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辞离,1923~1926
对北大和蔡元培来说,1920年代都称得上是一段攘扰不安的岁月。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兼具学界泰斗与革命元老身份的蔡元培,其声名与威望不断增加,其学界领袖的地位也得到了广泛认同,由此成了各界各派竞相争夺的对象。自1923年因“罗文干案”出走之后,围绕着其是否继续担任北大校长的问题,教育界屡次掀起风潮。直至1927年7月军阀张作霖取消北大改为京师大学校之后,这仅存的名义上的联系才告一段落。此后蔡元培事业的重心偏移到政治上,但以其在教育学术界之声名,以及北大之特殊地位,即便不再担任此职,始终还是与这所经其一手改造而得以闻名于世的大学保持着关联。
有论者分析,蔡元培是“理想主义者”,他的抱负,大到济世明道,小到自己的学术志向,似乎挫折多于实现。他的屡屡去国归国,表明他与现实的痛苦关系,他的不断辞职而又辞不掉,像是进进退退的角色,则显现出某种双重命运,既是参与型的“行动人物”,又是超越型的“观念人物”,这种两难境遇造成了他难以摆脱的心理焦虑和岁月蹉跎。此论注意到内部心态层面之变化,虽颇有“理解之同情”,但对于蔡元培去留之选择,还需要细致考察不同辞职背后的具体语境,其中既有其对当时政治局势及教育境遇的主动判断,同时也有教育界内部派系争斗背景下的被迫选择。
蔡元培一生中不乏以辞职为抗议之举,但1923年因“罗文干案”辞职所掀起的轩然大波是其与北大关系的转折点,其影响甚至超过因五四运动而辞职。自1923年起,蔡元培只名义上担任北大校长,而不再过问校内具体事务。但自此之后,北大师生也开始就能否请蔡元培继续长校问题引发多方争论。这一看似“突兀”的决定引发了外间不少的猜忌和批评,时人眼中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历史记忆也由此又一次得到修正:由五四后学界“北大校长非蔡元培莫属”的认识,到稍有怀疑之声,再到屡次“挽蔡”不成而渐次走向评价的反面,甚至对蔡元培为人做事而颇有微词。作为北大校长和学界领袖的蔡元培,其理念易为后来者所效仿,其处事亦常被苛责者批评。正是在时人不断的关注之下,北大校长蔡元培一面继续书写自己的历史,一面也在时人的记忆中留下不同的痕迹。本章将视线聚焦于1920年代由蔡元培辞去北大校长而掀起的风潮与风波,旨在通过重建基本史实,展现时人在此过程之中对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的认识与理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