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论 事后诸葛亮的秩序
早在18世纪时,亚当·斯密就在《国富论》里提出“无形之手”一词,它自发地调节市场上各种经济行为,让我们在理解秩序的时候,有了直观的理论。秩序似乎是发展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一直以来都是研究重点,希望通过它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本意不错,也会有些成效,不过想彻底知之,以完胜现实,只会枉费苦心。
秩序,仅仅是我们对自序性的一个主观理解,用来反映事物演化过程中的现象。从这一角度,属于事情过后的解释,也就是说,之前只可能猜测,无法绝对预知与确定。就像由市场决定的经济走势,应该有运行秩序吧,但我们在经历以后才能看清其面目。除非自己就是操纵者,能够掌控全局,或者可以穷尽其中所有影响因素,要不然,怎能准确回答未来的状况?
当今有各种各样的思想主张,绝大多数是用梳理过往表现的方法,找出问题或亮点,进而演绎或归纳出一些模型和理论。它们都属于我们在将来可能性上的一种“想当然”,目的是让更多人信服,并提出一点行动指南,并不等同于经济秩序的化身与反映,绝非不二的指路明灯及灵丹妙药。
在前景的看法上,各抒己见必致五花八门,这样一来,也把各种可能性都摆了出来。到底该相信谁呢?很难有确定答案。但最后,或许会落在其中之一上,神奇的预言就此灵验,提出者俨然成了大师。我不否认其心血和成效,不过巧合的成分也很大,谁敢保证未来它可以完全复制重现,成为绝对真理。充其量,如果信服者多,共同参与行为让有可能的结果,出现的几率大一些。
· 不知道结果,才可能去追求结果
很多人认为秩序就是规律和有序,其最终的形式,应该是无序。别担心,无序并不意味着混乱,没有秩序才是混沌。它说明只有在变化的结果出现以后,我们方能得出结论,事前无法准确知晓。
所有事情都是如此,我们也就不可能毫无疑义地把握还未发生的情况。我在绪言里,首先提到了这一看法,不知道结果,才可能去追求结果。
自序性能够成为所有事物变化的根本,源于它是对无序的最佳描述与反映。只有规律出现和起作用的时候,自序性的影响才会退居幕后,让秩序看上去呈现有序的特征。
过去总有一个误区,认为无序与有序是对立的,非此即彼。有序其实是无序的一种表现,无序状态在可以被明显认知之时,我们就觉得成了有序。它是各种规律作用下的秩序,如此一来,反而容易淡化或掩盖作为无序的本来面目,但两者并非截然不同。
性格与习惯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总结,认识了它们,并不表明自身还未发生的行为,必然照之而行,只能说有较大的机会可能如此。没有对性格与习惯进行分析,我们难以了解一个人,可是仅仅凭对此的把握,自以为能够准确掌握其下一步行为,也是一种武断而已。
《左传》里说,“不以一眚掩大德”。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因为一个人自制力很强,便认为他不可能出现任何冲动和差错。只是多数情况下,都表现出自律罢了。
推而广之,你我所做任何事,都是无序的反映,充满了不确定性。但通过自身努力和总结,可以划定某些范围,形成理论与经验,指导自己行动,反映出预期存在较高实现的可能性,这不就是所谓的规律吗?因为有比较大的把握,故而成了自古以来认识事物的基础和出发点,从根本上来说,属于人们对变化条件概率上的总结。
各种知识,都是在可能性上很高的一种经验罢了。它们并非客观过程本身,不能绝对,也不是必然。
也许有人质疑,“难道你想否定千百年来的真理?”当然不是,我希望通过不厌其烦的解释来明了实质。每件事情都会受到各种“干扰”,其中绝大多数因素,要么细微到无法把握,要么影响相对较小,因而知识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忽略它们。或假定在某种情形之下,关注主要条件,争取最有可能的结果。
既然如此,这不是废话吗?啰啰唆唆地说一大堆有什么用?诚然,我们只需专注于更重要的可能性即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考虑过多没有意义,只能让自己无所适从,迈不开腿。可是明白了道理,就不会太盲目。掌握一些规律,并非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不能认为有了它们,必定出现当然的结果。
概率学通过计算几率的大小来指导行动,看似不错,但也仅仅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本质上同掷骰子并没有多大区别。何况,那些小概率的事情一旦出现,就变成了必然,这便是自序性的魅力。
坐在会议室开会,正常情况下有会议议程,我们大体知道什么时候结束、怎样结束。然而其间会不会有地震?楼里有火灾发生吗?假如参会人员中有人突发重病又怎么办?有没有其他人闯进来搅局?这些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好像微乎其微,问题是不到会开完,谁敢确定?生活中类似情形也不是没出现过,只不过大多作为偶发性因素,被我们省略或忽略了而已。称之为“意外”,就不再多想了。
人生过程也一样。在未实现以前,无序使各种可能性都会存在,我们的生活因而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哪个人敢确认,下一步在自己身上将要出现的事情。只是内心在意或不在意、强化与忽视的心理,让其中好像显现一定规律性,似乎天意已注定。对此,人们多以命、运,以及缘分等词语来描述和表达,互相安慰以及自我说服。可惜这些想法都是针对已有结果而得出的,由于自序性作用,只会是事后诸葛亮。不可能重新发生,我们没法取舍与比较,只好接受现实。
所谓命运,仅仅是对过去和现在已经发生情况的说明,怎可能是对未来的把握?将来只能预测,最多讲趋势。话说回来,从古至今沉淀下来的经验总结与精神寄托,对人生历程的确意义非凡,于是又有人据此而怀疑前面的看法。是我说错了吗?如果你笃信而实践它们,我没有异议。不过,既然是深层次的探究,我还得说,信条不是生活本身。它发挥的作用,在于推动自身主动性与积极性,乃至维持一定能动性,从而增大希望的几率。这样一来,通过思想上的过滤和筛选,弱化其他可能,使得出现的结果愈发明显、更加深刻。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无序在我们看来,往往表现为一种偶然,有序似乎形成了某种“必然”,秩序就更像在规律支配下的有序。归结起来,它们都是物质运动的一些体现,最终通过碰撞,才发展为演化结果。
碰撞作为最激烈的运动和变化形式,本质上便是随机的无序。这可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变化之所以有自序性,碰撞可谓基石,我到后面再加以说明。
物质柔肠百转的演化,就呈现运动、碰撞,再运动、再碰撞之重复。于是我们看到,无论什么事情,都从无序中产生,逐渐进入有序,再到新一轮的无序、有序,最后消失于无序。这一过程之下,世间有了循环往复、交替演变的状态和规律。
生命开始,正是大量精子在争先恐后的混乱中奔跑,不知哪一个脱颖而出,与静静等候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运气要差点,叫自己名字的就是另外一个人了。还好,靠着自序性眷顾,能生下来,谁都是从太多太多可能性中,挑选出来的幸运儿。只是没人对此太过领情,都已经出生了何必多言,我们更关心接下来看似必然或偶然的成长过程。结局呢,也在无法预知和避免的情形里死亡。
事情只要是人为,就意味着其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出现。目的是生命为克服无序,冲破自序性藩篱的有意识作为,达到我们就说取得了成功。实现成功的秩序,总会在事情的运转中透出活力。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活力,只是这样一种表现,可以不断调整,以契合发展的秩序。
目的的实现虽属偶然,我们对此的努力却是必然。努力什么呢?不外乎保有指向目标向前、向上的活力。创业成功,是达成能够实现目标的活力;续创出辉煌,说明拥有适合新要求的行动活力;“创业难,守业更难”,在于比创业时间长得多的时期里,我们都要推出应对各种变化的活力,保持前行趋势。
我用这样的眼光审视生活。像存储一直是许多人热衷的做法,似乎只要不停积攒,无论钱还是物,把它们存下足够,便能够保证自己乃至后代无虞了。有时还心存希望,只要奋斗一阵子,可以管一辈子。好处确实显而易见,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为什么?
我们积攒得了现在,积攒不了未来。一厢情愿的想法,老是把未来的活力给忽略了。好的秩序被破坏或建立不起来,再多积累、再厚实的基础,都无济于事。顶多,暂时增加点底气和踏实感而已。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种谆谆教诲谁都以为然,可我仔细思来,颇有点自鸣得意的味道。不是说道理不对,而是骨子里便想把自己立为后代的一个标杆和楷模,瞎操心还是太自我了?
成长都为了自主,自主就要有属于自己的活力。“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不一定只是推脱与逃避责任的借口。从生命角度来看,上一辈应尽的只有抚养义务,其他考虑至多是一种善良愿望。过分的好心或担忧,可能还伤害了他们的活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倒可以理解。“渔”,更像是尽量产生活力,使秩序持续更长时间的技艺。