、增长后劲足的强县,争取有1~2个县进入“全国百强”,有3~5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城乡和区域之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在具体实施国家战略目标安排的同时,宁夏本区域发展目标清晰且不断取得进展,发展基础也更加巩固。宁夏实现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目标。以宁东基地为重点的工业快速发展,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开工建设一批现代化大型煤矿、电力、煤化工项目,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农业和农村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省区,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500公里,全区73%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72公里。银川河东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中卫香山、固原六盘山支线机场建成通航。千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两基”攻坚提前一年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扶贫开发成效显著,1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得到解决。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宁夏发展战略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开创跨越式发展新局面,宁夏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也强化了其承担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
三 发展成果
尽管宁夏的发展受到区位和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经济基础等多方面劣势的约束,但是,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200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获得全新成就。
第一,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经济面貌得到改善。2012年宁夏人均GDP达到17557元,比2000年的5376元增长2.27倍,2013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大关,由919亿元提高到2327亿元,是2007年的2.5倍,年均增长12.3%,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明显提高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1.6%,城镇人口比重达50.67%,比2000年的32.88%上升17.79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连续跨100亿元和200亿元大台阶,由80亿元提高到264亿元,是2007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工业增加值由376.7亿元提高到879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4.5%。全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均提前一年实现翻番。18个县市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翻番,6个县市进入西部百强县。
第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成效。农业产业升级取得重要成果,“优良品种、高新技术、高端市场、高效益”引领农业提质增效,转变生产方式。2013年,完成“三人百万亩”设施农业工程,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重点培育的13个特色产业和效益年均两位数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83%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6%。农业增加值达200亿元,是2007年的2倍。五大优势产业,即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助力工业生产转型,形成“五优一新”发展路径,实施了“三大千亿”投资计划,煤炭产量、煤化工产能均为2007年的2.2倍,火电装机容量是2007年的2.2倍,风电装机容量是2007年的10.5倍,光伏发电从无到有,装机达70万千瓦。“五优一新”产业增加值占比达72%。据2013年发布数据,万元GDP综合能耗五年降低16.86%。
第三,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宁夏相对于西部其他省区,城市化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据2012年统计,宁夏城市化率已达50.07%,比2007年提高6.7个百分点。2008年以后,宁夏继续统筹推进城市山川共同发展,积极打造黄河金岸,全线贯通402公里黄河标准化堤防和508公里滨河大道,建成一批标志性建筑,并且推进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建设,实施了重点项目300多个,完成投资200多亿元。
第四,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长足进步。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曾受到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的约束,近年来,随着各项建设投入的加强,全区基础设施状况得到极大改善。据统计,2013年末铁路营运里程1029.3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8553.9公里,增长7.7%。高速公路里程1343.8公里,比上年增长1.5%。全年货物运输总量4.6亿吨,比上年增长9.0%。货物运输周转量1187.74亿吨公里,增长7.8%。全年旅客运输总量1.7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6.4%;旅客运输周转量156.49亿人公里,增长8.6%。机场旅客吞吐量424.78万人次,增长11.5%。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85.41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7.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0.88万辆,增长19.3%。民用轿车保有量37.07万辆,增长20.2%,其中,私人轿车33.67万辆,增长21.7%。
2013年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1.6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66.96亿元,增长9.81%;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916.18万件,包裹业务30.24万件,快递业务量2690.63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43亿元。电信业全年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98万门,增加72.64万门;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188.2万户,达到1158万户。年末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达104.69万户,比上年下降0.26%。新增移动电话用户21.76万户,年末达到627.2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218万户,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96.9部,净增2.79部。电话普及率达到113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71.14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466.5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3.7%。
第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2008年,宁夏连续五年实施民生计划,用于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2100亿元,占全区财政总支出的72.6%。据2012年统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0859元提升到1983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81元提高到6180元,分别是2007年的1.8倍和1.9倍,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4.2%,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实施35万生态移民工程,启动百万贫困人口扶贫攻坚战略。累计投入85.6亿元,建成移民住房8.1万套,搬迁安置28.2万人;220万居民喝上放心水,实现了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的目标;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在教育方面,宁夏成为西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率先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率先实施“营养早午餐工程”的省区,全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8%;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乡医疗设施规模扩大,建成148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在全国率先实行药品采购“三统一”政策,有效缓解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就业、养老、医疗保护、社会保障、廉租房建设等方面也加大了投入,促进民生改善。到2013年底,全区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56.36万人。其中,城镇17.97万人,农村38.39万人。
第六,生态建设成绩斐然。2012年,宁夏加强生态建设投入,沿黄河两岸新增生态绿地75万亩、耕地9万亩,恢复湖泊湿地2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805万亩,治理沙化土地239万亩。完成“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工程,2008~2012年造林6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2.8%,比2007年提高3个百分点。银川平原跻身“全国十大新天府”之列。
总之,进入21世纪后,宁夏在中央政府各类相关政策推动下,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克服劣势,建立了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不断增强发展实力,在对外开放中也加强了与阿拉伯国家的经贸合作,搭建了向西开放的平台,成为国家向西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点。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对本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有着更为清楚的认知。
第一,经济总量小,整体实力弱,城乡山川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加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难度加大。
第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新型工业化、现代服务业水平不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够,调结构、转方式的压力较大。
第三,城市居民收入偏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扶贫攻坚和改善民生的任务繁重。
第四,社会建设和管理相对滞后,就业、医疗、社保、住房、物价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 内陆经济开放
与沿边沿海区域省区比较,宁夏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之一,其对外开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地处内陆;对外开放水平较低,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总量较小;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之中,对外运输通道还需进一步畅通;开放意识不强,外向型各类人才缺乏;发展环境亟待改善,体制机制创新需要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以来,宁夏一直探索着开放之路,近五年来,从最初的向西开放转向以内陆开放为主的全方位开放,在全方位开放中创造和提升承担国家向西开放战略任务的实力和能力。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宝中铁路(南起陕西宝鸡北至宁夏中卫,宁夏段途经回族聚居地西海固地区,为客货兼运型铁路)的开通,宁夏向西开放的地位发生转变,中国科技大学杨纪珂先生提出在宁夏建立“银川伊斯兰文化经济特区”的设想,同年,受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杨纪珂组织中国能源研究会华东区域委员会承担相关论证任务,并使此课题列入国家科委86002号软科学课题系列,相关论证提交国家相关部门。此时,宁夏人开始构想借助亚欧大陆桥,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建立银川伊斯兰内陆经济特区,进而将固原建为内陆“深圳”,银川建为内陆“香港”,扩大利用大陆桥的关联度,进一步带动宁夏发展,此后,构想不断得到关注和讨论,并在区域发展战略完善进程中得到强化。
在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推进中,宁夏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成为一项重大部署。正是为了努力扩大向西开放度,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加快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宁夏申请建设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2012年9月《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准,全国首个省区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设立,这一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覆盖宁夏全域。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宁夏要承担起“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国家定位。宁夏在承担国家战略任务中优化发展政策空间,迎来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济试验区建设基于九项创新机制:对外交流合作机制;产业结构升级完善引导机制;能源化工产业优化发展完善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完善机制;特色优势农业集约发展完善机制;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联动发展完善机制;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完善机制;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完善机制;大通关完善机制。
国务院批准的《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为试验区发展确定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信息化水平、建设沿黄城市带、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吸引培养国际化人才等七大重点,同时还有建设“五大示范区”“六大中心”“十大基地”等一系列重大任务。
为推进试验区建设,国家给予宁夏一系列政策支持,其中包括66项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支持政策,涉及财税、金融、土地等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政策。住房建设部率先出台14项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支持宁夏经济试验区建设。在改革创新和先行先试方面,支持宁夏开展全区城镇体系规划实施评估工作,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和区域开放格局;支持银川市按国务院批复城市总体规划推进落实和实施,安排面向世界穆斯林地区开放的国际化城市进行定位和培育,创新城市发展思路,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指导宁夏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国内外资金、企业参与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综合保税区开发建设;指导宁夏开展农村房屋登记工作,推进农村住房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民进城、土地流转、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加大相关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支持宁夏积极推进相关领域对外发展和交流合作。
国土资源部支持政策。国土资源部制定8项政策支持宁夏内陆试验区建设,其中包括:加强土地规划对城乡土地利用的统筹和引导、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保障基础设施和承接产业转移建设用地、推进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和实施旅游业用地精细化管理;同意宁夏开展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评估和调整,优化各市县用地结构和布局,根据试验区实施用地需求,增加建设用地规模,为国家增加宁夏“十三五”规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留下空间。
国家民委支持政策。国家民委将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阿拉伯语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宁夏“两区”建设大开“绿灯”。具体内容包括:加大对六盘山片区的宁夏7县(区)扶持力度,逐年增加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宁夏在落实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政策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宁夏开展清真食品的认证以及与国外有关认证机构开展HA-LAL(清真)认证互认,促进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帮助宁夏开展回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工作,筹建中国穆斯林民俗文化博览园(回族博物馆);从2012年起,宁夏每年配套少数民族发展资金2000万元,2012年争取国家发展资金4847万元,安排实施涉及少数民族特殊困难及特色产业发展等224个项目。
国家林业局支持政策。国家林业局提出从7个方面支持宁夏生态林业建设。包括:协调中国绿化基金,每年为宁夏生态林业建设投资1亿元;将宁夏全境纳入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区范围,支持宁夏建设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加大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资金投入,支持相关监测防控体系建设;启动宁夏特色经济林示范县建设,合理规划发展以葡萄、枸杞、红枣、苹果为主的地方特色经济林产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支持政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强智力,给百万农民工送技能。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开展百万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以及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同时,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启动实施“塞上名师”“塞上名医”等人才工程。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信息管理服务和网络申报、评价、考试和培训平台,为“试验区”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支撑。
工商总局支持政策。工商总局将降低门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支持试验区新兴产业、新兴业态发展,放宽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市场准入条件。凡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投资主体迫切需要,法律、行政法规又未明确禁止的行业和经营项目,支持宁夏工商局先行先试,予以登记。同时,放宽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市场准入条件:对住所设在试验区,依法应当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管辖的内资企业,依企业申请,宁夏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进行登记;对在试验区设立综合性地区总部企业的,允许在名称中使用“总部”“地区总部”等字样;在试验区内,凡母公司注册资本达到3000万元人民币,母子公司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的,允许申请设立企业集团等。
此外,国家对试验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加大对铁路、公路、民航和水利等项目的中央投资力度。支持宁夏组建股份制航空公司。将银川列为第五航权试点区域。积极研究便利试验区各类人员出入境措施。另外还包括建设银川综合保税区,国际健康城,银川至西安、北京及中东地区的铁路通道,河东机场三期等77个项目。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设立,使宁夏不仅获得了先行先试的政策空间,以及中央政府各部门具体政策的支持,还获得了国家对试验区建设项目的投入,为宁夏承担国家大战略使命和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
为加强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2013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组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39个部委办局领导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组成联席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副主任为召集人和副召集人,联席会议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统筹协调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工作,研究和协调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问题,特别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政策;协调解决在政策实施、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需要中央政府予以支持的事项;加强有关地方和部门在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的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对《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实施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及时向国务院报告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办理国务院交办的其他事项。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机制包括内陆开放机制和向西开放机制两大类。内陆开放机制是基础,主要是全方位开放,重点解决制约内陆地区发展的因素;向西开放机制是特色,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人文优势,寻求重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